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必修5第二章数列综合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在等差数列中,,,则的前项的和( ) 
A. B. C. D. 
2.已知等差数列中,,,则数列的公差为( ) 
A.2 B.2.4 C.3 D.7 
3.在等比数列中,,,则与的等比中项为( ) 
A. B. C. D. 
4.在数列中,,,则( ) 
A. B. C. D. 
5.在数列中,对任意 ,都有 ,则 等于(? ? ) 
A. B. C. D. 
6.设等比数列{an}的前n项和是Sn,a2=﹣2,a5=﹣16,则S6=(  ) 
A.﹣63 B.63 C.﹣31 D.31 
7.已知正项等比数列满足,,又为数列 的前n项和,则( ) 
A. 或 B. 
C.15 D.6 
8.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设,那么数列的前15项和为( ) 
A.16 B.80 C.120 D.150 
9.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五尺,问日织几何?”意思是:“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名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某数学兴趣小组依托某制造厂用织布机完全模拟上述情景,则从第一天开始,要使织布机织布的总尺数为165尺,则所需的天数为( ) 
A.7 B.8 C.9 D.10 
10.数列中,,,则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乘积是负数的是( ) 
A. B. C. D. 
11.已知数列满足,在,之间插入n个1,构成数列:,1,,1,1,,1,1,1,,…,则数列的前100项的和为( ) 
A.211 B.232 C.247 D.256 
12.已知数列,中满足,,,若前项之和为,则满足不等式的最小整数是( ). 
A.8 B.9 C.11 D.10 
二、填空题 
13.等比数列前项和为,若,,则________ 
14.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_______ 
15.已知数列满足,,则数列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 
16.朱载堉(1536-1611)是中国明代一位杰出的音乐家、数学家和天文历算家,他的著作《律学新说》中制作了最早的“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把一组音(八度)分成十二个半音音程的律制,各相邻两律之间的频率之比完全相等,亦称“十二等程律”,即一个八度13个音,相邻两个音之间的频率之比相等,且最后一个音是最初那个音的频率的2倍.设第三个音的频率为,第七个音的频率为,则______. 
三、解答题 
17.在数列中, 
(1)求;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18.已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中,,公差,公比,.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项和. 
19.已知数列满足且. 
(1)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2)设数列满足,,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0.已知数列各项均为正数,其前项和为,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21.已知递增的等差数列满足,,成等比数列,且. 
(1)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的前项和. 
22.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数列及数列的前n项和. 
参考答案 
1.D 
【分析】 
利用等差中项的性质求出的值,即可求得的值. 
【详解】 
由等差中项的性质得,解得, 
因此,.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求和,灵活利用等差中项的性质,可简化计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2.C 
【分析】 
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基本量的求解,属于基础题 
3.D 
【分析】 
根据等比中项的性质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所以与的等比中项为.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比中项的性质,考查了数学运算能力. 
4.C 
【分析】 
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逐项计算可得的值. 
【详解】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写出数列中的项,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5.A 
【分析】 
由等比数列定义知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结合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求得结果. 
【详解】 
由得:,即数列是以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故选:A. 
6.A 
【分析】 
由已知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求出公比和首项,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求出. 
【详解】 
解:设公比为,则,即,解得,所以, 
所以, 
故选:A. 
7.B 
【分析】 
首先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求和公比,再根据公式求. 
【详解】 
正项等比数列中, 
, 
, 
解得或(舍去) 
又, 
, 
解得, 
, 
故选:B 
8.C 
【分析】 
根据分和,利用“”法求得,进而求得,然后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解. 
【详解】 
因为 
若,则 ,不成立, 
所以,则, 
解得, 
所以, 
所以, 
所以数列的前15项和为, 
故选:C. 
9.D 
【分析】 
设该女子第一天织布尺,根据题意,求得尺,结合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设该女子第一天织布尺,则5天共织布,解得尺,在情境模拟下,设需要天织布总尺数达到165尺,则有整理得,解得.故选:D. 
10.C 
【分析】 
由数列中项的递推关系可得,由相邻两项积为负有,即可得n的值,进而确定符合条件的相邻两项. 
【详解】 
,则. 
要使,即,可得,, 
∴n=23.则该数列中相邻两项的乘积为负数的项是和, 
故选:C 
11.D 
【分析】 
依题意,到为止,新的数列共有项,计算出截止到共有91项,将前100项分为3部分,一部分,之前的1一部分,之后的1一部分,求和即可. 
