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用药和急救
巩固测试
一、选择题
抗生素对细菌性痢疾有很好疗效。下列有关抗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无论服用哪种抗生素都可不需医生的指导
B.
滥用抗生素将使具有抗药性的细菌种类越来越多
C.
抗生素能通过抑制人体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而发挥治疗作用
D.
患流行性感冒时只有服用抗生素才能治愈
日常生活中,
冠心病患者应该注意(
)
A.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B.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C.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发病时及时服用
D.
以上都对
合理用药不仅能及时解除病痛,
还能防止危害健康。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小病小伤可用家庭小药箱解决
B.
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C.
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须遵医嘱
D.
首次用药或症状较重可加大用药量
下列关于安全用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俗话说“便宜无好药”
B.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C.
贵药更安全
D.
只用中药不用西药
当遇到某人突然溺水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A.
119
B.
120
C.
114
D.
122
某人因外伤出血,血色鲜红,从伤口处随心跳一股一股地涌出,紧急抢救的方法是( )
A.
赶紧送往医院
B.
用止血带在血管的近心端捆扎
C.
手指压血管远心端
D.
消毒后用纱布包扎
在哈哈大笑时,有的人可能会发生下颌骨不能正常合拢(即下颌骨脱臼)的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关节囊受到损伤
B.
关节软骨发生病变
C.
关节头从关节窝脱出
D.
韧带损伤使上下颌骨无法复位
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某些细菌和真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B.
是某些真菌所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C.
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
D.
是某些细菌产生的能够杀死某些致病真菌的物质
学习生物学,可以让我们学会更健康地生活。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青少年正值青春发育期,应远离烟酒和毒品
B.
OTC是非处方药的简称,可自行到药店购买
C.
小刚上肢受伤,血液呈暗红色并缓慢而连续地从伤口流出,可指压伤口的近心端止血
D.
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先判断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
燃气热水器的安装和使用不规范,易造成煤气中毒。当你发现中毒昏迷者时,采取的急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切断气源,将中毒者搬到通风处
B.
拨打“120”急救电话
C.
对中毒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D.
双手用力摇晃昏迷者
每年夏季都会发生溺水事件,当你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正确的急救措施及顺序是( )
①仰卧平躺????②打“120”急救电话???③口对口吹气??④清除口、鼻内异物和污物.
A.
①③④②
B.
①②③④
C.
②①④③
D.
②①③④
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触电、溺水、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一旦发生呼吸、心跳骤停,则需要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一的操作是为了畅通呼吸道,这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
B.
图二是触摸颈动脉搏动的情况,判定有无心跳
C.
图三中胸外心脏按压的正确部位是①
D.
图四是心肺复苏的正确做法,乙先做30次心脏按压,甲再做2次人工呼吸
今年的清明节,遂宁不少乡镇由于人为因素发生了山火。在一次灭火过程中,一名消防员下肢受伤,伤及静脉,血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此时应及时采取的暂时止血措施是( )
A.
压迫伤口近心端一侧的血管
B.
压迫伤口远心端一侧的血管
C.
只用“创可贴”处理伤口即可
D.
涂抹“红药水”处理伤口即可
如图为“复方消化酶胶囊”的说明书(节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药为非处方药
B.
服用前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C.
健康人体内的淀粉酶由胃腺分泌
D.
该药有助于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
肺炎常由病毒、细菌等感染或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引起,患者的肺泡结构受损。雾化给药利用设备将药液雾化成小液滴、让患者吸入,是治疗肺炎的一种给药方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肺泡受损不影响肺内气体交换能力
B.
雾化治疗的药物只可经鼻吸入
C.
药物需经血液循环方可到达肺泡
D.
治愈后,血液为组织细胞供氧量恢复正常
青霉素可以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
A.
足癣
B.
病毒性感冒
C.
疟疾
D.
