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32分)
1.观察各图,在下面的括号里写出对称轴的条数。
2.(1)如下左图中,( )号图形向左平移5格就与( )号图形重合。
(2)将1号图形先向( )平移( )格,再向( )平移( )格,就得到3号图形。
3.如上右图,把三角形①绕点O( )时针旋转( )到三角形②处。
4.时针从12:00到2:00旋转了( );从12:15到12:40,分针旋转了( )。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5= =5 6=
6.在里填上“>”“<”或“=”。
0.75
4.2
7.16和24的公因数有( ),最大公因数是( );6和8的公倍数有( ),最小公倍数是( )。
8.在括号里填上不同的自然数:=+。
9.红绳子长米,比绿绳子短米,绿绳子长( )米,两根绳子一共长( )米。
10.小宝带了10元钱到文具店买文具,买练习本用了,买中性笔用了,剩下的钱数是总钱数的( )。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小题1分,共5分)
1.轴对称图形指的是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
( )
2.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车身的运动是平移现象。
( )
3.钟面上时针的运动是旋转现象。
( )
4.跑同一段路,小明用了小时,小强用了小时,因为小强用的时间短,所以小强跑得比较快。
( )
5.1一定是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两个自然数的积一定是它们的公倍数。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5分)
1.小明把镜子放在一个数的数字8左边,看到镜子里面的数是“”,这个数实际上是( )。
A.
B.
C.
D.
2.下列现象中,与其他三个不是同一类的是( )。
3.把一根绳子剪成两段,第一段占总长的,第二段长米,两段相比,( )。
A.一样长
B.第一段长
C.第二段长
D.无法确定
4.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原因是( )。
A.分数的大小不同
B.分数单位的个数不同
C.分数单位不同
D.分子不同
5.王师傅5小时做4个零件,张师傅4小时做3个零件,谁做得快?( )。
A.王师傅
B.张师傅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
四、计算。(共22分)
1.直接写得数。(4分)
+= += -= -=
+=
+=
1+=
1--=
2.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 -
+++
-+
-
+-
3.解方程。(6分)
+x=
x-=1
-x=
五、动手操作。(共10分)
1.画出下面各图形的另一半,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4分)
2.按要求画一画。
(1)把图形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2。(2分)
(2)把图形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3。(2分)
(3)把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4。(2分)
六、解决问题。(共26分)
1.师傅和徒弟加工同一种零件,徒弟3小时加工5个零件,师傅加工1个零件用0.4小时。师傅和徒弟谁加工得快一些?(5分)
2.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千米,剩下的比已经修了的少千米。这条公路长多少千米?(5分)
3.王奶奶去超市买洗洁精,大瓶装每瓶8元,小瓶装每瓶6元,她带的钱如果都买大瓶装,还剩2元,如果都买小瓶装,也剩2元,王奶奶至少带了多少元钱?(5分)
4.工程队修一条长千米的路,第一天修了这条路的,第二天修了这条路的,第三天再修这条路的几分之几就一共修了这条路的?(5分)
5.实验小学举办知识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三等奖的人数占获奖总人数的。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6分)
答案
一、1.1 1 2 2 6 0 2
2.(1)2 1 (2)(答案不唯一)右 5 下 4
3.顺 90° 4.60° 150°
5.16 3 36 6.< > =
7.1、2、4、8 8 24、48、72、96…… 24
8.(答案不唯一)24 8 9. 10.
二、1.× 2.√ 3.√ 4.√ 5.√
三、1.C 2.D 3.B 4.C 5.A
四、1. 1 0
2.+-
-
=-+
=--
=0+
=-
=
=1-
=
+++
-+
=+
=-+
=1+1
=+
=2
=
=
-
+-
=-+
=+-+
=1+
=+
=
=3+2
=5
3.x= x=1 x=
五、1.
2.(1)(2)(3)如图。
六、1.3÷5=0.6(小时)
0.6小时>0.4小时
答:师傅加工得快一些。
2. -+=(千米)
答:这条公路长千米。
3.8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24,24+2=26(元)
答:王奶奶至少带了26元钱。
点拨:本题就是求比8和6的最小公倍数大2的数。
4.
--=
答:第三天再修这条路的就一共修了这条路的。
5.
+-1=
答: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