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根据概念凝练,辨析表述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概念1 海水温度反映海水的冷热状况,它主要取决于海洋热量的收支情况。
(1)蒸发量越大的海域,海水温度越低。 ( × )
提示:海水温度由太阳辐射、蒸发影响的收支状况决定。如副热带海域蒸发量大,但水温较高。
(2)纬度相同海域的海水温度相同。 ( × )
提示:纬度相同海域的海水温度大致相同,也有特殊情况,如阴雨天多少、海水的深浅等也可能影响海水的温度。
(3)大气运动、海水运动也会影响海水的温度。 ( √ )
提示: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也会影响海水的温度。如海水来自温度高的海域,会使原来海域的温度升高等。
概念2 海水盐度为海水中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受降水量、蒸发量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4)在外海或大洋,海水的盐度主要是降水量和蒸发量决定的。 ( √ )
提示:外海或大洋海区,盐度是由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决定的。如副热带海区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因此盐度最高;赤道海区降水量较多,盐度要低些。
(5)极地海区降水少,盐度较高。 ( × )
提示:极地海区降水少,但蒸发弱,盐度较低。
(6)海水运动会影响一个海区的盐度。 ( √ )
提示:海水由高盐度海区流入低盐度海区,会使低盐度海区的盐度升高。
概念3 海水密度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受盐度、温度、深度的共同影响。
(7)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 √ )
提示:海水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8)海水盐度越高,密度越大。 ( √ )
提示:海水盐度越高,含有的盐类物质越多,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9)大洋表层密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主要是由盐度决定的。 ( × )
提示:大洋表层密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主要是由温度决定的。
知识点1 海水的温度
1.影响海洋表面水温高低最主要的因素是( A )
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
C.海洋深度 D.人类活动
[解析]太阳辐射是地球的能量来源,海洋表面的温度取决于太阳辐射。
2.海水对大气温度能够起调节作用,其原因是( C )
A.海水的热容量比陆地小
B.海洋面积广阔
C.海水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幅度小于陆地,变化过程滞后于陆地
D.海水比热容小,温度变化幅度大于陆地,变化过程快于于陆地
[解析]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要大,影响到温度的变化幅度和变化过程,是海水对大气温度能够起调节作用的主要原因。
3.对海洋表层海水盐度大小没有明显影响的是( D )
A.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B.河流汇入
C.海水运动
D.沿海人工养殖
[解析]海水盐度的大小与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河流汇入、海水运动等相关,跟人工养殖无关。
知识点2 海水的盐度
4.下列海区盐度最高的是( B )
A.南极洲周围 B.太平洋回归线附近
C.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D.北冰洋
[解析]回归线附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是盐度较高的海区。
5.下列关于海水盐度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盐度从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
B.赤道低盐度区是全球盐度最低的海区
C.同一纬度的海域的盐度是一样的
D.南北两极地区降水多,盐度低
[解析]赤道地区的盐度只是比副热带海区要低些;同一纬度海区由于洋流、径流注入等,也会存在差异;南北两极地区蒸发量小,盐度低。
知识点3 海水的密度
6.海水密度最小的地区是( C )
A.60°S附近 B.20°N附近
C.0°附近 D.60°N附近
[解析]纬度越低,密度越小。赤道附近的海区密度最小。
7.下列有关海水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B.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大
C.海水的纬度越高,密度越小
D.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小
[解析]海水的温度越高,密度越小;纬度越高,温度越低,密度越大。海水密度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情境:波罗的海,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长1 600多千米,平均宽度190千米,面积42万平方千米,总贮水量达2.3万立方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水深一般为70~100米,平均深度为55米,最深处哥特兰沟深459米。
(1)(区域认知)描述波罗的海的位置特征。
提示:大西洋东部地区的内海,与北海相连;位于瑞典、芬兰、波兰、德国等国家之间;中高纬度地区。
(2)(综合思维)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域。试分析原因。
提示:欧洲西部地区,降水量大;纬度较高,蒸发量小;河流众多,汇入的径流多;地形较封闭,与西部海洋海水交换少。
(限时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读北半球海洋热量收支分布曲线图,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海洋热量收入与支出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热量净收入从低纬度海区到高纬度海区大体一样
B.各纬度海区的热量收支基本平衡
C.赤道海区热量收入最多,极地海区热量支出最多
D.海洋热量的主要收入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耗热
2.下列关于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相差很大
B.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
C.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主要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D.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小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0°~30°N海区海洋热量收入大于支出。30°N附近海区热量收支基本平衡,30°N~90°N海区海洋热量收入小于支出,热量收入和支出的最高值均出现在10°N~20°N,海水热量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太阳辐射,主要支出是海水蒸发消耗热量。第2题,从水平分布看,全球海洋表层的水温总体上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相同纬度海洋表层的水温大致相同。从季节分布看,同一海区的表层水温,夏季普遍高于冬季。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受到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近岸海区,由于海水温度受陆地的影响较明显,故同纬度大洋中部海区的水温年变化幅度比同纬度近岸海区小。
