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14 17:4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1单元

化肥
检测题
1.学校花圃所种的花卉缺乏氮元素和钾元素。如果只施用一种化肥,则应施用(
??)
A.?(NH4)2CO3?????????????????????????B.?KNO3?????????????????????????C.?K2SO4?????????????????????????D.?Ca3(PO4)2
2.下表中鉴别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鉴别方法
A
合成纤维和羊毛纤维
取样、灼烧、闻气味
B
氧化铜粉末和二氧化锰粉末
取样、加入足量水
C
N2和CO2
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
D
NaNO3粉末和K2CO3粉末
观察颜色
A.?A???????????????????????????????????????????B.?B???????????????????????????????????????????C.?C???????????????????????????????????????????D.?D
3.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稀盐酸中:Na+、Ba2+、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Mg2+、Cl-
C.?在氯化钾溶液中:Na+、Ca2+、
????????????????D.?在氯化铵溶液中:K+、Cu2+、OH-
4.生产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B.?步骤①②主要是去除可溶性杂质
C.?步骤③④的作用完全相同????????????????????????????????????D.?x、y、z分别是明矾、活性炭、氯气
5.下列关于化肥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植物生长只需要N、P、K三种元素
B.尿素[CO(NH2)2]是一种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C.复合肥就是含元素种类多的化肥,如KHCO3、Ca(H2PO4)2等
D.对大棚中的植物施加适量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光合作用
6.下列图像分别对应四个变化过程,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B.?气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
C.?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向稀KOH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D.?向等质量的铝粉和锌粉中分别滴加足量的相同浓度的稀盐酸
7.对资料或实验证据的分析氧气的质量g是否符合题意,直接关系到科学探究是否符合客观事实,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下列依据图示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相同质量的反应物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用氯酸钾为原料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8.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够反应,且有明显现象的是()
A.向氧化铁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B.向稀硫酸中滴入稀氢氧化钾溶液
C.将硫酸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D.向澄清石灰水中滴入氯化钡溶液
9.下列各组溶液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无明显现象的一组是(???
)
A.?NaNO3、NaCl、AgNO3
B.?CuSO4、H2SO4、BaCl2
C.?HCl、Na2SO4、NaOH
D.?HCl、NaHCO3、NaNO3
10.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缺锌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能补锌
B.?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硬水泡沫少,软水泡沫多
C.?鉴别硫酸铵和氯化钾化肥,分别取少量,加熟石灰粉末研磨,闻气味
D.?如果遇到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域
1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分离NaCl和KNO3的固体混合物
将混合物先加水制成饱和溶液,再冷却
B
除去CO2中的少量CO
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C
制备MgSO4
将Mg(OH)2和CuSO4溶液混合后过滤
D
检验Cl-
滴加AgNO3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A.?A???????????????????????????????????????????B.?B???????????????????????????????????????????C.?C???????????????????????????????????????????D.?D
12.读图识图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下列四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图A是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B.?图B是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C.?图C是向一定量的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溶液
D.?图D是将形状相同质量相等的铁和锌分别加入到足量的质量和浓度都相等的稀硫酸中
13.酸、碱、盐的溶解性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之一。下表是部分酸、碱、盐在水中的溶解性(20℃),请回答下列问题。
阴离子
阳离子
OH-
NO3-
CO32-
Cl-
K+




Ba2+




Cu2+




(1)上述阴、阳离子形成不溶性碱的化学式为________,形成复合肥料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KOH溶液和Ba(NO3)2溶液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________。
(3)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__________

A.OH-、H+、Ba2+、NO
???
B.OH-、Ba2+、K+、Cl-
C.CO
、K+、Ba2+、Cl-????
D.CO
、Cu2+、NO
、K+
14.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主要学习内容和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

表示为
,则NaOH在水中解离可表示为________。
(2)根据图2,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
。图3是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________。
(3)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质可表示为________。
15.盐化工是我市的一项重点产业,绿色应用是化工生产的发展方向!为了除去NaCl溶液中含有的少量MgCl2、CaCl2和Na2SO4等杂质,某小组同学选用Na2CO3溶液、稀盐酸、Ba(OH)2溶液三种试剂,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中加入试剂A除去的杂质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Ⅱ中加入的试剂B是________溶液。
(3)滤液②中除Na+和Cl-外,还含有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实验Ⅲ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某无色溶液X是碳酸钠、碳酸氢钠、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溶液的混合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无色溶液X的成分,开展了如下的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完成:
【查阅资料】获得如下信息:
(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2)NaHCO3溶液呈碱性,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猜想与假设】针对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成分:
猜想一:含有Na2CO3
猜想二:含有NaHCO3
猜想三:含有________
猜想四:是其中两种成分的混合溶液
【实验方案设计】
序号
实验步骤
预设实
验现象
预设实
验结论

