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备课人:
授课人:
授课时间:
一、教学
(?http:?/??/?www.5ykj.com?/?Health?/?"
\t
"http:?/??/?www.5ykj.com?/?Health?/?qi?/?_blank?)目标:?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常生活发生变迁的原因、表现和影响。2.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3.认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二、学习重难点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巨大变化。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自主学习,感受新知(10分钟)任务一:【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知识点一
日常生活的变化1、概况:______以来,人们的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整体上进入______。2、变化(1)穿衣:人们的衣着变得______起来。(2)饮食:人们不仅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______,粗细搭配。(3)住房:人均居住面积在不断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______”。知识点二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1.交通运输的发展C.我国的轻工业发展很快
D.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变化3.1972年,有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那么他不可能看见的是(
)
A.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跑
B.人们用来招待他的主食是玉米饭C.大街上人们的服装只有灰色和蓝色两种D.人们大多住在简陋狭窄的房子里4.
“跳槽”、“人才招聘会”、“自主创新”等流行语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
)A.人民生活的提高
B.综合国力的提升C.医保制度的建立
D.就业制度的变化5.小王今年大学毕业,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制度,他的就业方式可以是(
)
①自主就业
②市场调节就业
③政府安排就业
④政府促进就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制度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为(
)
①“铁饭碗”逐渐被打破
②就业渠道拓宽,人们可通过人才市场自主选择职业
③持证上岗,就业培训、公开招聘等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④这种制度不要求人们学习,不需提高就业能力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7.张大爷一家真不幸,自己两夫妇没有工作,唯一的儿子又下了岗,但是他们一家被列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这属于(
)A.养老保险
B.基本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社会救济◆合作探究,拓展延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他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
二次备课
(1)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______位。(2)公路运输获得较快发展,我国_____________里程已居世界前列。(3)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4)城市道路建设也迅速发展,很多城市大力发展_______交通,改善城市交通状况。(5)人民的出行方式发生很大变化。2.电信事业的发展(1)电信事业:①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______网络。②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____。(2)互联网:起步晚,但发展迅速。(3)影响: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_____________和生活方式。◆达标测评,巩固新知1.小明的爸爸说:“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15岁)一顿能吃5碗饭,你却连2碗都吃不了。”小明争辩:“我吃了很多肉、鱼、菜,还喝了牛奶,奶奶说你那时几乎没有这些东西吃!”这段对话说明改革开放以来(
)A.国家粮食产量有所下降B.青少年深受西方饮食文化影响C.青少年的体质有所下降D.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建国以来,我国人民对于时间的掌握发生着变化,有这样的说法:50年代看天上(的太阳),70年代看墙上(的挂钟),80年代看手上(的手表),90年代看腰上(的手机)。这反映了(
)A.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变化
B.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变化材料二
上世纪60、70年代,大柳村人只有很少的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9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新房;村民娶亲用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旧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新四大件”。材料三
(未来中国)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大柳村人生活发生的变化。概述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二次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