读某地区图,回答3~4题。
3.图中海区盐度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B )
A.③②① B.①②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4.影响①地海区盐度的主要因素是( A )
A.河流径流 B.海水运动
C.太阳辐射 D.地形分布
[解析]第3题,①海区位于尼罗河入海口,河水对海水具有稀释作用,故①海区的盐度比②海区低。③海区位于红海,与②海区相比,③海区比较封闭,且位于北回归线附近,蒸发量大,降水量少,故盐度较高。第4题,尼罗河的淡水流入,使河口地区的盐度较低。
读下图,回答5~6题。
5.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D )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6.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A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解析]第5题,主要考查影响盐度的因素及等盐度线的分布规律。影响盐度大小的因素有蒸发与降水的关系、洋流、径流等,但具体到长江口附近的海水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也就是长江口附近的盐度比同纬度的其他海区盐度低,主要原因是有长江水的汇入,稀释了长江口附近海域的盐度。第6题,由于长江口附近海区的盐度大小主要受长江径流量的影响,当长江进入汛期时,盐度变小,等盐度线进一步向外海凸出(弯曲程度增大);当长江进入枯水期时,盐度变大,和其他海区的盐度差别变小,等盐度线相对平直,所以Q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应该是在长江的枯水期,即2月份左右。
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温度、盐度和深度(压力)。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回答7~8题。
7.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 C )
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
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
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
8.下列关于海水密度分布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表层海水密度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水密度的垂直分布规律是从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大
C.海水最大密度出现在低纬地区的海面
D.海水密度与海水运动无关
[解析]第7题,根据海水盐度副热带海域最高,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以及海水温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的规律,可判断图中①②③分别是温度、盐度和密度线。进而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第8题,根据上题分析,结合图可知,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在垂直方向上,一定深度内海水的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表层海水温度越高,密度越低,故表层海水密度高纬地区比低纬地区大,海水运动会对海水密度造成影响。
吃水深度,简称吃水,是指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据此回答9~10题。
9.影响吃水深度的直接因素是( D )
A.海水温度 B.海水盐度
C.海水运动 D.海水密度
10.下列海区中,吃水深度最浅的是( B )
A.地中海 B.红海
C.阿拉伯海 D.南海
[解析]第9题,吃水深度与水的密度有关,直接取决于海水密度。第10题,四个海区中,红海盐度最高,海水密度最大,吃水深度最浅。
读大西洋表层海水性质示意图,回答11~12题。
11.大西洋表层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海水密度大约是( C )
A.37 kg/m3 B.1 027 kg/m3
C.1 025 kg/m3 D.1 023 kg/m3
12.对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盐度与温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盐度几乎没有关系
B.大西洋表层年平均密度与温度大致呈正相关
C.北半球高纬度的海水盐度略高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
D.南半球的海水密度总是低于北半球同纬度地区
[解析]第11题,结合海水各要素分布可以判断图中实线为密度曲线、点虚线为盐度曲线、另外一条较稀疏的虚线为温度曲线;从图中能看出大西洋表层年平均盐度最高的地方海水密度大约是1 025 kg/m3。第12题,由于大西洋北半球海域有较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使其蒸发量和水温都高于同纬度的南半球,从而导致北半球高纬度的海水盐度高于南半球同纬度。
二、非选择题(包括2个小题,共52分)
13.读南美洲附近海域海洋表面盐度(单位:‰)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大洋中部的b海区的盐度比亚马孙河口的a海区的盐度高,说明判断依据。(12分)
答案:亚马孙河口的a海区有大量河水注入,稀释盐度。
(2)b海区的盐度比c海区的盐度低,请说明原因。(10分)
答案:b海区降水丰沛,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海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解析]第(1)题,a海区和b海区纬度大致相同,但a海区有亚马孙河注入,故海水盐度较低。第(2)题,b海区位于赤道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海水盐度较低;c海区位于南回归线附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海水盐度较高。
14.下图中的水量平衡曲线(图中虚线)是根据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绘制而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0分)
(1)海洋水量平衡曲线与海洋表面平均盐度曲线之间的相关关系是负相关。简述这种相关关系产生的原因。(10分)
答案: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水量平衡值小,盐度高,反之,水量平衡值大,盐度低。
(2)结合图中信息分析B海区盐度高的原因。(10分)
答案:B海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降水量少,水量平衡为负值。
(3)分析C海区盐度比南半球同纬度低的原因。(10分)
答案:C纬度地区陆地面积广大,陆地上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洋;南半球同纬度则以海洋为主。
[解析]第(1)题,由图看出,在水量平衡数值低的地区,海水的盐度高;在水量平衡数值高的地区,海水的盐度低,因此二者是呈负相关的关系。第(2)题,由图看出,B海域的盐度较高,主要是因为B海区纬度较低,气温较高,蒸发量大;降水量少,水量平衡为负值。第(3)题,由图看出C海区位于北半球,北半球陆地面积广,陆地上有大量淡水注入,对海水起到稀释作用。
_21?????????è?????(www.21cnjy.com)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