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学案(基础款)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教学案(基础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4 17:11:15

文档简介

丰富的图形世界(基础)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由四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那么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是(
).
2.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不能截得三角形截面的几何体是
(
).
A.圆柱
B.圆锥
C.三棱柱
D.正方体
3.(2016?达州)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你”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  )
A.遇
B.见
C.未
D.来
4.按如图所示的图形中的虚线折叠可以围成一个棱柱的是(
).
5.如图所示,下列图形绕着虚线旋转一周得到圆锥体的是
(
)
6.(2014?杭州模拟)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用一个平面截去它的一个角,则截面不可能是(
A.
锐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腰直角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
7.五棱柱有________个顶点,________条棱,________个面.
8.柱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锥体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9.(2016?市南区一模)如图,5个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平面图形,小丽手中还有一个同样的小正方形,她想将它与图中的平面图形拼接在一起,从而可以构成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则小丽总共能有 
 种拼接方法.
10.如图所示是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得到的图形,则这个几何体是________.
11.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三棱锥,截面可能是
形或
形.
12.(2015?杭州模拟)如图,由四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中,若每个小正方体的棱长都是1,则该几何体俯视图和左视图的面积之和是  .
三、解答题
13.
如图所示是一个长方体的展开图,每个面上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如果面A在多面体的上面,那么哪一面会在下面?
(2)如果面F在多面体的后面,从左面看是面B,那么哪一面会在上面?
(3)从右面看是面A,从上面看是面E,那么哪一面会在前面?
14.(2014秋?围场县校级期末)连线:将图中四个物体与(下面一排中)其相应的俯视图连接起来.
15.如图所示是一个机器零件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求该零件的体积(取3.14,单位:mm)(提示:底面积×高).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2.【答案】A
3.【答案】D
【解析】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遇”与“的”是相对面,
“见”与“未”是相对面,
“你”与“来”是相对面.
故选D.
4.【答案】C
【解析】A、D中两个底面不能放在同一侧,B中侧面个数与底面边数不等,故选C.
5.【答案】D
【解析】选项A、B、C、D中的图形旋转一周分别形成圆台、球、圆柱和圆锥,故选D.
6.【答案】C
【解析】截面经过正方体的3个面时,得到三角形,但任意两条线段不可能垂直,所以截面不可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C.
二、填空题
7.【答案】10,
15,
7
【解析】五棱柱上底面有5个顶点,下底面有5个顶点,共10个顶点;上、下底面各有5条棱,竖直有5条棱,共15条棱;7个面,其中5个侧面,2个底面.
8.【答案】圆柱,棱柱;
圆锥,棱锥
9.【答案】4.
【解析】解:如图所示:
故小丽总共能有4种拼接方法.
故答案为:4.
10.【答案】三棱柱(或填正三棱柱)
【解析】考查空间想象能力.
11.【答案】三角,四边.
【解析】动手操作或空间想象,便得答案.
12.【答案】5
【解析】从左面看第一层一个小正方形,第二层一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第一层三个小正方形,该几何体俯视图和左视图的面积之和是2+3=5.
三、解答题
13.【解析】
解:(1)如果面A在多面体的上面,那么面C会在下面.
(2)如果面,在多面体的后面,从左面看是面C,那么向外折时面C会在上面,向里折时面A会在上面.
(3)从右面看是面A,从上面看是面E,那么向外折时从前面看是面B,向里折时从前面看是面D.
14.【解析】
解:如图所示:
15.
【解析】
解:(mm3),
即该零件的体积为40048
mm3.
提示:由该零件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可以确定该零件是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的,上面是一个高为32
mm,底面直径为20
mm的圆柱;下面是一个长为30
mm,宽为25
mm,高为40
mm的长方体,零件的体积是圆柱与长方体体积之和.
PAGE丰富的图形世界(基础)知识讲解
责编:张强
【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几何体的基本特征,能对这些几何体进行正确的识别和简单的分类,并能从组合图形中分离出基本几何体;
2.认识点、线、面、体的基本含义,了解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3.能辨认和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立方体及其简单组合体得到的形状图;
4.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和制作立体模型.
【要点梳理】
要点一、立体图形
1.
定义:
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就是立体图形,如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棱柱、棱锥也是常见的立体图形.
【高清课堂:多姿多彩的图形397362
空间图形的分类】
要点诠释:
常见的立体图形有两种分类方法:
2.
棱柱的相关概念:
在棱柱中,相邻两个面的交线叫做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通常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别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如下图)
要点诠释:(1)棱柱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平行四边形.
(2)长方体、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3)棱柱可分为直棱柱和斜棱柱.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斜棱柱的侧面是平行四边形.
3.点、线、面、体: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棱柱、棱锥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也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两种;面和面相交的地方形成线,线也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线和线相交的地方形成点.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此外,从运动的观点看: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要点二、展开与折叠
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要点诠释:(1)不是所有的立体图形都可以展成平面图形.例如,球便不能展成平面图形.
(2)不同的立体图形可展成不同的平面图形;同一个立体图形,沿不同的棱剪开,也可得到不同的平面图.
要点三、截一个几何体
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截出的面叫做截面.截面的形状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圆等等.
要点四、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一般是从以下三个方向:(1)从正面看;(2)从左面看;(3)从上面看.(如下图)
【典型例题】
类型一、立体图形
1.(2014秋?天津期末)下列图形不是立体图形的是(  )
A.

B.
圆柱
C.
圆锥
D.

【答案】D
【总结升华】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就是立体图形.
类型二、点、线、面、体
2.分别指出下列几何体各有多少个面?面与面相交形成的线各有多少条?线与线相交形成的点各有多少个?
如图所示.
【答案与解析】
解:(1)4个面,6条线,4个顶点;(2)6个面,12条线,8个顶点;(3)
9个面,16条线,9个顶点.
【总结升华】(1)数几何体中的点、线、面数时,要按一定顺序数,做到不重不漏.(2)一般地,n棱柱有(n+2)个面(其中2为两个底面),n棱锥有(n+1)个面(其中1为一个底面).
【高清课堂:多姿多彩的图形397362旋转体】
3.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可以得出下面相对应的立体图形,把有对应关系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连接起来.
【答案与解析】
【总结升华】“面动成体”,要充分发挥空间想象能力判断立体图形的形状.
举一反三:
【变式】(2014?长沙一模)如图,直角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
A.
B.
C.
D.
【答案】C
解:将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得到圆锥,
类型三、展开与折叠
4.(2016?徐州)下列图形中,不可以作为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是(  )
A.
B.
C.
D.
【思路点拨】利用不能出现同一行有多于4个正方形的情况,不能出现田字形、凹字形的情况进行判断也可.
【答案】C
【解析】正方体沿着不同棱展开,把各种展开图分类,可以总结为如下11种情况:
故选:C.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展开图,熟记展开图的11种形式是解题的关键,利用不是正方体展开图的“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即不能出现同一行有多于4个正方形的情况,不能出现田字形、凹字形的情况)判断也可.
举一反三:
【变式】说出下列四个图形(如图所示)分别是由哪个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
【答案】
(1)正方体;(2)圆柱;(3)三棱柱;(4)四棱锥.
类型四、截一个几何体
5.如图所示,用四个不同的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请根据截面的形状填空:
(1)截面是
正方形;(2)截面是
正方形;
(3)截面是
长方形;(4)截面是
长方形.
【思路点拨】根据正方体的形状及截面的角度和方向判断即可.
【答案与解析】
解:(1)竖截正方体,截面平行于侧面,那么截面应该是个正方形;
(2)横截正方体,截面平行于两底,那么截面应该是个正方形;
(3)(4)沿对边截正方体,截面应该都是个长方形.
故答案为:正方形;正方形;长方形;长方形.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正方体的截面,截面的形状既与被截的几何体有关,还与截面的角度和方向有关.
举一反三:
【变式】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则截面的形状不可能为(

A.四边形
B.七边形
C.六边形
D.三角形
【答案】B
类型五、从三个方向看物体的形状
6.如图所示的是一个三棱柱,试着把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得到的图形画出来.
【思路点拨】注意观察的角度和方向.
【答案与解析】
解:从正面观察这个三棱柱,看到的图形是长方形;从左面观察它,看到的图形是长方形;从上面观察,看到的图形是三角形.因此,从三个方向看,得到的图形如图所示.
【总结升华】若要画出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所得的图形,方向、角度一定要选准.因为从不同方向观察得到的图形往往不同.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多姿多彩的图形397362三视图例3】
【变式】画出下列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所得到的图形.
【答案】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PAGE【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2014?甘肃模拟)下列语句正确的(  )个
(1)带“﹣”号的数是负数;
(2)如果a为正数,则﹣a一定是负数;
(3)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
(4)0℃表示没有温度.
A.
0
B.
1
C.
2
D.
3
2.关于数“0”,以下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0是整数   
B.0是偶数
  C.0是正整数  
D.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如果规定前进、收入、盈利、公元后为正,那么下列各语句中错误的是
( 
)
  A.前进-18米的意义是后退18米
  B.收入-4万元的意义是减少4万元
  C.盈利的相反意义是亏损
  D.公元-300年的意义是公元后300年
4.一辆汽车从甲站出发向东行驶50千米,然后再向西行驶20千米,此时汽车的位置是
( 
)
  A.甲站的东边70千米处  
B.甲站的西边20千米处
  C.甲站的东边30千米处  
D.甲站的西边30千米处
5.在有理数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身高增长和体重减轻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B.有最大的数
C.没有最小的数,也没有最大的数
D.以上答案都不对
6.下列各数是正整数的是


A.-1
B.2
C.0.5
D.
二、填空题
1.(2014秋?朝阳区期末)如果用+4米表示高出海平面4米,那么低于海平面5米可记作  .
2.在数中,非负数是______________;非正数是
__________.
3.把公元2008年记作+2008,那么-2008年表示
.
4.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有理数是
.
5.(2016春?温州校级期中)如果向东行驶10米,记作+10米,那么向西行驶20米,记作 _________米.
6.是整数而不是正数的有理数是
.
7.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正数的有理数是
.
8.一种零件的长度在图纸上是()毫米,表示这种零件的标准尺寸是
毫米,加工要求最大不超过
毫米,最小不小于
毫米.
三、解答题
1.说出下列语句的实际意义.
(1)输出-12t
(2)运进-5t
(3)浪费-14元
(4)上升-2m
(5)向南走-7m
2.(2014秋?晋江市期末)下面两个圈分别表示负数集和分数集,请把下列6个数填入这两个圈中合适的位置.
﹣28%,,﹣2014,3.14,﹣(+5),﹣0.
3.(2015秋?赣州校级期末)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轿车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家庭.小明家买了一辆小轿车,他连续记录了7天中每天行驶的路程,以50km为标准,多于50km的记为“+”,不足50km的记为“﹣”,刚好50km的记为“0”,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路程(km)
﹣8
﹣11
﹣14
0
﹣16
+41
+8
(1)请你估计小明家的小轿车一月(按30天计)要行驶多少千米?
(2)若每行驶100km需用汽油8L,汽油每升7.14元,试求小明家一年(按12个月计)的汽油费用是多少元?
4.观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数,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请接着写出后面的两个数,你能说出第2011个数是什么吗?
(1)1,-2,3,-4,5,-6,7,-8,

,...
,...
(2)-1,,-,,,,,
,
,...
,...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1)带“﹣”号的数不一定是负数,如﹣(﹣2),错误;
(2)如果a为正数,则﹣a一定是负数,正确;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故不存在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的数此表述错误;
(4)0℃表示没有温度,错误.
综上,正确的有(2),共一个.
2.【答案】C
【解析】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但0是整数,是偶数,是自然数.
3.
【答案】D
【解析】D错误,公元-300年的意义应该是公元前300年.
4.
【答案】
C
【解析】画个图形有利于问题分析,向东50千米然后再向西20千米后显然此时汽车在甲站的东边30千米处.
5.【答案】C
【解析】A错误,因为身高与体重不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B错误,没有最大的数也没有最小数;C对.
6.
【答案】B
二、填空题
1.【答案】﹣5米  
2.【答案】0.5,100,0,
;,0,-45
【解析】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答案】公元前2008年
【解析】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4.【答案】0
【解析】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只有零.
5.【答案】-20.
【解析】解:∵向东行驶10米,记作+10米,
∴向西行驶20米,记作﹣20米,
故答案为:﹣20.
6.【答案】负整数和0
【解析】整数包括正整数和负整数,又因为不是正数,所以只能是负整数和0.
7.【答案】负分数
【解析】不是整数,则只能是分数,又不是正数,所以只能是负分数.
8.【答案】10,,
【解析】表示的数的范围为:大于,而小于,即大于而小于.
三、解答题
1.
【解析】(1)输出-12t表示输入12t

(2)运进-5t表示运出5t;
(3)浪费-14元表示节约14元;
(4)上升-2m表示下降2m;
(5)向南走-7m表示向北走7m.
提示:“-”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解析】
3.【解析】
解:(1)=50,
50×30=1500(km).
答:小明家的小轿车一月要行驶1500千米;
(2)×8×7.14×12=10281.6(元),
答:小明家一年的汽油费用是10281.6元.
4.【解析】(1)9,-10,…,2011,…
(2)
PAGE有理数的意义
责编:张强
【学习目标】
1.掌握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理解正数、负数、有理数的概念;
3.
掌握有理数的分类方法,初步建立分类讨论的思想.
【要点梳理】
要点一、正数与负数
像+3、+1.5、、+584等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
像-3、-1.5、、-584等在正数前面加“-”号的数,叫做负数.
要点诠释:
(1)一个数前面的“+”“-”是这个数的性质符号,
“+”常省略,但
“-”不能省略.
(2)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时,哪种为正可任意选择,但习惯把“前进、上升”等规定为正,而把“后退、下降”等规定为负.
(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
要点二、有理数的分类
(1)按整数、分数的关系分类:
(2)按正数、负数与0的关系分类: 
   
  
要点诠释:
(1)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整数也可以看作是分母为1的数.
(2)分数与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可以互化,所以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看作分数,但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分数,例如.
(3)正数和零统称为非负数;负数和零统称为非正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典型例题】
类型一、正数与负数
1.(2016?广州)中国人很早开始使用负数,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的“方程”一章,在世界数学史上首次正式引入负数.如果收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80元表示(  )
A.支出20元
B.收入20元
C.支出80元
D.收入80元
【思路点拨】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
【答案】C
【解析】解:根据题意,收入100元记作+100元,
则﹣80表示支出80元.
故选:C.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有理数的意义
356786
概念的应用例3(1)】
【变式1】(2015?太仓市模拟)一种大米的质量标识为“(50±0.5)千克”,则下列各袋大米中质量不合格的是(  )
A.50.0千克
B.50.3千克
C.49.7千克
D.49.1千克
【答案】D.
解:“50±0.5千克”表示最多为50.5千克,最少为49.5千克.
【变式2】(1)如果收入300元记作+300元,那么支出500元用___________
表示,0元表示__________
.
 
