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第十四章期末复习练习题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图甲玻璃桶内空气被压缩时,空气内能增大,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
B.
图乙电风扇吹风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
图丙两个底部光滑的铅柱紧压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没有斥力
D.
图丁是柴油机的做功冲程,汽缸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增大
如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这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丁
C.
每个工作循环活塞往返1次,曲轴转动2周
D.
若该汽油机的转速为1200?,则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时间为
某机器的能量流向图如下图所示,据此推测该机器可能是
A.
热机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D.
电热水器
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A.
B.
C.
D.
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它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甲乙两台柴油机,甲的效率低于乙的效率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
甲的功率大于乙的功率
B.
甲消耗的燃料多于乙消耗的燃料
C.
乙将燃料燃烧放出的能变成有用功的那部分能的比例比甲大
D.
工作相同时间甲消耗的燃料一定比乙少
为节约能源,需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效率的是
A.
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
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C.
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D.
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热量
我省煤炭能源丰富,煤炭是一种重要能源,合理开发利用煤炭是节约能源的一个重要手段。为判断煤炭品质的优劣,最科学的方法是检验煤炭的
A.
比热容
B.
密度
C.
热值
D.
温度
传统的燃油汽车能量的利用率很低,为了节能环保,我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燃油汽车。经测量某燃油汽车汽缸向外散热占,废气带走的能量占,摩擦等机械损耗占,则该燃油汽车的热机效率约为
A.
B.
C.
D.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变大
B.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的其热值越大
C.
温度约为的冬天,堆在户外的“雪人”变小了,是熔化现象
D.
将两铅柱底面削平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下面的几个例子中,哪一个例子里有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A.
热水加入冷水中
B.
放爆竹,爆竹腾空飞起
C.
冬天,人在户外晒太阳
D.
用电饭煲煮饭
现在流行一款鞋,穿上它走路时,鞋会发光,站着不动就不会发光。则这款鞋发光的原理,从能量转化的角度分析正确的是
A.
光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
B.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再转化为光能
C.
机械能转化为光能,再转化为电能
D.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光能
某同学骑自行车下一长坡时,在途中由于车速过快,于是捏紧刹车,降低车速,保持安全速度匀速行至坡底,下车检查,发现刹车片发烫。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下坡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
B.
匀速下行时,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
C.
匀速下行时,机械能减少
D.
刹车片发烫时,刹车片的内能不变
2020年11月24日04时30分,中国首个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嫦娥五号”发射升空,火箭飞行约2200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箭发射时,尾部产生大量白气,这是水汽化产生的水蒸气
B.
火箭加速升空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
火箭使用液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氢热值大
D.
火箭升空过程中,与空气摩擦,通过热传递使内能增加
下列对能量转化分析错误的是
A.
热机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
核电站主要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C.
水电站主要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D.
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二、填空题
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甲、乙是两个演示实验示意图;丙、丁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两个冲程示意图,与压缩冲程原理相同的是______图所示的演示实验;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______图所示的冲程。
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构造上的区别是,柴油机顶端有______,汽油机顶端有______。
水的比热容为,则500g水温度升高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若这些热量由酒精完全燃烧获得,则至少要消耗________g酒精.酒精的热值为如果的热量被水吸收,实际消耗________g酒精。
化学实验中常常用酒精灯加热反应物。为了探究酒精灯的热效率。同学们用酒精灯给100g的水加热,经过一段时间测得水温升高了、消耗了酒精。已知:水的比热容为,酒精的热值为,则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为______。
食物也是一种“燃料”,它在体内释放的能量主要转化为了维持人体恒温的______能和供人体运动的______能。
不少人曾经设想制造一种不需要动力就能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人们把这种机器叫做永动机。然而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永动机成功过。这是因为永动机违反了______定律。
三、作图题
如图所示,图甲为四冲程内燃机吸气冲程的示意图,图中画出了吸气冲程中活塞与曲轴的位置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请在图乙中,画出压缩冲程中活塞运动的方向用“”或“”表示和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情况。
四、实验探究题
按要求完成填空。
如图所示。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会看到两个瓶子内气体的颜色变均匀。该实验现象说明______。
如图所示,让玻璃板的下表面充分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______。
如图所示,把一根皮带缠在金属管上并迅速来回拉动数次,会观察到塞子向上飞出。该过程与内燃机的______冲程原理相同。
如图将一个木块置于上表面光滑的小车上,当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木块将会______。
如图用一张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口,将杯子倒置过来,水和纸片都不会下落,此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为比较不同燃料燃烧放热能力的差异,小陈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组对比实验,实验装置完全相同。烧杯内水的初温质量也都相同,实验中忽略热量的散失,且两种燃料燃烧时均匀放热。
实验中还应控制燃料燃烧的____选填“时间”“初温”或“质量”相同。
燃料燃烧完后,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燃料1燃烧5min放出的热量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燃料2燃烧15min放出的热量。
假设燃料完全燃烧,则燃料1与燃料2的热值之比为____。
晓光和晓青在实验室做力学实验,如图所示是他们做实验时的情景.
