第3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和人类亲缘关系最密切的动物;
2.说出现代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相似特征;
3.明确人类起源于动物,而不是神创造的,认同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二、教学重点
比较人类与类人猿的异同点,明确人类起源于动物,而不是神创造的,认同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三、教学难点
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人类是在自然环境的斗争中逐渐进化来的。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五、教学手段
板书授课和多媒体教学
六、教学流程
【引入新课】:以视频"人类的起源"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一直是人们积极探索的,西方人认为人是由谁创造的?而我们中国人却认为人是由女娲创造的,那你们认同这两种观点吗?
学生:不认同。因为他们缺乏科学的根据,没有说服力。
教师:很好,关于人类的起源我们不能主观臆测,我们需要找到科学依据才能说明问题。在生物圈中,我们能不能找到与我们人类非常相似的动物呢?
学生:能找到。比如猿猴、猩猩等。
教师:像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这些与人类行为极为相似的动物称为类人猿。而我们现在认为类人猿与我们人类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
【学生讨论】: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说明理由。
此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间结合教材上的表格进行讨论。
讨论结束后,教师在小组中抽取几位学生代表起来发表观点,然后结合学生的讨论情况,教师进行补充,帮助学生完善表格。
(一)、类人猿与人类有极为相似的特征
人类具有哺乳动物的特征,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中人类与类人猿在形态、表情、结构、行为等方面非常相似。原因是:经过研究,证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PPT展示:)
项目
实 例
外部形态
类人猿颜面扁平,两眼在一个平面,无尾,整个外部形态和人接近。
身体结构
类人猿的骨骼和人相似;乳头一对,位于胸部,单子宫;脑的结构上,大脑遮盖了小脑。这些都和人相似。
面部表情
类人猿大多有喜、怒、哀、乐等多样表情,和人的面部表情相似。
行为表现
类人猿善于模仿;懂得交流;会使用枝条作工具等。
其他
类人猿喜欢群居,有的有家庭生活;可勉强直立行走等。
教师:以上都是类人猿与人类在宏观方面所表现出的共同特征,现如今科学技术已经相当发达,我们能不能从微观方面找到他们更多的相似点呢?
学生思考
教师展示化石证据、构成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种类、比较DNA分子的组成等证据,让学生直观认识到人类与类人猿确实有着很多相似之处。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生物分类,我们知道生物间的相似程度越高,证明他们的亲缘关系越近。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大胆地推测人类和类人猿是近亲,二者有共同的祖先呢?
学生:能。
展示生命进化树,发现人类与类人猿有着较近的共同祖先
-----森林古猿
(二)、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提问:为什么类人猿与人类有着如此相似的特征呢?
布置学生阅读课文第22至23页,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小结】:人类和类人猿都起源于森林古猿。最初的森林古猿是栖息在树上生活的。一些地区由于气候变化,森林减少,在树上生活的森林古猿被迫到地面上生活。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渐进化为现代的人类。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在与环境斗争的过程中双手变得越来越灵巧,大脑越来越发达,逐渐产生了语言和意识,并形成了社会。而一直生活在树上的森林古猿,经过漫长的年代,逐步形成现代的类人猿。所以,两足直立行走是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
233362599060388620099060森林古猿(树栖) 类人猿祖先(树栖) 类人猿
3771900148590 人类祖先(地面) 人类
【活动】:探索在人类起源和进化中手进化的意义
1、先让学生五指并拢解开鞋带然后再系好鞋带,教师计时
2、再让学生五指分开,正常状态解开鞋带再系好鞋带,同样计时。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自己亲自体会手的进化所带来的好处。
教师总结:手的进化有助于人类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而劳动能够促进大脑的发展和人类语言文化的产生。
(三)当堂检测
课后习题,当堂巩固
七、板书设计
第3节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一、人类与现代类人猿起源于共同祖先——森林古猿
二、猿向人的过渡
双足直立行走是猿与人的分界标志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学生非常感兴趣,所以整堂课课堂氛围很好。总体来讲,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教学过程紧凑,重点难点把握得较为准确;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地地方,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在适当地放手,“少讲”一些,我想可以让学生在本节课前先去搜集关于人类起源方面的资料,那么整堂课应该会更加丰富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