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元素---------------- 20中考习题精选
一、选择题
(20福建)“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
单质 B.元素 C.金属 D.维生素
(20甘肃)2020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20年后的第一次飞行。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原子中的种子数不同
C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D.原子的质子所不同
3、(20株洲)12.2020年6月23号我国北斗导航组网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右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铷的元素符号为Rb
B.铷的中子数为37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4、(20鸡西)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③表示的都是阳离子
5、(20淮安)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 )
填空
6、(20郴州)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晶体硅是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材料,硅元素位于第 周期,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通过观察发现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和它的原子结构中的 相等。
(2)M2+和Ne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M2+的离子符号是 。
7、(20滨州)某些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⑴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它属于___(填"金属"或___“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___;
(3)根据上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与___(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8、(20益阳)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铱、锑等九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其中锑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1)锑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锑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3)锑原子最外层有 个电子。
9、(20舟山)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在锂电池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吉野彰等三位科学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可知锂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______。
(2)图乙表示锂原子转变为锂离子的过程,锂离子符号可表示为______。
10、(20衢州)用高能粒子轰击原子核是研究微观粒子的一种方法。
1934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用中子轰击铀原子质子数为92,元素符号为U,得到了一种质量增加的原子。他公开宣布发现了93号元素,被科学界认可,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在重复费米的实验后,发现费米实验中得到的是56号钡元素,并用图示模型来定义这一变化。费米知道后,立即重复哈恩的实验,结果证实自己错了,费米坦率地检讨并纠正了错误。
(1)费米用中子轰击铀原子,不可能增加铀原子的______数,所以得不到93号元素。
(2)结合材料分析,以下观点正确的是______。
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于质疑
B.科学结论的得出要依据客观事实
C.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11、(20温州)18世纪前后,人们把元素等同于一种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物质,即单质。“燃素说”和“燃烧的氧化学说”一度成为科学家争论的焦点。
材料一:172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说”:燃素也是一种元素,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如金属含有燃素,金属燃烧时金属释放燃素后成为金属灰实际是金属氧化物;金属灰与燃素结合又会重新变回金属。
材料二:1766年,卡文迪许制得氢气并认为它是燃素;1773年,舍勒研究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一种他称为“火空气”的单质参与;1784年前,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1796年,普里斯特利制得可在“脱燃素气”中燃烧的“可燃空气”,也把它当作燃素。
材料三:1777年,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认为可燃物中不存在燃素;1801年,克鲁克香克证明了普里斯特利所谓的“可燃空气”是一氧化碳,从而结束了“燃素说”与“燃烧的氧化学说”之争。
(1)用你所学的燃烧条件分析,材料二中的“火空气”是______。
(2)材料三中的“可燃空气”一氧化碳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所以不可能是燃素。
(3)“燃素说”自提出后就引起争议。下列是当时科学家分析的事实或现象,用“燃素说”解释不合理的是______可多选。
选项 事实或现象 用“燃素说”解释
A 金属成分比金属灰简单 因为金属燃烧时燃素从金属中逸出
B 加热金属灰通入氢气,金属灰变回金属 因为氢气是燃素
C 木炭与金属灰一起加热变回金属 因为木炭富含燃素
D 铜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加 因为金属铜中含有燃素,加热后有燃素逸出
E 燃素氢气与脱燃素气氧气结合成为水 因为水是一种元素
答案:
一、选择题
1、(20福建)“加铁酱油”“高锌奶粉”“富硒茶叶”中,“铁、锌、硒”指的是( )
单质 B.元素 C.金属 D.维生素
2、(20甘肃)2020年1月14日,C919大型客机第二架机迎来了进入2020年后的第一次飞行。C919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铝锂合金中铝(Al)元素与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B.原子中的种子数不同
C原子的电子数不同 D.原子的质子所不同
3、(20株洲)12.2020年6月23号我国北斗导航组网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开启北斗导航的全新时代。北斗导航卫星系统采用铷原子钟,提供精确时间,右图是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铷的元素符号为Rb
B.铷的中子数为37
C.铷属于非金属元素
D.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47g
4、(20鸡西)今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②对应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③表示的都是阳离子
5、(20淮安)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语言,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化学用语书写不正确的是(D )
填空
6、(20郴州)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晶体硅是制造计算机芯片的材料,硅元素位于第 三 周期,其原子结构示意图
为 ,通过观察发现元素所在的周期数和它的原子结构中的 电子层数 相等。
(2)M2+和Ne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M2+的离子符号是 Mg2+ 。
7、(20滨州)某些元素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
⑴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周期,它属于非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失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_Na+_;
(3)根据上表中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氧元素与_S(填元素符号)的化学性质相似。
8、(20益阳)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铱、锑等九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为国际新标准。其中锑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所示。
(1)锑属于 金属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锑原子的核电荷数是51 ;
(3)锑原子最外层有 5 个电子。
9、(20舟山)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了在锂电池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的吉野彰等三位科学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相关信息,可知锂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是_3__。
(2)图乙表示锂原子转变为锂离子的过程,锂离子符号可表示为_Li+_。
10、(20衢州)用高能粒子轰击原子核是研究微观粒子的一种方法。
1934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用中子轰击铀原子(质子数为92,元素符号为U),得到了一种质量增加的原子。他公开宣布发现了93号元素,被科学界认可,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在重复费米的实验后,发现费米实验中得到的是56号钡元素,并用图示模型来定义这一变化。费米知道后,立即重复哈恩的实验,结果证实自己错了,费米坦率地检讨并纠正了错误。
(1)费米用中子轰击铀原子,不可能增加铀原子的_质子_数,所以得不到93号元素。
(2)结合材料分析,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BC__。
A.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于质疑
B.科学结论的得出要依据客观事实
C.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11、(20温州)18世纪前后,人们把元素等同于一种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的物质,即单质。“燃素说”和“燃烧的氧化学说”一度成为科学家争论的焦点。
材料一:1723年,施塔尔提出“燃素说”:燃素也是一种元素,燃素存在于一切可燃物中。如金属含有燃素,金属燃烧时金属释放燃素后成为金属灰(实际是金属氧化物);金属灰与燃素结合又会重新变回金属。
材料二:1766年,卡文迪许制得氢气并认为它是燃素;1773年,舍勒研究发现,可燃物燃烧需要一种他称为“火空气”的单质参与;1784年前,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1796年,普里斯特利制得可在“脱燃素气”中燃烧的“可燃空气”,也把它当作燃素。
材料三:1777年,拉瓦锡建立了“燃烧的氧化学说”,认为可燃物中不存在燃素;1801年,克鲁克香克证明了普里斯特利所谓的“可燃空气”是一氧化碳,从而结束了“燃素说”与“燃烧的氧化学说”之争。
(1)用你所学的燃烧条件分析,材料二中的“火空气”是氧气__。
(2)材料三中的“可燃空气”一氧化碳属于纯净物中的_? 化合物? _,所以不可能是燃素。
(3)“燃素说”自提出后就引起争议。下列是当时科学家分析的事实或现象,用“燃素说”解释不合理的是_ADE(可多选)。
选项 事实或现象 用“燃素说”解释
A 金属成分比金属灰简单 因为金属燃烧时燃素从金属中逸出
B 加热金属灰通入氢气,金属灰变回金属 因为氢气是燃素
C 木炭与金属灰一起加热变回金属 因为木炭富含燃素
D 铜在空气中加热后质量增加 因为金属铜中含有燃素,加热后有燃素逸出
E 燃素(氢气)与脱燃素气(氧气)结合成为水 因为水是一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