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3.3比热容课后练习题
1.关于温度、比热容、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块0℃的冰没有内能,它的分子不会运动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内能一定增加
D.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冷却剂,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
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3.在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
)
A.冰熔化成水
B.一杯水倒掉一半
C.20℃的水温度升高到50℃
D.一块铁加工成零件
4.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等的热量,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则
A.水升高的温度高
B.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一样高
C.煤油升高的温度高
D.无法判断
5.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可知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
A.跟同质量的其他液体相比,水更容易使温度升高
B.在同样的阳光下,经过同样长的时间,水要比沙石的温度变化小
C.水易做冷却剂,流动的水能吸收并带走较多的热量
D.育苗时,向秧田里多灌些水,可以保护秧苗夜间不受冻
6.甲、乙两物体的比热容之比为2∶3,吸收热量之比为3∶1,它们升高的温度相同,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
A.9∶2
B.2∶9
C.1∶2
D.2∶1
7.水的比热较大,人们往往利用它的这一特性为生活、生产服务,下列事例中与它的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A.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B.汽车发动机用循环水冷却
C.冬季,晚上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D.在较大的河流上建水电站,用水发电
8.用同一酒精灯分别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如图所示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温度比乙物质的温度升高______(选填“快”或“慢”),甲物质的比热容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乙物质的比热容。
9.城市中修建人工湖,不但可以美化生活环境,而且能有效调节其周围环境的气温。这是由于水的________大,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温度变化______(选填“大”或“小”)的缘故。
10.小明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一个酒精灯同时对两支试管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指出图中使用酒精灯的错误:
。水和煤油比较,
吸热能力强。加热一段时间后,煤油的温度升高了4℃,则水的温度升高了
℃。[c水
=4.2×103J/,
c煤油=2.1×103J/]
11.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装置。为保证让不同物质能吸收相同的热量,甲、乙两个电阻丝的阻值必须
;实验时还要使这两种不同物质的初温和
都相同;实验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
。如果甲瓶中液体温度升高的快,说明甲液体的吸热能力
。
12.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
A.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B.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C.在烧杯中,分别放入电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D.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你认为:步骤A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
步骤C,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____________;
步骤B和D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
13.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_______相同的水和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使水和煤油在相同时间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①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_______。②根据图乙可判断出_______吸热能力强。
(3)本实验采用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法。
答案
D
B
A
C
A
A
D
小于
快
比热容
小
10.未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水
2
11.相等
质量
液面相齐平
弱
12.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吸收相同的热量
温度升高的度数或温度变化
13.质量
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热量①水
②水
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