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26.1 反比例函数 课时训练 (word版 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 26.1 反比例函数 课时训练 (word版 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4 14:56: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
26.1
反比例函数
课时训练
一、选择题
1.
点(2,-4)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  )
A.
(2,4)   B.
(-1,-8)   C.
(-2,-4)   D.
(4,-2)
2.
(2020·海南)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图象上的点是(
)
A.(-1,8)
B.(-2,4)
C.(1,7)
D.(2,4)
3.
设函数y=(k≠0,x>0)的图象如图所示,若z=,则z关于x的函数图象可能为(  )
4.
(2020·营口)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5.
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有两点P1(x1,y1),P2(x2,y2),若x1<0A.
y1 B.
y1<0 C.
y1>y2>0 
 D.
y1>0>y2
6.
(2020·湖北孝感)已知蓄电池的电压为定值,使用蓄电池时,电流I(单位:A)与电阻R(单位:Ω)是反比例函数关系,它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7.
(2020·青海)若ab<0,则正比例函数y=ax与反比例函数y=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图象可能是(
)
8.
(2020·淄博)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O(0,0),A(0,4),B(3,0)为顶点的Rt△AOB,其两个锐角对应的外角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且点P恰好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则k的值为(  )
A.36
B.48
C.49
D.64
二、填空题
9.
已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请写一个符合条件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____________.
10.
已知反比例函数y=(k≠0),如果在这个函数图象所在的每一个象限内,y的值随着x的值增大而减小,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1.
如图,过原点O的直线与反比例函数y1、y2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分别交于点A、B,且A为OB的中点.若函数y1=,则y2与x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
   
12.
双曲线y=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3.
已知点(m-1,y1),(m-3,y2)是反比例函数y=(m<0)图象上的两点,则y1________y2(填“>”或“=”或“<”).
14.
如图,点A为函数y=(x>0)图象上一点,连接OA,交函数y=(x>0)的图象于点B,点C是x轴上一点,且AO=AC,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
       
15.
如图所示,反比例函数y=(k≠0,x>0)的图象经过矩形OABC的对角线AC的中点D,若矩形OABC的面积为8,则k的值为________.
16.
(2019?北京)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a,b)(a>0,b>0)在双曲线y=上,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B在双曲线y=,则k1+k2的值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7.
如图,函数y1=k1x+b的图象与函数y2=(x>0)的图象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已知A点坐标为(2,1),C点坐标为(0,3).
(1)求函数y1的表达式和B点坐标;
(2)观察图象,比较当x>0时,y1与y2的大小.
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ax+b(a≠0)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第二、第四象限内的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过点A作AH⊥y轴,垂足为H,OH=3,tan∠AOH=,点B的坐标为(m,-2).
(1)求△AHO的周长;
(2)求该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19.
(2019·山东泰安)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交于点A,与x轴交于点B(5,0),若OB=AB,且S△OAB=.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P为x轴上一点,△ABP是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
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
26.1
反比例函数
课时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D 【解析】由题知,A(2,-4)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则k=2×(-4)=-8,所以只需要某个点的横纵坐标的乘积等于-8,该点就在这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不难得到,只有D选项中2×(-4)=-8.
2.
【答案】D
【解析】∵反比例函数的系数8,∴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之积为8,故选D.
3.
【答案】D 【解析】函数y=(k≠0,x>0)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则k>0,x>0.由已知得z==

