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8课:战略大决战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11-29 13:00:06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_________年____月,为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毛泽东在周恩来、张治中等人的陪同下,到达
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并达成和平建国的
“__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蒋介石单方面撕毁
“____________”,对________________发动疯狂
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1945 8
双十协定
1946 6
中原解放区
双十协定
温故知新
1、全面内战什么时候爆发?
2、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开始于什么事件后?
1946年6月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947年夏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战略防御
战略进攻
战略大决战
温故知新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敌我力量对比表 1948年8月
军队人数
1946、6—1948、8




高 昂


党 下
降 少
130万
280万


430万
365万
机动兵力
士气
后方
危机四伏
低落
巩固
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1、辽沈战役
2、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林彪
罗荣桓
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东北为突破口
中共中央决定将战略决战的方向首先指在东北战场,对解放军有利。第一,兵力方面我军占优势,合计百万人,是超过蒋军的唯一战场;第二,东北敌军孤立分散,并且或守或撤,举棋不定;第三,我军后方巩固支援战争的物资力量雄厚。待我军歼灭东北敌军后,可以挥师入关,有利于华北、华东战场的作战。
辽 沈 战 役
辽沈战役(1948.9.12--1948.11.2)
锦州
沈阳

西


长春
黑山、
大虎山
塔山
关门打狗
围锦打援
时 间
地 点
参战部队
指 挥 员
概 况
结 果
三大战役 之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林彪、罗荣桓
东北解放军
解放长春、沈阳和东北全境
东北
历时52天,共歼敌47.2万人
淮海战役(1948.11.7 -- 1949.1.10)
徐州
海州
商丘
双堆集
碾庄
蚌埠
陈官庄
肢解敌人
中间突破
淮 海 战 役
返回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只
筹粮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陈毅司令员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胜利的可靠保证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塘沽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平津战役(1948.11.29--1949.1.31)
张家口
塘沽
新保安
天津
北平
先打两头
分割包围
后取中间
小 讨 论 :
平津战役当中,党中央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有什么好处?
平 津 战 役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共计歼敌人数 历史意义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1948年9—11月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歼灭和改编敌人150多万人。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1948年11月—1949年1月
三大战役:
一、三大战役——主力大决战
二、渡江作战——最后胜利
1、渡江战役 1949、4、21
2、解放南京 1949、4、23
百万雄师过大江
毛泽东和朱德在1949年4月向解放军下达的命令:”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中国境内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保卫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和完整。” 这个命令明确指出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目的是什么?
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中国,捍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江阴
湖口
江阴
湖口
江阴
湖口
南京
蒋家王朝覆灭
百万雄师过大江
时间
结果
意义
1949年4月20日
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从中共和中国人民来看:
失民心
2、将领贪生怕死,士气非常低落
3、指挥不力,多次出现错误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得民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逆民意
顺民意
论一论:国民党为什么会走向覆灭?
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从国民党来看:
1、打内战、行独裁、夺民利、卖国权
民众支持
得 民 心 者
得 天 下 !
选择题
1.下列战役中进行最早的是 ( )
A渡江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辽沈战役
2.三大战役不包括 ( )
A渡江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辽沈战役
3.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 ( )
A沈阳 B张家口 C北平 D天津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
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 )
A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5.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 ( )
A三大战役的胜利 B七届二中全会 C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6.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 )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D
A
C
A
C
D
        18.战略大决战
1.辽沈战役共歼敌     万余人,淮海战役共歼敌    万余人,平津战役共歼敌     万余人.三大战役中歼敌最多的是         .
2.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    ,     发起辽沈战役.
年    月    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4.三大战役的意义是什么?
说出三大战役的名称、目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目的是:消灭国民党的主力,加速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作用是:经过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150多万人,国民党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