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松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松树的外形特征和精神象征,结合墨色变化、用笔方法学画松树。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松树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松树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受用水墨表现松树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松树干、松树麟以及松针的画法。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墨色变化和用笔方法表现松树的特征。
三、教学策略
通过上堂课写意动物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的方法,但是由于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一招一式便能掌握的绘画技能,它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巩固,这样就需要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掌握其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本课国画教学中我采用“欣赏——演示——尝试体验——小组分析——尝试创作——欣赏提升”这样的教学策略及模式,让学生了解国画课的流程,并从中学会掌握国画用笔用墨技巧方法,为以后创作更多类型的国画做铺垫。
四、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国画颜料、生宣纸、调色盘、毛笔、墨汁,毡子等国画用具。搜集松树的树叶实物或照片。
教学过程
1、诗歌导入
播放视频:诗朗诵《青松》
师:你知道这首诗是赞美什么的?
生:“松树”。
师:这句诗我们能感受到松树的怎样的生长特点?象征什么??
( 四季常青,姿态挺拔;顽强、坚贞不屈、长青不老。)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松树的坚贞高洁、不屈不挠的骨气是我们的民族之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引出课题——学画松树
【 运用学生熟悉的诗歌导入,了解松树的生长及精神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观察欣赏
出示图片:松树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挺风傲雪、不畏严寒,被称为“百木之长”,这是清代金农以《百木之长》为题的一幅画。大家观察一下这幅画的用墨有变化吗?
生:有浓淡变化
出示图片:黄山迎客松照片与胡也佛国画《迎客松》的对比。
提出问题:1.现实中的松树与国画松树有什么区别?
生:颜色不同
师:我们的绘画创作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
出示图片:启功的《美意延年迈劲松》等作品,感受国画的形式美和色彩美。
[ 【 利用真实的松树和国画写意松树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区别,让学生了解国画画面是怎样描绘自然事物的,初步感受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独特艺术魅力。】
师:看了这么多大师的画,想不想自己也画一幅挺拔豪气的松树?
生:想
师:要想画好松树,就得首先了解松树的特征。
出示松树图片 松树的树枝有什么生长特点?
生:向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生长。
师:这在国画中叫“树分四歧”,也叫树分四枝。(板书)
出示松鳞图片:松树皮肤的纹路像什么?
生:鱼鳞
师:对,像鱼鳞,叫松鳞。 (板书)
出示松针图片:师:松针有什么形状?
生:圆形 扇形 马尾松 (板书)
3、尝试体验
我们了解了松树的特征,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微课。老师把松树的作画步骤做了一个微课,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播放松针的示范:以“品”字形结构合成一组松针, 画松针时用笔要挺劲,有疏密变化,并有浓淡层次感。
问:画松针是中锋用笔还是侧锋用笔?笔尖的水分是多还是少?
生:中锋,笔尖水分要少。
( 生尝试练习松针,教师巡视,指出存在问题。)
然后播放整棵树的示范步骤:
( 生尝试练习松干,学生尝试体验其中用笔用墨的方法,以及松干的生长特点。教师巡视,指出存在问题。)
【 初步用国画用具尝试在生宣纸上创作,体验国画艺术魅力的同时,提高学生在国画绘画中用笔,用墨的技巧方法。解决重点。】
4、欣赏分析
师:请同学们欣赏国画作品,小组交流讨论回答下面的问题。
( 每个小组放置四幅国画松树。)
1.分析运用了哪些松针的表现方法。
2.画面中还运用了哪些颜色?在你的国画颜料中找一找叫出它们的名字。(藤黄、花青、曙红、赭石、三绿、酞青蓝等。)
【 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再次通过观察,直观的了解国画的绘画步骤及用笔用墨的方法,欣赏的同时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及分析能力。】
5、联想创作
出示作业要求:
1、根据手中的图片,临摹或创作一幅松树图。
2、注意用笔方法和墨色的浓淡变化。
3、要表现出松树的精神风貌。
出示作业步骤:
先画干,再画枝。
2、画松针。
3、染色,点苔。
4、落款。
【 通过学生创作作品,提高学生的国画绘画能力,动手能力。】
六、评价阶段:
教师请学生展示小组内评出的的优秀绘画作品,并请学生介绍自己作品。其他同学给出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
【 培养学生学会美术评价语言,能够从美术的审美角度评价作品。】
七、拓展欣赏:
欣赏文人画一幅
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是中国文人画的最高境界 。中国的书画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学习它,热爱它、并且能够传承它。
【欣赏提升学生对国画浓厚的兴趣,并渗透国画后期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初步感受国画松树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