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末调研测试卷
高
一
历
史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1-24
25
26
27
得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共
24题,每题
2分,
共
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选项
1.周公曾教导成王姬诵:“
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
不贡诸侯,政治就要乱了。”
诸侯向天子纳贡的制度依据是
A.世袭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唐朝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有“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句,描述的是
A.秦统一中国
B.隋统一南北
C.元的行省制度
D.清的辽阔疆域
3.秦朝设“
三公”
,汉代在“
外朝”
之外设“
中朝”
,唐朝设三省六部并在门下省置政事堂,宋代
在中书门下之外增设“
参知政事”
、枢密院和三司,明朝时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并设立内阁。
这种演变反映的是
A.地方权力的一步步压缩
B.丞相逐步位高权重
C.中央集权的一步步加强
D.皇权专制步步强化
4.元代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从明代开始到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
大规模实行“
改土归流”
,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除。“
改土归流”
的实质是在西南地区
A.实行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习俗的因俗而治
B.官员选用由贵族世袭制改为朝廷委派任期制
C.实行大事集权小事放权的因地制宜管理
D.设置与六部地位相同的理藩院管理民族事务
5.新中国成立后,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问题的三
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时期收回香港主
权。1997年
7月
1日,根据
1984年
12月中英
两国政府签署的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
国收回香港并恢复行使主权。阅读右图,中国
收回的是香港的
A.香港岛
B.九龙
C.“
新界”
D.以上全部地区
6.以下近代抗击外国侵略的斗争中,在台湾军民
反割台斗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是
A.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
B.左宝贵、邓世昌、丁汝昌
C.丘逢甲、徐
骧、刘永福
D.李秀成、赵三多、聂士成
7.马克思曾指出:“
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太平天国
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发动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是这次大爆炸的导火索
高一历史试卷·
第1页(共6页)
B.英国等列强的侵略激化了国内矛盾并引燃了大爆炸
C.英国的坚船利炮是两次鸦片战争(大爆炸)的罪魁
D.“
洋枪队”
和淮军的联合夹击下发生了“
天京变乱”
8.同盟会会员林觉民(后为黄花岗
72烈士之一)在广州起义前这样激励战友:“
嗟乎,使吾同
胞一旦尽奋而起,克复神州,重兴祖国,则吾辈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宁有憾哉?”
林觉民等
同盟会员矢志“
克复神州”
是要
A.推翻清朝统治
B.驱除帝国主义
C.重建中华帝国
D.打倒北洋军阀
9.1927年
8月
7日,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为
期一天的秘密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毛泽东提出
了“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的思想。根据此次会议,中共中央组织力量发动了
A.南昌起义
B.打土豪分田地运动
C.五次“
反围剿”
D.秋收起义
10.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探索的轨迹是
A.走自己的道路———以西方为师———以俄为师
B.以西方为师———走自己的道路———以俄为师
C.以西方为师———以俄为师———走自己的道路
D.以俄为师———走自己的道路———以西方为师
11.1935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
北平数千名学生为反对“
华北自治”
,举行了声势浩大的
A.京汉铁路大罢工
B.五卅运动
C.一二·
九运动
D.七七抗战
12.2020年暑期热映的电影《八佰》(剧照见右图),讲述了中国国民革命军第
三战区
88师
524团团副谢晋元率“
八百壮士”
(实为
400余人),孤军守卫
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英雄故事。该电影反映的四行仓库保卫
战发生在
A.太原会战期间
B.淞沪会战期间
C.徐州会战期间
D.长沙会战期间
13.本着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原则,毛泽东把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方针
形象地概括为“
另起炉灶”
“
一边倒”
和“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其中符合“
一边倒”
外交
的是
A.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建立的屈辱外交
B.旗帜鲜明地坚定维护社会主义阵营
C.团结广大的亚非国家反对殖民主义
D.清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和特权
14.“
罗斯福新政”
在我国
1949年至
20世纪
70年代的历史教科书中一度消失,但在
1982年版
的《高级中学课本世界史(下册)》中,首次以约定俗成的历史概念出现。其直接因素是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B.中国重返联合国
C.中苏之间关系恶化
D.中美关系正常化
15.人类早期的历史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古希腊文明受地中海影响,由山岭、水域
隔开的小块陆地形成了天然的、有一定独立性的政治单位———城邦(以一个城市为中心,
包括周围的一些村落)。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古希腊城邦政治的主要特点是
高一历史试卷·
第2页(共6页)
A.小国寡民,珍视独立自治
B.政党政治,追求轮番而治
C.君主专制,公民缺乏权利
D.君主立宪,奉行代议民主
16.在公元前
443年至公元前
429年这十多年里,雅典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上取得辉煌成就,其
民主制度也发展到很高的程度,被称为希腊民主政治的“
黄金时代”
,也称
A.梭伦时代
B.克里斯提尼时代
C.苏格拉底时代
D.伯利克里时代
17.“
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
它是惟
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
。西塞罗的这种法律观念体现
了罗马法中的
A.公民法
B.自然法
C.成文法
D.习惯法
18.《马赛曲》既是反对“
旧秩序”
的序曲,又是宣扬爱国主义的战歌。法国国王路易·
菲利普
十分推崇这首歌曲。七月革命后的政治审判中和第二帝国时期,这首歌被诬蔑为“
煽动暴
乱”
“
煽动颠覆”
的歌曲。第三共和国成立后,这首歌被选定为法国国歌。《马赛曲》的遭遇
反映了法国民主制度确立的
A.彻底和纯粹
B.挫折和失败
C.反复和曲折
D.保守和孤立
19.2018年
5月
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盛赞马克思和恩格
斯合撰的一部文献是“
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播最广和最具有国际性的著作,是从西伯利
亚到加利福尼亚的千百万工人公认的共同纲领”
。这部文献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德意志意识形态》
D.《<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
20.1871年
5月
28日,巴黎公社在梯也尔反动军队的反扑下,经历“
五月流血周”
后惨烈失败,
从举行成立大会到失败,巴黎公社存在了短短两个月时间。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中不包括
A.第二国际没有及时派出人员加以指导
B.没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
C.没有可借鉴的无产阶级斗争成功经验
D.公社缺乏统一有力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21.以下哪一项能够为“
俄国十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提供最有说服力的解释?