(2)若购进50本书,用-50本表示,则盈利30元如何表示?
【答案】(1)-500元;既没有收入也没有支出.
(2)不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不能表示.
【变式3】如果60m表示“向北走60m”,那么“向南走40m”可以表示为(
).
  A.-20m
   B.-40m
   C.20m
   D.40m
【答案】B
2.体育课上,华英学校对九年级男生进行了引体向上测试,以能做7个为标准,超过的次数记为正数,不足的次数记为负数,其中8名男生的成绩如下:2,-1,0,3,-2,-3,1,0
(1)
这8名男生有百分之几达到标准?
(2)
他们共做了多少引体向上?
【答案与解析】(1)由题意可知:正数或0表示达标,
而正数或0的个数共有5个,所以百分率为:;
答:这8名男生有62.5%达到标准.
(2)(7+2)+(7-1)+7+(7+3)+(7-2)+(7-3)+(7+1)+7=56(个)
答:他们共做了引体向上56个.
【总结升华】一定要先弄清“基准”是什么.
类型二、有理数的分类
【高清课堂:有理数的意义
356786
概念的应用例2】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非负数一定是正数.
B.
有最小的正整数,有最小的正有理数.
C.一定是负数.
D
.正整数和正分数统称正有理数.
【答案】D
【解析】(A)不对,因为非负数还包括0;(B)
最小的正整数为1,但没有最小的正有理数;(C)不对,当为负数或0时,则为正数或0,而不是负数;(D)对
【总结升华】一个有理数既有性质符号,又有除性质符号外的数值部分,两者合在一起才表示这个有理数.
举一反三:
【变式1】判断题:
(1)0是自然数,也是偶数.(

(2)0既可以看作是正数,也可以看成是负数.(

(3)整数又叫自然数.(

(4)非负数就是正数,非正数就是负数.(

【答案】√,
,,
【变式2】下列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正数都是整数
      (B)不是正数的数一定是负数
  (C)正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    
(D)0不是最小的有理数
【答案】D
4.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它所属于的集合的大括号里.
      1,
0.0708,
-700,
-3.88,
0,
3.14159265,

.
      正整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正分数集合:{    
…},
负分数集合:{      
…},分数集合:{
     …},
非负数集合:{      
…},非正数集合:{
     …}.
【答案】正整数:
1;负整数:-700;整数:1,0,-700;正分数:0.0708,3.14159265,;
  负分数:
-3.88,;
分数:0.0708,3.14159265,,-3.88,;
非负数:
1,0.0708,
3.14159265,0,;
非正数:-700,
-3.88,
0,
【解析】
【总结升华】填数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逐个考察,一一进行填写;二是逐个填写相关的集合,从给出的数中找出属于这个集合的数.此外注意几个概念:非负数包括0和正数;非正数包括0和负数.
举一反三:
【变式】(2014秋?惠安县期末)在有理数、﹣5、3.14中,属于分数的个数共有  个.
【答案】2.
类型三、探索规律
5.某校生物教师李老师在生物实验室做实验时,将水稻种子分组进行发芽试验:第1组取3粒,第2组取5粒,第3组取7粒,第4组取9粒,.按此规律,那么请你推测第n组应该有种子是
粒.
【答案】()
【解析】第1组取3粒,第2组取5粒,第3组取7粒,第4组取9粒,,由此我们观察到的粒数与组数之间有一定关系:,,,,,按此规律,第n组应该有种子数()粒.
【总结升华】研究一列数的排列规律时,其中的数与符号往往都与序数有关.
举一反三:
【变式1】有一组数列:2,-3,2,-3,2,-3,,根据这个规律,那么第2010个数是:
【答案】-3
【变式2】观察下列有规律的数:根据其规律可知第9个数是:
【答案】
PAGE【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5?铜仁市)2015的相反数是(  )
A.2015
B.-2015
C.-
D.
2.如果,那么两个数一定是(
).
A.都等于0
B.一正一负
C.互为相反数
D.互为倒数
3.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相等;
B.如果两个数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C.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
D.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正数.
4.(2016?娄底)已知点M、N、P、Q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其中对应的数的绝对值最大的点是(  )
A.M
B.N
C.P
D.Q
5.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B.
C.-3.7<-5.2
D.0>-2
6.若两个有理数a、b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如图所示,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a>b
B.|a|>|b|
C.-a<-b
D.-a<|b|
二、填空题
7.(2015?五通桥区一模)如果a与1互为相反数,则|a+2|等于________.
8.
化简下列各数:
(1)_
;(2)
;(3)________.
9.已知|x|=2,|y|=5,且x>y,则x=________,y=________.
10.数a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2|=

11.在数轴上,与-1表示的点距离为2的点对应的数是

12.已知,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三、解答题
13.(2016春?新泰市期中)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6的所有整数的和是多少?(列式计算)
14.化简下列各数,再用“<”连接.
(1)-(-54)
(2)-(+3.6)
(3)
(4)
15.(2014秋?孟津县期中)已知:a是﹣(﹣5)的相反数,b比最小的正整数大4,c是最大的负整数.计算:3a+3b+c的值是多少?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B
2.
【答案】C
【解析】若,则一定互为相反数;反之,若互为相反数,则
3.【答案】B
【解析】A错误,因为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这两个数可能互为相反数;B正确;C错误,因为0的绝对值是0,而0不是正数;D错误,因为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的数除了正数还有0.
4.【答案】D
【解析】解:∵点Q到原点的距离最远,
∴点Q的绝对值最大.
故选:D.
5.【答案】D
【解析】0大于负数.
6.【答案】B
【解析】离原点越远的数的绝对值越大.
二、填空题
7.【答案】1
【解析】∵a与1互为相反数,∴a=﹣1,把a=﹣1代入|a+2|得,|a+2|=|﹣1+2|=1.
8.【答案】
【解析】多重符号的化简是由“-”的个数来定,若“-”个数为偶数个时,化简结果为正;若“-”个数为奇数个时,化简结果为负.
9.【答案】
±2,-5
【解析】|
x
|=2,则x=±2;
|
y
|=5,
y=±5.但由于x>y,所以x=±2,y=-5
10.【答案】a-2
【解析】由图可知:a≥2,所以|a-2|=a-2.
11.【答案】-3,1
12.【答案】
【解析】将看成整体,即,则,故,.
三、解答题
13.【解析】
解:根据题意画出数轴,如图所示:
根据图形得: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6的所有整数有:﹣3,﹣4,﹣5,3,4,5,
这几个整数的和为:
(﹣3)+(﹣4)+(﹣5)+3+4+5
=[(﹣3)+3]+[(﹣4)+4]+[(﹣5)+5]
=0.
答:绝对值大于2而小于6的所有整数的和是0.
14.【解析】
(1)-(-54)=54
(2)-(+3.6)=-3.6
(3)
(4),
按从小到大排列可得:
15.
【解析】
解:∵a是﹣(﹣5)的相反数,
∴a=﹣5,
∵b比最小的正整数大4,
∴b=1+4=5,
∵c是最大的负整数,
∴c=﹣1,
∴3a+3b+c=3×(﹣5)+3×5﹣1,
=﹣15+15﹣1,
=﹣1.
PAGE绝对值与相反数(基础)
责编:张强
【学习目标】
1.借助数轴理解绝对值和相反数的概念;
2.知道|a|的绝对值的含义以及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
3.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和相反数,并会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有理数的大小;
4.通过应用绝对值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绝对值的意义和作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相反数
1.定义: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特别地,0的相反数是0.
要点诠释:
(1)“只”字是说仅仅是符号不同,其它部分完全相同.
(2)“0的相反数是0”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不能漏掉.
(3)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单独一个数不能说是相反数.
(4)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号即可.
2.性质:
(1)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这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
(2)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
要点二、多重符号的化简
多重符号的化简,由数字前面“-”号的个数来确定,若有偶数个时,化简结果为正,如-{-[-(-4)]}=4
;若有奇数个时,化简结果为负,如-{+[-(-4)]}=-4

要点诠释:
 (1)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仍然与原数相同,如+5=5,+(-5)=-5.
 (2)在一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就成为原数的相反数.如-(-3)就是-3的相反数,因此,-(-3)=3.
要点三、绝对值
1.定义: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例如+2的绝对值等于2,记作|+2|=2;-3的绝对值等于3,记作|-3|=3.
要点诠释:
(1)绝对值的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即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
(2)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离原点的距离越远,绝对值越大;离原点的距离越近,绝对值越小.
(3)一个有理数是由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来确定的.
2.性质:
(1)0除外,绝对值为一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0除外)的绝对值相等.
(3)绝对值具有非负性,即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总是正数或0.
要点四、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数轴法:在数轴上表示出这两个有理数,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
如:a与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
2.法则比较法:
两个数比较大小,按数的性质符号分类,情况如下:
两数同号
同为正号:绝对值大的数大
同为负号: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两数异号
正数大于负数
-数为0
正数与0:正数大于0
负数与0:负数小于0
要点诠释:
利用绝对值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步骤:(1)分别计算两数的绝对值;(2)比较绝对值的大小:
(3)判定两数的大小.
3.
作差法:设a、b为任意数,若a-b>0,则a>b;若a-b=0,则a=b;若a-b<0,a<b;反之成立.
4.
求商法:设a、b为任意正数,若,则;若,则;若,则;反之也成立.若a、b为任意负数,则与上述结论相反.
5.
倒数比较法:如果两个数都大于零,那么倒数大的反而小.
【典型例题】
类型一、相反数的概念
1.(2016?益阳)的相反数是(  )
A.2016
B.﹣2016
C.
D.
【思路点拨】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互为相反数的特征“只有符号不同”,所以只要将原数的符号变为相反的符号,即可求出其相反数.
【答案】C
【解析】解:∵﹣与只有符号不同,
∴﹣的相反数是.
故选:C.
【总结升华】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改变这个数的符号,其他部分都不变.
举一反三:
【变式】(2015?天水)若a与1互为相反数,则|a+1|等于(  )
A.-1
B.0
C.1
D.2
【答案】B
类型二、多重符号的化简
2.(2014秋?本溪校级月考)化简:
(1)﹣{+[﹣(+3)]};
(2)﹣{﹣[﹣(﹣|﹣3|)]}.
【答案与解析】
解:(1)原式=﹣{+[﹣3]}=﹣{﹣3}=3;
(2)原式=﹣{﹣[﹣(﹣3)]}=﹣{﹣[+3]}=﹣{﹣3}=3.
【总结升华】运用多重符号化简的规律解决这类问题较为简单.即数一下数字前面有多少个负号.若有偶数个,则结果为正;若有奇数个,则结果为负.
类型三、绝对值的概念
3.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0.3,0,
【思路点拨】,-0.3,0,在数轴上位置距原点有多少个单位长度,这个数字就是各数的绝对值.还可以用绝对值法则来求解.
【答案与解析】
方法1:因为到原点距离是个单位长度,所以.
因为-0.3到原点距离是0.3个单位长度,所以|-0.3|=0.3.
因为0到原点距离为0个单位长度,所以|0|=0.
因为到原点的距离是个单位长度,所以.
方法2:因为,所以.
因为-0.3<0,所以|-0.3|=-(-0.3)=0.3.
因为0的绝对值是它本身,所以|0|=0
因为,所以
【总结升华】求一个数的绝对值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如方法1),一种是利用绝对值的代数意义求解(如方法2),后种方法的具体做法为:首先判断这个数是正数、负数还是零.再根据绝对值的意义,确定去掉绝对值符号的结果是它本身,是它的相反数,还是零.从而求出该数的绝对值.
类型四、比较大小
4.比较下列有理数大小:
(1)-1和0;
(2)-2和|-3|

(3)和

(4)______
【答案】
(1)0大于负数,即-1<0;
(2)先化简|-3|=3,负数小于正数,所以-2<3,即-2<|-3|;
(3)先化简,,,即.
(4)先化简,,这是两个负数比较大小:因为,,而,所以,即<
【解析】(2)、(3)、(4)先化简,再运用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总结升华】在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时,可按下列步骤进行:先求两个负数的绝对值,再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最后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绝对值比大小
356845
典型例题2】
【变式】比大小:
______

-|-3.2|______-(+3.2);
0.0001______-1000;
______-1.384;
-π______-3.14.
【答案】>;=;>;>;<
类型五、绝对值非负性的应用
5.已知|2-m|+|n-3|=0,试求m-2n的值.
【思路点拨】由|a|≥0即绝对值的非负性可知,|2-m|≥0,|n-3|≥0,而它们的和为0.所以|2-m|=0,|n-3|=0.因此,2-m=0,n-3=0,所以m=2,n=3.
  
