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铁中11-12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蚌埠铁中11-12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9 14:36:23

文档简介

蚌埠铁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D(汉语“广为传播,‘热’遍全球”,只能说明外国人对汉语的兴趣和重视,不能说明“汉语是我们真正的根”。)
2、C21世纪教育网
3、A(B、汉语和英语并非此长彼消、相互对立的关系。重视母语并不意味着要抵制外语,按照文意,两者都要兼顾。C、“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说法绝对,推断无据。D、汉语“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原文无据,且说法错误。)
4. C 5. D 6. B
7. (10分)
(1)况且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共同制定一个规约罢了。
(3分,“所以”、“约束”各1分,句意1分)
(2)仓库中粮食很多,我们不缺少这些东西,我不想让大家破费。
(3分,“粟”、“费”各1分,句意1分)
(3)恰巧项伯想要让张良活命,(于是项伯)连夜来到沛公军营见张良
(4分,“会”、“活”、“夜”各1分,句意1分)
8、主要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仲春时节,雨后榕叶落满庭院,让人错以为秋风扫落叶。(2分)二是自己再次被贬,仕途失意,远离故乡,心中凄迷怅惘,虽是春日,却感觉如秋天一般。(2分)
9、三、四两句因内心之情感受外物,以环境景物体现人物心情。(2分)一个“乱”字正是诗人此时心境的写真,莺啼本无所谓“乱”,是诗人心绪烦乱,才觉得欢快的鸟鸣啁哳难闻。(2分)
10、(1)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2)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3)焉用亡郑以陪邻 (4)风萧萧兮易水寒 21世纪教育网[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
(6)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11.(4分)从视觉写――槐花似串串珍珠,花束如串串铃铛;从嗅觉写――槐花缕缕清香;从味觉写――槐花清香萦口,甜丝丝。(只答角度,没有具体分析的只能得2分)
12.(4分)①俏丽静雅的花束使童年的春天变得生动美丽;②流水落花的意境使我如同置身童话之中一样;③在艰难的岁月,槐花给予了我们生活最好的馈赠;④槐花的古朴与淡雅让我有了一种难以言述的槐树情结。(一点一分)
13.(4分)表面上看是作者神往这些大家那“雅淡随意”的诗文,其实是作者追慕大家身上所散发出来的虽学富五车却淡泊名利的如槐花般淡雅随意的人生。这既深化了主题,又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14.(4分)BD(B项中错在文中没有多处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更没用夸张;D引用元诗只在写自己的感受,没有尖锐批评社会上那些追逐名利之人)
15、C 16. A 17.C 18.C 19.A21世纪教育网
20. 俄罗斯将为富人开通“空中的士”。
21. 本体喻体恰当,句子通顺即可。21世纪教育网
如:友情是什么 友情是相互沟通的桥梁,是化解矛盾的良药,是团结奋进的火炬。
22. 信息:①某学校用“时间+汗水”的方法进行高考备考;
②这种方法极大摧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③学生不堪重负,而又无可奈何;
④学生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等。(写出两条即可,每条2分)
建议示例:应推行素质教育,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
请多给孩子一些睡眠,保证孩子身心健康;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请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写出一条即可) (3分)
23.作文略。
按高考评分标准。(60分)
【译文】
汉元年(前206)十月,沛公的军队在各路诸侯中最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驾着白车白马,用绳索系着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玺和符节,在轵(zhǐ)道旁投降。将领们有的说应该杀掉秦王。沛公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于是把秦王交给主管官吏,就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樊哙、张良劝阻,这才下令把秦宫中的贵重宝器财物和库府都封好,然后退回来驻扎在霸上。沛公召来各县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对他们说:“父老们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经很久了,批评朝政得失的要灭族,相聚谈话的要处以死刑,我和诸侯们约定,谁首先进入关中就在这里做王,所以我应当在关中做王。现在我和父老们约定,法律只有三条:杀人者处死刑,伤人者和抢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废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象往常一样,安居乐业。总之,我到这里来,就是要为父老们除害,不会对你们有任何侵害,请不要害怕!再说,我把军队撤回霸上的原因,是想等着各路诸侯到来,然后制定一个规约罢了。于是沛公就派人和秦朝官吏到各乡县城邑巡行,把约法三章告谕众民。秦国人很高兴,争着把牛羊酒食等物拿来犒劳沛公的军士。沛公又谦让而不接受这些礼物,说:“仓库中粮食很多,我们不缺少这些东西,我不想让大家破费。”民众更为喜悦,唯恐沛公不做秦王。
