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单元环境与发展单元练习(Word版附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2019)地理必修第二册第四单元环境与发展单元练习(Word版附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1-13 16:2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环境与发展
一、选择题
(2019·专项)日本斥巨资加固在琉球群岛以东太平洋上一个无人居住的、露出水面不足
2
米的、即将被海水淹没的小岛的原因是
A.斥巨资以显示其强劲的经济实力
B.想在小岛上建一座海上城市
C.保护小岛作为本国领土的法律地位,保持其占有小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
D.作为海运中转站
(2020·北京西城区·模拟)某学生随父母回家乡,在村中发现如图所示污水处理设施,面积有
80
平方米左右。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为了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许多地区建设了这种污水处理设施,将经过技术处理的生活污水引入人工湿地,之后可直接排入河流。据此,回答本题。该设施
A.利用河流附近坡度比较大的土地建设
B.通过植物吸收水分,减少污水排放量
C.经植物、土壤吸附,进一步净化水质
D.成本低,美化环境,城市也可以采用
(2020·专项)21
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开发受到广泛的重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的海洋专属经济区划分范围是
A.从领海基线向外
12
海里
B.从领海基线向外
200
海里
C.从领海区边界线向外
200
海里
D.联合国规定的若干海域
(2019·上海黄浦区·模拟)下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当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年份
年降水量
气温年较差
耕地面积
河流含沙量
森林覆盖率
1982

520
mm
30℃
340
km2
10%
20%
2000

450
mm
35℃
460
km2
30%
10%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海洋性气候增强
D.光照条件变差
(2019·天津红桥区)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由于新技术的兴起,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的人类发展阶段是
A.采集和狩猎阶段
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社会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2019·专项)有关海权认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领土为
960
万平方千米
B.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享有分别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两部分
C.我国的领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D.我国于
1996
年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面积为
37
万平方千米
(2019·浙江温州市·期末)促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薰陶深刻而长久
B.很多地区资源能源严重短缺,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020·专项)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如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A.领海范围为
a+b=200
海里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a+b=200
海里
C.领海范围为
a=22
海里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b=188
海里
(2020·单元测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A.北方的退耕还草
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2018·浙江温州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
A.发展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C.权利的观念
D.公平的观念
(2019·北京西城区·单元测试)如图中虚线表示北极地区
7
月份
10℃
等温线。读图,回答下题。
北极冰盖面积的变化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若冰盖持续萎缩,北极地区
A.太阳辐射强度将变大
B.出现极昼的范围将变小
C.陆地面积将扩大
D.通航能力将提高
(2020·北京·真题)为缓解塑料生产和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的生物塑料产业逐渐兴起。2018
年全球生物塑料的产量约
200
万吨,原料种植占用耕地约
80
万公顷。据此,回答问题。
生物塑料
A.用木材废料替代玉米为原料,少占耕地
B.产品在运输和消费过程中实现了零污染
C.生产区位向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厂集聚
D.有效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削弱温室效应
(2018·上海·学业)《上海市海洋“十三五”规划》中重点关注“围填海”项目,该项目中填海造陆主要是利用海洋的
A.空间资源
B.生物资源
C.矿产资源
D.能源资源
(2019·上海闵行区·模拟)2016

7

12
日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认定,包括太平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礁岩”而非“岛屿”,我国政府表达了不接受、不承认的立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南海仲裁案关系到我国海岸基线的起算点
B.12
海里领海宽度的国际规定将不再适用
C.南海仲裁案损害了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
D.南海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2020·专项)据报道,到
2020
年,上海崇明区内和跨区运营公交车将全部更新为新能源汽车,这将有利于
A.减少灰霾天气
B.减少紫外线辐射
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D.消除酸雨危害
(2019·上海闵行区·模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从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
A.12
海里
B.188
海里
C.200
海里
D.212
海里
(2019·天津红桥区·模拟)“读我国某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回答第3题。
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A.产业结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
B.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C.技术协作带来了企业间的集聚,从而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间的联系
(2018·上海徐汇区·模拟)21
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开发受到广泛的重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的海洋专属经济区范围是
A.从领海基线向外
12
海里
B.从领海基线向外
200
海里
C.从领海区边界线向外
200
海里
D.联合国规定的若干海域
(2020·上海普陀区·模拟)2019