【答案】
解:因为|2-m|+|n-3|=0
且|2-m|≥0,|n-3|≥0
所以|2-m|=0,|n-3|=0
即2-m=0,n-3=0
所以m=2,n=3
故m-2n=2-2×3=-4.
【解析】由|a|≥0即绝对值的非负性可知,|2-m|≥0,|n-3|≥0,而它们的和为0.所以|2-m|=0,|n-3|=0.因此,2-m=0,n-3=0,所以m=2,n=3.
【总结升华】若几个数的绝对值的和为0,则每个数都等于0,即|a|+|b|+…+|m|=0时,则a=b=…=m=0.
类型六、绝对值的实际应用
6.正式足球比赛对所用足球的质量有严格的规定,下面是6个足球的质量检测结果,用正数记超过规定质量的克数,用负数记不足规定质量的克数.检测结果(单位:克):-25,+10,-20,+30,+15,-40.裁判员应该选择哪个足球用于这场比赛呢?请说明理由.
【答案】
因为|+10|<|+15|<|-20|<|-25|<|+30|<|-40|,所以检测结果为+10的足球的质量好一些.所以裁判员应该选第二个足球用于这场比赛.
【解析】根据实际问题可知,哪个足球的质量偏离规定质量越小,则足球的质量越好.这个偏差可以用绝对值表示,即绝对值越小偏差也就越小,反之绝对值越大偏差也就越大.
【总结升华】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变式】某企业生产瓶装食用调和油,根据质量要求,净含量(不含包装)可以有0.002L的误差.现抽查6瓶食用调和油,超过规定净含量的升数记作正数,不足规定净含量的升数记作负数.检查结果如下表:
  +0.0018
  -0.0023
  +0.0025
  -0.0015
  +0.0012
  +0.0010
请用绝对值知识说明:
  (1)哪几瓶是合乎要求的(即在误差范围内的)?
  (2)哪一瓶净含量最接近规定的净含量?
【答案】(1)绝对值不超过0.002的有4瓶,分别是检查结果为+0.0018,-0.0015,+0.0012,+0.0010的这四瓶
  
 
(2)第6瓶净含量与规定的净含量相差最少,最接近规定的净含量.
PAGE【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6?河南模拟)某市一天的最高气温为2℃,最低气温为﹣8℃,那么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
A.﹣10℃
B.﹣6℃
C.10℃
D.6℃
2.(2015?吉林)若等式0□1=﹣1成立,则□内的运算符号为(  )
 
A.
+
B.

C.
×
D.
÷
3.两个有理数相加,和小于其中一个加数而大于另一个加数,需满足(

A.两个数都是正数
B.两个数都是负数
C.一个是正数,另一个是负数
D.至少有一个数是零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正数加负数,和为0
B.两个正数相加和为正;两个负数相加和为负
C.两个有理数相加,等于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D.两个数的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一定是负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
B.负数减去负数,结果是负数
C.正数减去负数,结果是正数
D.被减数一定大于差
6.某粮店出售的三种品牌的面粉袋上,分别标有质量为(25±0.1)kg,(25±0.2)kg,(25±0.3)kg的字样,从中任意拿出两袋,它们的质量最多相差(
)
A.0.8kg
B.0.6kg
C.0.5kg
D.0.4kg
7.
-3+5的相反数是(
).
A.2
B.-2
C.-8
D.8
二、填空题
8.有理数
c在数轴上对应点位置如图所示,用“>”或“<”
(1)|a|______|b|;(2)a+b+c______0:
(3)a-b+c______0;(4)a+c______b;
(5)c-b______a.
9.(2015?上海)计算:|﹣2|+2=________.
10.某月股票M开盘价20元,上午10点跌1.6元,下午收盘时又涨了0.4元,则股票这天的收盘价是_______.
11.列出一个满足下列条件的算式:(1)所有的加数都是负数,和为-5,________;(2)一个加数是0,和是-5________;(3)至少有一个加数是正整数,和是-5,________.
12.
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规定一种新运算“☆”对于任意两个有理数a和b,有a☆b=a-b+1,请你根据新运算,计算(2☆3)☆2的值是
.
13.(2016?汉阳区模拟)计算(﹣3)+(﹣9)的结果为 
 .
三、解答题
14.计算题
(1)
(2)
(3)
(4)
(5)
(6)
15.
已知:|a|=2,|b|=3,求a+b的值.
16.(2014?永嘉县校级模拟)某人用400元购买了8套儿童服装,准备以一定价格出售,如果以每套儿童服装55元的价格为标准,超出的记作正数,不足的记作负数,记录如下:+2,﹣3,+2,+1,﹣2,﹣1,0,﹣2.(单位:元)
(1)当他卖完这八套儿童服装后是盈利还是亏损?
(2)盈利(或亏损)了多少钱?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解:2﹣(﹣8)
=2+8
=10℃.
故选C.
2.【答案】B
3.
【答案】C
【解析】举例验证.
4.【答案】B
【解析】举反例:如5+(-2)=+3≠0,故A错;如:(-2)+(-3)≠|-2|+|-3|,故C错;如(+2)+(-8)=-6,故D错误.
5.【答案】C
【解析】举反例逐一排除.
6.【答案】B
【解析】因为最低重量为24.7kg,最大重量为25.3kg,故质量最多相差25.3-24.7=0.6kg.
7.【答案】B
二、填空题
8.
【答案】<,<,>,>,>
【解析】由图可知:,且,再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可得答案.
9.【答案】4.
10.【答案】18.8元
【解析】跌1.6元记为-1.6元,涨0.4元记为+0.4元,故有收盘价为20+(-1.6)+0.4-18.8.
11.【答案】(1)(-2)+(-3)=-5
(2)(-5)+0=-5
(3)2+(-7)=-5
【解析】答案不唯一.
12.
【答案】-1
【解析】(2☆3)☆2=(2☆3)-2+1=2-3+1-2+1=-1
13.
【答案】-12.
【解析】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是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原式=﹣(3+9)=﹣12.
三、解答题
14.
【解析】(1)原式;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5)原式
(6)原式=
15.
【解析】由题意知:a=±2,
b=±3,所以要分四种情况代入求值.
∵|a|=2,

a=±2,
∵|b|=3,
∴b=±3.
当a=+2,
b=+3时,
a+b=(+2)+(+3)=+5;
当a=+2,
b=-3时,
a+b=(+2)+(-3)=-1;
当a=-2,b=+3时,
a+b=(-2)+(+3)=+1;
当a=-2,
b=-3时,
a+b=(-2)+(-3)=-5.
16.
【解析】
解:根据题意得
(1)2﹣3+2+1﹣2﹣1+0﹣2=﹣3,
55×8+(﹣3)=437元,
∵437>400,
∴卖完后是盈利;
(2)437﹣400=37元,
故盈利37元.
PAGE有理数的加减法(基础)
责编:张强
【学习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意义,法则及运算律,并会使用运算律简算;
2.掌握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和运算技巧,认识减法与加法的内在联系;
3.熟练将加减混合运算统一成加法运算,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的意义,运用加法运算律合理简算,并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理数的加法
1.定义:把两个有理数合成一个有理数的运算叫作有理数的加法.
2.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要点诠释:利用法则进行加法运算的步骤:
(1)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异号,还是有一个加数为零,以此来选择用哪条法则.
(2)确定和的符号(是“+”还是“-”).
(3)求各加数的绝对值,并确定和的绝对值(加数的绝对值是相加还是相减).
3.运算律:
有理数加法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文字语言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符号语言
a+b=b+a
加法结合律
文字语言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符号语言
(a+b)+c=a+(b+c)
要点诠释:交换加数的位置时,不要忘记符号.
【高清课堂:有理数的加减
382681
有理数的减法】
要点二、有理数的减法
1.定义: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例如:(-5)+?=7,求?,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要点诠释:(1)任意两个数都可以进行减法运算.
(2)
几个有理数相减,差仍为有理数,差由两部分组成:①性质符号;②数字即数的绝对值.
2.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有:.
要点诠释:
将减法转化为加法时,注意同时进行的两变,一变是减法变加法;二变是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如:
要点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运算,适当应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典型例题】
类型一、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1.计算:
(1)(+20)+(+12);
(2);
(3)(+2)+(-11);
(4)(-3.4)+(+4.3);
(5)(-2.9)+(+2.9);
(6)(-5)+0.
【答案与解析】(1)(2)属于同一类型,用的是加法法则的第一条;(3)(4)属于同一类,用的是加法法则的第二条;(5)用的是第二条: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6)用的是法则的第三条.
(1)(+20)+(+12)=+(20+12)=+32=32;
(2)
(3)(+2)+(-11)=-(11-2)=-9
(4)(-3.4)+(+4.3)=+(4.3-3.4)=0.9
(5)(-2.9)+(+2.9)=0;
(6)(-5)+0=-5.
【总结升华】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是有理数加法的难点,在应用法则时,一定要先确定符号,再计算绝对值.
举一反三:
【变式1】计算:
【答案】
【变式2】计算:(1)
(+10)+(-11);
(2)
【答案】(1)
(+10)+(-11)=﹣(11-10)=﹣1;
(2)
类型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
计算:(1)(-32)-(+5);
(2)(+2)-(-25).
【思路点拨】此题是有理数的减法运算,先按照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再按照有理数的加法进行计算.
【答案与解析】法一:
法二:(1)原式=-32-5=-32+(-5)=-37;(2)原式=2+25=27
【总结升华】算式中的“+”或“-”既可以看作运算符号按法则进行计算,也可以看作是性质符号按多重符号化简进行计算.
举一反三:
【变式】(2015?泰安)若(  )﹣(﹣2)=3,则括号内的数是(  )
 
A.
﹣1
B.
1
C.
5
D.
﹣5
【答案】B.
根据题意得:3+(﹣2)=1,则1﹣(﹣2)=3.
类型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2016春?浦东新区期中)计算:3.8+4﹣(+6)+(﹣8)
【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有理数加减法统一成加法,求解即可.
【答案与解析】
解:原式=(3.8﹣6.8)+(4﹣8)
=﹣3﹣4
=﹣7,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如果在一个式子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把减法都转化成加法,并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有理数的加减
382681
简便方法计算】
【变式】用简便方法计算:
(1)(-2.4)+(-4.2)+(-3.8)+(+3.1)+(+0.8)+(-0.7)
(2)
2
【答案】
(1)
原式=[(-3.8)+
(-4.2)]+[
(-2.4)+
(-0.7)
+(+3.1)]+(+0.8)=-8+0.8=-7.2
(2)原式=(2-1-4)+(--+-)=-3+[-++(--)]=-3-1=-4
类型四、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在实际中的应用
4.(2014秋?香洲区期末)邮递员骑车从邮局出发,先向南骑行2km到达A村,继续向南骑行3km到达B村,然后向北骑行9km到C村,最后回到邮局.
(1)以邮局为原点,以向北方向为正方向,用1cm表示1km,画出数轴,并在该数轴上表示出A、B、C三个村庄的位置;
(2)C村离A村有多远?
(3)邮递员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思路点拨】(1)以邮局为原点,以向北方向为正方向用1cm表示1km,按此画出数轴即可;
(2)可直接算出来,也可从数轴上找出这段距离;
(3)邮递员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即数轴上这些点的绝对值之和.
【答案与解析】
解:(1)依题意得,数轴为:

(2)依题意得:C点与A点的距离为:2+4=6(千米);
(3)依题意得邮递员骑了:2+3+9+4=18(千米).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有实际生活中对数轴的应用能力,只要掌握数轴的基本知识即可.
举一反三:
【变式1】华英中学七年级(14)班的学生分成五组进行答题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后各组的得分如下表: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100
150
350
-400
-100
(1)第一名超过第二名多少分?
(2)第一名超过第五名多少分?
【答案】由表看出:第一名350分,第二名150分,第五名-400分.
(1)
350-150=200(分)
(2)
350-(-400)=350+400=750(分)
答:第一名超过第二名200分;第一名超过第五名750分.
【变式2】某产粮专业户出售粮食8袋,每袋重量(单位:千克)如下:
197,202,197,203,200,196,201,198.
计算出售的粮食总共多少千克?
【答案】法一:以20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则这8个数的差的累计是:(-3)+(+2)+(-3)+(+3)+0+(-4)+(+1)+(-2)=-6
200×8+(-6)=1594(千克)
答:出售的粮食共1594千克.
法二:197+202+197+203+200+196+201+198=1594(千克)
答:出售的粮食共1594千克.
PAGE【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5?佛山)﹣3的倒数为(  )
 
A.﹣
B.
C.
3
D.
﹣3
2.下列计算①(﹣1)×(﹣2)×(﹣3)=6;②(﹣36)÷(﹣9)=﹣4;③×(﹣)÷(﹣1)=;④(﹣4)÷×(﹣2)=16.其中正确的个数(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3.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数与1相乘仍得这个数.
B.互为相反数(除0外)的两个数的商为-1.
C.一个数与-1相乘得这个数的相反数.
D.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商为1.
4.两个数之和为负,商为负,则这两个数应是
(
)
A.同为负数
B.同为正数
C.一正一负且正数的绝对值较大
D.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5.计算:的结果是(

