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位置和疆域 
教材分析 
要学好中国地理,首先要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基于此,本节教材主要是从宏观角度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特点、领土面积、邻国等。这节课有两个突出特点: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和学习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学习了世界地理,对读图和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有较好的基础,同时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空间思维能力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只要加以引导,就能让学生兴趣盎然地通过讨论,探究出结论,顺利完成本课学习。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的位置和优越性。 
2.知道中国领土面积、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掌握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我国的疆域,包括位置、面积、相邻的国家和濒临的海洋 
难点:中国的位置和优越性;东西、南北跨度大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读图分析、讨论、归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目标展示 
1.知道中国的位置和优越性。 
2.知道中国领土面积、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3.掌握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 
二、自主预习检测 
1.区域地理的学习首先要知道区域的位置和范围。 
2.地理位置包括三个位置: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三、合作探究 
主题1.优越的地理位置 
多媒体展示地图:中国在亚洲的位置图。 
(1)学习小组合作在图中找出中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海陆位置: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纬度位置:大部分在中纬度小部分在低纬度或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 
(2)出示两组国家的纬度位置和海陆练习,学习小组合作完成。 
27622520955比较下面三个国家在纬度位置和温度带上的差异。 
比较下面三个国家在纬度位置和温度带上的差异。 
-219075953135   比较下面三个国家在海陆位置上的差异,及其对降水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比较下面三个国家在海陆位置上的差异,及其对降水和交通运输的影响。 
 (3) 学习小组合作思考中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①纬度位置:热量条件良好,适合多种动植物生长,宜发展多种农业经营。 
②海陆位置:加强国外联系; 
发展海洋事业; 
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发展农业。 
主题2.疆域辽阔,海陆兼备 
阅读资料:中国的面积及在世界上的地位 
(2)多媒体展示地图:中国的疆域图。 
①学习小组合作找出中国的四个至点并指出东西、南北的跨度大。 
东至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西至帕米尔高原(73°E); 
北至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南至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 
②学习小组合作找出中国的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陆地上邻国:(略) 
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③学习小组合作找出中国濒临的海洋、主要的岛屿、半岛、海峡、内海。 
濒临的海洋: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主要的岛屿:台湾岛、海南岛 
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 
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内海:渤海、琼州海峡 
④学习小组合作找出中国陆地国界线,大陆海岸线,岛屿岸线。 
(3)展示三沙市和钓鱼岛的相关知识。 
四、当堂达标(活学活用) 
1.中国位于( ) 
A.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B.亚洲的东北部,太平洋的西岸 
C.亚洲的南部,印度洋的北岸 
D.亚洲的东南部,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2.中国最南端是( ) 
A.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B.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 
C.帕米尔高原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3.地球上的五带在我国有分布的是( ) 
A.北温带,北寒带 B.北温带,南温带 
C.热带,南温带 D.热带,北温带 
板书设计 
第一节位置和疆域 
一、优越的位置 
1.半球位置 
2.海陆位 
3.纬度位置 
二、疆域辽阔 海陆兼备 
1.四至点 
 2.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3.濒临的海洋、内海、岛屿、半岛 
教学反思 
中国的位置和疆域这节内容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就要让学生充分读图,所以读图是本节课的最重要的一项内容。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能让学生更充分地读懂地图,获取更多更准确的地理信息,能提升学生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