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风筝的魅力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风筝的相关知识,如风筝的起源、中国传统风筝的种类、和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
二、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风筝的起源、种类和制作方法,运用传统材料制作一件板式风筝。
难点:1.制作板式风筝骨架的左右对称和重心问题及十字形骨架缠绕。2.板式风筝面与风筝骨架的粘合。
三、教学准备
教师:竹条、风筝纸、风筝图例、课件、胶带、棉绳。
学生:竹条、风筝纸、胶带、棉绳、飘带。
四、学习领域
设计 . 应用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上课是和“它”一起来的,它叫什么名字?(情景展示)
学生回答——风筝
引出课题——风筝的魅力--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授新
师:“魅力”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有吸引力
师小结:魅力意思是指与众不同的, 独一无二的。一般形容一个人的个性与容貌之美有着很强的诱惑力与吸引力。
课题换一种说法是——风筝的吸引力(学生回答)
师:那风筝的吸引力体现在那些大方呢?学生自己说一说。
师小结:色彩美、外形美、构图美
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的时候学习过一首描写风筝的古诗,谁还记得?
学生举手诵读,引出风筝的起源。
现在,老师就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风筝的知识。
5.中国传统风筝的种类一般有哪些?
硬翅、软翅、板式、串式、桶式(立体)等
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些不同种类的风筝。
(1)、硬翅风筝
硬翅风筝是用上下两根竹条做成翅膀的骨架,两侧边缘高,中间略凹,翅的端部向后倾,使风从两翅的端部逸出。”
(2)、软翅风筝
它的翅膀由一根主翅条构成,翅膀的下半部是软性的,没有主条依附。它的主体骨架多数做成浮雕式,这类风筝可以表现的主题范围很广,种类较多。
(3)、板式风筝
就是人们常说的平面形风筝,它的形状和结构简单,风筝的四边用竹条支撑。因为制作容易,飞升性能好,又适合表现多种题材,故深受大家的喜爱,也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风筝种类之一。
(4)、串式风筝
就是把相同或不同的风筝,像冰糖葫芦似的拴在一个根或多根线上,串连起来放飞。这也是我们常见的风筝形式之一。
(5)、桶形(立体)风筝
是由一个或多个圆桶或其他形状的桶组成的风筝,像花瓶、宫灯等都属于此类,我们也称其为立体风筝。由于他的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较为少见。
总结:同学们,根据我们所欣赏的不同种类的风筝,请你们找一找,这些不同种类的风筝,在图形上有什么样的共同点。
它们的外形都是对称的。
风筝的骨架一定是对称的,但风筝面的图案就不一定是对称的,可以是不同的图案。
、制作过程
同学们,学习了那么多不同种类的风筝,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个风筝呢?
好,那么,今天老师就来教一教大家如何做风筝。
首先我们来了解中国传统风筝的制作技艺。
中国传统风筝的制作技艺概括起来只有四个字:扎、绘、糊、绑。简称“四艺”,即扎骨架、绘花彩、糊纸面、绑风筝线。
(1)、扎——扎骨架
(2)、绘——绘花彩
(3)、糊——糊纸面
(4)、绑——绑风筝线
(四)、学生实践制作
学生动手制作风筝,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制作完成的风筝,师生交流。
(六)、课后整理
请学生收拾好桌面和地上,将剪刀收好,将完成或未完成的风筝作品收好,将垃圾倒掉。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