A.-8
B.8
C.-2
D.2
6.
在算式中的所在位置,填入下列哪种运算符号,计算出来的值最小(
).
A.+
B.-
C.×
D.÷
7.
下列计算:①0-(-5)=-5;②;③;④;⑤若,则x的倒数是6.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
8.(2015?镇江二模)(﹣6)×(﹣)=  .
9.若,则
0,
0,
0.
10.
若|a|=5,b=-2,且a÷b>0,则a+b=________.
11.在-2,3,4,-5这四个数中,任取两个数相乘所得积最大的是
,所得的商最小是
12.如果6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得积为负数,则在这6个乘数中,正的乘数有
个.
13.如果,那么
0.
14.
是一个简单的数值运算程序,当输入-1时,则输出的数值____.
三、解答题
15.计算:
(1)(-0.125)×(-18)×(-8)×0×(-1)
(2)
(3)
(-6)×45+(-6)×55
(4)
16.(2016?杭州)计算6÷(﹣),方方同学的计算过程如下,原式=6+6=﹣12+18=6.请你判断方方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你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17.已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m的倒数等于它本身,则
的结果是多少?
18.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华盛公司去年1~3月平均每月亏损15万元,4~6月平均每月盈利20万元,7~10月平均每月盈利17万元,11~12月平均每月亏损23万元这个公司决定:若平均每月盈利在3万元以上,则继续做原来的生产项目,否则要改做其他项目.请你帮助该公司进行决策是否要改做其他项目,并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C
【解析】解:①(﹣1)×(﹣2)×(﹣3)=﹣6,故原题计算错误;
②(﹣36)÷(﹣9)=4,故原题计算错误;
③×(﹣)÷(﹣1)=,故原题计算正确;
④(﹣4)÷×(﹣2)=16,故原题计算正确,
正确的计算有2个,
故选:C.
3.【答案】D
【解析】D错误,因为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是1,而不是商.
4.【答案】D
【解析】商为负,说明两数异号;和为负,说明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5.【答案】A
【解析】
6.【答案】C
【解析】填入“+”时,算式4-|-3+5|=4-2=2;填入“-”时,算式4-|-3-5|=4-8=-4;填入“×”时,算式4-|-3×5|=4-15=-11;填入“÷”时,4-|-3÷5|=.因此,填入“×”时,计算出来的值最小.
7.【答案】B
【解析】②③正确.0-(-5)=5;(-36)÷(-9)=4.
二、填空题
8.【答案】2.
【解析】(﹣6)×(﹣)=2.
9.【答案】<,<,>
【解析】由可得:同号,又,所以同负,进而可得:这两个数的商应为正数.
10.【答案】-7
【解析】由|a|=5,知a=±5.而ab>0,说明a、b是同号,而b=-2<0,所以a=-5,所以a+b=(-5)+(-2)=-7.
11.【答案】12;-2
【解析】选择3和4相乘所得的积最大,选择4和-2,并且4除以-2所得的商最小.
12.【答案】1,3,5
【解析】积为负数,说明其中负因子的个数为奇数个,因为共有偶数个因子,所以正因子的个数也为奇数个,所以为:1,3,5
13.【答案】<
【解析】由可得:异号,又与同号,所以而所以
14.【答案】4
【解析】(-1)×(-1)+3=4
三、解答题
15.【解析】
(1)(-0.125)×(-18)×(-8)×0×(-1)=0
(2)
(3)(-6)×45+(-6)×55=(-6)×(45+55)=-600
(4)原式=
16.【解析】解:方方的计算过程不正确,
正确的计算过程是:
原式=6÷(﹣+)
=6÷(﹣)
=6×(﹣6)
=﹣36.
17.【解析】由题意得a+b=0,cd=1,m=1或m=-1.
当m=1时,原式;
当m=-1时,原式.
综合可知:的结果是0或-2.
18.【解析】不需要改做其他项目.
理由:(-15)×3+20×3+17×4+(-23)×2=-45+60+68-46=37(万元).因为
,所以不需要改做其他项目.
PAGE有理数的乘除(基础)
责编:张强
【学习目标】
1.会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并运用相关运算律进行简算;
2.
理解乘法与除法的逆运算关系,会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
3.
巩固倒数的概念,能进行简单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4.
培养观察、分析、归纳及运算能力.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理数的乘法
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要点诠释:
(1)
不为0的两数相乘,先确定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2)当因数中有负号时,必须用括号括起来,如-2与-3的乘积,应列为(-2)×(-3),不应该写成-2×-3.
2.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的推广:(1)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2)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
要点诠释:(1)在有理数的乘法中,每一个乘数都叫做一个因数.
(2)几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相乘,先根据负因数的个数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各因数的绝对值相乘.
(3)几个数相乘,如果有一个因数为0,那么积就等于0.反之,如果积为0,那么至少有一个因数为0.
3.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相等,即: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即:abc=(ab)c=a(bc).
(3)乘法分配律: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
要点诠释:
(1)在交换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符号一起交换.
(2)乘法运算律可推广为: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因数的位置,或者把其中的几个因数相乘.如abcd=d(ac)b.一个数同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如a(b+c+d)=ab+ac+ad.
(3)运用运算律的目的是“简化运算”,有时,根据需要可以把运算律“顺用”,也可以把运算律“逆用”.
要点二、有理数的除法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要点诠释:(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是互相依存的.如-2的倒数是,-2和是互相依存的;
(2)0和任何数相乘都不等于1,因此0没有倒数;
(3)倒数的结果必须化成最简形式,使分母中不含小数和分数;
(4)互为倒数的两个数必定同号(同为正数或同为负数).
2.
有理数除法法则:
法则一: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
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要点诠释:(1)一般在不能整除的情况下应用法则一,在能整除时应用法则二方便些.
(2)因为0没有倒数,所以0不能当除数.
(3)法则二与有理数乘法法则相似,两数相除时先确定商的符号,再确定商的绝对值.
要点三、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由于乘除是同一级运算,应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一般先将除法化成乘法,然后确定积的符号,最后算出结果.
要点四、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如无括号,则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如有括号,则先算括号里面的.
【典型例题】
类型一、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1.(2015?台湾)算式(﹣1)×(﹣3)×之值为何?(  )
 
A.
B.
C.
D.
【思路点拨】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先确定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即可
【答案】D.
【解析】
解:原式=××=
.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乘法,掌握乘法法则是解题的关键,计算时,先确定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
2.
(1);
(2)(1-2)(2-3)(3-4)…(19-20);
(3)(-5)×(-8.1)×3.14×0.
【答案与解析】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首先确定积的符号,然后把绝对值相乘.因数是小数的要化为分数,是带分数的通常化为假分数,以便能约分.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1);
(2)(1-2)(2-3)(3-4)…(19-20);
(3)(-5)×(-8.1)×3.14×0=0.
【总结升华】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确定,与正因数的个数无关.当因数中有一个数为0时,积为0.
3.运用简便方法计算:
(1)
(2)(-0.25)×0.5×(-100)×4
(3)
【思路点拨】
(1)根据题目特点,可以把折成,再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2)运用乘法结合律,把第1、4个因式结合在一起.(3)逆用乘法分配律:ab+ac=a(b+c).
【答案与解析】
解:(1)
(分配律)
(2)(-0.25)×0.5×(-100)×4
=(-4×0.25)×[0.5×(-100)]
(交换律)
=-1×(-50)=50(结合律)
(3)
(逆用乘法的分配律)
【总结升华】首先要观察几个因数之间的关系和特点.适当运用“凑整法”进行交换和结合.
举一反三:
【变式1】(2014?玄武区一模)计算16.8×+7.6×的结果是  .
【答案】7.
解:原式=8.4×
=(8.4+7.6)×
=16×
=7.
【高清课堂:有理数乘除
381226
多个有理数相乘例2】
【变式2】;
【答案】(
类型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4.计算:(1)(-32)÷(-8)
(2)
【答案与解析】
(1)(-32)÷(-8)=+(32÷8)=
4
……用法则二进行计算.
(2)
……用法则一进行计算.
【总结升华】(1)乘法、除法的符号法则是一致的,两数相乘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2)除法的两个法则是一致的,应学会灵活选择.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有理数乘除
381226
有理数除法(法则)】
【变式】
计算:(1)
【答案】原式
类型三: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5.(2015秋?德惠市校级期中)计算:(﹣2)×.
【思路点拨】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即可得到结果.
【答案与解析】解:原式=2××3×3
=9.
【总结升华】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乘除法,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举一反三:
【变式1】计算:(-9)÷(-4)÷(-2)
【答案】
(-9)÷(-4)÷(-2)=-9÷4÷2=
【变式2】计算:(1)
(2)
【答案】
(1)
(2)
类型四、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6.
计算(1);
(2)
【答案与解析】(1)
=6-2+9-5=8
(2)法1:原式=
法2:由(1)知:,所以
【总结升华】除法没有分配律,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时,若除数是和的形式,一般先算括号内的,然后再进行除法运算,也可以仿照方法2利用倒数关系巧妙解决.
举一反三:
【变式】
【答案】
原式
类型五:利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解决实际问题
7.气象统计资料表明,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6℃.如果现在地面的气温是27℃,那么8000米的高空的气温大约是多少?
【思路点拨】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高度变化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由于“高度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降低6℃”,8000米的高空比地面高度增加8000米,因此气温降低6×8=48℃,由此便可求出高空的气温.
【答案与解析】
解:(℃)
因此8000米的高空的气温大约是-21℃.
【总结升华】本题是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关键是读懂题意,弄清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再列出正确的算式.
PAGE【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5?南昌)2015年初,一列CRH5型高速车组进行了“300000公里正线运营考核”标志着中国高速快车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将3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3×106
B.
3×105
C.
0.3×106
D.
30×104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大于这个数
B.一个数的平方一定是正数
C.一个数的平方一定小于这个数
D.一个数的平方不可能是负数
3.式子的意义是(
).
A.
4与5商的立方的相反数
B.4的立方与5的商的相反数
C.4的立方的相反数除5
D.的立方
4.(2016?宝应县一模)(﹣1)2016的值是(  )
A.1
B.﹣1
C.2016
D.﹣2016
5.计算(-1)2+(-1)3=(
)
 
A.-2
B.-
1
C.0
D.2
6.观察下列等式:71=7,72=49,73=343,74=2401,75=16807,76=117649…由此可判断7100的个位数字是(
)

A.7
B.9
C.3
D.1
7.一根1米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如此下去,第6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
)

A.米
B.米
C.米
D.米
二、填空题
8.在(-2)4中,指数是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在-23中,指数是________,底数是________,在中底数是________,指数是________.
9.(2014?郸城县校级模拟)计算:﹣(﹣3)2= 
 .
10.

;=


11.
,
12.6008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把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还原).
13.


,……,从而猜想:…….
三、解答题
14.(2016春?浦东新区期中)(﹣3)2﹣(1)3×﹣6÷|﹣|3.
15.(2014秋?蓬溪县校级月考)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半个小时分裂一次(由1个分裂成2个).若经过4小时,100个这样的细菌可分裂成多少个?
16.探索规律:观察下面三行数,
  2,
-4,
8,
-16,
32,
-64,…

  -2,
-8,
4,
-20,
28,
-68,…  

  -1,
2,
-4,
8,
-16,
32,…  

  (1)
第①行第10个数是多少?
  (2)
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
  (3)
取每行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B.
2.【答案】D
【解析】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大小不定,例如:;而;,从而A,C均错;一个数的平方是正数或0,即非负数,所以B错,只有D对.
3.【答案】B
【解析】表示4的立方与5的商的相反数
4.【答案】A
【解析】解:∵(﹣1)2016=1,
∴(﹣1)2016的值是1,
故选A.
5.【答案】C
【解析】
(-1)2=1,(-1)3=-1
6.【答案】D
【解析】个位上的数字每4个一循环,100是4的倍数,所以的个位数字应为1.
7.【答案】C
二、填空题
8.【答案】4

-2

3

2,
2,
2
【解析】依据乘方的定义解答
9.
【答案】﹣9.
10.【答案】3,
-32,
11.【答案】-27,72
12.【答案】6.008×106

300
800;
13.【答案】
【解析】

,,
……
从而猜想:每组数中,右边的幂的底数与左边的最后一个数的关系是:.
所以…….
三、解答题
14.【解析】
解:原式=9﹣×﹣6÷
=9﹣﹣6×
=9﹣﹣
=9﹣21
=﹣12.
15.【解析】
解:根据题意得:100×28=25600(个),
则经过4小时,100个这样的细菌可分裂成25600个.
16.【解析】
(1)2,
-4,
8,
-16,
32,
-64,…

  第①行可以改写为:2,
,,……,,……
  由-2的指数规律,可以知道n=10时,即
=-1024为第
①行第10个数.
(2)第②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减4;第③行数是第①行相应的数的-0.5倍;
(3)第②行第10个数为-1024-4=-1028
  
第③行第10个数为(-0.5)(-1024)=512
  所以第①行、第②行、第③行第10个数字之和为-1024+(-1028)+512=-1540.
PAGE【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6?益阳)的相反数是(  )
A.2016
B.﹣2016
C.
D.
2.(2015?菏泽)如图,四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M,P,N,Q,若点M,N表示的有理数互为相反数,则图中表示绝对值最小的数的点是(  )
 
A.点M
B.
点N
C.
点P
D.
点Q
3.
在-(-2),-|-7|,-|+1|,|-中,负数的个数是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据有关资料显示,2011年遵义市全年财政总收入202亿元,将202亿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 
 )
A.2.02×人
 
B.202×人
 
C.2.02×人
D.2.02×人
5.若-1
A.a2B.a
<<
a2
C.a2
D.a
<
a2
<
6.在数轴上距2.5有3.5个单位长度的点所表示的数是(
)
A.6
B.-6
C.-1
D.-1或6
7.a,b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则下列正确的是(

A.
a+b>0
B.
ab>0
C.>0
D.a-b>0
8.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的两点分别是A,B.请你将具体数值代入,,充分实验验证:对于任意有理数,,计算A,
B两点之间的距离正确的公式一定是(

A.
B.
C.
D.
二、
填空题
9.(2015?湖州)计算:23×()2= 
 .
10.水池中的水位在某天八个不同时刻测得记录为:(规定向上为正,向下为负,单位:厘米)+3,0,-1,+5,-4,+2,-3,-2,那么这里0的含义是___________.
11.德国科学家贝塞尔推算出天鹅座第61颗暗星距离地球102
000
000
000
000千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暗星到地球的距离为___
_____千米.
12.,则;
,则.
13.已知实数a
,
在数轴上如下图所示,则=
.
14.若|a-2|+|b+3|=0,则3a+2b=

15.=

16.(2016春?江苏校级期末)观察下列各式: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你从中发现底数为3的幂的个位数有什么规律吗?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回答:32016的个位数字是 
 .
三、
解答题
17.计算:
(1)
(2)
(3)21-49.5+10.2-2-3.5+19
(4)
18.已知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且x的绝对值为3,求2x2-(ab-c-d)+|ab+3|的值.
19.(2015?顺义区一模)居民用电计费实行“一户一表”政策,以年为周期执行阶梯电价,即:一户居民全年不超过2880度的电量,执行第一档电价标准为0.48元/度;全年用电量在2880度到4800度之间(含4800),超过2880度的部分,执行第二档电价标准为0.53元/度;全年用电量超过4800度,超过4800度的部分,执行第三档电价标准为0.78元/度.小敏家2014年用电量为3000度,则2014年小敏家电费为多少元?
20.先观察下列各式:
;;;…;,根据以上观察,计算:…的值.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解:∵﹣与只有符号不同,
∴﹣的相反数是.
故选:C.
2.【答案】C.
【解析】∵点M,N表示的有理数互为相反数.
∴原点的位置大约在O点,
∴绝对值最小的数的点是P点,故选C.
3.【答案】
C
【解析】负数有三个,分别是:-|-7|,-|+1|,
4.【答案】D
5.【答案】C
【解析】由-1a
|<,所以a>,所以a2.
6.【答案】D
【解析】2.5+3.5=6,
2.5-3.5=-1
7.【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a、b异号,且b的绝对值较大.
8.【答案】D
【解析】按正负对,分类讨论.
二、填空题
9.【答案】2.
【解析】23×()2=8×=2.
10.【答案】水位无变化
11.【答案】1.02×1014
12.【答案】  
13.【答案】1-a
 