,所以z关于x的函数图象是一条射线,且在第一象限,故选D.
4.
【答案】【答案】C【解析】结合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k=1>0,所以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分布在第一、三象限,又∵x<0,所以它的图象位于第三象限.
5.
【答案】D 【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或者利用特殊值法即可作出选择.方法一:∵反比例函数y=-中k=-1<0,∴当x<0时,y>0;当x>0时,y<0.又∵x1<0<x2,∴y1>0>y2.故选D.方法二:令x1=-1,则y1=1,令x2=1,则y2=-1,∴y1>0>y2.
6.
【答案】C
【解析】设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把图中点(8,6)代入得:k=8×6=48.故选C.
7.
【答案】B
【解析】∵ab<0,∴a,b异号.(1)当a>0,b<0时,正比例函数y=ax的图象是经过一、三象限和原点的直线,反比例函数y=是位于二、四象限的双曲线.选项中没有这样的图形;(2)当a<0,b>0时,正比例函数y=ax的图象是经过二、四象限和原点的直线,反比例函数y=是位于一、三象限的双曲线.选项B中的图形与此相符.故选B.
8.
【答案】过P分别作AB、x轴、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C、D、E,如图,
∵A(0,4),B(3,0),∴OA=4,OB=3,∴AB5,
∵△OAB的两个锐角对应的外角角平分线相交于点P,
∴PE=PC,PD=PC,∴PE=PC=PD,
设P(t,t),则PC=t,
∵S△PAE+S△PAB+S△PBD+S△OAB=S矩形PEOD,
∴t×(t﹣4)5×tt×(t﹣3)3×4=t×t,
解得t=6,
∴P(6,6),
把P(6,6)代入y得k=6×6=36.
故选:A.
二、填空题
9.
【答案】y=-(答案不唯一)
 【解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k<0,∴k可取-2(答案不唯一).
10.
【答案】k>0 【解析】∵反比例函数y=(k≠0),图象所在的每一个象限内,y的值随着x的值增大而减小,∴k的取值范围是:k>0.
11.
【答案】y2= 【解析】设y2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2=,A点坐标为(a,b),则ab=1.又A点为OB的中点,因此,点B的坐标为(2a,2b),则k=2a·2b=4ab=4,所以y2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2=.
12.
【答案】m<1 【解析】∵在每个象限内,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双曲线在二、四象限内,∴在函数y=中,m-1<0,即m<1.
13.
【答案】>
 【解析】∵m<0,∴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位于第二、四象限,且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又∵m-1>m-3,∴y1>y2.
14.
【答案】6 【解析】
设A点的坐标为(a,),直线OA的解析式为y=kx,于是有=ka,∴k=,直线为y=x,联立得方程组,解得B点的坐标为(,),∵AO=AC,A(a,),∴C(2a,0),∴S△ABC=S△AOC-S△BOC=×2a×-×2a×=9-3=6.
15.
【答案】2 【解析】由题意可知,D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如解图所示,过点D作DE⊥x轴于点E,作DF⊥y轴于点F,则k=xD·yD=DF·DE=S矩形OEDF,又D为对角线AC中点,所以S矩形OEDF=S矩形OABC=2,∴k=2.
16.
【答案】0
【解析】∵点A(a,b)(a>0,b>0)在双曲线y=上,∴k1=ab;
又∵点A与点B关于x轴对称,∴B(a,–b),
∵点B在双曲线y=上,∴k2=–ab;∴k1+k2=ab+(–ab)=0;
故答案为:0.
三、解答题
17.
【答案】
解:(1)由直线过A、C两点得解得k1=-1,b=3.
∴y1=-x+3.
将A点坐标代入y2=得1=,∴k2=2,∴y2=.
设B点坐标为(m,n),∵B是函数y1=-x+3与y2=图象的交点,
∴-m+3=,解得m=1或m=2,由题意知m=1,
此时n==2,
∴B点的坐标为(1,2).
(2)由图知:
①当0<x<1或x>2时,y1<y2;
②当x=1或x=2时,y1=y2;
③当1<x<2时,y1>y2.
18.
【答案】
(1)【思路分析】在Rt△AOH中用三角函数求出AH,再用勾股定理求出AO,进而得周长.
解:在Rt△AOH中,tan∠AOH=,OH=3,
∴AH=OH·tan∠AOH=4,(2分)
∴AO==5,
∴C△AOH=AO+OH+AH=5+3+4=12.(4分)
(2)【思路分析】由(1)得出A点坐标,再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由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求出B点坐标,最后把A、B点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中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
解:由(1)得,A(-4,3),
把A(-4,3)代入反比例函数y=中,得k=-1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6分)
把B(m,-2)代入反比例函数y=-中,得m=6,
∴B(6,-2),(8分)
把A(-4,3),B(6,-2)代入一次函数y=ax+b中,得

∴,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1.(10分)
19.
【答案】
(1)如图1,过点A作AD⊥x轴于D,
∵B(5,0),∴OB=5,
∵S△OAB=,∴×5×AD=,∴AD=3,
∵OB=AB,∴AB=5,
在Rt△ADB中,BD==4,
∴OD=OB+BD=9,∴A(9,3),
将点A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y=中得,m=9×3=27,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将点A(9,3),B(5,0)代入直线y=kx+b中,,∴,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
(2)由(1)知,AB=5,
∵△ABP是等腰三角形,
∴①当AB=PB时,∴PB=5,∴P(0,0)或(10,0),
②当AB=AP时,如图2,由(1)知,BD=4,
易知,点P与点B关于AD对称,∴DP=BD=4,
∴OP=5+4+4=13,∴P(13,0),
③当PB=AP时,设P(a,0),
∵A(9,3),B(5,0),
∴AP2=(9﹣a)2+9,BP2=(5﹣a)2,
∴(9﹣a)2+9=(5﹣a)2,∴a=,
∴P(,0),
即:满足条件的点P的坐标为(0,0)或(10,0)或(13,0)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