有人游说沛公说:“秦地的富足是其它地区的十倍,地理形势又好。现在听说章邯投降项羽,项羽封为雍王,在关中称王。现在如果他来了,您恐怕就不能拥有这个地方了。您应该赶快派军队守住函谷关,不要让诸侯军进来。再逐步征集关中的兵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以便抵抗他们。”沛公认为他的话有道理,就依从了他的计策。十一月中旬,项羽果然率领诸侯军西进,想要进入函谷关。可是关门闭着。项羽听说沛公已经平定了关中,非常恼火,就派黥布等攻克了函谷关。十二月中旬,到达戏水。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听说项羽发怒,想要攻打沛公,就派人去对项羽说:“沛公要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做丞相,把秦宫所有的珍宝都据为己有。“曹无伤想借此求得项羽的封爵。亚父范增劝说项羽攻打沛公。项羽正在犒劳将士,准备次日和沛公会战。这时项羽的兵力有四十万,号称百万;沛公的兵力有十万,号称二十万,实力抵不过项羽。恰巧项伯要救张良(免得他与沛公一起送死),(于是项伯)趁夜来到沛公军营见张良,沛公借机请项伯向项羽说了一番(自己未想称关中王的)道理,项羽这才作罢。第二天,沛公带了百余名随从驱马来到鸿门见项羽,向他道歉。项羽说:“这是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呢?”沛公因为樊哙、张良的缘故,才得以脱身返回。回到军营,立即杀了曹无伤蚌埠铁中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21世纪教育网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第I卷 阅读题(共60分)
一、(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语,我为你忧心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横平竖直的方块字将我们民族胸中的丘壑山水,化为不尽的纸上烟云。音分四声,律有平仄,构成了汉语诗文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音韵之美。千百年来,隽永有致的汉语承载着我们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依靠它倾诉,运用它思想,通过它记载,凭借它穿越五千年历史文化隧道。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考试成绩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应当承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外语教学十分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弃母语,消解母语;不意味着我们有不学汉语而自能的天赋。诗人余光中说得好:英文充其量是我们了解世界的一种工具而已,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事实证明,忽视母语修养所导致的结果是十分严重的。它不仅造成了书写语言的失范,生活用词的平庸乏味,也让母语中独特的文化意蕴在我们生活中日渐消褪。
我们的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试想,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怎能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一个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人,又怎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21世纪教育网
发人深思的是,当汉语在故乡受到冷落时,全球“汉语热”却在持续升温。目前,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余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达3000万,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
“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虽然“汉语热”热遍全球,纵然我们的后代都能说一口标准的英语,但在汉语的故乡,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身边,倘若“汉语危机”的呼声一直不断,我们又怎能尽展欢颜?21世纪教育网
仅仅存于典籍之间的希腊文,拉丁文基本上死了,但汉语却一直活着,在一代代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它领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古国一路风霜走到如今,它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向何处去?
汉语,我为你忧心,为你不平!
1、下列说法不能说明“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这句话的一项是( )
A.汉语能让我们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B.汉语古老而优雅,以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
C.汉语隽永有致,承载着民族独特的思维,我们凭借它穿越漫长的历史文化隧道。
D.汉语在中国人的生活中血脉相延并且广为传播,“热”遍全球,令国人无比自豪。21世纪教育网
2、作者感叹“语词破碎处,万物不复存”,下列不能作为这句话的论据的一项是( )
A.后辈可能不知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只会说“我要和你结婚”,若这样,就会失去东方民族的含蓄美。[来源:21世纪教育网]
B.方块字横平竖直,风格独特,而一个将“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的人,必难以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
C.100多个国家开了汉语课,但在汉语的故乡和高学历的青年中却出现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状况。
D.汉语隽永有致,承载丰富,那些不懂得“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奥妙的人,不能感受精神世界的宏大深远。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语才是我们真正的根。”因此,我们书写语言要规范,用词用语要丰富多彩,语言修养要不断加强,这样才可能领略到母语独特的文化意蕴。
B.“全民学英语”的热潮过热、致使汉语备受冷落,面临危机。为了保护民族文化,我们应高度重视汉语学习,以此来抵制外语。
