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三次大练习
地 理
时量:75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________
第Ⅰ卷 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016年12月9日,首批21.9吨的德国鲜肉搭乘蓉欧快铁,直抵成都。全程历时13天,行程1万多千米,结束了欧洲肉类出口到中国单纯依赖海运的历史。目前,成都周边以及西南地区的货物不论是成列、成组、拼箱均可通过蓉欧快铁快捷、安全运抵欧洲任何地方,货运量迅速扩大。下图为中欧联系通道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成都货物通过蓉欧快铁运输到西欧
A.比传统通道经过国家少 B.比传统通道运输时效高
C.比海运保鲜成本高 D.比海运安全系数低
2.第一批肉类运输过程中
A.沿途一片枯黄,难见绿色 B.沿途河流都处于结冰期
C.昼夜更替周期短于24小时 D.每天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蓉欧快铁开通后
A.国内铁路运输压力会有所减轻 B.亚欧经济重心将逐渐向东移动
C.马六甲海峡交通地位大幅下降 D.成都成为亚欧入境货物的“分发站”北回归线
大部分蔬菜品种不耐严寒和高温,其生长习性与各地气候条件结合,形成了本地蔬菜生产和供应的季节性“淡季”和“旺季”。为确保蔬菜供应,上海与海南、云南等省共建了蔬菜外延基地,下图为三地间蔬菜流向示意图。据此完成4~6题。
4.每年的7~8月是上海蔬菜供应的“淡季”,可能因为此时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台风天气频发 C.低温寒潮天气多发 D.洪涝灾害影响
5.夏季云南成为海南和上海蔬菜供应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气温较低 B.晴天多,光照条件好
C.雨季长,降水充足 D.纬度低,热量条件好
6.通常外地输入上海蔬菜在六七成熟时便需要采摘装配运输,其主要目的是
A.方便运输存储 B.提高蔬菜品质 C.增加土地单产 D.提升蔬菜销量
福建晋江市是著名的侨乡,“十户人家九户侨”,海外乡亲有200多万人。20世纪80年代末,晋江市以“家庭联产、手工作坊”的形式兴办乡镇企业;21世纪初,又向“品牌之都”迈进。经过不断发展,晋江市已成为全国经济十强县(市)。据此完成7~8题。
7.20世纪80年代末,晋江市以“家庭联产”的形式兴办乡镇企业的主要目的是
A.利用当地剩余劳动力 B.开发闲置土地
C.利用闲散资金和侨资 D.优化产业结构
8.晋江市向“品牌之都”发展体现了当地企业
A.经营理念转变 B.生产规模扩大 C.生产技术进步 D.产品种类增加
东莞滨海湾新区位于珠三角城市群东西岸交汇处,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圈的几何中心,毗邻港澳,紧连惠深。新区产业定位为集聚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在发展定位方面,滨海湾新区将建设成为新时代大湾区创新发展新高地,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新平台、珠三角核心区融合发展战略节点、东莞高质量发展创新引擎、滨海生态宜居智慧新城。下图示意东莞滨海湾新区。据此完成9~11题。
9.东莞滨海湾新区最主要的功能是
A.研发、旅游、生态宜居地 B.商贸物流业中心
C.主城区产业转移承接地 D.传统制造业基地
10.东莞滨海湾新区建设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产业结构升级 B.市区环境污染加重
C.城市等级提升 D.解决市区交通拥堵
11.东莞滨海湾新区的发展方向是
①谋划东南亚合作项目 ②承接现代高端服务业
③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④承接澳门港口相关产业转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为2017年我国部分省(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以及近一年的常住人口增量情况示意图,实心圆图表示人口增加,空白圆圈表示人口减少,圆圈的大小表示增减的多少。据此完成12~14题。
12.由示意图可以推断
A.广东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B.上海城镇化率增长最快
C.安徽劳动力需求量增加 D.辽宁人口迁入大于迁出
13.北京、上海、天津常住人口增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B.严格的房地产政策
C.人才引进政策变化 D.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14.下列四个城市城镇人口增长潜力最大的是
A.沈阳 B.合肥 C.天津 D.成都
我国西藏自治区能源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程度低,电力自给不足。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复杂、最具建设挑战性的高原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干线全长1521千米,平均作业海拔超过4000米。藏中电力联网工程连接西南电网,彻底结束了西藏中东部地区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图1示意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线路,图2是波密县路段“高低腿”电塔景观。据此完成15~17题。
15.目前,藏中电力联网工程主要电力来源和输送方向是
A.火电—东送 B.地热能—西送 C.太阳能—东送 D.水电—西送
16.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线路走向主要考虑
