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数据库系统》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4.2数据库系统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基础》书中第四章第二节。是基于第一节《信息资源管理及其沿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管理方法。主要介绍了数据库相关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以及字段类型。还介绍了基本的操作技能:数据表记录以及字段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纲中对本节的要求为b,即要求理解与操作。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2014版给出的教学建议中,数据库系统为一课时,建议教师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对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系统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特点,体验数据管理的好处。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在此前,学生学过了word、excel两个软件,对office系列办公软件的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对信息资源管理已有所接触,但并没有深入了解。并且对数据库系统的相关概念了解不多,对数据库管理软件Access的基本操作还相对陌生。这个年级的学生,乐于探究实践。因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从学生学习生活出发,以抽奖程序、book数据库为例,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深入学习相关概念且掌握基本操作。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以及信息技术水平。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
了解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表、字段、记录、字段类型、主键。
掌握数据库的相关操作:记录及字段的查询、添加、修改、删除。
学会创建简单数据库,对表中字段进行字段设计。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体验抽奖程序,使学生了解数据的动态存储。?
2.? 通过网页自主学习,让学生了解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再用连线题进行巩固,进一步深刻理解。
3.? 通过自主探究实践,使学生初步掌握数据库相关操作。
4. 通过小组讨论,使学生在数据表字段的设计中,深入理解字段类型的特点以及适用情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体验抽奖程序,使学生了解数据库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通过网页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理解能力。?
3.? 通过自主探究,完成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以及探索能力。
4.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5. 综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信息管理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 数据库相关概念,特别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区分。2. 数据库基本操作。3. 简单数据库设计。
难点:1. 理清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及其层级关系。2. 设计简单的数据库。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的相关概念以及数据库一些基本操作。利用抽奖程序,从学生学习生活出发,任务驱动方式,让学生自己寻找文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根据网页自主学习数据相关概念,用连线小动画巩固,教师再讲解容易混淆的概念。关于数据库的基本操作,任务层层递进,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适时对典型的操作过程进行演示和指导。最后的数据库字段的设计,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既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又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最终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内化意识。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信息技术机房
资源准备:教学课件、抽奖程序、学习网站、导学案、连线小动画、book数据库、微课视频、评价表。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导入
给学生ppt展示食堂刷卡机、图书馆借阅、网上列车查询的图片,让学生明白很多的生活都离不开信息管理。信息存在各式各样的数据库中。
让学生体验一下抽奖系统,添加自己姓名,看看技术文件内容变化。从中了解数据动态存储在数据库,为概念理解做铺垫。只有了解数据库,学会管理好数据,生活才会井然有序。这节课就来学习《4.2数据库系统》。
聆听生活中数据库的例子。
动手体验动态存储数据。
从学生的生活及学习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顺序,为这节课的开展做铺垫。
概念学习
先来认识一下数据库的相关概念。让学生打开网页,自主学习完成学案的填空。并将连线动画进行连线。
根据学生学习及连线情况,点评易混淆的概念。
自主学习数据库相关概念,完成学案填空。连线题检测自我掌握情况。
网页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动画连线题,可及时检测巩固知识。
实践体验
简单介绍数据库基本知识:后缀、表、字段、记录、记录删除。
操作过程中,学生可疑问的地方观看微课解决,教师巡视帮助。
根据学生观察总结自动编号特点,根据操作情况,进行点评。
聆听讲解,观看演示。打开book.accdb,自主观察,完成学案中观察:数据库名,表数量。班级藏书表有几个字段,几条记录。操作:修改表名,删除班级藏书的副本表。记录的添加以及思考、修改、删除。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自主解决问题能力。
介绍数据表视图、设计视图、主键。字段类型:自动编号、文本、备注、日期/时间、货币、是/否、数字。
学生可疑问的地方观看微课解决,教师巡视帮助。
根据学生操作情况, 点评其他类型转为自动编号、文本转数字。
聆听讲解,观看演示。完成学案中修改字段类型、删除字段。
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掌握基本数据库操作技能。
讨论交流
简单帮助学生理清建立数据库步骤:创建数据库、创建表格、设计字段、选择数据类型、填充数据。根据书上92页要求,让学生完成学案讨论交流任务,设计一个学生体能数据表的字段以及字段类型。
教师巡视,展示学生结果,进行评价。
聆听设计步骤。
小组讨论交流,设计学生体能数据表。
展示结果,分享设计思路。
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师点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据库创建基本思想。
总结
请学生交流本节课收获,教师ppt展示,补充说明。
分享本节课收获。
再次巩固知识,并且树立在生活中数据管理的意识。
扩展思考
Ppt展示扩展思考:如何利用已有的高一(5).xlsx文件,将所有学生姓名存入抽奖系统的数据库文中。
提示:外部数据
课后思考。
提出思考,促使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探究。
自我评价
让学生上交自我评价表。
完成自我评价表,上交。
教师可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让学生学会自我检测,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