11
月初,习总书记在杨浦滨江考察时,称赞这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从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这一转变源于上海
A.以生态优先的经济结构调整
B.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调整
C.以高铁优先的交通路网调整
D.以市场优先的产业结构调整
二、复合题
(2020·天津·期末)阅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填出下列海域所属海洋权益的划分名称:

;②
;③

(2)
其他国家在④区域内拥有的权利是(双选)
A.海洋科学研究
B.海洋环境的保护管辖权
C.航行、飞越的权利
D.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
(2020·天津南开区·模拟)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县内森林覆盖率达
72%。20
世纪
80
年代,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安吉县走“工业强县”之路,环境污染加剧。面对困境,安吉县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路子,真正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如图为安吉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过去,安吉成为贫困县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短缺
B.交通不便
C.生态脆弱
D.灾害多发
(2)
推测安吉县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主要途径是
A.大力开发森林,重点发展林业
B.利用劳动力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C.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
D.吸引人才落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020·专项)
2016

11

28
日,囯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发布《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6)》。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未来我国的趋势。读“我国低碳经济类型图”,完成下列两小题。
(1)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A.福建高于云南
B.河南高于湖南
C.江西高干广西
D.广东低于宁夏
(2)
山西成为我国高碳区的原因是
A.地处内陆,经济发展缓慢
B.人口密集,交通运输业发达
C.煤炭丰富,重工业比重大
D.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2020·天津·单元测试)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小题。
(1)
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地循环利用,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A.鱼塘、沼气池、果园
B.鱼塘、果园、沼气池
C.沼气池、鱼塘、果园
D.沼气池、果园、鱼塘
(2)
该地生态农业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环境污染
②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现象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增加农民收入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第四单元环境与发展
一、选择题
(2019·专项)日本斥巨资加固在琉球群岛以东太平洋上一个无人居住的、露出水面不足
2
米的、即将被海水淹没的小岛的原因是
A.斥巨资以显示其强劲的经济实力
B.想在小岛上建一座海上城市
C.保护小岛作为本国领土的法律地位,保持其占有小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
D.作为海运中转站
【答案】C
【解析】日本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享有的小岛及其专属经济区的海洋权益。
【知识点】海洋权益
(2020·北京西城区·模拟)某学生随父母回家乡,在村中发现如图所示污水处理设施,面积有
80
平方米左右。他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随着美丽乡村建设,为了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许多地区建设了这种污水处理设施,将经过技术处理的生活污水引入人工湿地,之后可直接排入河流。据此,回答本题。该设施
A.利用河流附近坡度比较大的土地建设
B.通过植物吸收水分,减少污水排放量
C.经植物、土壤吸附,进一步净化水质
D.成本低,美化环境,城市也可以采用
【答案】C
【知识点】水污染及其成因、可持续发展
(2020·专项)21
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开发受到广泛的重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的海洋专属经济区划分范围是
A.从领海基线向外
12
海里
B.从领海基线向外
200
海里
C.从领海区边界线向外
200
海里
D.联合国规定的若干海域
【答案】B
【知识点】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2019·上海黄浦区·模拟)下表是我国北方某地区的部分资料,当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年份
年降水量
气温年较差
耕地面积
河流含沙量
森林覆盖率
1982

