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部编版( 2017 )七年级下册 第十六课 爱莲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部编版( 2017 )七年级下册 第十六课 爱莲说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4 10:10:4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爱莲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解文章托物言志的写作特征;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诵读课文,体味骈散结合的语言之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文中君子的高洁品质,并把其化为自己对崇高道德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难点
体会品味托“莲”寄寓的深刻含义。


合作探究
讲授法
学法指导
自主
合作
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学具准备
教科书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
1引导学生欣赏以“荷花”为题材的中国画,创设教学情境。(可展示实物,也可制作课件配以诗文、音乐。)
???
2导入语:荷花也称莲花,它一直是中国画家们喜爱的绘画题材,也是历来为文人墨客们所称颂的景物。李白的“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和白居易的“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分别抒发了诗人不同的感情。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入荷花别样红”则抒写了满湖荷花带给人们的无尽喜悦。而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
(二)研读课文
???
1板书课题。(边讲边板书:爱莲说周敦颐dūn yí注意“颐”字的写法,左边中间是个“口”,不能写成“臣”字。“莲”是上下结构,“艹”应在“连”字之上。)
???
2题解:“说”是古代一种既可以说明、记述事物,又可以发表议论的文体,偏重于议论。所以后来人们常把说理辨析的文章统称为论说文。那么“爱莲说”这个题目该如何理解呢?
???
归纳:谈谈爱莲花的道理,说说爱莲花的道理。
简介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整体探究
1.自读诗句,疏通文意
2.文章题为“爱莲说”也就是“说说我对莲花的爱”,作者究竟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明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3.找出直接描写莲花的句子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4.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可亵玩焉。
----是从生长环境方面来写的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是从体态香气方面来写的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是
----是从风度气质方面来写的
5.你认为莲与君子有哪些相同之处?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还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四)写作方法探究
1、作者写莲花,可是文章开头并没有从莲花写起,在写莲花之前,作者写了什么?作者还写了人们对这些花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陶渊明独爱
牡丹
----------世人甚爱
“菊”和牡丹分别有什么特征,作者在这里为什么先写它们?
明确:菊-----秋季开花,迎寒斗霜,清高避世
牡丹----花色艳丽,雍容华贵
为了起衬托作用
3.怎样理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一方面照应上文“予独爱莲”,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对人生世事的感叹,慨叹当时与作者志同道合的人少,能做到品行高洁的人少。
4.“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这个感叹句,是作者对那时一些士大夫追求名利,求取富贵的处世态度的强烈讽刺。
(五)总结主旨:作者赞美莲的优美的形象和高贵品质,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品格,抒发了对追慕富贵的恶浊世风的鄙弃之情。
(六)延伸拓展
???
1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爱莲说》中的哪一句,并谈谈自己对这一句的理解。
???
2课前准备若干未题过字的、以“荷花”为题材的画,让发言的学生题上自己喜爱的句子,并作为奖品送给学生。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并用行楷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爱莲说
周敦颐
陶渊明
?
独爱
?菊
(正衬)?
隐逸者
???惋

世人
???甚爱
?牡丹(反衬)
?富贵者?
?鄙视
予????
独爱
?莲
??????君子者
??赞

?
课后反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