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2.3 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下册 7.22.3 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1-14 09:3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2-3《植物的主要类群》
----种子植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
本节教材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植物”的活动,引导学生初识不同的植物类群,进而通过图片展示、文字描述等方式帮助学生认识不同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以及与人类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强化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强学生热爱植物和保护植物的情感。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知识与生物多样性、生物进化、植物的形态结构、植物的生活方式、植物的繁殖等知识相关联。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种子植物的特征;
(2)识别不同种子植物之间的区别,找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认识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找出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认识常见的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种子的特点和植物的标本,锻炼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不同类群植物与人类关系的学习,增强生物科学的价值观,强化热爱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1、观察比较不同的种子植物认识种子植物的分类;?
2、辨别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特征认识被子植物的分类。
难点:裸子植物的特点。
【学情分析】:
(一)能力基础
通过七年级对植物相关知识的初步接触以及生活经验,了解了种子植物的一些知识。同时他们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搜集信息、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认知水平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苔藓类植物、蕨类植物的特点,可以通过对比法来学习种子植物的特点。我校学生平常对种子植物的了解很少,对种子植物的分类非常不清楚。在生活中,对于松球果、苏铁的种子、银杏的种子见而不识,容易混淆。
【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观察法、讲授法
(二)学法指导:小组探究性学习、比较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说明
导入
播放校园种子植物视频,引出课题。
观赏
让学生感受校园植物的丰富多彩。
种子植物特点
引导学生分析种子植物和苔藓类、蕨类植物的比较。
思考作答
认识种子植物的特点。
探究新知

种子植物分类
(一)
分类依据
出示松树球果及豌豆豆荚图片。
比较两类种子的着生状态。
理解种子植物的分类标准。
(二)
裸子植物
1、出示裸子植物代表。
2、引导学生思考裸子植物的特点。
(1)以油松为例分析裸子植物为什么没有花、果实。
(2)完善裸子植物的特点。
(3)介绍苏铁、银杏的种子。
3、我国的珍稀裸子植物
1、观察几种常见裸子植物,寻找共同特点。
2、总结出裸子植物特点。
3、观看思考。
4、明确裸子植物没有果实的原因。
5、认识我国的珍稀裸子植物。
通过对常见裸子植物的观察,初步认识裸子植物的特点。再通过油松的生殖、苏铁、银杏的种子观察,完善裸子植物无果实的特点。通过珍稀裸子植物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
被子植物
1、出示校园及生活中的常见被子植物图片。
2、总结出被子植物特点。
3、出示菜豆和玉米种子结构,认识被子植物的分类。
4、活动:观察植物,明确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差异。
5、应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识别。
1、观察图片。
2、思考被子植物特点。
观察思考作答。
4、观察总结。
5、观察。
认识校园常见被子植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被子植物的多样性。通过对不同被子植物的比较,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观察能力、信息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种子植物作用
引导思考种子植物作用。
思考作答。
认识种子植物作用。
种子植物与孢
子植物的比较
引导学生比较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
总结比较。
让学生体会到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第22章第3节
种子植物
特点:
分类:
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皮
代表:
特点:木本,适合干旱环境;有根、茎、叶、种子
珍稀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种子包被,有果皮
代表:
特点: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等级最高、与人类关系更密切;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分类: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种子、叶脉、根系、花瓣数量区别)
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