A.十月革命是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的必然结果
B.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胜利后无产阶级专政的必然结果
C.十月革命是俄国国内各种矛盾和斗争激化的必然结果
D.十月革命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潮影响的必然结果
2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美苏冷战的大环境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局部“
热战”
是
A.越南战争
B.朝鲜战争
C.中印边境战争
D.科索沃战争
23.20世纪
50年代末
60年代初,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国家共同掀起的不结盟运动,奉行的宗
旨和原则是
A.独立自主和非集团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支持社会主义苏联
D.结成同盟共抗美苏
24.苏联解体后,世界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对“
多极化”
理解正确的是
A.超级大国已不复存在
B.欧盟拥有
20多个成员国
C.中美日开始三足鼎立
D.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
高一历史试卷·
第3页(共6页)
二、材料分析题(共
3题,共
52分)
2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9世纪英国思想家约翰·
密尔在其《代议制政府》(1861年著)一书中认为,美国宪
法规定四年一度由全体人民选举总统,当国家的最高职位要由每数年一度的普选来决定时,两次选
举之间的整个时间将消耗在竞选运动当中。
材料二
王觉非《英国近代史》(摘编):通过
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取得了选举权,但政
权仍在贵族手中,资产阶级仍处于从属地位。工人阶级在争取改革的斗争中出力最大,结果却一无
所获。1832年改革是一次和平的改革运动,打开了通向民主之路的大门,但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
完,它还要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能最终完成。王斯德《工业文明的兴衰》:“
随着工业革命的
完成,英国社会两大对立阵营———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在
1832年改革中曾
积极支持过资产阶级的工人阶级开始意识到,要想真正改善自己的地位,只有走联合起来进行斗争
的道路。”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
1787年宪法的不足。(4分)
(2)阅读材料二,为什么王觉非认为
1832年议会改革后英国“
民主的道路并没有走完”
?指出
英国工人阶级为了追求“
民主的道路”
而“
联合起来”
进行的斗争及其核心诉求。(8分)
(3)综合上述材料、问题作答及当今现实,简谈你对西方民主制度某一方面的认识。(4分)
2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以一盘散沙之民众,忽而登彼于民国主人之位,宜乎其手足无措,不知所从,所谓
集会,则乌合而已。是中国之国民,今日实未能行民权之第一步也。(孙中山
1917年《建国方略之
三:民权初步》)
材料二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
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
一盘散沙”
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
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
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三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
阶
级斗争为纲”
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
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
高一历史试卷·
第4页(共6页)
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
的“
依法治国”
,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
政策治国”
。……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
终导致“
文化大革命”
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8年通过、2010年修订)
第二条规定:“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
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把“
中华
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写进宪法。2020年,全国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
2021年
1月
1日起施行。《民法典》囊括了物权、合同、人格权、
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领域的
1260条法条,被称为“
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
(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史实,概述孙中山称之为“
一盘散沙”
的中国在
19世纪末至
20世纪
前
20年的状况。(抓住某一方面概述即可)(6分)
(2)结合
1949~1956年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果,驳斥材料二中“
它不能提供政治上
的自由和民主”
这一错误观点。(6分)
(3)阅读材料三,归纳“
文化大革命”
期间民主与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4分)
(4)阅读材料四,结合前三则材料,谈谈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历程的某一方面认识。(4分)
高一历史试卷·
第5页(共6页)
2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6分)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69周年、70周年、75周年,经党中央、国务
院批准,我国于
2014年、2015年、2020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共
