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姓名
单位
年级/学科
八年级生物
章节
第24章第2节
翻转课型
常规翻转
课题名称
关注农村环境
主要知识点
农村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教学目标
预习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农村及农村主要的生态系统;
通过阅读资源包里的文本资料,了解农药的危害;
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微课视频,了解沼气发酵,认同发展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课堂目标
通过实施调查活动,能够列举农村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资料分析活动,能够描述生态农业的主要特征;
通过调查及探究活动,能够形成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积极参与身边环境的建设。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教学内容:本节内容讲述了农村环境的变化、如何发展生态农业。
教学重点:通过调查活动,能够列举农村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资料,培养学生如何在农村发展生态农业的意识。
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山区学校,学生们看得到周边的环境变化情况,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等等了解全国其它地方的环境状况,所以学生对此有一定的知识。八年级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相对来说较好,能熟练使用QQ、微信等交流工具,能够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获取知识,且已具备一定的小组合作能力,分工合作可以解决相关问题。在第一节学习了人与环境的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关注身边常见的环境问题,在教学中讨论分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利用已经建立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环境与资源
资源准备
无
1.发布学习预备单;
2.准备课前测试题;
3.准备学生课前自学微课;
4.对应学习任务单进行文本资料上传。
1.登录教学助手平台
2.学习预备单;
3.自主学习微课录制《生态农业》;
4.调查活动开展的所需方法指导和调查报告撰写指导的文本。
自主学习
1.学习课前微课视频;
2.完成自主学习单;
3.小组完成调查报告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在校内机房统一完成,调查报告小组合作完成)
通过教师端统计学生自主学习情况;
实时跟进学生的调查活动进展,及时给予指导;
根据学情准备课件;
准备进阶及后测题目。
设置教学活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精选题材,有效串联知识点,形成问题串。
互动深化
了解整体预习情况;
课前小测,知道自己的知识储备。
根据课堂活动单进行:
生产活动会影响环境(家乡环境的变化)
活动一:
调查活动:对比家乡环境的昨天和今天(课前完成调查)。
生态农业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
活动二:
资料分析:阅读教材P97《加强农药的环境监督刻不容缓》,思考问题:
带着问题观看视频《桑基鱼塘》。
活动三:
材料分析:1.新月村“鲜花插在猪粪上”;2.沼气发酵。
分析讨论某生态农业村的结构: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预习情况,课前小测;
针对性点拨精讲;
展示教学目标。
(二)探究思考,获取新知
下发情景任务,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
(三)合作思考,再探新知
展示情景,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四)师生共学,梳理总结
通过深化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多媒体课件
教学助手
互动平台
文本资料:
《鲜花插在猪粪上》
视频资料:
《桑基鱼塘》
巩固拓展
完成课堂检测单:
拓展延伸:借鉴和学习成功的生态农业模式
课后作业:设计自己家乡的生态农业模式和写一篇提醒人们关注环境的倡议书。
精练反馈
及时反馈,精讲点拨
引导学生设计自己家乡的生态农业模式和写一篇提醒人们关注环境的倡议书。
应答器,教师端及时统计,精准分析。
文本资料:借鉴和学习成功的生态农业模式。
教学流程图
教学资源(说明在教学中应用的资源、形式、制作或搜集方法)
评价方法或工具(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将用到哪些评价工具,如何评价以及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