如图甲所示是晓光“探究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关系”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________处由静止滑下,分析比较木块________,从而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每次实验时小车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会停下来,所以晓光认为小车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失了,因此能量不守恒你认为这个观点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
如图乙所示是晓青设计的“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在水平台面上将一轻质弹簧左端固定,右端分别用两个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光滑小球将弹簧由O点弹簧原长压缩至P点,此时弹簧产生________力释放弹簧后,小球撞击静止在O点的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和,从而比较动能的大小,你认为该过程能否完成探究目的: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热机小史生产的发展需要强大的动力。17世纪,人类发明了热机。最早的热机是蒸汽机。在锅炉里把水烧成水蒸气,水蒸气在气缸里推动活塞做功。原始的蒸汽机不便于使用,后来许多人对它不断改进,使蒸汽机成为可以广泛使用的动力机。
交通运输的发展迫切需要轻便的热机。于是,内燃机应运而生。内燃机分为汽油机、柴油机两大类。汽油机是1876年发明的,柴油机是1892年发明的。内燃机行驶时不需要携带很多的水和煤,不但轻便,效率也提高了很多。早期的飞机是由内燃机提供动力的。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飞机上越来越多的使用喷气发动机,它向后高速喷出气体,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在功率相同时,喷气发动机比内燃机更轻便,这就使生产高速的大型飞机成为可能。喷气式发动机中自带燃料和氧化剂的,叫火箭喷气发动机,它工作时不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可以
在大气层外工作,能够用来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
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______在改进蒸汽机工作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把他的名字作为功率的单位。
内燃机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冲程。
相对于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的优点是______。
除了飞机、汽车、摩托车之外,你认为用到热机的工具还有______。
氢燃料被认为是21世纪最理想的能源,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将会替代老车型上线运营,减小大气污染.如图所示为某氢燃料新能源公交车,该公交车满载时质量为,某次满载从A站出发,在水平地面上以的速度匀速行驶到B站,用时,此过程中公交车所受阻力为总重的倍.g取试问:
公交车行驶时轮胎会发热,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轮胎的内能;氢燃料具备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该车满载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多少?
若该公交车从A站出发到B站消耗氢燃料,
该公交车发动机的效率为多少?
节约能源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也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所以现代家庭做饭使用的大多是电磁炉或液化气灶。某物理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学习过热学知识后,想进一步判断一下这两种做饭方式那一个更节能。于是他们利用家里的电磁炉和液化气灶做了如下实验:用液化气灶将的水从加热到。,液化气热值
正常工作电压
220V
正常工作功率
2100W
电热转化效率
将的水从加热到,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实验过程中用去液化气,试计算此次液化气灶的热效率是多少?
