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13课:秦帝国的兴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29 12:44: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世界称中国人叫“汉人”,我们每天说的语言是汉语。因为这时期的中国对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
请问:上述两段材料分别提到的是中国的什么时期?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一、“秦王扫六合”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区经济联系加强,北方的 马匹、南方的象牙、东方的鱼盐都运到中原来卖……
由于战争促使民族融合,华夏族像雪球一样越滚大…..
材料二:秦孝公即位后的变法是秦国实现了富国强 兵,经济最发达,军队战斗力最强大。此后的123年里,秦国共消灭六国150万军队,兼并了大量土地。
材料三:公元前260年,秦在长平大破东方六国中实力最强的赵国军队,坑杀赵军士卒40万人
——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完成了统一
根据材料归纳:秦完成统一的背景和原因
一、秦王扫六合
1、背景和原因:
(1)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趋势
(2)商鞅变法后,秦实力最强
(3)长平之战后,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国的攻势
2、统一的过程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过程:
韩、赵、魏、楚、燕、齐
结果:
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
3、统一的历史意义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时间:
二、陈胜吴广起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阿房宫复原图
1、徭役、兵役负担沉重。据史书记载,修骊山陵的有70万人;北击匈奴、筑长城的有30万人。
2、秦朝的赋税很重。农民要将收获物的三分之二上交给国家。
3、秦朝的刑法很残酷。据统计全国的刑徒有一百万以上,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劳动人民稍有反抗就遭到残酷的镇压,全国变成了一个大监狱。
4、秦二世比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
浮华背后
秦的暴政
二、陈胜吴广起义——根本原因:秦的暴政
1、起义的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秦的暴政
遇雨误期,按律当斩
2、时间:
3、领导人:
4、起义地点:
5、起义口号:
6、建立政权:
7、历史意义:
公元前209年
陈胜、吴广
大泽乡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张楚政权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
农民战争,他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天下苦秦久矣! ——陈胜
张楚政权
大泽乡起义
三、楚汉战争
---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的战争
1、战争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2、战争双方:西楚霸王和汉王刘邦
3、战争目的: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
4、战争结果:刘邦战胜了项羽
公元前202年建立了西汉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项羽 《垓下歌》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
象棋中“楚河汉界”的由来
公元前203年,楚汉两军交战,但势均力敌僵持不下,谁也无法逾越鸿沟一步。形势促使双方相约: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史记》)。历史就这样使鸿沟成了“楚河汉界”。
课堂小结
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秦国兼并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
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
的国家—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
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秦的暴政
秦的灭亡
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209年爆发的陈胜吴广
起义,沉重打击了秦朝的统治
公元前207年,刘邦起义军推
翻秦朝。









定都咸阳
秦统一
公元前221
秦统一
东海
陇西
长城
南海
公元前221年
我统一天下
德盖三皇
功过五帝
子孙是二世,三世…
直至万世
自称为朕
命令称为诏
印称为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