C.全球“汉语热”持续升温,汉语成为学习人数增长最快的外语。我们可以乐观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汉语必将取代英语成为国际最通行的语言。
D.汉语历史悠久,魅力独特,在华夏民族的发展中起过重要的作用。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已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令人叹惋。
二、(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选自《史记·汉高祖本纪》)
4、下列各组句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3分)
A. 沛公从百余骑,驱之鸿门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 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焉用亡郑以陪邻
5、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B.沛公从百余骑
C.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
D.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
6、下列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高祖节节取胜的原因,离不开他的军事策略,也离不开他实行了安民措施,使得人心所向。
B. 高祖进入秦宫后,不恋重宝女色,自觉离开秦宫,还军霸上。
C.高祖入关后,约法三章,秋毫无犯,深得民心,可见他的高明之处。
D.文末的历史情节与《鸿门宴》的情节相近,这正是司马迁在纪传体文学中所采用的“互见法”。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3分)
(2)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3分)
(3)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4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8分) 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① 柳宗元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注】①这首诗写于诗人遭贬柳州后的柳州刺史任上。8、春天是令人欣喜的季节,通观全诗,是什么原因使诗人产生“春半如秋”的感觉? (4分) 答: 9、有人说三、四两句将环境景物和诗人内心情感结合得自然无痕,请以“乱”字为例作简要分析。(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8空,8分)
(1)鹰击长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沁园春 长沙》)
(2)在雨的哀曲里, , 。(《雨巷》)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烛之武退秦师》)
(4)又前而为歌曰:“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刺秦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5)古人云:“ , 。”这是告诉我们,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讲小的谦让。(《鸿门宴》)21世纪教育网
(6)真的猛士, , 。(《记念刘和珍君》)
三、(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槐花盛开的季节
单士兵
①记忆里,只有在槐花盛开的时节,我才感觉到与春天真正挽手。那时,槐树蓊郁葱茏,枝叶婆娑,那垂挂于枝头的槐花,似串串珍珠,点缀于青枝翠叶间。风摆枝条,那静雅的花束,如串串铃铛,翩然摇曳,风情无限,颇具诗意。这是置身于都市的人无法寻求的古朴与自然。
②少年上学时,沿着扁担河走。河畔,是一排老枝横虬的槐树。春日,槐树枝叶浓密,枝桠四周张开,树冠如一绿色巨伞,遮掩着半边河水。上学时,头顶一树槐花,缕缕槐香送至鼻端,干净浓郁,浸润心田。眼前不时有落蕊飘扬,那追逐飞舞的蜂蝶萦绕身侧,极具诗意。如今我仍常感叹,槐树老丑多刺,却能绽放出如此俏丽静雅的花束,来点缀春光,从而使童年的春天变得那么生动美丽。
③那时黄昏,我常斜倚槐树粗壮的似龙鳞环盖着的树干,面对水声潺潺的扁担河,并背书诵文。那时,点点繁花轻柔舒缓地飘落于一弯清水中,款款漂向下游。蜂戏白花,蛙鼓清溪,鸟语互答,那种流水落花的意境,清新悦人,恬静淡雅,缥缈静谧,如同置身于童话之中一样。我常以为,那也是苏北乡村的最美的风情画。
④我于槐花,似乎更有着一份特殊感情。少时家贫,逢春夏之交,青黄不接之际,家中无以进食。母亲总带着我来到河畔槐林。母亲用钩子拽低槐树枝,我提着一个竹篮跟在后面,于繁枝茂叶间,摘下串串白花。有时,槐花刚经过雨水的浸洗,清新鲜润,嘴馋得忍不住,摘下一串,咂上一口,那甜丝丝的感觉,沁人心脾,久久仍觉清香萦口。回到家里,母亲会做上一锅槐花饼,香喷喷的,十分可口。在艰难的岁月中,槐花给予了我们生活最好的馈赠。[来源:21世纪教育网]
⑤忆起我初为文时,曾读过汪曾祺的一篇题为《玉渊潭的槐花》的散文。文章只在开头说玉渊潭槐花开了,如下了一场大雪。接下来全文未提及一次槐花,只是将养蜂人的生活琐碎娓娓道来,最后,当养蜂人走了时,才发现玉渊潭的槐花落了。那份恬淡静雅意境,令人回味无穷。当时我不禁大叹,散文竟能这样写。也许是机缘巧合,后来喜欢的几个作家,他们竟都与槐有关。如将其书斋命名为古槐书屋的,被称为古槐老人的俞平伯;将其散文结集取名为《槐园梦忆》的梁实秋;将其诗集定名为《槐聚诗存》的钱钟书等。读他们的诗文,感觉情味隽永,雅致之极,仿佛置身于悠悠槐花香馥中,透着静趣,静则悠,悠则闲,令人忘忧弃烦,心境澄明。这一切,也让我有了一种难以言述的槐树情结,我也常想,我写出的文字,要是能有槐花飘香那样淡雅随意,那该多好。
⑥又到槐花盛开的季节了,我故园的扁担河两岸,那一溜槐树,又该缀满串串细碎的槐花了吧。它们一定又在轻柔的春风里,在碧绿的叶片间,温文尔雅起舞了。只是,身处城市的我,一年一年,灵魂已落满红尘了,渐渐远离那平实素朴的乡村情韵了。此时,我突然想起了元好问的那首题为《伦镇道中见槐花》的诗,诗云:"名场奔走竞官荣,一纸除书误半生。笑向槐花问前事,为君忙了竟何成?"是的,自古及今,追名逐利,如此忙碌人生,令人倦怠不堪。若能除却红尘繁琐,抛弃功名利碌,回溯到曾经拥有的幽静恬淡日子,那该是何等的轻松惬意。但我辈毕竟俗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只能做骑在城墙上的边缘人。所以,愿我今夜有梦,梦里,于淡淡槐花香馥中,听那月色下槐花绽放的声音。21世纪教育网