学习小组通过查阅家用电磁炉的资料得到下面表格,试判断那一种加热方式更节能?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蕴含物理知识的理解情况,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以及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一道综合题。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电风扇中的电动机属于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大时表现为引力,分子间距小时表现为斥力;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
【解答】
A.图中厚玻璃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空气做功,瓶内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与压缩冲程的原理是相同的,故A正确;
B.电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B错误;
C.丙图中两个底部光滑的铅柱紧压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距大时表现为引力,而不是没有斥力,故C错误;
D.图中汽缸顶部有个火花塞,是汽油机,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时即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的内能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2.【答案】B
【解析】
【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了内燃机四个冲程的特点;以及在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中,1个工作循环中包括4个冲程,对外做功1次,曲轴转2圈。
在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进气阀和排气阀均关闭的只有压缩冲程和做功冲程,而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做功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一个气阀打开,另一个气阀关闭的是吸气冲程和排气冲程,而在吸气冲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
根据曲轴的转动方向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再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冲程。最后按吸气、压缩、做功、排气的顺序排列。
四个冲程中,吸气和排气冲程不发生能量转化,压缩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解答】
A.甲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
B.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丙甲丁,故B正确;
C.在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曲轴转动2周,活塞往复运动2次,对外做功1次,故C错误;
D.由题意可知,汽油机的飞轮转速是,即每秒钟转20圈,因曲轴转2圈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所以每秒完成10个工作循环,则完成一个工作循环需要,故D错误。
故选B。
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热机及其能量转化,由能量流向图判断该机器主要将什么能转化成了什么能即可解决此题。
解此题的关键是能确定图中能量转化的方向,并知道各种机械的能量转化情况。
【解答】
如图该机器将一部分内能转化成了机械能,还有一部分内能转化成了内能;
A.热机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并伴随热量输出,故A符合题意;
B.电动机是将大部分的电能转化为了机械能,还将一少部分电能转化为了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发电机工作时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故C不符合题意;
D.电热水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内能,不转化为机械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对内燃机四个冲程的判断,要结合气门和活塞运动情况进行判断。
判断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先看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关闭情况,进气门打开的是吸气冲程,排气门打开的是排气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的是压缩冲程或者做功冲程;活塞上行为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活塞下行为吸气冲程和做功冲程。
【解答】
A.进气门开启,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故A不符合题意;
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故B不符合题意;
C.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故C符合题意;
D.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热机的能量的转化,热机就是利用内能来工作的机械,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中涉及到的能量转化是经常考查的知识点。
汽油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两个冲程伴随有能量的转化。压缩冲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被压缩,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活塞运动的动能转化为混合气体的内能;做功冲程中,火花塞冒出电火花,将混合气体点燃,混合气体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运动,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运动的动能。
【解答】
在压缩冲程末,火花塞冒出电火花,将混合气体点燃,混合气体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对外做功,在这个过程中,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燃气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所以,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做功冲程。
故选C。
6.【答案】C
【解析】解:
A、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与热机的效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故A错误;
B、虽然甲的效率比乙低,但不清楚两台柴油机做功多少的情况下,无法确定谁消耗的燃料多,故B错误;
C、甲柴油机的效率比乙柴油机的效率低,说明乙柴油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大,故C正确;
D、相同时间内消耗燃料的多少与功率有关,与效率无关,故D错误。
故选:C。
热机的效率是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比值越大,热机的效率越高。
此题主要考查了热机效率的概念,是一道很好的基础性题目。
7.【答案】B
【解析】解:热机效率是指热机有效利用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所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使燃料充分燃烧、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都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提高效率;
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并不能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不能提高热机的效率。
综上所述,ACD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热机的效率的概念。热机的效率是指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比值越大,效率越高。
此题通过考查影响热机效率的几个因素,考查了学生对热机效率的理解。要知道要想提高热机的效率,就要减少热量的损失。
8.【答案】C
【解析】解: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越大,说明该煤的热值越大,即是优质煤炭,故C正确。
故选:C。
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表示单位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热值的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9.【答案】C
【解析】解:各种能量损耗的总和是:,
所以它的机械效率为:。
故选:C。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气缸散热损失的能量、废气带走的能量、摩擦等机械损耗的能量之和等于燃料燃烧释放的能量。
本题考查了热机的机械效率,要记住它的概念。
10.【答案】A
【解析】解: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物体的内能增加,故A正确;
B.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燃料的热值和质量都有关系,所以,热值大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故B错误;
C.温度约为的冬天,堆在户外的“雪人”变小了,是固态直接变液态,是升华现象,故C错误;
D.两铅柱底面削平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内能的大小与物体质量、温度和状态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和燃料的密度、是否燃烧、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和燃料的种类有关;
物质从固态变为气态,称为升华;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
此题涉及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升华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燃料的热值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11.【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活中存在很多机械能和其他形式能的转化的现象。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
【解答】
A.将热水和冷水混合,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B.爆竹点燃后腾空升起,是爆炸产生的气体膨胀做功,将内能转化为爆竹的机械能,符合题意;
C.人在户外晒太阳,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是能量的转移,不符合题意;
D.用电饭煲煮饭,消耗电能转化为饭的内能,不符合题意。
12.【答案】D
【解析】解:穿上鞋走路时,具有机械能,鞋会发光,具有光能;根据题意可知,该鞋发电鞋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先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将电能又转化为光能;
故选:D。
根据题意结合能量的转化分析即可。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充电电池中能量转化的了解与掌握,是联系生活实际的基础题目。
13.【答案】C
【解析】解:ABC、下坡时,质量不变,速度变快,动能变大;同时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变小,故是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A错误;
BC、匀速下行时,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故机械能变小,故B错误,C正确;
D、刹车片发烫,是由于其克服摩擦力做功造成的,故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错误。
故选:C。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改变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
知道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并能利用做功改变内能解释问题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4.【答案】C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火箭发射过程涉及的物理问题的理解与掌握;火箭发射时,尾部产生大量白气,是液化现象;
火箭加速升空时,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也转化为动能;?
