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噪声
A组 基础训练
1.(天津中考)如图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 )
第1题图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2.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我市为了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创建宜居文明城市,采取了多项措施。下列措施中主要用于降低噪声污染的是( )
A.修建人工湖和湿地公园
B.倡导市民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C.高楼大厦减少使用玻璃幕墙
D.市区道路设置禁止汽车鸣笛标志
3.如图所示,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明显表示用于防止噪声、保护环境的是( )
4.以下措施中,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厦门岛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B.鼓浪屿禁止商家导游使用扩音器
C.地铁施工时给机器加润滑油
D.部分BRT路段两侧设有透明板墙
5.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减小噪声污染 B.减小大气污染
C.绿化美化环境 D.减小水污染
6.关于学校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校附近的公路旁安装“声障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教室安装双层真空玻璃可以减小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
C.隔壁班悦耳动听的音乐声不是噪声
D.在学校周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7.一场大雪后,大地披上银装,这时你会发现周围特别宁静,这是因为雪地的微孔能吸收声音。根据上面的描述,你认为在会堂、剧院的四壁和屋顶都做得凹凸不平,或采用蜂窝状的材料,主要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响度 D.装饰得美观些
8.近年,全国各地掀起跳广场舞的热潮,广场舞有益身心健康,但也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为避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干扰,下列措施合理有效的是( )
A.调节音响的音量,使声音的音调不要太高
B.居民关闭门窗,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在广场上安装噪声监测装置,以阻断噪声的传播
D.晚上八点半以后停止跳广场舞,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9.1964年,某国空军在进行喷气式飞机的超音速飞行实验时,一个农场中10000只鸡中的6000只鸡在飞机的轰鸣声中突然死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飞机发出的超声波
B.飞机发出的次声波
C.飞机发出的噪声
D.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废气
10.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④⑤ D.①④⑤⑥
11.2017年5月31日,位于长春市伊通河上的自由大桥在2s内成功爆破。由于采用“微爆破”技术,爆破中产生的声音很小,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声音的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2.如图,A、B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成语“掩耳盗铃”是在________(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控制和减弱噪声。
第12题图
13.为了不打搅小明学习,姥姥看电视时调小了音量,这是在__________减弱噪声的。调小音量是减小了声音的________。手机上的微信可以使用“声音锁登录”,只要机主本人按住说话的按钮,读出屏幕上的那串数字,就可以登录,而其他人操作却不能登录。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
14.(南宁中考)2016年5月29日,南宁市获评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市区里,大量的树木可以在__________(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从而使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安静。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________产生的。
15.噪声已经成为严重污染源,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防噪已成为日常课题。“轻手轻脚过楼道”是在________减弱噪声,而用空心砖砌墙则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16.从物理学角度分析,成语“掩耳盗铃”中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又没有阻止声音的________。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17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________s,你会听到________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第17题图
17.(黄冈中考)为了保证城市正常供水、减少水资源浪费,素有“城市血管医生”的听漏工常常在凌晨一点左右,大街上车辆稀少时,利用听音棒检查地下水管是否漏水(如图所示),选择在凌晨且车辆稀少时段检查是为了______________。利用听音棒可以使听到的声音更________(填“高”或“大”)些。
B组 自主提高
18.如图甲,体育馆的顶端和四周制成特殊形状的结构。如图乙,战斗机旁的地勤工作人员都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则:
第18题图
(1)建造体育馆及制作耳机选取材料的相同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的是,甲采取的是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乙是采用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
参考答案
1-5.CDCDA 6-10.BADCC
11.声源 响度 12.B 人耳处
13.声源处 响度 音色
14.传播过程中 振动
15.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
16.产生 传播 0.05 1
17.避免声音的干扰 大
18.(1)选择多孔疏松的材料 有效吸收声音,从而减弱声音强度 (2)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人耳处减弱噪声第3节 噪声
噪声
令人愉快的、优美动听的声音称为乐音,反之令人厌烦的、刺耳难听的声音称为噪声。
说明 噪声是目前污染环境的公害之一,它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影响很大,因此控制噪声很重要。
例1 广场舞俗称“坝坝舞”,一方面让老年人有了锻炼身体的机会,但另一方面伴舞歌曲的声音也对周围的居民造成影响,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 )
A.广场舞的伴舞歌曲是音乐,所以不能算噪声
B.伴舞歌曲之所以扰民,是因为音调过高
C.伴舞歌曲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D.当歌曲放得比较小声时,音箱没有产生振动
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1.噪声的来源
(1)工业噪声:冲床、老式织机等发出的噪声。
(2)建筑噪声:工地打桩机、冲击电钻发出的噪声。
(3)交通噪声:汽车、摩托车、压路机、飞机等发出的噪声。
(4)生活噪声:音量很大的摇滚乐、鞭炮声等。
(5)自然噪声:雷鸣声等。
2.噪声的危害
短时间的噪声会使人心烦意乱,妨碍工作和休息;长时间的噪声会引起听力下降,造成听力损伤,常伴随头昏、头疼、神经衰弱、消化不良等症状,并易诱发心脏病、高血压,对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例2 《楚天金报》消息,4月15日清晨,湖北十堰市竹山县一单位在搞宣传活动时,伴随着激扬的音乐声,飞翔的15只珍稀红嘴相思鸟纷纷落地而亡!关于珍稀红嘴相思鸟为何会集体自杀,请提出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噪声的途径
1.减小噪声源的噪声:声源控制技术取决于科技的发展,即改革产品结构,提高加工精度和装配技术等。
2.远离噪声源或设置屏障:在城市的许多马路旁设置隔音板,减弱交通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3.在人耳处减小噪声:通过戴上防噪声耳塞或者用一团棉花塞在耳朵里,可以减小噪声的影响。
例3 在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如图所示的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
A.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B.在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
D.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
减弱噪声的方法原理
例4 (南平中考)如图所示,“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引导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目的是( )
A.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传播
B.防止次声波对人耳的伤害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减弱飞机发动机噪声的产生
例5 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
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________(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
(3)如果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音性能与报纸相比,________隔音性能好一点。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是在____________
减弱噪声。
1.(淄博中考)中国“海巡31”轮船配有强声设备,可以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dB的警示音,用于警示海盗等人员。关于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是超声波
B.强声设备发出的警示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警示音,以保护听力
D.发射器外形呈喇叭状可以减少警示音的分散,从而使音调变高
2.
(宜宾中考)如图在飞机旁边的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耳罩的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防止风吹到头部
第2题图
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宇航员之间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
C.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D.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
4.(南昌中考)“大妈广场舞,吵得我好辛苦”,说明健身的同时,也产生了噪声,为了共建和谐社会,社区委员会与大妈沟通,跳舞时:
(1)调小音量,属于在____________处减弱噪声。
(2)社区居民关闭门窗,属于在____________中减弱噪声。
5.(泉州中考)中考英语听力测试时,清晰的朗读声是通过________传入耳朵的;考试期间,考场周围禁鸣喇叭,这是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参考答案
【要点详解】知识点1:例1 C 知识点2:例2 这可能与噪声太大,破坏了鸟的中枢神经有关 知识点3:例3 D
【易错点拨】例4 C
【综合应用】例5 (1)小 (2)好 (3)海绵 (4)响度 传播过程中
【巩固提升】1.C 2.C 3.B 4.(1)声源 (2)传播过程
5.空气 声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