11.本文的题目为《槐花盛开的季节》,作者极力描写春天里盛开的槐花,概括说明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槐花的外在美的。(4 分)
12.作者为什么说“记忆里,只有在槐花盛开的时节,我才感觉到与春天真正挽手” ?阅读文章②至⑤段,分条概括加以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在文中列举了自己钟爱的“竟都与槐有关”的一些作家学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A.本文是一篇情味隽永的、耐人寻味的咏物抒情散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回忆起少年时故乡春天那最美的风情画。
B.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槐花、槐枝的形态美。
C.作者说“我辈毕竟俗人。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只能做骑在城墙上的边缘人”,这话透露出了作者发自心底的精神家园失落后的那份苍凉、感叹和无奈之情。
D.作者引用了元好问的那首诗,意在表明作者渴望能真正像槐花那样,除却红尘繁琐,抛弃功名利碌,回溯到曾经拥有的幽静恬淡日子;同时尖锐地批评了社会上那些追逐名利之人,为了名利误了自己的一生。
E.作者借槐花的清香静雅,槐花的无私馈赠,礼赞了槐花的“古朴与自然”,以及那不与人相争的恬淡静谧之美。
第II卷 表达题 ( 共90分)
四、(30 分)
语言知识与运用
1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拓( tuò )印 形 骸(hé ) 搭 讪(shàn)  讥诮(qiào)
B.畏 葸( xǐ) 炮(pào)烙 氓(máng)隶 濯濯(zhuó)童山
C.休 憩( qì ) 脑 髓(suǐ) 瞋( chēn )目 戮( lù )力同心
D.自 诩( xǔ ) 憎(zèng )恶 逡巡(qūn xún) 谄( chǎn)媚
16、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嘉奖 再接再厉 声名狼藉 言简意赅
B.峥嵘 变换莫测 察言观色 匪夷所思
C.寥廓 游目聘怀 励精图治 杀一儆百
D.端详 惹是生非 色厉内荏 委屈求全
17、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老同学见了面,个个都很开心,大家不拘一格,那场面可真热闹。
B.他待人态度谦和,不论遇到谁,都付之一笑。
C.司光马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真是不刊之论。
D.所有这些都是有口皆碑的事实,歹徒想抵赖是徒劳的。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他积极支持这一建议,并召开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参观人员,以及会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B.参加哈尔滨2009年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会徽、吉祥物的设计者,大多以高校学生为主。C.俄罗斯著名人口专家断言,如果对人口出生率世界最低的问题不重视,俄罗斯民族将在21世纪末从地球上消失。D.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滥造。
19、下列句中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  ) (3分)
(1)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____________高的诗歌作品的。
(2)戴望舒把对“丁香姑娘”深厚的感情____________在他的《雨巷》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3)鉴赏诗歌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____________诗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贯注   揣测
C.品味   灌注   揣测 D.品味   贯注   揣摩
20、将下面的简讯改成一句话消息,不超过20个字。(3分)
  随着私家车的增多,交通拥挤成了一个大问题。日前,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政部门想出好法子:开设“空中的士”,使居住在市郊、工作在闹市的富人们每天能够乘坐直升机上下班。目前,莫斯科政府正在为实现这一计划做准备,预计两年内即可成功。
按初步计划,“空中的士”的车票约为40英镑至80英镑(约合600至1200元人民币)。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如果客源充足,可能考虑5分钟发一班。市政府还打算在每个“富人集中居住区”建造小段跑道。除莫斯科外,俄罗斯其他一些城市也在考虑开通“空中的士”。
21、仿造下面的句子,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5分)
例句:适应是什么?适应是泰山悬崖上迎风劲舞的青松,是寒冬腊月里傲雪盛开的腊梅,是电闪雷鸣中高傲飞翔的海燕。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语言知识运用。(共7分)
已知:①备考前夕:某学校高三(2)班晚10:30下自习
②班主任有令:每晚下自习后须自学一小时
求:考入重点大学
解:眼皮十分沉重
答:十年寒窗苦,苦海无边
这是一道特殊的数学习题,你从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至少写出两条)
另外,请你给该学校提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信息: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
21世纪教育网
五、作文(60分)
23、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经历过的事情,淡忘了,而某个细节,如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却记得很清楚;读过的一些文学作品,记不清楚了,而作品中的某个细节,或语言、或动作、或某个人物的肖像却记得很清楚。
试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700字。
注意: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