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泛指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时 间
事 件
263年
魏灭蜀,魏国朝政被司马氏家族掌控
266年
司马炎逼迫魏元帝退位,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史称西晋
280年
西晋灭吴,统一全国,三国局面结束
316年
匈奴贵族刘渊灭西晋,北方陷入混乱,内迁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16个政权,史称“十六国”
前情回顾
西晋灭亡: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十六国(316-439):西晋灭亡后,内迁的各少数民族和中原地区
的汉族先后建立了十
六个政权,被统称为
十六国。
壹
东晋的兴亡
1、东晋的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317年
司马睿
建康(南京)
晋元帝 司马睿
王与马,共天下
特征:
①政治上依靠王导
②军事上依靠王敦
司马睿
王导
门阀世族:因祖宗显贵而占据一方几百年的世家大族,他们政治上高官厚禄垄断政权,经济上有大量人口和土地。
东晋的朝政被世家大族把持
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结果: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原因:缺少后援
东晋虽然偏安于江南,但在历代帝王在位的时候都希望收复北方的国土。结果如何?
祖逖是东晋率先北伐的将领,他曾经率军收复黄河以南地区,但由于东晋内部出现纠纷,朝廷又担心他北伐成功后威望太高,结果没有给予支持,以致功败垂成,忧愤而死,曾收复的土地又被胡人重新占领。
闻
鸡
起
舞
东晋的灭亡
概况:
420年,政权落入武将刘裕手中,东晋灭亡,刘裕建立宋朝。
①成功解除北方军事威胁(淝水之战),
统治相对安定
②社会经济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yàn )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东晋的局势
贰
南朝的政治
二、南朝的政治——南朝政权的更替
南朝
(420-589)
陈
557-589
梁
502-557
齐
479-502
宋
420-479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这些政权的都城都在建康(今南京),历史上总称为“南朝”。
南朝中领土最大、统治时间最长的政权的分别是哪个?
宋领土的最大,北疆达到黄河
宋(420-479)
齐(479-502)
梁(502-557)
陈(557-589)
统治时间最长的是宋,59年
宋
建康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称帝,国号”宋”。
公元420—479年
宋(420—479年)
刘裕
南朝衰落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陷,江东最富庶的地区惨遭烧杀抢掠。自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南朝梁发生了大规模武装叛乱事件——侯景之乱
大将军侯景
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从此,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梁(502—557年)
梁武帝萧衍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南朝
宋 齐 梁 陈
南朝:建国于中国南方,都城都在建康(今 ),近170年。
六朝古都
南京
北齐
西魏
北周
十六国
北朝
南朝
梁
齐
东晋
西
晋
北魏
东魏
宋
陈
266-316
280年灭
吴统一
317年
420年
420-589年
魏
蜀
吴
隋
263
前秦统一
黄河流域
淝水之战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特点:
政权分立,更迭频繁
叁
江南地区的开发
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羮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
——《史记.货殖列传》
江南尚未开发,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商业不发达。
黄河流域经济发达
这则材料对江南地区的描述是怎样?
秦汉时期,哪里是全国经济重心?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江南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商业发达。
开发的原因:①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主要原因 ——劳动力与技术因素)②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环境)③社会比较安定;(社会环境)④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⑤人民的辛勤劳动。
农 业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并兴修很多水利。农业技术也有很大改进。
推广和改进犁耕,实行精耕细作
推广选种、育种、田间管理和施用粪肥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
小麦推广
水稻为主
施 粪 图
犁 田 图
农 业
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史称,扬州“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
魏晋南北朝大袖衫、间色条纹裙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东晋青瓷羊尊
东晋南朝时青瓷发展到成熟阶段,无论在胎质、釉色、纹饰与烧制技术方面,都有提高。青瓷胎体较薄,造型秀缺陷,釉色青灰,匀净莹润。瓷业以越窑规模最大,产量最高,质量最好。
东晋越窑小瓶
手工业
灌钢法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17世纪以前,西方各国一般都是采取熟铁低温冶炼的办法,钢铁不能熔化,中国发明了灌钢法,成功解决这一难题,为世界冶炼技术的发展做出划时代贡献。
手工业
在缫丝、织布、制瓷、冶铸、造船、造纸、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南朝十分重视造船,江南已发展到能建造1000吨的大船。 船速明显加快,尤其是祖冲之发明千里船,能日得百余里。民间的造船业也很兴盛,有不少私人营造的大船。
手工业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①促进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
②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北
南
北
南
北
南
影响:
时期: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南宋重心:北方 南北趋于平衡 南方
规律:①由北向南,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②由内地向沿海逐渐转移。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目前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借鉴意义):
①吸收先进地区的投资;
②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③重视人才;
④重视科技;
⑤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的兴亡
南朝的政治
江南地区的开发
建立
主要事件
王朝
政治表现
原因
表现
影响
① ② ③ ④
农业
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趋向平衡
北伐中原
317年
宋、齐、梁、陈
前期(宋):社会安定
后期(梁)
手工业
商业
建康
淝水之战
门阀政治:王与马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