【解析】由图可知:a-1<0,所以
│a-1│=-(a-1)=1-
a
14.【答案】0
【解析】∵|a-2|+|b+3|=0,∴a-2=0,b+3=0,即a=2,b=-3.∴3a+2b=6-6=0;
15.【答案】-5
 
【解析】
16.【答案】1
【解析】解:31=3,32=9,33=27,34=81,
35=243,36=729,37=2187,……,
∵2016÷4=504,
∴32016的个位数字与第4个数的个数数相同,是1.
故答案为:1.
三、解答题
17.【解析】
解:
(1)
原式
(2)
原式
(3)原式=[(21+19)+10.2]+[(-49.5-3.5)-2]=50.2-55=-4.8
(4)
原式=
18.【解析】解:将ab=1,c+d=0,|x|=3代入所给式子中得:
2×32-1+|1+3|=21.
所以2x2-(ab-c-d)+|ab+3|=21
19.【解析】
解:根据题意得:2880×0.48+(3000﹣2880)×0.53=1446(元),
则2014年小敏家电费为1446元.
20.【解析】
解:原式
PAGE《有理数及其运算》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
责编:张强
【学习目标】
1.理解有理数及其运算的意义,提高运算能力.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
3.体会转化、归纳等思想;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混合运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要点一、有理数的相关概念
1.有理数的分类:
(1)按定义分类:
(2)按性质分类:
要点诠释:(1)用正数、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2)有理数“0”的作用:
作用
举例
表示数的性质
0是自然数、是有理数
表示没有
3个苹果用+3表示,没有苹果用0表示
表示某种状态
表示冰点
表示正数与负数的界点
0非正非负,是一个中性数
2.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要点诠释:(1)一切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的是有理数,如.
(2)在数轴上,右边的点所对应的数总比左边的点所对应的数大.
3.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称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要点诠释:(1)一对相反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位于原点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这两点是关于原点对称的.
(2)求任意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号即可.
(3)多重符号的化简:数字前面“”号的个数若有偶数个时,化简结果为正,若有奇数个时,化简结果为负.
4.绝对值:
(1)代数意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数a的绝对值记作.
(2)几何意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要点二、有理数的运算
1
.法则:
(1)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3)乘法法则: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4)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即a÷b=a·(b≠0)

(5)乘方运算的符号法则:①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②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非零次幂都是0.
 
(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①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②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③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要点诠释:“奇负偶正”口诀的应用:
(1)多重负号的化简,这里奇偶指的是“-”号的个数,例如:-[-(-3)]=-3,
-[+(-3)]=3.
(2)有理数乘法,当多个非零因数相乘时,这里奇偶指的是负因数的个数,正负指结果中积的符号,例如:(-3)×(-2)×(-6)=-36,而(-3)×(-2)×6=36.
(3)有理数乘方,这里奇偶指的是指数,当底数为负数时,指数为奇数,则幂为负;指数为偶数,则幂为正,例如:


2.运算律:
(1)交换律:

加法交换律:a+b=b+a;
②乘法交换律:ab=ba;
(2)结合律:
①加法结合律:
(a+b)+c=a+(b+c);
②乘法结合律:(ab)c=a(bc)
(3)分配律:a(b+c)=ab+ac
要点三、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有:(1)数轴比较法;(2)法则比较法: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3)
作差比较法.(4)作商比较法;(5)倒数比较法.
要点四、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的形式(其中1≤,是正整数),此种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例如:200
000=.
【典型例题】
类型一、有理数相关概念
1.若一个有理数的:(1)相反数;(2)倒数;(3)绝对值;(4)平方;(5)立方,等于它本身.则这个数分别为(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________.
【答案】(1)0;
(2)1和-1;(3)正数和0;(4)1和0;(5)-1、0和1
【解析】根据定义,把符合条件的有理数写全.
【总结升华】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倒数,绝对值,相反数等概念.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有理数专题复习
357133
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变式】(1)的倒数是 
;的相反数是 
 ;的绝对值是 
 .
-(-8)的相反数是
;的相反数的倒数是_____.
(2)某种食用油的价格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涨落,规定上涨记为正,则-5.8元的意义是
_
;如果这种油的原价是76元,那么现在的卖价是

(3)
上海浦东磁悬浮铁路全长30km,单程运行时间约为8min,那么磁悬浮列车的平均速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约为
m/min.
(4)
若a、b互为相反数,c、d互为倒数,则____

【答案】(1);

;-8;2
(2)降价5.8元,70.2
元;(3);(4)3;
2.(2015?杭州模拟)已知|x|=|﹣3|,则x的值为 
 .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知|x|=3,由绝对值的性质,即可推出x=±3.
【答案】±3.
【解析】
解:∵|﹣3|=3,
∴|x|=3,
∵|±3|=3,
∴x=±3.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绝对值的性质,关键在于求出3和﹣3的绝对值都为3.
3.在下列两数之间填上适当的不等号:
________.
【思路点拨】根据“a-b>0,a-b=0,a-b<0分别得到a>b,a=b,a<b”来比较两数的大小.
【答案】

【解析】
解法一:作差法
由于,所以
解法二:倒数比较法:因为
所以
【总结升华】比较大小常用的有五种方法,要根据数的特征选择使用.
举一反三:
【变式】(2015?宁德)有理数a,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a+b<0
B.
a﹣b<0
C.
a?b>0
D.
>0
【答案】B.
类型二、有理数的运算
4.(2016?厦门)计算:.
【思路点拨】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除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
【答案与解析】
解:原式=10+8×﹣2×5
=10+2﹣10
=2.
【总结升华】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首先弄清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边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计算,然后利用各种运算法则计算,有时可以利用运算律来简化运算.
举一反三:
【变式】计算:(1)
(2)
【答案】解:(1)
(2)
=-16+4-3×1
=-15
类型三、数学思想在本章中的应用
 5.(1)数形结合思想:有理数a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如图所示,则a,-a,1的大小关系.
A.-a<a<1
B.1<-a<a
C.1<-a<a
D.a<1<-a
 
 
(2)分类讨论思想:已知|x|=5,|y|=3.求x-y的值.
 
 
(3)转化思想:计算:
【答案与解析】
解:(1)将-a在数轴上标出,如图所示,得到a<1<-a,所以大小关系为:a<1<-a.
所以正确选项为:D.
(2)因为|
x|=5,所以x为-5或5
因为|y|=3,所以y为3或-3.
当x=5,y=3时,x-y=5-3=2
当x=5,y=-3时,x-y=5-(-3)=8
当x=-5,y=3时,x-y=-5-3=-8
当x=-5,y=-3时,x-y=-5-(-3)=-2
故(x-y)的值为±2或±8
(3)原式=
【总结升华】在解题中合理利用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数形结合——“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使问题简单化,具体化;分类讨论中注意分类的两条原则:分类标准要统一,而且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转化思想就是把“新知识”转化为“旧知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
举一反三:
【变式】若a是有理数,|a|-a能不能是负数?为什么?
【答案】解:
当a>0时,|a|-a=a-a=0;
 
 
当a=0时,|a|-a=0-0=0;
 
 
当a<0时,|a|-a=-a-a=-2a>0.
 
 所以,对于任何有理数a,|a|-a都不会是负数.
类型四、规律探索
6.将1,,,,,,…,按一定规律排列如下:
请你写出第20行从左至右第10个数是________.
【思路点拨】通过观察题目所给的图形、表格或一段语言叙述,然后归纳总结,寻找规律.
【答案】
【解析】
认真观察可知,第1行有1个数,第2行有2个数,第3行有3个数,……,所以第20行有20个数,从第1行到第20行共有1+2+3+…+20=210个数,所以第20行最后一个数的绝对值应是;又由表中可知,凡是分母是偶数的分数是负数,故第20行最后一个数是,以此类推向前10个,则得到第20行第10个数是.
【总结升华】特例助思,探究规律,这类题主要是通过观察分析,从特殊到一般来总结发现规律,并将规律表示出来.
PAGE【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
x减去y的平方的差,用代数式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2.(2014秋?临潼区期末)下列各式符合代数式书写规范的是(  )
 
A.
B.
a×3
C.
2m﹣1个
D.
1m
3.(2016?港南区二模)已知:a﹣3b=2,则6﹣2a+6b的值为(  )
A.2
B.﹣2
C.4
D.﹣4
4.已知单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系数是-4,次数是3
B.系数是,次数是3
C.系数是,次数是3
D.系数是,次数是2
5.如果一个多项式的次数是3,那么这个多项式的任何一项的次数(
).
A.都小于3
B.都等于3
C.都不小于3
D.都不大于3
6.下列代数式:a+2b,,,,0中,整式的个数是(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二、填空题
7.校园里刚栽下1.8m高的小树苗,以后每年长0.3m,则n年后是
m.
8.某种电脑原来是a元钱,“五一”搞促销活动,每台下降10%,则“五一”期间这种电脑的售价为
元.
9.(2015?长沙二模)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之积为 
 .
10.三个连续偶数中,最小的偶数为2n+4(n为整数),则最大的一个偶数为

11.有一大捆同种型号的电线,现要确定其长度,
从中先取一段电线,称出它的质量为千克,量出它的长度为米,再称得其余电线的总质量为千克,则这捆电线的总长度为
米.
12.(2016春?吴中区期末)观察下列关于x的单项式,探究其规律x,3x2,5x3,7x4,9x5,11x6,…按照上述规律,第2016个单项式是 
 .
三、解答题
13.(2015秋?灌南县期中)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设计具体情境,解释下列代数式的意义:
(1);
(2)(1+20%)x.
14.已知单项式的次数与多项式的次数相同,求的值.
15.某电影院有20排座位,已知第一排有18个座位,后面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试用代数式表示出第n排的座位数,并求第19排的座位数.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A.
【解析】A、符合代数式的书写,故A选项正确;
B、a×3中乘号应省略,数字放前面,故B选项错误;
C、2m﹣1个中后面有单位的应加括号,故C选项错误;
D、1m中的带分数应写成假分数,故D选项错误.
3.
【答案】A;
【解析】解:∵a﹣3b=2,
∴6﹣2a+6b
=6﹣2(a﹣3b)
=6﹣2×2
=6﹣4
=2.
故选:A.
4.【答案】B;
5.【答案】D;
【解析】多项式的次数是该多项式中各项次数最高项的次数.
6.
【答案】D;
【解析】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二、填空题
7.
【答案】(0.3n+1.8);
8.【答案】90%a;
【解析】a(1-10%)=90%.
9.
【答案】-2
【解析】根据单项式定义得:单项式的系数是﹣,次数是3;其系数与次数之积为﹣×3=﹣2.
10.【答案】2n+8;
【解析】三个连续偶数中,最小的偶数为2n+4,则其他偶数分别为:2n+6,2n+,8.
11.【答案】(或);
【解析】1千克电线长米,则这捆电线的总长度为.
12.【答案】4031x2016.
【解析】解:根据分析的规律,系数满足的规律是2n-1,字母的指数等于n,得第2016个单项式是4031x2016.
故答案为:4031x2016.
三、解答题
13.【解析】
解:(1)汽车每小时行驶a千米,行驶30千米所用时间为小时.
(2)小明家去年产粮食x千克,今年增产20%,则今年的产量为(1+20%)x千克.
14.【解析】
15.
【解析】
解:
第一排有18个座位;第二排有(18+2)个;第三排有(18+2+2)个;
第四排有(18+2+2+2个,…,第n排有[18+2(n-1)]个座位.
当n=19时,18+2(n-1)=18+2×(19-1)=54(个).
答:第n排有[18+2(n-1)]个座位,第19排有54个座位.
PAGE用字母表示数及整式(基础)知识讲解
责编:张强
【学习目标】
1.知道字母能表示什么;能用字母写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
能按要求列出代数式,会求代数式的值;
3.会识别单项式系数与次数、多项式的项与系数;
4.理解并掌握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字母表示数
用字母表示数之后,有些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看上去更加简明,更具有普遍意义了.举例:如果用a、b表示任意两个有理数,那么加法交换律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b+a.乘法交换律可以用字母表示为:ab=ba.
要点二、代数式
1.代数式的定义:诸如:16n
,2a+3b
,34
,,等式子,它们都是用运算符号把数和字母连接而成的,像这样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要点诠释:
带等号或不等号的式子不是代数式,如,,等都不是代数式.
2.列代数式: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先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列出代数式,使问题变得简洁,更具一般性.
要点诠释:代数式的书写规范:
(1)字母与数字或字母与字母相乘时,通常把乘号写成“·
”或省略不写;
(2)除法运算一般以分数的形式表示;
(3)字母与数字相乘时,通常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4)字母前面的数字是分数的,如果既能写成带分数又能写成假分数,一般写成假分数的形式;
(5)如果字母前面的数字是1,通常省略不写.
3.代数式的值:一般地,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要点三、整式
1.单项式
(1)单项式的定义:如,,-1,它们都是数与字母的积,像这样的式子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要点诠释:单项式一定是代数式,但若分母中含有字母的代数式,如就不是单项式,因为它无法写成数字与字母的乘积.
(2)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要点诠释:
①确定单项式的系数时,最好先将单项式写成数与字母的乘积的形式,再确定其系数.
②圆周率π是常数,单项式中出现π时,应看作系数.
③当一个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时,“1”通常省略不写.
④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通常写成假分数,如:写成.
(3)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要点诠释:没有写指数的字母,实际上其指数是1,计算时不能将其遗漏.
2.多项式
(1)多项式的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要点诠释:“几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2)多项式的项: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要点诠释:
①多项式的每一项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②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如:是一个三项式.
(3)多项式的次数: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要点诠释:
①多项式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而是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单项式的次数.
②一个多项式中的最高次项有时不止一个,在确定最高次项时,都应写出.
(4)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降幂排列;若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幂排列.
如:多项式2x3y2-xy3+x2y4-5x4-6是六次五项式,按x的降幂排列为
-5x4+2x3y2+x2y4-xy3-6,在这里只考虑x的指数,而不考虑其它字母;按y的升幂排列为-6-5x4+2x3y2-xy3+x2y4.
要点诠释:
①重新排列多项式时,每一项一定要连同它的正负号一起移动;
②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常常按照其中某一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3.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要点诠释:
(1)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与代数式这四者之间的关系:单项式、多项式必是整式,整式必是代数式,但反过来就不一定成立.
(2)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一定不是整式,但是代数式.
【典型例题】
类型一、字母表示数
1.填空:
(1)如果a表示一个有理数,那么它的相反数是

