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一、选择题
下列有关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B.
所有的消化腺都能分泌消化液
C.
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D.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
在探究“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时,先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馒头碎屑,
然后按照下表的设计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试管
清水或唾液
温度
①
2mL清水
37℃
②
2mL唾液
37℃
③
2mL清水
0℃
④
2mL唾液
0℃
A.
试管①和试管④可作为对照
B.
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试管②
C.
试管②和试管③可以证明温度影响馒头的消化
D.
实验证明,部分淀粉在口腔内被分解为葡萄糖
在人体的消化系统中,小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下列结构中,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
小肠黏膜有皱襞和小肠绒毛
B.
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C.
小肠绒毛壁薄,上有微绒毛
D.
小肠内有肠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
下图是某同学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的实验方案,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滴加碘液后,①和②不变蓝,③变蓝
B.
②不变蓝的原因是馒头中的淀粉被消化成麦芽糖
C.
①和③对照,可以模拟牙齿咀嚼在消化中的作用
D.
若将温度改为0℃,
则①变蓝,②和③不变蓝
如图所示,A、B、C、D、E表示与人体新陈代谢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完成A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B.
经过B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
C过程可以表示组织内气体交换
D.
完成D、E过程的结构单位是肾单位
下列关于人体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胃腺、胰腺和小肠腺,属于消化道内的消化腺
B.
小肠内表面的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壁的单层上皮细胞,有助于小肠消化食物
C.
人体为保证呼吸道通畅,会厌软骨除吞咽外均盖住喉口
D.
平静吸气时,膈肌收缩,胸廓上下径增大
如图所示消化系统组成,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
①是初步消化淀粉的器官
B.
②中的消化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
C.
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
D.
⑤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与其消化功能相适应
下面关于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胃是人体消化食物的主要部位
B.
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C.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D.
胃液可初步消化蛋白质和脂肪
下列关于营养物质的知识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糖类、脂肪、蛋白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
咽和食道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
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
D.
小肠绒毛和其内部的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分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实验中,染色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从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
B.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两个实验中用到的碘液分别是用来染色和检测淀粉的
C.
“测定种子发芽率”需要测三次,取平均值,以减少误差
D.
“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测得大花生中有小花生,一定属于可遗传变异
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及消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多吃新鲜果蔬能有效的预防坏血病
B.
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
小肠是消化的主要场所
D.
水和无机盐不经过消化就能直接被消化道吸收
人体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各器官、系统之间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血液流经小肠以后,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B.
血液流经肺以后,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增加
C.
血液流经肾脏以后,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代谢废物含量减少
D.
血液流经大脑以后,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某人最近经常便秘,
引起便秘的原因不可能的一项是(
)
A.
每天坚持锻炼身体
B.
爱吃肉食,不喜欢吃蔬菜、水果
C.
学习紧张,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
D.
不爱喝水,一般情况下,不渴的时候不喝水
下列实验中,所用试剂不能很好地达到使用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所用试剂
使用目的
A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碘液
染色
B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状
C
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清水
溶解叶绿素
D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吃饭时大声说笑,食物容易掉入气管,其原因是( )
A.
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不利于消化
B.
有利于保护声带
C.
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由咽误入气管
D.
唾液腺分泌唾液减少
某兴趣小组欲“观察猪的小肠绒毛”,正确的操作方法是( )
A.
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生理盐水中观察
B.
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C.
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横剖开,放在清水中观察
D.
将四厘米长的小肠段纵剖开,放在浓盐水中观察
在消化道中,能够消化蛋白质的消化酶来自(
)
A.
唾液腺、胃腺、肠腺
B.
唾液腺、胃腺、肝脏
C.
胃腺、肠腺、肝脏
D.
胃腺、胰腺、肠腺
PM2.5对人类健康的危害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逐步暴露出其恐怖的一面,表现在对人体的呼吸、消化、循环、生殖等系统都有一定的损害。下列有关人体生理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消化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是一个储存能量的过程,因此不需要消耗能量
B.