A.接近用电中心 B.远离断裂带 C.沿河谷布设 D.依山脊而建
17.该工程大部分电塔采用“高低腿”而不采用通常的“平底基座等高腿”方案,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钢材消耗 B.避免景观单调 C.减少生态破坏 D.缩短施工工期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8~20题。
18.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A.东南风、西北风 B.东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西南风 D.东北风、西北风
19.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0.图示季节
A.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
C.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D.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
白尼罗河流经尼罗河上游盆地时形成的苏德沼泽,面积季节变化巨大,最小时约3万平方千米,最大时可超过13万平方千米。沼泽航道较浅,水深变化大,水面布满漂浮植物,给航运造成了巨大的障碍。为改善航运条件,20世纪80年代修建了琼莱运河(下图)。据此完成21~23题。
21.苏德沼泽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蒸发较弱 B.地下水位高 C.地形平坦 D.降水丰富
22.苏德沼泽面积最小的时段是
A.2—4月 B.5—7月 C.8—10月 D.11月—次年1月
23.琼莱运河建成后
A.尼罗河上游盆地可耕地增加 B.埃及水资源减少
C.尼罗河输沙量减小 D.苏德沼泽水质改善
24.城市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进行地铁规划,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①气温分布 ②小学分布 ③地面交通 ④商业网点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5.为提高研究精度,需对卫星图像中的冰川部分进行锐化增强、叠加影像以及目视解译等一系列处理。这些处理需要借助
A.RS技术 B.GIS技术 C.卫星定位系统技术 D.AI(人工智能)技术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位于美国东北部的洛厄尔早期只是一个小村庄,1820年借助河流的力量,开始发展水力纺织工业。后期伴随运河网络的逐渐形成,当地纺织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最终形成了城市。19世纪50年代,洛厄尔已拥有美国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工业产业链,成为“美国工业革命诞生地”。20世纪20年代洛厄尔经济陷入低谷,城市人口急剧下降,一度成为“衰败的工业荒漠”,20世纪70年代,作为重要的复兴战略组成部分,洛厄尔成为美国第一个城市工业遗产国家公园。下图示意洛厄尔工业遗产分布。
(1)说明19世纪洛厄尔地区建设运河网络对纺织业发展所起的作用。(8分)
(2)说明洛厄尔地区纺织厂聚集对当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8分)
(3)试从利用和开发洛厄尔城市工业遗产的角度,提出复兴该地区的具体措施。(8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下图为某区域简图,W国是世界黑土分布区之一,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素有“粮仓”之称。甲河干流上建设了多个梯级水电站。向日葵原产热带,喜日照,对环境有较强适应能力。W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葵花籽油出口国,该国向日葵种植面积广,葵花籽产量高,出油率高,品质好,属绿色有机农产品。
(1)判断甲河在N城市流段径流量最大值出现的季节,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分析该区域葵花籽属于绿色农产品的原因。(8分)
(3)简析甲河干流开发梯级水电站对W国向日葵生产的有利影响。(6分)
(4)你是否赞同W国继续扩大向日葵种植面积?请说明理由。(4分)
湖南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三次大练习
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C
D
A
A
A
C
A
A
A
B
C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D
A
C
C
C
B
C
A
A
D
B
1.B 2.C 3.D
4.A【解析】结合材料分析,大部分蔬菜品种不耐严寒和高温,上海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7~8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高温天气多,不利于蔬菜生长,A正确;
我国台风天气多发的时间在9~10月,B错误;
此时不会出现低温寒潮天气,C错误;
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伏早天气影响降水较少,不易出现洪涝灾害,D错误。故选A。
5.A【解析】夏季上海和海南多高温天气,不利于蔬菜生产;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势高,气温较低,更适合蔬菜生产,蔬菜的品质好,A正确;
云南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阴雨天也比较多,B错误;