(2)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
cm,把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cm后所得到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3)某城市5年前人均收入为n元,预计今年收入是五年前的2倍多500元,那么今年人均收入将达________元.
【思路点拨】(1)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号即可;
(2)正方形的周长等于边长的4倍;(3)注意“多”、“少”、“倍”等词语对应的数学语言.
【答案】(1)-a;
(2)(4a+4)cm(或4(a+1)cm);
(3)(2n+500).
【解析】
解:(1)如果a表示一个有理数,那么它的相反数是﹣a;
(2)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1cm后所得到的正方形的边长为(a+1)
cm,所以周长为4(a+1)cm,也即(4a+4)cm;
(3)某城市5年前人均收入为n元,预计今年收入是五年前的2倍多500元,那么今年人均收入将达(2n+500)元.
【总结升华】和、差形式的代数式要在单位前把代数式括起来.
类型二、代数式
2.(2016春?定州市校级月考)下列式子中,不属于代数式的是(  )
A.a+3
B.mn2
C.
D.x>y
【思路点拨】代数式是由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带有“<(≤)”、“>(≥)”、“=”、“≠”等符号的不是代数式,分别进行各选项的判断即可.
【答案】D.
【解析】
解:A、是代数式,故本选项错误;
B、是代数式,故本选项错误;
C、是代数式,故本选项错误;
D、不是代数式,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知识,注意将代数式与等式及不等式区分开来.
举一反三:
【变式1】
(1)x的平方的3倍与5的差,用代数式表示为
.
(2)
操作电脑时,甲4小时打x个字,乙3小时打y个字,甲乙两人每小时共打
个字.
【答案】(1)
(2)()
【变式2】
(2015?吉林)购买1个单价为a元的面包和3瓶单价为b元的饮料,所需钱数为(  )
 
A.(a+b)元
B.
3(a+b)元
C.
(3a+b)元
D.
(a+3b)元
【答案】D.
类型三、整式
3.指出下列代数式中的单项式,并写出各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a-3,,,
【答案与解析】
解:,,,,,,是单项式,其中
的系数是,次数是3;
的系数是-1,次数是1;
的系数是,次数是4;
的系数是,次数是4;
为非零常数,只有数字因式,系数是它本身,次数为0;
的系数仍按科学记数法表示为-3×108,次数是3;
只含有字母因数,系数是l,次数为字母指数之和为3.
【总结升华】(1)要区分数字因数、字母因数;(2)不能见了指数就相加,如中,的指数4不能相加,次数为4;(3)有分数线的,分子、分母的数字都是系数;(4)是常数,不能看作字母.
举一反三:
【变式1】单项式3x2y3的系数是  .
【答案】3.
【变式2】(泰州)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没有加减运算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
B.单项式的系数是3,次数是2.
C.单项式m既没有系数,也没有次数.
D.单项式的系数是-1,次数是4.
【答案】D
4.
(2015秋?三亚期末)说出下列各式是几次几项式,最高次项是什么?最高次项的系数是什么?常数项是多少?
(1)7x2﹣3x3y﹣y3+6x﹣3y2+1
(2)10x+y3﹣0.5.
【答案与解析】
解:(1)7x2﹣3x3y﹣y3+6x﹣3y2+1
是四次六项式,最高次项是﹣3x3y,
最高次项的系数是﹣3,
常数项是1;
(2)10x+y3﹣0.5,
是三次三项式,最高次项是y3,
最高次项的系数是1,
常数项是﹣0.5.
【总结升华】确定多项式的次数时,分两步:(1)先求多项式中每一项的次数;(2)取这些次数中的最大的数即为多项式的次数.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代数式中,哪些是多项式,并说出相应多项式是几次几项式?
,
,,abc,

,a+1,



【答案】
解:多项式有:,,a+1,,.其中,
是一次二项式;是二次二项式;a+1是一次二项式;是一次二项式;是二次三项式.
PAGE【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判断下列各组是同类项的有
(
)

(1)0.2x2y和0.2xy2;(2)4abc和4ac;(3)-130和15;(4)-5m3n2和4n2m3
A.1组
B.2组
C.3组
D.4组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2x2+3x
2=5x4
B.2x2-3x2=-x2
C.6a3+4a4=10a7
D.8ab2-8ba2=0
3.(2015?柳州)在下列单项式中,与2xy是同类项的是(  )
A.2x2y2
B.3y
C.xy
D.4x
4.在下列各组单项式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
A.和
B.-3和100
C.和
D.和
5.如果xy≠0,,那么a的值为(
).
A.0
B.3
C.-3
D.
6.
买一个足球需要元,买一个篮球需要元,则买4个足球、7个篮球共需要(
)元.
A.
B.
C.
D.
7.
(2016春?迁安市校级月考)多项式x2﹣3kxy﹣3y2+xy﹣8化简后不含xy项,则k为(  )
A.0
B.﹣
C.
D.3
二、填空题
8.写出的一个同类项

9.
已知多项式合并后的结果为零,则的关系为:

10.若与是同类项,则.
11.
合并同类项,得

12.在中没有同类项的项是

13.;.
14(2015?遵义)如果单项式﹣xyb+1与xa﹣2y3是同类项,那么(a﹣b)2015=  .
三、解答题
15.
(2014秋?嘉禾县校级期末)若单项式a3bn+1和2a2m﹣1b3是同类项,求3m+n的值.
16.(2016春?东城区校级期中)化简:a2﹣2ab+b2﹣2a2+2ab﹣4b2.
17.
已知关于x,y的代数式中不含xy项,求k的值.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B
【解析】
(1)0.2x2y和0.2xy2,所含字母虽然相同,但相同字母的指数不同,因此不是同类项.(2)4abc和4ac所含字母不同.(3)-130和15都是常数,是同类项.(4)-5m3n2和4n2m3所含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是同类项.
2.【答案】B
【解析】.
3.【答案】C
4.【答案】C
【解析】和中相同的字母的次数不相同.
5.【答案】D
【解析】与互为相反数,故.
6.
【答案】A
7.【答案】C
【解析】解:原式=x2+(1﹣3k)xy﹣3y2﹣8,
因为不含xy项,
故1﹣3k=0,
解得:k=.
故选C.
二、填空题:
8.
【答案】(答案不唯一)
【解析】只要字母部分为“”,系数可以是除0以外的任意有理数.
9.【答案】
【解析】均为的系数,要使合并后为0,则同类项的系数和应为0

10.【答案】1,3
11.【答案】
【解析】原式=.
12.【答案】
【解析】此多项式共有五项,分别是:,显然没有同类项的项为.
13.【答案】
14.【答案】1.
【解析】由同类项的定义可知,
a﹣2=1,解得a=3,
b+1=3,解得b=2,
所以(a﹣b)2015=1.
三、解答题
15.【解析】解:由a3bn+1和2a2m﹣1b3是同类项,得,
解得.
当m=2,n=2时,3m+n=3×2+2=6+2=8.
16.【解析】
解:a2﹣2ab+b2﹣2a2+2ab﹣4b2
=(a2﹣2a2)+(﹣2ab+2ab)+(b2﹣4b2)
=﹣a2﹣3b2.
17.
【解析】
解:
因为不含项,所以此项的系数应为0,即有:,解得:.
∴.
PAGE整式的加减(一)——合并同类项(基础)
责编:张强
【学习目标】
1.掌握同类项及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并能熟练进行合并;
2.
掌握同类项的有关应用;
3.
体会整体思想即换元的思想的应用.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整式加减(一)合并同类项
同类项】
要点一、同类项
定义: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要点诠释:
(1)判断是否同类项的两个条件:①所含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项是同类项,缺一不可.
(2)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3)一个项的同类项有无数个,其本身也是它的同类项.
要点二、合并同类项
1.
概念: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法则: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且字母部分不变.
要点诠释:合并同类项的根据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运用时应注意:
(1)不是同类项的不能合并,无同类项的项不能遗漏,在每步运算中都含有.
(2)
合并同类项,只把系数相加减,字母、指数不作运算.
【典型例题】
类型一、同类项的概念
1.指出下列各题中的两项是不是同类项,不是同类项的说明理由.
(1)与;
(2)与;
(3)与;
(4)与
【答案与解析】本题应用同类项的概念与识别进行判断:
解:(1)(4)是同类项;(2)不是同类项,因为与所含字母的指数不相等;
(3)不是同类项,因为与所含字母不相同.
【总结升华】辨别同类项要把准“两相同,两无关”,“两相同”是指:①所含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两无关”是指:①与系数及系数的指数无关;②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
举一反三:
【变式】下列每组数中,是同类项的是(
)

①2x2y3与x3y2
②-x2yz与-x2y
③10mn与
④(-a)5与(-3)5
⑤-3x2y与0.5yx2
⑥-125与
A.①②③
B.①③④⑥
C.③⑤⑥
D.只有⑥
【答案】C
2.(2016?乐亭县二模)若﹣2amb4与3a2bn+2是同类项,则m+n= 
 .
【思路点拨】直接利用同类项的概念得出n,m的值,即可求出答案.
【答案】4.
【解析】
解:∵﹣2amb4与3a2bn+2是同类项,
∴,
解得:
则m+n=4.
故答案为:4.
【总结升华】考查了同类项定义.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举一反三:
【高清课堂:整式加减(一)合并同类项
例1】
【变式】已知

是同类项,试求
的值.
【答案】
类型二、合并同类项
3.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项:
(1)-2x2-8y2+4y2-5x2-5x+5x-6xy
(2)3x2y-4xy2-3+5x2y+2xy2+5
【答案与解析】
解:
(1)-2x2-8y2+4y2-5x2-5x+5x-6xy
=(-2-5)x2+(-8+4)y2+(-5+5)x-6xy=-7x2-4y2-6xy
(2)3x2y-4xy2-3+5x2y+2xy2+5
=(3+5)x2y+(-4+2)xy2+(-3+5)=8x2y-2xy2+2
【总结升华】(1)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合并时把它们结合在一起,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合并;(2)在进行合并同类项时,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准确地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开始阶段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标注),没有同类项的项每一步保留该项;第二步:利用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用,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结果用括号括起来,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第三步:写出合并后的结果.
举一反三:
【变式】(2015?玉林)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
3a+2b=5ab
B.
2a3+3a2=5a5
C.
3a2b﹣3ba2=0
D.
5a2﹣4a2=1
【答案】C
解:3a和2b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A错误;
2a3+和3a2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B错误;
3a2b﹣3ba2=0,C正确;
5a2﹣4a2=a2,D错误,
故选:C.
4.已知,求m+n-p的值.
【思路点拨】两个单项式的和一般情形下为多项式.而条件给出的结果中仍是单项式,这就意味着与是同类项.因此,可以利用同类项的定义解题.
【答案与解析】
解:依题意,得3+m=4,n+1=5,2-p=-7
解这三个方程得:m=1,n=4,p=9,

m+n-p=1+4-9=-4.
【总结升华】要善于利用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举一反三:
【变式】若与的和是单项式,则  
,  

【答案】4,2

类型三、化简求值
5.
当时,分别求出下列各式的值.
(1);
(2)
【答案与解析】(1)把当作一个整体,先化简再求值:
解:

所以,原式=
(2)先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求值.
解:
当p=2,q=1时,原式=.
【总结升华】此类先化简后求值的题通常的步骤为:先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数值求出整式的值.
举一反三:
【变式】先化简,再求值:
(1),其中;
(2),其中,.
【答案】
解:
(1)原式,
当时,原式=.
(2)原式,
当,时,原式=.
类型四、“无关”与“不含”型问题
6.李华老师给学生出了一道题:当x=0.16,y=-0.2时,求6x3-2x3y-4x3+2x3y-2x3+15的值.题目出完后,小明说:“老师给的条件x=0.16,y=-0.2是多余的”.王光说:“不给这两个条件,就不能求出结果,所以不是多余的.”你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为什么?
【思路点拨】要判断谁说的有道理,可以先合并同类项,如果最后的结果是个常数,则小明说得有道理,否则,王光说得有道理.
【答案与解析】
解:
=(6-4-2)x3+(-2+2)x3y+15
=15
通过合并可知,合并后的结果为常数,与x、y的值无关,所以小明说得有道理.
【总结升华】本题在化简时主要用的是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在合并同类项时,要明白:同类项的概念是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不是同类项的一定不能合并.
PAGE【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5?江西模拟)计算:a﹣2(1﹣3a)的结果为(  )
 