肺泡数目多、壁薄,有利于肺和外界的气体交换
C.
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为每个细胞不断提供养料和氧,又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D.
女性生殖系统中产生生殖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子宫
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学观点的是( )
A.
肾小球是血管球,肾小囊囊壁的内层细胞紧贴肾小球,这些结构与过滤功能有关
B.
心室与动脉之间的动脉瓣、四肢静脉里的静脉瓣使动脉血和静脉血分开
C.
小肠皱襞、绒毛的存在以及小肠绒毛腔内丰富的毛细血管,都与吸收功能有关
D.
呼吸道内的骨或软骨、鼻腔内的鼻毛、黏液以及气管内壁上的纤毛、黏液,在保证气流通畅方面都有一定的功能
如图中甲曲线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加快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其余两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酶加快反应速率随pH或温度变化趋势。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A点适当提高温度或在B点适当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都将增大
B.
图中E点代表该酶的最适pH,H点代表该酶的最适温度
C.
研究淀粉酶或过氧化氢酶参与的酶促反应,均可得到如图曲线
D.
短期保存该酶,适宜条件对应于图中的D、H两点
二、简答题
近两年来,暴走成为中青年人徒步锻炼身体的一种时尚,这种积极的户外健身方式,体现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如图中A~E是保证人体各项活动顺利进行的一些重要器官。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暴走运动需要氧气,人体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实现了______的气体交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A后,通过气体的______作用进入血液;并由血液中的红细胞运输到各组织细胞。
(2)暴走运动需要能量,C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其内表面有______,大大增加了与食物的接触面积,利于消化和吸收。主要供能物质糖类中的淀粉消化后的终产物被C吸收进入血液,最终到组织细胞被氧化分解,为运动提供______。
(3)吸收后的营养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D,需要最先进入E的哪个腔?______(填标号)。
(4)暴走时会出现汗流浃背,皮肤发红的现象,这说明B具有______功能,图中所示器官中,除B外,与代谢废物的排出相关的还有______(填字母)。
(5)输血时,如果血型不合,红细胞凝集成团,毛细血管会被堵塞,这是因为毛细血管具有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______的特点。
三、实验探究题
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馒头碎屑或块
碎屑适量
碎屑适量
馒头块适量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充分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min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与1号试管形成__________。
(2)为了证明“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支试管进行对照实验。
(3)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号试管中的物质遇到碘液不变蓝,原因是__________。
(4)
有的同学提出“除以上三支试管外,
还要设置第四支试管,
放入馒头块与清水不搅拌,其他处理均相同”。你认为这样设置__________(填“有”或“无”)必要。
(5)水浴温度保持在37℃的原因是__________。
(6)实验结论:淀粉在人体消化道的__________部位就开始被消化。
如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过程,请你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试管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
(2)应将2只试管同时放到______℃的温水中,其目的是模拟人体的口腔温度,在此温度时唾液淀粉酶活性最强。
(3)5到10分钟后取出2只试管,各滴加两滴碘液;摇匀,其中不变蓝的试管是______号,原因是______。
(4)如果要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应该设置第3只试管,除了温度不同,其他条件都应该和______号试管相同。
答
案
1.A
2.B
3.D
4.C
5.B
6.D
7.D
8.C
9.D
10.D
11.B
12.D
13.A
14.C
15.C
16.B
17.D
18.C
19.B
20.D
21.(1)肺泡与外界;扩散;
(2)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能量;
(3)3;
(4)排泄和调节体温;A、D
(5)单行通过。
22.(1)2mL清水(或等量清水)
;对照;
(2)1;3?
;
(3)1;淀粉被唾液(或唾液淀粉酶)分解;
(4)无;
(5)使酶的催化作用(或催化活性)最好;
(6)口腔
23.(1)唾液
(2)37
(3)②;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4)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