海南雨季时间更长,C错误;海南纬度比云南低,D错误。故选A。
6.A【解析】蔬菜保鲜期比较短,易腐烂变质,不易存储,外地输入上海蔬菜在六七成熟时便需要采摘装配运输的主要目的是方便运输存储,A正确;
采摘时蔬菜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品质不是最好的,也不能提高单产和提升蔬菜销量,B、C、D错误。故选A。
7.C【解析】利用当地的剩余劳动力和开发闲置土地不需要“家庭联产”;“家庭联产”本身与产业结构没有关系;晋江市以“家庭联产”的形式兴办乡镇企业,主要是为了利用家庭闲散资金和引进海外侨亲的资金。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A【解析】创建品牌不是靠生产规模扩大和生产技术进步就能做到的;产品种类增加与创建品牌无关;发展“品牌之都”则是经营理念的转变。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A【解析】根据滨海湾新区产业定位和发展定位可知,其最主要的功能是研发、旅游、生态宜居;商贸物流是指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新区人口较少,商贸物流不发达;东莞滨海湾新区为生态新城,以优先保护生态环境为原则,其不会是主城区产业扩散承接地和传统制造业基地。故选A。
10.A【解析】根据东莞滨海湾新区产业定位可知,东莞滨海湾新区的建设会引起原有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建设高端制造业总部、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基地等对环境污染小;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有多种,新区的建设并没有使这些因素发生改变,城市等级没有提升;新区建设会导致老城区部分产业和人口迁往新城,从而缓解市区交通拥堵,但不能解决市区交通拥堵问题。故选A。
11.B【解析】根据新区发展定位可推知,东莞滨海湾新区的发展方向是积极谋划粤港澳合作平台和合作项目;承接现代高端服务业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东莞滨海湾新区位于珠江口东侧,毗邻香港,所以应该积极探索承接香港港口服务业转移。故选B。
12.C 13.A 14.D 15.D 16.A 17.C
18.C【解析】甲风带位于0°N—30°N,其盛行风为东北信风,乙风带位于30°N—60°N,为盛行西风(西南风),C正确。故选C。
19.C【解析】图中30°—60°为中纬度大气环流圈,高空大气应由高纬流向低纬,③的流向错误。C正确,A、D错误,故选C。
20.B【解析】从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低压切断,在印度半岛形成低压,A错误。
此时,亚洲东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B正确。
北印度洋海区受西南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错误。非洲南部此时正值干季,D错误。故选B。
21.C 22.A 23.A 24.D 25.B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50分)
26.(1)为纺织工业提供水源、(2分)水力(2分)和水运,(2分)摆脱天然河流分布的限制,扩大纺织工业布局空间(或提高纺织工业规模和生产能力)。(2分)
(2)吸引大量农业人口进厂务工,城市人口数量增加;(2分)农村用地转变成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分)乡村景观逐渐转变成城市景观;(2分)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分)
(3)对纺织厂等遗址建筑物进行外观修复,内部改造,重现当年工作场景,形成城市工业历史博物馆;使水闸、动力房等恢复功能,开发成旅游景点;修复、整治运河,打造沿河景观长廊;以工业遗产形象为载体,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建设影视拍摄基地。(8分,1点2分,答对四点可得满分)
27.(1)春季。(2分)理由:N城市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降水季节差异较小;(2分)冬季寒冷,积雪不易消融;(2分)N城市春季气温回升,春季降水与冬季积雪融水叠加,河流径流量达到一年中最大值。(2分)
(2)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病虫害不易过冬;(2分)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最低气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2分)该区域农作物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2分)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肥沃,施用化肥少。(2分)
(3)提供较稳定的灌溉水源,防御旱涝灾害;(2分)为向日葵生产和葵花籽油加工提供廉价的水电;(2分)改善了河流通航条件,利于葵花籽(和葵花籽油)运输。(2分)
(4)赞同。理由:W国向日葵种植条件优越,扩大种植面积,可以提高葵花籽产量,有利于发展深加工以增加出口;(2分)进一步发展与向日葵相关的产业,可以扩大就业,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2分)
或不赞同。理由:该国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较少;(2分)地势平坦,冬春季节风力作用强,扩大向日葵种植面积会导致土地过度开垦,地表植被破坏,加剧风力侵蚀,黑土肥力下降。(2分)(4分。答赞同或不赞同均可,理由要与观点一致,按理由给分,答对1点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