火箭使用液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氢热值大且无污染,是清洁燃料;
火箭升空过程中内能增加,主要来源于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能;
【解析】
火箭发射时,尾部产生大量白气,是发动机燃烧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变为小水珠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A项错误;
火箭加速升空时,在高度不断增加的同时速度也不断增加,因此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动能,故B项错误;
火箭使用液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氢热值大且无污染,是清洁燃料,故C项正确;
火箭升空过程中内能增加,主要来源于发动机燃烧产生的热能,故D项错误;
15.【答案】A
【解析】解:A、热机是利用热来工作的机器,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A错误;
B、核电站是将核裂变时释放的能量最终转化为电能,故B正确;
C、水电站是将水流动的机械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的,故C正确;
D、太阳能热水器是吸收太阳能来加热水的,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故选:A。
根据我们对水电、核电、太阳能热水器和热机的了解来作答。
此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能量转化现象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也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16.【答案】乙;丙
【解析】
【分析】
此题是通过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课本中的实验来验证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一道比较简单的实验题,掌握热机的工作原理,学会变通。
解决此题要知道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其中在做功冲程中,是内燃机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压缩冲程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热传递和做功两种.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具体来说是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解答】解:甲图对试管中的水加热,加快水的蒸发,水蒸气对外做功,使塞子飞出去,内
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
乙图是用力将活塞压下,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达到了棉花的着火点,棉花就会燃烧,是通过对物体做功来增大物体内能的,即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丙图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丁图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压缩冲程是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成内能,与此原理相同的是乙图所示的演示实
?
?
?
?
?验;
汽油机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是丙图所示的冲程。
故答案为:乙;丙。
17.【答案】喷油嘴;火花塞
【解析】解:柴油机和汽油机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是:柴油机顶部有喷油嘴;汽油机顶端有火花塞。
故答案为:喷油嘴;火花塞。
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异同点:
相同点:四个冲程相同,能的转化相同。
不同点:吸入的物质不同;结构不同;压强不同,效率不同;点火方式不同。
从构造和冲程上掌握汽油机和柴油机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18.【答案】;;7
【解析】
【分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若这些热量由燃烧酒精来提供,即,再利用求需要酒精的质量;
本题考查热量的计算、热值的计算。注意温度升高了与升高到末温的区别;
【解答】
水吸收的热量:
;
由题知,,
由可得,需要酒精的质量:
;
如果的热量被水吸收,则,,
由可得,需要酒精的质量
故答案为:;;7
19.【答案】?
【解析】解:
水吸收的热量:
;
酒精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
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
。
故答案为:;。
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已知酒精的质量和热值,利用可求酒精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烧水时的热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吸热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熟记相关的计算公式是本题的关键。
20.【答案】热?
动
【解析】解:食物也是一种“燃料”,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蕴藏其中的能量被释放出来,其中的一部分用于维持人体恒温的内能,大部分的能量用于生物的生命活动的动能。
故答案为:热;动。
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且转换过程中能量总和保持不变,但在利用能量的过程中有能量耗散,耗散的能量不可再利用。
本题主要考查了人体内的能量转化,要与生物学知识联系起来解答,属于基础题。
21.【答案】能量守恒
【解析】解:很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永动机,希望能造出不消耗能量而源源不断的向外输出能量,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其原因是因为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都会有能量的散失,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具有方向性的,所以不可能制成永动机。
故答案为:能量守恒。
自然界中的能量是守恒,它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但由于能量的转化或转移具有方向性如水只能从高处流向低处;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无法制造“永动机”。
本题考查能量守恒定律,应明确永动机的失败证明了能量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22.【答案】解:
在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中,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如下图所示:
【解析】四冲程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压缩冲程,两个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
熟悉每个冲程的特征是作图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准确作图。
23.【答案】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变大?
引力?
做功?
倒向左方?
