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9 17:1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1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强人所难(qiǎng) 修葺(qì) 情不自禁 (jìn) 剖析(pōu)
B、扎实(zhā) 胳臂 (bei) 攒射 (cuán) 屠戮 (lù)
C、倜傥(tì tǎng) 剌谬(là) 渔父(fù) 殒身不恤(xù)
D、北冥(míng) 形骸(hái) 阐述(chàn) 供给(gōng)
2、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流觞 孩啼时代 晦朔 妄自绯薄
B、真知灼见 汲取 奴颜卑膝 申张正义
C、深渊 缩影 断壁残垣 俯瞰
D、致命 回荡 嘲讽 无于伦比
3、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自“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更大意义。
D、我寻求爱情,首先因为爱情给我带来狂喜,它如此强烈以致我经常愿意为了几小时的欢愉而牺牲生命中的其它一切。
4、下列选项,填入空缺处正确的一项是: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______于死者毫不相干,______在生者,______大抵只能如此而己。______我能够相信所谓“在天之录”,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
A、尽管 但 也 虽然 B、尽管 而 却 虽然
C、虽然 而 也 倘使 D、虽然 但 却 倘使
5、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张家兄弟两人,非常和睦,举案齐眉,从没见他们红过脸,吵过嘴。
B、著名歌唱家刘欢演唱的蜀军为诸葛武侯举哀时的那首《哭诸葛》真是长歌当哭,让人潸然泪下。
C、下半场,辽宁队发挥自己速度快的优势,旗开得胜,一下把比分缩小5分。
D、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一直是众说纷纭,备受关注。
6、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所以重施行于大夫(慎重) 重为乡党所笑(更加)
B、门衰祚薄(浅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
C、卒就死耳(接近,趋向) 草创未就(成就)
D、夙遭闵凶(早)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7、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恨私心有所不尽 B、臣欲奉诏奔驰
C、下流多谤议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8、找出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君为呼入,吾得兄事之
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C、籍吏民,封府库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9、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妪,先大母婢也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C、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D、刘豫州,王室之胄
10、古人对话或交流中,常使用尊称或谦称,以表示礼貌或谦虚,下列句子加点的词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B、少卿足下
C、仆非敢如此也 D、虽在下愚,知其不可
11、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摇尾而求食 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
吾尝跂而望矣 不足为外人道也
或重于泰山 流俗之所轻也
青,取之于蓝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二、阅读《项脊轩志》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日:“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日:“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日:‘儿寒乎 欲食乎 ’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1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不能得日②得不焚 B.①余稍为修葺②余既为此志
C.①吾妻来归②吾妻归宁 D.①大母过余曰②过故人庄
13、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而母立于兹 ②呱呱而泣 B.①顷之,持一象笏至 ②儿之成则可待也
C.①日过午已昏 ②已为墙 D.①比去,以手阖门 ②娘以手扣门扉
14、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 B.鸡栖于厅(介词结构后置)
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省略句) D.且何谓阁子也(宾语前置)
15.重点语句翻译。(14分)
(1)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段文字,回答下列问题:(8分)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16、(1)“真的猛士”、“惨淡的人生”、“淋漓的鲜血”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分)
(2)两处提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各指代什么 (5分)
四、诗歌鉴赏
17、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8分)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酬朱余庆
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注:朱庆余平日很得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
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
(1)从两诗的内容上看,朱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张诗对此表明了什么看法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
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不超过50字)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句背诵
18、(10分)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茕茕独立,形景相吊。
(2)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成一家之言。
(4)世人皆浊,_______________?众人皆醉,_______________?
(5)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____。
(6)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_______________,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7)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所以游目骋怀。
(8)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征一国者。
六、语言运用(8分)
19、2011年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75周年纪念日。如果让你组织一场纪念活动,请你选择一个角度,为此次活动拟写一个主题词。(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写一段父亲开完家长会回家之前你的心理活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
21、阅读下面的材料,尝试从中提炼一个有意义的话题,然后围绕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60分)
老酋长病危,找来村中三个年轻人,要他们尽可能爬到神山最高处,回来报告见闻,以便确定接班人。
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老酋长笑笑:“孩子,你说的地方不是山顶,而是山麓。你回去吧!”
一周后,第二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神情疲倦,满脸风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高大肃穆的松树林,看到秃鹰盘旋。”“孩子,那是山腰。不过,也难为你了,你回去吧!”
一个月过去,当大家开始为第三位年轻人担心时,他一步一蹭,衣不蔽体地回来了。他发枯唇燥,只剩下清炯的眼神:“酋长,我终于到达山顶。但是,我该怎么说呢 那里只有高风悲旋,蓝天四垂。”“你一无所见吗 ”“是的,一无所有。能看到的,只有自己,只有自己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年轻人,祝贺你!”
2011年高二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6、C(草创未就的“就”为“完成”)
7、D(A私心:古:自己的心愿,今:为自己打算的念头;B奔驰:古:奔走效劳,今:快速奔跑;C下流:古:负罪受辱的处境,古今:卑鄙龌龊(
8、A(二者均名词作状语;B无活用,C名作作动词,D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9、B(B省略句,ACD为判断句)
10、B(足下:对人的敬称;A牛马走:谦词,像牛马一样替人奔走的仆役;C仆:自称的谦词,D下愚:谦词,愚昧无知的人)
11、A(A而:连词,表修饰;B动词,作为,当做/介词对;C介词:比/从;D结构助词无义/代词,这)
12、D(D项都是动词,探望,看望。A①动词,得到,获得。②动词,。能,能够。B、①做;②写。C、①动词,女子出嫁;②动词,返回。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
13、D(A、①代词,你的;②连词,表修饰。B、①音节助词,无实义;②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C①副词,已经②副词,不久D①都是介词,用。
14、D(D是一般疑问句)
15、(1)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
(2)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有指望,就可以等待(他成就功名)了。
(3)回忆往日的这些事,好像昨天刚发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
(4)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栽种的,如今已经是干直叶茂,像把 打开的巨伞一样了。
16、(1)“真的猛士”指真正勇猛的革命志士;“惨淡的人生”指黑暗社会;“淋漓的鲜血”指残酷的流血斗争。
(2)不一致。第一个“必要”说的是悼念遇害者,奉献作者最大的哀痛和尊敬,控诉段政府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的阴险论调。第二个“必要”在于唤醒“庸人”,使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17、(1)朱诗表达了作为应试举子在考试前所特有的不安和期待的心情。张诗肯定了朱庆余的才能,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
(2)“比"的手法。如: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等。(两诗各取一例即可。)
18、(1)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晓来谁染霜林醉
(3)通古今之变 (4)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5)尤使我耳不忍闻 (6)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7)俯察品类之盛
(8)行比一乡 德合一君
19、【解析】该题所要考查的还是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本题的设问情景非常明确,以“纪念鲁迅先生逝世75周年”为主题,目的是彰显主题、营造气氛。
答案:纪念不只是缅怀,更多的足要继承;继承不只是吸收,更多的是要创新。
20、示例:我呆呆地望着大门,仿佛听到了爸爸咚咚咚有力的敲门声和咯吱的咬牙声,他似乎正冲进家门,冲我举起他有力的大手……我全身的每块肌肉好像都在颤抖,两腿直打哆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