A.7a﹣2
B.﹣2﹣5a
C.4a﹣2
D.2a﹣2
2.(2016?黄陂区模拟)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x﹣(y﹣z)=x﹣y﹣z
B.﹣(x﹣y+z)=﹣x﹣y﹣z
C.x+2y﹣2z=x﹣2(z+y)
D.﹣a+c+d+b=﹣(a﹣b)﹣(﹣c﹣d)
3.计算-(a-b)+(2a+b)的最后结果为(
).
A.a
B.a+b
C.a+2b
D.以上都不对
4.
(2010·山西)已知一个多项式与3x2+9x的和等于3x2+4x-1,则这个多项式是(
)
A.-5x-1
B.5x+1
C.-13x-1
D.13x+1
5.代数式的值(
).
A.与x,y都无关
B.只与x有关
C.只与y有关
D.与x、y都有关
6.如图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B.
C.6xy
D.3xy
二、填空题
7.添括号:
(1)..
(2)..
8.(2015?镇江一模)化简:5(x﹣2y)﹣4(x﹣2y)=________. 
9.若则的值是________.
10.(2016?河北)若mn=m+3,则2mn+3m﹣5mn+10= 
 .
11.已知a=-(-2)2,b=-(-3)3,c=-(-42),则-[a-(b-c)]的值是________.
12.如图所示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第1个图案由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7个基础图形组成,…,第n(n是正整数)个图案中由________个基础图形组成.
三、解答题
13.
化简
(1).(2015?宝应县校级模拟)2(3x2﹣2xy)﹣4(2x2﹣xy﹣1)
(2).
(3).
(4).
(5).
(6).
14.化简求值:
(1).
已知:,求的值.
(2).
,其中a
=
1,
b
=
3,
c
=
1.
(3).
已知的值是6,求代数式
的值.
15.
有一道题目:当a=2,b=-2时,求多项式:3a3b3-2a2b+b-(4a3b3-a2b-b2)+(a3b3+a2b)-2b2+3的值.甲同学做题时把a=2错抄成a=-2,乙同学没抄错题,但他们做出的结果恰好一样。你能说明这是为什么吗?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A.
2.【答案】D.
【解析】解:A、x﹣(y﹣z)=x﹣y+z,错误;
B、﹣(x﹣y+z)=﹣x+y﹣z,括号前是“﹣”,去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错误;
C、x+2y﹣2z=x﹣2(z﹣y),添括号后,括号前是“﹣”,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错误;
D、正确.
故选D.
3.
【答案】C.
【解析】原式.
4.【答案】A
【解析】
(3x2+4x-1)-(3x2+9x)=3x2+4x-1-3x2-9x=-5x-1.
5.【答案】B
【解析】化简后的结果为,故它的值只与有关.
6.【答案】A
【解析】.
二、填空题
7.【答案】(1),.
(2)
8.【答案】x﹣2y.
【解析】原式=5x﹣10y﹣4x+8y=x﹣2y.
9.【答案】2010
【解析】
10.【答案】1
【解析】解:原式=﹣3mn+3m+10,
把mn=m+3代入得:原式=﹣3m﹣9+3m+10=1,
故答案为:1.
11.【答案】15
【解析】因为a=-(-2)2=-4,b=-(-3)3=27,c=-(-42)=16,所以-[a-(b-c)]=-a+b-c=15.
12.【答案】3n+1
【解析】第1个图形由3×1+1=4个基础图形组成;第2个图形由3×2+1=7个基础图形组成;第3个图形由3×3+1=10个基础图形组成,故第n个图形由(3n+1)个基础图形组成.
三、解答题
13.
【解析】(1)原式=6x2﹣4xy﹣8x2+4xy+4=﹣2x2+4;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5)原式==
(6)原式==
14.【解析】(1)原式=
=
原式恒为1,与的值无关。
(2)原式=
=
当a=-1,b=-3,c=1时,原式=9.
(3)解:因为,所以,
原式=
15.【解析】原式=3+b-b2,因为结果中不含a,所以与a无关,进而可得他们做出的结果一样.
PAGE整式的加减(二)—去括号与添括号(基础)
责编:张强
【学习目标】
1.掌握去括号与添括号法则,充分注意变号法则的应用;
2.
会用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熟练进行整式的化简及求值.
【要点梳理】
【高清课堂:整式的加减(二)--去括号与添括号388394
去括号法则】
要点一、去括号法则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要点诠释:
(1)去括号法则实际上是根据乘法分配律推出的:当括号前为“+”号时,可以看作+1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当括号前为“-”号时,可以看作-1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
(2)去括号时,首先要弄清括号前面是“+”号,还是“-”号,然后再根据法则去掉括号及前面的符号.
(3)对于多重括号,去括号时可以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也可以先去中括号.再去小括号.但是一定要注意括号前的符号.
(4)去括号只是改变式子形式,但不改变式子的值,它属于多项式的恒等变形.
要点二、添括号法则
添括号后,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
添括号后,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要改变符号.
要点诠释:
(1)添括号是添上括号和括号前面的符号,也就是说,添括号时,括号前面的“+”号或“-”号也是新添的,不是原多项式某一项的符号“移”出来得到的.
(2)去括号和添括号是两种相反的变形,因此可以相互检验正误:
如:,
要点三、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
一般地,几个整式相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去括号,然后再合并同类项.
要点诠释:
(1)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是:①先去括号;②再合并同类项.
(2)两个整式相加减时,减数一定先要用括号括起来.
(3)整式加减的最后结果中:①不能含有同类项,即要合并到不能再合并为止;②一般按照某一字母的降幂或升幂排列;③不能出现带分数,带分数要化成假分数.
【典型例题】
类型一、去括号
1.去括号:(1)d-2(3a-2b+3c);(2)-(-xy-1)+(-x+y).
【答案与解析】(1)d-2(3a-2b+3c)=d-(6a-4b+6c)=d-6a+4b-6c;
(2)-(-xy-1)+(-x+y)=xy+1-x+y.
【总结升华】去括号时.若括号前有数字因数,应先把它与括号内各项相乘,再去括号.
举一反三
【变式1】去掉下列各式中的括号:
(1).
8m-(3n+5);
(2).
n-4(3-2m);(3).
2(a-2b)-3(2m-n).
【答案】(1).
8m-(3n+5)=8m-3n-5.
(2).
n-4(3-2m)=n-(12-8m)=n-12+8m.
(3).
2(a-2b)-3(2m-n)=2a-4b-(6m-3n)=2a-4b-6m+3n.
【变式2】(2015?济宁)化简﹣16(x﹣0.5)的结果是(  )
 
A.
﹣16x﹣0.5
B.
﹣16x+0.5
C.
16x﹣8
D.
﹣16x+8
【答案】D
类型二、添括号
2.在各式的括号中填上适当的项,使等式成立.
(1).

(2).

【答案】(1),,,.
(2),,,.
【解析】(1)

(2)

【总结升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项,要特别注意括号前面的符号,考虑是否要变号.
【高清课堂:整式的加减(二)--去括号与添括号
388394添括号练习】
举一反三
【变式】

【答案】;;;.
类型三、整式的加减
3.(2016?邢台二模)设A,B,C均为多项式,小方同学在计算“A﹣B”时,误将符号抄错而计算成了“A+B”,得到结果是C,其中A=x2+x﹣1,C=x2+2x,那么A﹣B=(  )
A.x2﹣2x
B.x2+2x
C.﹣2
D.﹣2x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得到B=C﹣A,代入A﹣B中,去括号合并即可得到结果.
【答案】C.
【解析】
解:根据题意得:A﹣B=A﹣(C﹣A)=A﹣C+A=2A﹣C=2(x2+x﹣1)﹣(x2+2x)=x2+2x﹣2﹣x2﹣2x=﹣2,
故选C.
【总结升华】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是:①先去括号;②再合并同类项.
类型四、化简求值
4.
先化简,再求各式的值:
【答案与解析】原式=,
当时,原式=.
【总结升华】化简求值题一般采用“一化二代三计算”,此类题的书写格式一般为:当……时,原式=?
举一反三
【变式1】先化简再求值:(-x2+5x+4)+(5x-4+2x2),其中x=-2.
【答案】
(-x2+5x+4)+(5x-4+2x2)=-x2+5x+4+5x-4+2x2=x2+10x.
当x=-2,原式=(-2)2+10×(-2)=-16.
【变式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化为相反数.
【答案】
因为互为相反数,所以
所以
5.
已知,,求整式的值.
【答案与解析】由,很难求出,的值,可以先把整式化简,然后把,分别作为一个整体代入求出整式的值.
原式

把,代入得,原式.
【总结升华】求整式的值,一般先化简后求值,但当题目中含未知数的部分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时,要用整体代入法,即把“整体”当成一个新的字母,求关于这个新的字母的代数式的值,这样会使运算更简便.
举一反三
【变式】已知代数式的值为8,求的值.
【答案】∵
,∴

当时,原式=.
6.
如果关于x的多项式的值与x无关.你知道a应该取什么值吗?试试看.
【答案与解析】所谓多项式的值与字母x无关,就是合并同类项,结果不含有“x”的项,所以合并同类项后,让含x的项的系数为0即可.注意这里的a是一个确定的数.
(8x2+6ax+14)-(8x2+6x+5)
=8x2+6ax+14-8x2-6x-5
=6ax-6x+9
=(6a-6)x+9
由于多项式(8x2+6ax+14)-(8x2+6x+5)的值与x无关,可知x的系数6a-6=0.
解得a=1.
【总结升华】本例解题的题眼是多项式的值与字母x无关.“无关”意味着合并同类项后,其结果不含“x”的项.
PAGE【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2015?黄冈中学自主招生)对正整数n,记n!=1×2×3×…×n,则1!+2!+3!+…+10!的末尾数为(  )
A.0
B.1
C.3
D.5
2.(2016?东莞市一模)如图,填在各方格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n的值是(  )
A.48
B.56
C.63
D.74
3.小明用棋子摆放图形来研究数的规律.图1中棋子围成三角形,其棵数3,6,9,12,…称为三角形数.类似地,图2中的4,8,12,16,…称为正方形数.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
A.2010
B.2012
C.2014
D.2016
4.某种细菌在培养过程中,每半小时分裂1次,每次一分为二.若这种细菌由1个分裂到16个,那么这个过程要经过
(
)

A.1.5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5.
观察下列算式:
根据上述算式中的规律,你认为的末位数字是(
).
A.
B.
C.
D.
6.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五角星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一共有2个五角星,第②个图形一共有8个五角星,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8个五角星,…,则第⑥个图形中五角星的个数为(  ).
A.50
B.64
C.68
D.72
二、填空题
7.
观察下列等式:9-1=8,16-4=12,25-9=16,36-16=20,49-25=24,…这些等式反映出自然数间的某种规律,设表示自然数,用含字母的等式表示这个规律
.
8.观察下面一列有规律的数:,……,根据规律可知第7个数是________,第n个数应是________(n是正整数).
9.有一列数:1,2,3,4,5,6,……当按顺序从第二个数数到第n个数时,共数了________个数;当按顺序从第m个数数到第n个数(n>m)时,
共数了________个数.
10.
今天是星期一,58天后是星期

11.(2016?南宁)观察下列等式:
在上述数字宝塔中,从上往下数,2016在第 
 层.
12.(2015?绥化)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按此规律得出a+b+c= 
 .
三、解答题
13.(2016春?郑州期末)任意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乘个位数字的积作为下一个数字的百位.百位数字乘十位数的积作为下一个数的十位数字,十位数字乘个位数字的积作为下一个数的个位数字.在上面每次相乘的过程中,如果积大于9,则将积的个位数与十位数相加,若和仍大于9,则继续相加直到得出一位数.
重复这个过程…
例如,以832开始,运算以上规则依次可得到:832,766,669,999,999,…
(1)你选择的三位数是什么?按上述规则进行运算你都得到了哪些数?你得到了什么结论?
(2)换个数试试,你有什么进一步的猜想?
14.如图a是一个三角形,分别连接这个三角形三边的中点得到图b,再分别连接图b中各小三角形三边中点,得到图c,按此方法继续下去,请你根据每个图中三角形个数的规律,完成下列问题:
图a
图b
图c
(1)将下表填写完整
图形编号
1
2
3
4
5
……
三角形个数
1
5
9
(2)在第n个图形中有多少个三角形(用含n的式子表示).
15.从2开始,连续的偶数相加(特别地,把1个2相加也看成和).和的情况如下:……
(1)推测从2开始,n个连续偶数相加,和是多少?
(2)取n=6,验证(1)的结论是否正确.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1!=1,2!=1×2=2,3!=1×2×3=6,4!=1×2×3×4=24,
而5!、…、10!的数中都含有2与5的积,∴5!、…、10!的末尾数都是0,
∴1!+2!+3!+…+10!的末尾数为3.
2.【答案】C;
【解析】解:从方格上方的数的数1、3、5、可以推出m=7,
第一个方格中:3=1×2+1,
第二个方格中:15=3×4+3,
第三个方格中:35=5×6+5,
∴第四个方格中:n=7×8+7=63.
故选:C.
3.
【答案】D;
【解析】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应是12的倍数.
4.
【答案】B;
【解析】16=24
,所以这个过程要经过了4个半小时,即2小时.
5.【答案】C;
【解析】末位数字以2,4,8,6为一个循环,20÷4=5,所以的末位数字应与的末位数字相同.
6.
【答案】D;
【解析】第⑥个图形中五角星的个数:2+4+6+8+10+12+10+8+6+4+2=72.
二、填空题
7.
【答案】;
8.【答案】,;
【解析】第n个代数式为.
9.【答案】n-1,n-m+1;
10.【答案】三;
【解析】58/7=8(星期)……2(天),所以是星期三.
11.【答案】44;
【解析】解:第一层:第一个数为12=1,最后一个数为22﹣1=3,
第二层:第一个数为22=4,最后一个数为32﹣1=8,
第三层:第一个数为32=9,最后一个数为42﹣1=15,
∵442=1936,452=2025,
又∵1936<2016<2025,
∴在上述数字宝塔中,从上往下数,2016在第44层,
故答案为:44.
12.【答案】110
【解析】根据左上角+4=左下角,左上角+3=右上角,右下角的数是左下角与右上角两个数的乘积减去1的差,
可得6+4=a,6+3=c,ac+1=b,
可得:a=10,c=9,b=91,
所以a+b+c=10+9+91=110.
三、解答题
13.【解析】
解:(1)如选择的三位数是123,运用以上规则依次可得到:123,326,963,999,999,…
这组数的后面都是999;
(2)如选择的三位数是788,运用以上规则依次可得到:788,221,242,488,551,575,788,…如选择的三位数是255,运用以上规则依次可得到:255,117,717,477,114,414,744,117,…
猜想:无论给出一个什么样的三位数,总能得到重复出现的一组数:都是999或6个数为一组重复出现.
14.【解析】
解:(1)13,17