取样于烧杯中,滴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过滤
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一________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不正确

取①的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酚酞__溶液
溶液变红色
猜想三正确
【综合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得出无色溶液X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与拓展】类比资料信息,NaHCO3与NaOH反应生成质量比为53∶9的两种化合物,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H2SO4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1)H2SO4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请写出用pH试纸测定稀硫酸pH的正确方法________。
(2)浓硫酸有吸水性,常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①H2
②CO2
③NH3
④HCl
(3)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固体(Na2SO3)和70%左右的硫酸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SO2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向160g含有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产生的沉淀质量与加入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写出b点对应溶液的溶质________(填写化学式),原混合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
1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和盐的性质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
20℃时,部分物质的溶解度。
物质
Ca(OH)2
NaOH
Na2CO3
NaHCO3
溶解度/g
0.16
109
21.8
9.6
(1)探究一:探究氢氧化钙的性质
20℃时,在盛有5g
Ca(OH)2固体的A烧杯中加入40mL水,用玻璃棒搅拌,静置,取上层部分清液于B烧杯中。
①向A烧杯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再加入过量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向B烧杯中通入CO2,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由上述实验可知氢氧化钙的性质________。
(2)[实验拓展]
向上述(1)反应后的A烧杯中滴加碳酸钠溶液,测得其pH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如图。AB段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探究二:二氧化碳通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
[设计和实验]
20℃时,甲、乙两组同学设计如图装置分别进行实验。
甲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II中变浑浊,停止通CO2,
I中溶质为X。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
[解释与结论]
经分析X是NaHCO3。实验过程中,Ⅰ中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
(4)乙组:从a端缓慢通入CO2,一段时间后II中无明显现象,停止通CO2,Ⅰ中溶质为Y。打开活塞,滴加足量稀盐酸,II
中变浑浊。
[解释与结论]
乙组同学认为Y只有Na2CO3。你认为该结论是否合理,结合分析Y的成分说明理由________。I
中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9.
某化工产品的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钙和硫酸钡,现取该化工产品样品20g放入锥形瓶内,向其中加适量水,振荡,然后再向锥形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只填空,不列式计算)。
(2)计算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
20.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将一定量的稀硫酸滴入9.3g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固体混合物中,产生气体质量与滴入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
(2)混合物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
21.现有盛88.4gNa2CO3

和NaOH混合溶液的大烧杯,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9.8%的H2SO4溶液,充分搅拌,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滴加H2SO4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BC段可以观察到大烧杯的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则生成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g。
(3)B点时,大烧杯中的溶液pH________7(填”>”、“=”或“<”)。
(4)C点时,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过程)
【答案】
1-5:BACDD
6-10:DBCCA
11-12:BC
13:((1);
(2)不能;不能形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3)B
14:(1)NaOH=Na++OH-
(2)
(3)
15:(1)MgCl2和Na2SO4;(2)Na2CO3;(3)OH-、CO_;(4)NaOH+HCl===NaCl+H2O。
16:(2)NaOH;正确;无明显现象;酚酞;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
NaHCO3+NaOH===Na2CO3+H2O。
17.
(1)<;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试纸上,待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2)③
(3)
(4)Na2SO4;10%
18.B
19.
(1)40%
(2)解:三种物质中只有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是a,与碳酸钙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为x。
?
?a=10g
?x=73g?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与Ca(OH)2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146
g-73g
=
73g
设样品中Ca(OH)2质量为y。
?
?y=7.4g
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
故样品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样品中氢氧化钙的质量为7.4g。
20.
(1)2.2g
(2)解:设50克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x,
x=4.9g
恰好反应时消耗的稀硫酸的质量为100g,而100g
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为9.8g。因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碳酸钠反应后生成的溶质只有硫酸钠,
?
因此硫酸钠的质量y=14.2g,也就是溶质的质量为14.2g。
答:混合物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14.2g
21:(1)2NaOH+H2SO4=Na2SO4+2H2O
(2)4.4
(3)>
(4)解:设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硫酸钠的质量为z。
反应后硫酸钠的质量包括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以及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等于14.2g+14.2g=28.4g,反应后溶液质量为88.4g+200g-4.4g=284g故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溶质质量分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