520
mm
30℃
340
km2
10%
20%
2000

450
mm
35℃
460
km2
30%
10%
A.风沙危害严重
B.水土流失加剧
C.海洋性气候增强
D.光照条件变差
【答案】B
【知识点】环境问题
(2019·天津红桥区)不同历史阶段陆地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同。由于新技术的兴起,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整体下降,环境质量对社会的影响上升的人类发展阶段是
A.采集和狩猎阶段
B.农业社会阶段
C.工业社会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答案】D
【知识点】人地关系的历史历程
(2019·专项)有关海权认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的领土为
960
万平方千米
B.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享有分别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两部分
C.我国的领海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
D.我国于
1996
年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领海面积为
37
万平方千米
【答案】D
【解析】我国的领土为
960
万平方千米的陆上部分和约
300
万平方千米的海上部分,A
错误;渤海属于我国的内海而非领海,C
错误;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以及“在人类共享部分应有的份额”两大部分,B
错误。故本题答案为
D。
【知识点】海洋权益
(2019·浙江温州市·期末)促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古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薰陶深刻而长久
B.很多地区资源能源严重短缺,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
C.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答案】C
【解析】促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C
对。古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小,工业化阶段已经变化,A
错。很多地区资源能源压力大,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B
错。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是主要原因,D
错。
点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主要原因是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很多地区资源能源压力大,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工业阶段形成人定胜天的思想,不受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影响。
【知识点】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2020·专项)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如图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A.领海范围为
a+b=200
海里
B.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a+b=200
海里
C.领海范围为
a=22
海里
D.专属经济区范围为
b=188
海里
【答案】B
【知识点】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2020·单元测试)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最符合循环经济模式的活动是
A.北方的退耕还草
B.湖区的混合放养
C.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
【答案】D
【解析】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属于生态农业。
【知识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018·浙江温州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反映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是
A.发展的观念
B.环境的观念
C.权利的观念
D.公平的观念
【答案】B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
(2019·北京西城区·单元测试)如图中虚线表示北极地区
7
月份
10℃
等温线。读图,回答下题。
北极冰盖面积的变化会对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若冰盖持续萎缩,北极地区
A.太阳辐射强度将变大
B.出现极昼的范围将变小
C.陆地面积将扩大
D.通航能力将提高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北极冰盖持续萎缩,影响不到北极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和极昼范围,A、B
项错误;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海面增大,陆地面积减小,通航能力增强,C
项错误,D
项正确。
【知识点】环境问题
(2020·北京·真题)为缓解塑料生产和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的生物塑料产业逐渐兴起。2018
年全球生物塑料的产量约
200
万吨,原料种植占用耕地约
80
万公顷。据此,回答问题。
生物塑料
A.用木材废料替代玉米为原料,少占耕地
B.产品在运输和消费过程中实现了零污染
C.生产区位向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厂集聚
D.有效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削弱温室效应
【答案】A
【知识点】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际模式
(2018·上海·学业)《上海市海洋“十三五”规划》中重点关注“围填海”项目,该项目中填海造陆主要是利用海洋的
A.空间资源
B.生物资源
C.矿产资源
D.能源资源
【答案】A
【知识点】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海洋权益
(2019·上海闵行区·模拟)2016