(2)1+4(n-1)=4n-3.
15.
【解析】
解:(1)n(n+1);
(2)n=6,n(n+1)=6×7=42=2+4+6+8+10+12,(1)的结论正确.
PAGE探索规律(基础)知识讲解
责编:张强
【学习目标】
1.
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一系列过程,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并运用代数式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是否正确的过程;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用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法则验证所探索的规律是否正确;
3.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体验数学活动是充满着探索性和创造性的过程.
【要点梳理】
要点一、规律探索型问题常见类型
1、数式规律
通常给定一些数字、代数式、等式或不等式,然后猜想其中蕴含的规律,反映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考查了分析、归纳、抽象、概括能力.一般解法是先写出数式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横比(比较同一等式中不同部分的数量关系)或纵比(比较不同等式间相同位置的数量关系)找出各部分的特征,改写成要求的格式.
要点诠释:由于寻找规律并用字母表示这一规律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和归纳、猜想的数学思想的运用.解题中应注意先从特殊的结果入手寻找规律,再用字母表示,最后加以验证.
2、图形规律
根据一组相关图形的变化,从中总结图形变化所反映的规律.解决这类图形规律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数图形,将图形转化成数字规律,再用数字规律的解决问题,一种是通过图形的直观性,从图形中直接寻找规律.
要点诠释:图案、图表具有直观、形象、简明,包含的信息量多等特点,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把“形”转化为“数”,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数表规律
解决本题的方法一般是先看行(或列)的规律,再以列(或行)为单位用数列找规律方法找规律.有时也需要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两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等.有时还需要先局部看,再整体找规律.
要点二、规律探索型问题解题技巧
1、抓住条件中的变与不变
找数学规律的题目,都会涉及到一个或者几个变化的量.所谓找规律,多数情况下,是指变量的变化规律.
所以,抓住了变量,就等于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这些变量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2、化繁为简,形转化为数
有些题目看上去很大、图形很复杂,实际上,关键性的内容并不多.对题目做一番认真地分析,去粗取精,取伪存真,把其中主要的、关键的内容抽出来,题目的难度就会大幅度降低,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3、要进行计算尝试
找规律,当然是找数学规律.而数学规律,多数是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解析式里常常包含着数学运算.因此,找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找能够反映已知量的数学运算式子.所以,从运算入手,尝试着做一些计算,也是解答找规律题的好途径.
4、寻找事物的循环节
有些题目包含着事物的循环规律,找到了事物的循环规律,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典型例题】
类型一、数式规律
1.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1,3,5,7,9,11,
,………;
(2)3,6,12,24,48,96,
,………;
(3)1,4,9,16,25,36,
,………;
(4)0,3,8,15,24,35,
,………;
(5)2,-2,2,-2,2,-2,
,……….
【答案】(1)13;(2)192;(3)49;(4)48;(5)2.
【解析】
解:(1)这个数列中,后一项与前一项差为定值2,所以第7个数为:;
(2)这个数列中,后一项总是前一项的2倍,所以第7个数为:;
(3)
这个数列中,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是它所在位置号的平方或立方,所以第7个数为:;
(4)
这个数列中,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依次多2,所以第7个数为:;
(5)这个数列中,每两个数一个循环,奇数位上的数为2,偶数位的数为-2.所以第7个数为:2.
【总结升华】(1)一列数中,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一个固定的数,则这列数的第n个数为:从左往右数第一个数+固定数值×(n-1).
(2)一列数中,相邻两项的后一项与前一项的商为固定值q(q≠0),则这列数的第n个数为:从左往右数第一个数×.
(3)
一列数中,每个数位上的数分别是它所在位置号的平方或立方,则第n个数为:或.
(4)此数列满足:差值呈固定值2增长,第n个数为.
(5)此数列中的第n个数可表示为.
举一反三:
【变式1】按某种规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
(1)
-5,-2,1,4,

(2)
2,5,10,17,
,37;
(3)
1,8,27,64,
,216

【答案】(1)
7
(2),
26
(3)
125
【变式2】(2015?德州)一组数1,1,2,x,5,y…满足“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那么这组数中y表示的数为(  )
A.8
B.9
C.13
D.15
【答案】A.
解:∵每个数都等于它前面的两个数之和,
∴x=1+2=3,
∴y=x+5=3+5=8,
即这组数中y表示的数为8.
2.(2016?丹东)观察下列数据:﹣2,,﹣,,﹣,…,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11个数据是 
 .
【思路点拨】根据题意可得:所有数据分母为连续正整数,第奇数个是负数,且分子是连续正整数的平方加1,进而得出答案.
【答案】﹣.
【解析】
解:∵﹣2=﹣,,﹣,,﹣,…,
∴第11个数据是:﹣=﹣.
故答案为:﹣.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类,正确得出分子与分母的变化规律是解题关键,另外要注意符号的变化.
举一反三:
【变式】根据以下等式:1=12,1+2+1=22,1+2+3+2+1=32,…
.对于正整数n(n≥4),猜想:1+2+

+(n-1)+n+(n-l)+

+2+1=
n2

【答案】n2
类型二、图表规律
3.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式搭三角形:
(1)
填写下表:
三角形个数
1
2
3
4
5
火柴棒根数
(2)照这样的规律搭下去,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思路点拨】每多搭一个三角形,就多用两根火柴棒.
【答案与解析】
解:(1)
三角形个数
1
2
3
4
5
火柴棒根数
3
5
7
9
11
(2)搭n个这样的三角形需要
2n+1
根火柴棒
【总结升华】将“形”的规律转换为“数”的规律.
举一反三:
【变式】观察下列一组图形: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n个图形中共有
个★.
【答案】
4.(2015?泰安)下面每个表格中的四个数都是按相同规律填写的:
根据此规律确定x的值为(  )
A.
135
B.170
C.209
D.252
【答案】C.
【解析】
解:首先根据图示,可得第n个表格的左上角的数等于n,左下角的数等于n+1;然后根据4﹣1=3,6﹣2=4,8﹣3=5,10﹣4=6,…,可得从第一个表格开始,右上角的数与左上角的数的差分别是3、4、5、…,n+2,据此求出a的值是多少
∵a+(a+2)=20,
∴a=9,
∵b=a+1,
∴b=a+1=9+1=10,
∴x=20b+a
=20×10+9
=200+9
=209
【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探寻数字规律问题,注意观察总结出规律,并能正确的应用规律.
举一反三:
【变式】观察下列有序整数对:
(1,1).
(1,2),(2,1).
(1,3),(2,2),(3,1)
(1,4),(2,3),(3,2),(4,1).
(1,5),(2,4),(3,3),(4,2),(5,1).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10行从左到右第5个整数对是
【答案】(5,6)
5.如图,如图所示的图案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照此规律,在第1至第2012个图案中“?”,共
个.
【思路点拨】本题的关键是要找出4个图形一循环,然后再求2012被4整除,从而确定是共第503?.
【答案】503
【解析】
解:根据题意可知梅花是1,2,3,4即4个一循环.所以2012÷4=503.
所以共有503个?.
【总结升华】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通过分析找到各部分的变化规律后直接利用规律求解.
举一反三:
【变式】观察下列图形的排列规律(其中▲、■、★分别表示三角形、正方形、五角星).若第一个图形是三角形,则第18个图形是
?.(填图形的名称)
▲■★■▲★▲■★■▲★▲…
【答案】五角星
提示:6个一循环.
PAGE【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数轴中,画得正确的是(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数轴上一个点可以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B.数轴上的两个不同的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
C.有的有理数不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D.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找到与它对应的唯一点
3.(2014?衡阳一模)如图所示,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可能是(  )
A.1.5
B.-1.5
C.-2.6
D.2.6
4.(2015?东城区二模)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其中到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是(  )
A.
点B与点D
B.
点A与点C
C.
点A与点D
D.
点B与点C
5.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某数轴的单位长度是1厘米,若在这条数轴上任意画出一条长为2004厘米的线段AB,则线段AB盖住的整点的个数是(
)
A.2002或2003
B.2003或2004
C.2004或2005
D.2005或2006
6.北京、纽约等5个城市的国际标准时间(单位:小时)可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若将两地国际标准时间的差简称为时差,则(

A.首尔与纽约的时差为13小时
B.首尔与多伦多的时差为13小时
C.北京与纽约的时差为14小时
D.北京与多伦多的时差为14小时
二、填空题
7.(2016春?新泰市校级月考)不大于4的正整数的个数为 
 .
8.数轴上到-3的距离等于2的数是
________.
9.数轴上点A、B的位置如图所示,若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则点C表示的数为

10.(2014秋?埇桥区校级期中)长为2个单元长度的木条放在数轴上,最多能覆盖      个整数点.
11.如图,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实数分别为m,n,则A,B间的距离是
.(用含m,n的式子表示)
12.已知-1<a<0<1<b,请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1,-a,0,1,-b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3.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2,0,,-2,-1.5,
14.(2015秋?碑林区期中)某中学位于东西方向的人民路上,这天学校的王老师出校门去家访,她先向东走100米到聪聪家,再向西走150米到青青家,再向西走200米到刚刚家.
(1)如果把这条人民路看作一条数轴,以向东为正方向,以校门口为原点.请你在这条数轴上标出他们三家与学校的大概位置(一格表示50米).
(2)聪聪家与刚刚家相距多远?
(3)聪聪家向西210米是体育场,体育场所在的点表示的数是多少?
15.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如图).请回答:
(1)写出数轴上距点B三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
(2)将点C向左移动6个单位到达点D,用“<”号把A、B、D三点所表示的数连接起来;
(3)怎样移动A、B、C中的两个点才能使三个点所表示的数相同(写出一种移动方法即可).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A错,没有正方向;B正确,满足数轴的三要素;C错,负数排列错误;D错,单位长度不统一.
2.【答案】D
【解析】A、B、C都错误,因为所有的有理数都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
一个有理数在数轴上只有一个表示它的点.数轴上表示有理数的点一个点对应一个有理数.
3.【答案】C
【解析】:∵点A位于﹣3和﹣2之间,∴点A表示的实数大于﹣3,小于﹣2.
4.【答案】C.
5.【答案】C
【解析】若线段AB的端点与整数重合,则线段AB盖住2005个整点;若线段AB的端点不与整点重合,则线段AB盖住2004个整点.可以先从最基础的问题入手.如AB=2为基础进行分析,找规律,所以答案:C.
6.【答案】B
【解析】本题以“北京等5个城市的国际标准时间”为材料,编拟了一道与数轴有关的实际问题.从选项上分析可得:两个城市之间相距几个单位长度,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即为时差.所以首尔与纽约的时差为14小时,首尔与多伦多的时差为13小时,北京与纽约的时差为13小时,北京与多伦多的时差为12小时,因此答案:B.
二、填空题
7.【答案】4个.
【解析】解:如图所示:
由数轴上4的位置可知:不大于4的正整数有1、2、3、4共4个.
故答案为:4个.
8.【答案】-5或-1
【解析】若该数在-3的左边,这个数为-3-2=-5;若该数在-3右边,则该数为-3+2=-1;所以答案为:-5或-1.
9.【答案】-5
【解析】首先确定C点应在原点的左边即为负数,又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4,再由对成性得:点C表示的数为-5.
10.【答案】3
【解析】如图所示:长为2个单元长度的木条放在数轴上,最多能覆盖3个整数点.
11.【答案】n-m
【解析】∵n>0,m<0.∴它们之间的距离为:n-m
12.【答案】-
b
<-1<0<-a<1
三、解答题
13.【解析】解: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如图所示.
根据这些点在数轴上的排列顺序,从右至左分别用“>”连接为:
+2>>0>-1.5>-2>
14.【解析】
解:(1)如图所示:

(2)150+200=350(米);
(3)体育场所在点所表示的数是100﹣210=﹣110.
15.【解析】
解:(1)因为点B所表示的数是-2,则距点B三个单位的点所表示的数有-2-3=-5,-2+3=1;
(2)点C向左移动6个单位到达点D,则点D表示的数为-3,所以-4<-3<-2.
(3)把A点向右移动2个单位,C点向左移动5个单位.(答案不唯一)
PAGE数轴——知识讲解
责编:张强
【学习目标】
1.理解数轴的概念及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
2.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要点梳理】
要点一、数轴
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要点诠释:
(1)定义中的“规定”二字是说原点的选定、正方向的取向、单位长度大小的确定,都是根据需要“规定”的.通常,习惯取向右为正方向.
(2)长度单位与单位长度是不同的,单位长度是根据需要选取的代表“1”的线段,而长度单位是为度量线段的长度而制定的单位.有km、m、dm、cm等.
要点二、数轴的画法
(1)画一条直线(通常画成水平位置);
(2)在这条直线上取一点作为原点,这点表示0;
(3)规定直线上向右为正方向,画上箭头;
(4)再选取适当的长度,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2,-3,…
要点诠释:
(1)原点的位置、单位长度的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取.
(2)确定单位长度时根据实际情况,有时也可以每隔两个(或更多的)单位长度取一点.
要点三、数轴与有理数的关系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还可以表示其他数,比如.
要点诠释:
(1)一般地,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左边的点表示负数;反过来也对,即正数用数轴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数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
(2)一般地,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典型例题】
类型一、数轴的概念及画法
1.(2015秋?沧州期末)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数轴的是(  )
A.
B.
C.
D.
【思路点拨】根据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即可解答.
【答案】D
【解析】解:由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可知D正确;
故选:D.
【总结升华】数轴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2.(2015?徐州校级模拟)一只蚂蚁沿数轴从点A向右直爬15个单位到达点B,点B表示的数为﹣2,则点A所表示的数为(  )
A.
15
B.
13
C.
-13
D.-17
【答案】D
【解析】设点A所表示的数为x,x+15=﹣2,解得:x=﹣17,故选:D.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的知识,掌握数轴的概念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点在数轴上的运动规律是向左减,向右加.
举一反三:
【变式】如图为北京地铁的部分线路.假设各站之间的距离相等且都表示为一个单位长.现以万寿路站为原点,向右的方向为正,那么木樨地站表示的数为________,古城站表示的数为________;如果改以古城站为原点,那么木樨地站表示的数变为________.
【答案】3,-5,8
类型二、利用数轴比较大小
3.在数轴上表示2.5,0,,-1,-2.5,,3有理数,并用“<”把它连接起来.
【思路点拨】根据数轴的三要素先画好数轴,表示数的字母要依次对应有理数,然后根据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比较大小.
【答案与解析】
如图所示,点A、B、C、D、E、F、G分别表示有理数2.5,0,,-1,-2.5,,3.
由上图可得:
【总结升华】注意数轴上整单位的点一般用细短线表示,而表示题目中的数的点,应画成实心的小圆点.
举一反三:
【变式1】(2014秋?埇桥区校级期中)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各式不成立的是(  )
A.b﹣a>0
B.﹣b<0
C.﹣a>﹣b
D.﹣ab<0
【答案】D
【变式2】填空:
大于且小于的整数有______个;
比小的非负整数是____________.
【答案】11;0,1,2,3
4.若p,q两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请用“<”或“>”填空.
①p______q;
②-p______0;
③-p______-q;
④-p______q;
【答案】>;<;<;>
【解析】根据相反数的几何意义,将p,q,-p,-q均表示在数轴上,如下图:
        
然后再根据数轴上右边的数比左边的数大,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大于0的正数,而原点左边的点表示小于0的负数,可得上述答案. 
【总结升华】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