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复习回顾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请回答:1、秦王是指谁?“扫六合”的含义?扫六合最终完成的时间?
2、扫六合的条件有那些?最主要的是哪个?
3、秦王扫六合后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都城在哪里?
4、秦王扫六合的意义?
秦王是指嬴政;扫六合是指秦兼并六国完成统一;公元前221年
条件:(1)战国以来,统一成为大趋势
(2)商鞅变法后秦的实力最强(最主要)
(3)公元前260年的长平之战后,六国皆无力抗秦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咸阳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
的局面,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材料1: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
1、这句话是谁说的?
2、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陈胜
陈胜吴广起义
材料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着,何也?
---贾谊《过秦论》
1、“一夫”是指谁?
2、他起义的时间?地点?口号?政权的名称?意义?
陈胜
公元前209年;大泽乡;张楚政权;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材料3:“唯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旋踵而亡。”
1、材料中认为秦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中的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商鞅变法
不正确;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第14课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不到长城非好汉
中国有句名言叫“不到长城非好汉”。那么,万里长城最早是在
那个朝代修建的?当时为什么要修建这么庞大的工程?
中央集权制度
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而中央集权是相对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与中央。
专制主义体现的是君臣关系;而中央集权处理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知识点一: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1)至高无上的皇权
(2)中央机构的三公制
(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秦始皇诏版铭文。
陕西咸阳秦都遗址出土。诏版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
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注意与黄帝的区别)
秦朝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们都对
皇帝负责
在地方,废除以血缘纽带为基础的分封制,建立
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
注意:郡县制既是秦国商鞅变法所推行的县制的发展,又是对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的否定,它奠定了日后中国地方行政区划的基础。毛泽东讲“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就是指郡县制。
秦国行政系统简表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
掌管军事
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行政)
负责监察百官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国家通过中央和地方行政机构管理人民、征收赋税,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此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知识点二:车同轨,书同文(经济文化方面)
秦统一后: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
大意:统一了度量衡的标准,车辆的轮距都相同,书写的文字都相同
秦统一前: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
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大意:秦统一以前,各国丈量土地的单位不同,车辆的轮距和道路和宽度不一样,法律制度各不相同,穿戴也都不一样,语言不同,字形各异。
知识点二:车同轨(经济上)
秦始皇下令拆除一切路障,统一车辆行制,
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一律改为六尺,
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
知识点二:书同文(文化上)
秦始皇规定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颁行天下。
后来有推行一种新的字体——“隶书”
这个图示反映了秦始皇哪项巩固统一的措施?统一文字
知识点二:统一货币(经济上)
秦始皇规定以秦国货币圆形方孔钱为标准样式,统一全国货币
圆形方孔钱
圆形方孔钱
为什么中国古代多铸造圆形方孔钱?
有人认为这象征古人的宇宙观——“天圆地方”,有人认为秦始皇迷信方士而采用 。“秦半两”作为我国钱币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外圆内方的钱币形制从此固定下来,并为历代沿袭,直至“民国通宝”,流行长达两千余年。
知识点二:统一度量衡(经济上)
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秦一尺约今23.1cm
量---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秦一升约今202ml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单位。秦一斤约为今250g
度
量
衡
经济文化方面:车同轨,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知识点三:修长城,御匈奴(军事方面)
临洮
辽东
匈 奴
注意: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万里长城不是秦长城的
遗址,大多是明长城的遗址。
知识点四:焚书坑儒(思想方面)
目的:加强思想控制
影响:
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
课堂小结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
4、军事上:修长城,抵御匈奴。
5、思想上:焚书坑儒
课堂小结
如何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被称为“千古一帝”
“功”主要表现在:(1)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2)废分封立郡县,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3)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4)修筑长城,稳定了北部边疆。
“过”主要表现在(1)大兴土木,修阿房宫,建骊山墓,修长城,致使大批农民脱离生产,田地荒芜(2)赋税沉重(3)刑罚严酷(4)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