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藏书票
教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的划分,《藏书票欣赏》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藏书票它又叫小版画,有“版画珍珠”的美誉。在此之前,学生对于版画并不陌生,学好《藏书票欣赏》能为今后学习《藏书票设计》、《藏书票制作》等课打下基础;所以,本课在学生整体知识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以前所学版画知识的延续,同时它又是一节独立的新课。藏书票是指读书人在自己所藏书籍的扉页上贴的一幅装饰小画,它的特点是既轻巧又美观,具有审美实用功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仅能让学生了解藏书票的知识及内涵,而且能培养学生读书、爱书、藏书的个人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藏书票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品味、试着表述藏书票的内涵。
情感目标:养成读书、爱书、藏书的习惯和艺术审美追求。
教学重点
掌握藏书票的构成。
教学难点
品味藏书票的内涵表现。
教具准备
课件、学习包、拼图游戏材料、探究卡等。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感知激趣
1.课前提供学习资料包,事先收集查找预习。玩拼图游戏,了解预习情况。
2.导入课题,通过预习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藏书票的知识呢?过渡下个环节。(板书课题:藏书票)?
二、互动探究,赏析体验
1.播放视频世界第一张藏书票《刺猬藏书票》、中国第一张藏书票《关祖章藏书票》以及叶灵凤、鲁迅、李桦对藏书票的着迷和所做的贡献,了解藏书票的发展史。
2.小组合作探究找答案,藏书票会在书本的那个位置出现?藏书票有什么作用?藏书票外型有哪些?尺寸是多少?通过完成探究卡了解藏书票的作用、特点。
3. 师生互动欣赏八张藏书票,全体学生回到课本尝试找出组成要素。教师通过白板软件出示图片巩固重点知识明确藏书票的组成要素、表现形式以及感悟藏书票所表现的独特的艺术语言。
4.以识别、拖动、微课视频展示,让学生体验合理运用组成要素、色彩搭配、构图及藏书票的制作方法。
5.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印象。
三、创意实践,培养能力
1.用五分钟的时间简单的勾画出藏书票草图。
制作要求:
注意要包含藏书票的组成要素。
图案精美大方。
说说你的设计感受。
2.展评设计稿作品(自评 、互评、师评)。
四、巩固拓展,梳理升华
1.作品展示让学生多说,师阐明学生所说的就是藏书票背后的内涵。并以世界第一张藏书票讲解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藏书票的内涵,还让学生尝试用语言表达品味藏书票的内涵。
2.激励小结,拓展延伸
希望学生通过下一节课的制作能把藏书票好好的收藏在书里,每天陪伴着学生阅读,伴随着学生幸福成长。
板书设计:
藏书票
历史:起源于欧洲……
作用:个人标志美化 书签
特点:规格小 外形不限
组成要素:图案 文字 (票主名 拉丁文EXLIBRIS)
通过预学和学生自查,让学生在拼一拼的游戏中感知藏书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为下一环节学习作铺垫。
《新课标》在第三学段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要求,学生能说出至6位重要美术家(中外各3位)及其代表作品。此环节意在了解20世纪初藏书票传入了我国,同时知道几位藏书票名家及作品。为学生能达到课标要求,积累知识。利用小组探究及师生白板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认知、体验藏书票组成要素、表现形式,培养学生图像识读、审美判断能力,逐步的突破重点,解决难点,使所学知识得到建构。
通过自主互助的方式,突显“创意实践”,检验学生对藏书票知识掌握情况。通过多元评价,进一步品味藏书票的内涵,使本课的难点得到进一步的解决。
深化藏书票的内涵。通过梳理,激励学生养成读书、爱书、藏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