【详解】 
依题意,到为止,新的数列共有项, 
由于,即截止到共有91项, 
故数列的前100项的和为, 
故选:D. 
【点睛】 
关键点点睛:理解的意义,将数列的前100项分为三部分是解题的关键. 
12.D 
【分析】 
由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而求得数列,表示出, 
令,即可得到满足不等式的最小整数.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 
即, 
即, 
又, 
, 
即数列是以首项为9,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 
即, 
, 
, 
则, 
即, 
又, 
满足不等式的最小整数, 
即. 
故选:D. 
【点睛】 
关键点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构造法求出数列的通项公式. 
13.3 
【分析】 
根据等比数列的前项和公式计算. 
【详解】 
由题意,解得. 
故答案为:3. 
14. 
【分析】 
由可得,然后再根据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求解可得答案. 
【详解】 
因为,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15.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运算,解题的关键是得到以及合理运用项的下标和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15. 
【分析】 
利用已知等式可得,证得数列为等比数列,利用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推导求得结果. 
【详解】 
由得:,即, 
则数列是以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故答案为:. 
【点睛】 
结论点睛:递推关系为,可通过构造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来进行求解. 
16. 
【分析】 
将每个音的频率看作等比数列,利用等比数列知识可求得结果. 
【详解】 
由题知:一个八度13个音,且相邻两个音之间的频率之比相等, 
可以将每个音的频率看作等比数列,一共13项,且, 
最后一个音是最初那个音的频率的2倍, 
,, 
, 
. 
故答案为: 
【点睛】 
关键点点睛:构造等比数列求解是解题关键. 
17.(1)同解析,(2) 
【解析】 
(1) 
(2) 
两式相减得 
18.(1);(2). 
【分析】 
(1)利用等差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分别求得和,由此可求得结果; 
(2)利用错位相减法可求得结果. 
【详解】 
(1)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知:; 
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知:, 
; 
(2)由(1)知:, 
, 
两式作差得:, 
, 
. 
【点睛】 
方法点睛:当数列通项满足等差等比的形式时,采用错位相减法求解数列的前项和,具体步骤如下: 
①列出的形式; 
②左右两侧同乘通项中的等比部分的公比,得到; 
③上下两式作差得到,结合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整理等式右侧的部分; 
④整理所得式子求得. 
19.(1)证明见解析;(2). 
【分析】 
(1)根据题意可得,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即可得证; 
(2)由(1)可得,可得,利用累加法即可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 
【详解】 
(1)因为,所以,即, 
所以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2)由(1)可知,所以 
因为,所以 
…… 
,, 
各式相加得:, 
又,所以, 
又当n=1时,满足上式,所以 
20.(1);(2). 
【分析】 
(1)由可得,再由时,与条件作差可得,从而利用等差数列求通项公式即可; 
(2)由利用裂项相消求和即可. 
【详解】 
(1)∵, 
∴,解得, 
当时,由①可得, 
②, 
①-②:, 
∵,∴,∴, 
即∴, 
∴是以为首项,以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综上所述,结论是:. 
(2)由(1)可得 
∴ 
, 
综上所述,. 
21.(1);(2). 
【分析】 
(1)先设的公差为,由题中条件列出方程组求解,得出首项和公差,即可得出通项公式; 
(2)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出时,,再验证也满足该式,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1)设的公差为, 
由题中条件可得, 
解得,∴; 
(2)当时,, 
当时,,适合上式, 
综上所述,.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考查等差数列的求和,涉及等比中项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型. 
22.(Ⅰ);(Ⅱ). 
【分析】 
(Ⅰ)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数列的首项和公比,即可得出通项公式; 
(Ⅱ)先求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再利用错位相减法即可求出. 
【详解】 
(Ⅰ)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由,可得,=9, 
由,可得q=3,由,可得,可得, 
可得; 
(Ⅱ)由,可得, 
由,可得,可得bn=n, 
可得的通项公式:, 
可得:① 
 ② 
①﹣②得:, 
可得. 
【点睛】 
方法点睛: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对于等差等比数列,利用公式法可直接求解; 
(2)对于结构,其中是等差数列,是等比数列,用错位相减法求和; 
(3)对于结构,利用分组求和法; 
(4)对于结构,其中是等差数列,公差为,则,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