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观察活动,能辨认从不同方向(前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形状图;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从同一角度观察一组(4个)正方体拼搭成的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看到的平面图形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2.在观察、辨认、想象等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4.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发展与同伴的合作意识、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通过观察,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形状; 
根据图形推测拼搭的方式,引导学生简化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问:同学们知道表演者有几人吗? 
追问:怎么能确定几人? 
生:从侧面观察。 
出示第二张图片 
提问:这个杨桃是椭圆形的,对不对? 
生:星形的。 
提问:这个杨桃是星形的,对不对?应该怎么说才完整呢? 
生:杨桃从前面看是椭圆形,从侧面看是星形的。 
师小结:从这里我们知道观察物体要从不同的方向观察,描述要完整。 
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唤醒学生的观察能力为学生观察物体做铺垫,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一)教学红点问题 
1.学生仔细观察信息图并提出问题。 
3个同学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一组物体,每个同学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的图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新知。 
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活动要求进行操作和观察,并将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也可先猜想,再实际验证。) 
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归纳结果。 
师: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生汇报交流。 
小结: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各不相同。 
我们一起来理解一下这句话,同一个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就不相同。你们同意吗? 
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有的相同,有的不相同。 
(二)教学绿点问题 
这里有三组物体,先摆出来,再用上面的观察方法,从前面、上面、侧面观察一下,你有什么发现? 
1.学生拼摆出图形,并仔细观察信息图。 
同学从不同的方向观察不同组物体,并归纳看到的图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新知。 
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活动要求进行操作和观察。(也可先猜想,再实际验证。) 
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归纳结果。 
师:不同的物体,从同样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是怎样的? 
生汇报交流。 
小结:不同的物体,从同样的角度观察,观察的结果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三)拓展应用 
1.这里有两组物体,你能把他们摆出来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新知。 
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按照活动要求进行操作和观察。(也可先猜想,再实际验证。) 
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交流,引导学生发现、归纳结果。 
完成“练习”第1、2、3题。 
1、 
2、 
3、 
生独立思考完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为以后学习这些几何体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