为了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解析】解:抽掉玻璃板后,两个瓶子内的气体会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实验中,用一根绳子在管外绕几圈,并迅速地来回拉动绳子,此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增大,塞子被顶出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该过程与内燃机中的做功冲程原理相同;
在小车上竖着一木块,当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而木块上部由于惯性要保持静止,所以木块倒向左方;
把装满水的玻璃杯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水和纸片都不会下落,这是由于大气压将纸片托住了,此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故答案为: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变大;引力;做功;倒向左方;为了验证大气压的存在。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分析此类惯性现象的问题时,一定要关注与物体相关联的其它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的变化情况,还要结合被研究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运动特征进行总体把握;
纸片没有掉下来就是因为受到外界大气压对纸片向上压力的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子动理论和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惯性及大气压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4.【答案】质量;
大于;
【解析】
【分析】
本题的关键是运用好控制变量法,因条件较多,要细心排查.同时还要对热量、热值的相关公式有一个熟练的掌握,有一定难度。
实验中,应控制燃料燃烧的质量相同,看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进行比较;
液体温度变化越多,说明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
从图丁中读出数据,运用热量的计算公式和可求出两者的倍数关系。
【解答】
实验中还应控制燃料燃烧的质量相同,通过比较温度计的示数来比较热量的多少;
读图丙可知,燃料1燃烧5min,燃料2燃烧15min,液体甲升温更多,说明燃料1放出的热量大于燃料2放出的热量;
由公式可得,
二者放出的热量之比,
;
设两种燃料的质量均为m,由公式可得,二者的热值之比:
。
25.【答案】不同高度;运动距离的长短;错误;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弹;不能;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相同,对木块的做功也相同,木块被撞击的距离相同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实验,明确本实验中研究动能大小的决定因素时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反映动能多少时运用了转换法。
该实验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同一小车保证了质量相同,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不同,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推力做功越多,就可以说明木块的动能越大,从而得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的物体动能越大;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会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弹簧被压缩,弹簧对物体产生的弹力,结合控制变量法的要求,看是否合理的控制了相关变量,并改变了要研究的变量,这样才能知道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解答】
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那么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就不同,小车推动木块做功,运动距离越远,做功越多,动能越大,从而比较小车动能的大小;每次实验时小车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会停下来,所以晓光认为小车和木块所具有的机械能最终都消失了,因此能量不守恒。你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原因是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将弹簧由O点弹簧原长压缩至P点,此时弹簧发生弹性形变,会产生弹力,释放弹簧后,小球撞击静止在O点的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和,并不能比较动能的大小,因为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相同,对木块的做功也相同,木块被撞击的距离相同。
故答案为:不同高度;运动距离的长短;错误;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弹;不能;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相同,对木块的做功也相同,木块被撞击的距离相同。
26.【答案】瓦特?
压缩?
更轻便?
轮船
【解析】解:为了纪念英国科学家瓦特在改进蒸汽机工作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把他的名字作为功率的单位;
在四冲程内燃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
喷气式发动机的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后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这种气体从尾部以极高的速度喷出,同时产生很大的反作用力推动机身向前运动,由于它不需要活塞、螺旋桨等那样的传动装置,更轻便,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损失,大大提高了机身的飞行速度;
飞机、汽车、摩托车、轮船等都是利用热机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瓦特;压缩;更轻便;轮船。
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内燃机在压缩冲程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喷气式发动机不需要活塞、螺旋桨等那样的传动装置,从而减少了能量的损失;
飞机、汽车、摩托车、轮船等都是利用热机来工作的。
本题利用材料考查物理学史,以及热机的有关知识,难度不大。
27.【答案】解:公交车行驶时轮胎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轮胎的内能;氢燃料具备的优点有绿色环保;
公交车匀速行驶的速度:,
公交车的总重力:,因为匀速行驶,所以牵引力等于阻力为:,
车满载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
该公交车从A站出发到B站牵引力做的有用功:
,
消耗氢燃料放出的热量:,
该公交车发动机的效率为。
答:做功;绿色环保;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是140000W;
公交车发动机的效率。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氢燃料具备的优点:环保无污染、热值大等;
公交车匀速行驶,水平方向受力平衡,阻力等于牵引力,知道公交车速度,根据求出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根据计算出牵引力做的有用功,根据计算消耗氢燃料放出的热量,根据计算公交车发动机的效率。
28.【答案】解:由可得水的质量:
;
水吸收的热量:
;
燃烧液化气放出的热量:
;
液化炉的效率:
;
因为液化气灶的热效率为,小于电磁炉的热效率,所以使用电磁炉会更节能。
答:水吸收的热量是;
此次实验液化气灶的热效率是;
使用电磁炉会更节能。
【解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温度的变化,利用吸热公式求水吸收的热量;
计算出加热这些水需要的液化气消耗的总能量,利用效率公式求液化气灶的效率;
通过分析液化气灶和电磁炉的效率,得出哪一种更节能。
本题考查了热量的计算、效率的计算,使学生觉得学了物理有用,且加强了学生的节能意识。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