7

12
日南海仲裁案“最终裁决”认定,包括太平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礁岩”而非“岛屿”,我国政府表达了不接受、不承认的立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南海仲裁案关系到我国海岸基线的起算点
B.12
海里领海宽度的国际规定将不再适用
C.南海仲裁案损害了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
D.南海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答案】B
【解析】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岛屿”所属国有权以岛屿海岸线位基线划定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包括太平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礁岩”则失去了这样的权利,故南海仲裁案关系到我国海岸基线的起算点,损害了我国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A、C
正确;南海海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D
正确;12
海里领海宽度的国际规定使用,只是影响到海岸基线的确定,B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B。
【知识点】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2020·专项)据报道,到
2020
年,上海崇明区内和跨区运营公交车将全部更新为新能源汽车,这将有利于
A.减少灰霾天气
B.减少紫外线辐射
C.消除城市热岛效应
D.消除酸雨危害
【答案】A
【知识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际模式、可持续发展
(2019·上海闵行区·模拟)《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从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
A.12
海里
B.188
海里
C.200
海里
D.212
海里
【答案】C
【解析】结合教材知识得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专属经济区的宽度从领海基线算起,不超过
200
海里。故选
C。
【知识点】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2019·天津红桥区·模拟)“读我国某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回答第3题。
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A.产业结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
B.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C.技术协作带来了企业间的集聚,从而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间的联系
【答案】A
【解析】【分析】从产业联系图可知,制糖业是核心企业,需要大量原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
【解析】解:根据材料看出企业间的集聚不一定是由技术协作带动的,也不是所有企业间都具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企业集聚依然存在市场的竞争。由蔗田中的甘蔗到制糖等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农业与工业的联系,即形成了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联系。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查了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解题的关键是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知识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018·上海徐汇区·模拟)21
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开发受到广泛的重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的海洋专属经济区范围是
A.从领海基线向外
12
海里
B.从领海基线向外
200
海里
C.从领海区边界线向外
200
海里
D.联合国规定的若干海域
【答案】B
【知识点】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2020·上海普陀区·模拟)2019

11
月初,习总书记在杨浦滨江考察时,称赞这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从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了如今的“生活秀带”。这一转变源于上海
A.以生态优先的经济结构调整
B.以新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调整
C.以高铁优先的交通路网调整
D.以市场优先的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A
【知识点】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二、复合题
(2020·天津·期末)阅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知识点】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
(1)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填出下列海域所属海洋权益的划分名称:

;②
;③

【答案】内水;领海;公海
(2)
其他国家在④区域内拥有的权利是(双选)
A.海洋科学研究
B.海洋环境的保护管辖权
C.航行、飞越的权利
D.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权利
【答案】C;D
(2020·天津南开区·模拟)
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县内森林覆盖率达
72%。20
世纪
80
年代,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安吉县走“工业强县”之路,环境污染加剧。面对困境,安吉县变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发展路子,真正实现了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
如图为安吉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知识点】地理图表的判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
过去,安吉成为贫困县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短缺
B.交通不便
C.生态脆弱
D.灾害多发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安吉县地处三面环山、中间凹陷的盆地内部,受地形阻隔,交通不便,限制了经济发展,故交通不便是安吉县成为贫困县的主要原因。
(2)
推测安吉县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变的主要途径是
A.大力开发森林,重点发展林业
B.利用劳动力优势,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C.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
D.吸引人才落户,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答案】C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安吉县充分利用“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培育绿色产业,发展生态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优势农产品加工业、生态旅游业,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2020·专项)
2016

11

28
日,囯际低碳经济研究所发布《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6)》。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未来我国的趋势。读“我国低碳经济类型图”,完成下列两小题。
【知识点】地理图表的判读、环境问题
(1)
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A.福建高于云南
B.河南高于湖南
C.江西高干广西
D.广东低于宁夏
【答案】A
【解析】根据图例,结合我国省区分布,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福建高于云南;河南低于湖南;江西与广西相同;广东高于宁夏。
(2)
山西成为我国高碳区的原因是
A.地处内陆,经济发展缓慢
B.人口密集,交通运输业发达
C.煤炭丰富,重工业比重大
D.森林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C
【解析】山西是我国煤炭工业基地,成为我国高碳区的原因是煤炭资源丰富,重工业比重大。
(2020·天津·单元测试)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如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小题。
【知识点】地理图表的判读、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
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地循环利用,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A.鱼塘、沼气池、果园
B.鱼塘、果园、沼气池
C.沼气池、鱼塘、果园
D.沼气池、果园、鱼塘
【答案】C
【解析】图中甲输出沼渣、沼液和能源,必然是沼气池;乙提供塘泥和水面,必然是鱼塘;丙是果园。
(2)
该地生态农业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环境污染
②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现象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增加农民收入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B
【解析】生态农业园区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方面,即生态持续发展(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经济持续发展(增加收入)、社会持续发展(增加就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