1085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
录。以下是根据政府机构官网摘录的三批名录中的部分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
表
1
著名抗日英烈名录(摘录)
表
2
著名抗日英雄群体名录(摘录)
英雄群体
集体番号
英雄群体
集体番号
英雄群体
集体番号
谢晋元等八百壮士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
9集团军
88师
524团
刘春祥等十二
名龙鼓洲战斗
牺牲英烈
港九独立大队大屿山中队
冷
云
等
八
名女战士
东北抗日联军第
2路军第
5军妇女团
红十字抗日
殉难四烈士
中国红十字会上海
分会战地救护队
刘老庄连八
十二烈士
新四军第
3师
7旅
19团
2营
4连
狼
牙
山
五壮士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
1
军分区
1团
7连
6班
燕子阁抗
战七烈士
抗日军政大学第
5
分校
渊子崖抗日
楷模村村民
山东省莒南县渊子崖村
抗
日
外
交
九烈士
国民政府驻菲律宾马尼拉和北
婆罗洲山打根外交使节
(1)从以上名录中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结合史实加以说明。(10分)
(2)我国公布三批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有何现实意义?(6分)
高一历史试卷·
第6页(共6页)西宁市2020—2021学年度
期末调研测试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意
主观题评分说
参考答案不完全
试题
的事
物、史实、概念等出现错
材中约定俗成
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料分析题(共3题
(1)不足:没有废除南方的奴隶制度;具有种族歧视烙印(黑人没有获得完全意义上的政治
权利
黑人折合为三个人来计算
的人口总数);美国总统四
选举耗时多,影响任期内的执政效果。(4分,每条2分,答出其中两条
(2)理由:资产阶级虽然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但在整个政治体制中仍处于从
位;工人阶级没有获得政治权利(或」
级的政治权利仍受到种种
的斗争及核心诉求:宪章运动(2分)普选权(
(3)评分意
符合史实或现实的视角切入,谈
作答示例:黑人、无产阶级在西方民主制度中处于弱势地位,需要通过斗争来争取政治权
民主制度存在局限,仍需不断完善;西方民主制度之下的政党为争夺竞选利
损害了民主的本质;在重大灾害和疫情面前,西方民主制度不利于凝
力共克时艰;西方民主制度并非普世的制度,各国有
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6.(20分
分说明:只要从某一方
至20世纪前20年的国内史实加以概
述,答出一层意思即可。要求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表述清楚。(6分
例(抓住其中一层概述即可)
家和政治
本侵
国主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以
国主义国家持
续加深的经济侵略、政治压迫和主权干涉,无论是腐败的清政府,还是割据混战的北洋
阀,都无力担负起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结束半殖民
建礻
命运,无法改变国家
权独立遭侵害、民族尊严遭糟践的局面,无力凝聚起全民族力量缔造全国统一局
社会层
战争、帝国主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不平等条约的冲
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辛亥革命结束了清朝封建统治,但半殖民
性质并没有改变
人民仍然处在外有帝国主义经济侵略
战的水深火热
民族意识和思想方面,虽然发生了救亡图存的戊戌
动,虽然晚清政府实行了表
新政”和预备立宪,虽然辛亥革命后一时兴起了民主共和潮流,但中华民族
族意识、思想意识尚未
民族凝聚力松散,直到新
动和五四运
动后才有所突破
2)评分意见:结合1949~1956年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果加以驳斥即可。(6
成果:新中国成
家做主;建立和完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创立了人
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制定
年宪法,规
华人民共和国
切
人民”。(4分
结论:综上所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政治制度,实行了广
民主,材料二作者所谓“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观点是错误的。(2分
(3)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主要矛
体民主建
策治国”,忽视
依法治国”。(4分,答出其中两条
(4)评分意见:从某个视
合题意和史实的一层认识即可酌情给分。(4
答示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在曲折中发展,在发展中不断
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长
期性,要久久为功;民主政治建设不能脱离国情,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鲜明的中国
待色;我国的民主政治建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
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相配套,要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
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27.(16分)
(1)结论及说明,参照以下示例评分。(10分
例①
论: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共同抗战的结果。(5
明
国共产
砥柱作用、国民政府
物资保障
国民党军
抗战、共产党领
路军和新四军的敌后抗战、各阶层爱国人士和
海外侨胞的积极攴援,以及东北义勇军、抗日同
抗日联
抗日游击队、回民
支队的英勇抗战等史实加以说明。(5分)
例②
结
战争的胜利是各阶层抗
用英勇顽强的钢铁意志和无私无畏牺牲生命
换来
分
说明:可结合抗日英烈的具体事迹加以说明。(5分)
例③
结论:抗日战争的胜利与国际援助密不可分。(5分)
说明:可结合国际力量和国际友人援
具体事迹加以说明。(5分
例④:其他符合史实和正确情
值导向的结论,以及符
等给分
分意见:结合题意答出两层意义即可,每层3分,计6分
作答示例:铭记历史,铭记英
样,激励奋进;增强全民的爱国意
义教育);时刻警惕外来侵略,筑牢囯防;警示日本等近代侵略者,中国人民抗击外来
略的意
动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