细菌性肠炎
下表为某人的血常规化验单,如果你是医生,你的建议可能是( )
检验项目
结果
参考范围
单位
红细胞
???3.39↓
3.50~5.50
1012/L
白细胞
4.8
4.0~10.0
109/L
血小板
140
100.00~300.00
109/L
血红蛋白
???90↓
120.00~160.00
g/L
A.
多注意休息
B.
服用抗生素类药物
C.
多注意运动
D.
多补充含铁、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以下流程图错误的是( )
A.
急救过程: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B.
听觉形成:外耳道→听小骨→鼓膜→听觉神经→听觉中枢
C.
植物体内水分运输和散失:根→茎→叶→气孔
D.
种子萌发:胚吸水→胚根伸长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如图是人体的心脏与所连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血液由c流向a,则该血管流的是静脉血
B.
若b处为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则血液是由c流向a
C.
如果b处受伤,鲜红血液喷涌而出,则可按压a处止血
D.
如果在b处静脉注射药物,则可在a处用橡皮管捆扎
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或挽救生命,让我们生活得更健康。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心肺复苏的顺序为“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开放气道”
B.
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以30:2的比例交替进行
C.
非处方药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
D.
发现有人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
二、填空题
如图表示的是如图三种外出血的种类示意图,在生活中,外出血可以分三种情况(即动脉血管出血,静脉血管出血和毛细血管出血),其中有一些出血若不及时进行止血,患者会因为失血过多二死亡.
(1)根据图A中伤者的流血情况,受伤者受伤的部位是______
血管,进行止血的部位在______
(填a或b)处止血.
(2)根据图C中伤者的流血情况,受伤者受伤的部位是______
血管,一般都是自行凝固止血,还可以先将伤口冲洗干净,然后贴上______
即可止血.
据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监测显示,我国大多数地区目前仍处于流感活动的高峰期。开学以来,我市各校积极应对,对校园环境卫生进行全面的清扫,重点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查验学生的预防接种证,对未按规定完成疫苗接种的学生,通知及时补种;通过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和个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请分析回答:
(1)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流感发病率,这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______。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______。
(2)流感期间,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给予健康成人或儿童一些抗流感病毒药物,对预防流感病毒的有效率可达70%-90%.这些药品包装上通常印有“OTC”字样,属于______药。
(3)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流感病毒属于______;其结构简单,由______构成。
(4)不能通过接种卡介苗来预防流感,原因是______。
(5)使用抗生素治疗流感效果并不明显,原因是______。
三、简答题
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回答:
(1)你在购买药品时,应仔细阅读的内容有______。
(2)此药属______(填中或西)药。
(3)如果家长与你外出旅游,下列哪项不是家庭小药箱必备的常用药物______。
A.红药水??
B.创可贴??
C.脑黄金??
D.感冒冲剂
(4)若你的家人中有人患心脏病,在旅游途中不但要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还应必备的急救药物有______(只要求答出其中一种)。
(5)若你在游玩过程中,不幸划伤而流血,血液呈喑红色,连续不断地从伤口流出,你认为受损的血管为______。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多起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引起此次肺炎的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冠状病毒是一个大型病毒家族,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从武汉向全国蔓延,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染病的角度看,2019新型冠状病毒是引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______。随着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加,说明大部分人对新型冠状病毒缺乏免疫力,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看,这些人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______。
(2)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全国各地严控居民出行,尤其是武汉,逐个筛查疑似病例集中收治确诊患者,这在传染病预防措施中属于______。
(3)一般来讲,得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康复后短期内不会再二次感染,因为他的体内产生了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__性免疫。
(4)有报道称“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抑制新型冠状病毒”,误导群众抢购该药。双黄连口服液购买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属于______药。
(5)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严重疾病一样,很多新型病毒感染人类都是因为食用野生动物造成的,很多野生动物都是新型病毒的中间宿主。请你从这个角度提出一条预防传染病的合理建议: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
连花清瘟胶囊多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抗病毒药物。连花清瘟胶囊用于临床治疗新型冠状肺炎是否有效?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等人带领团队开展这项研究。请根据下表相关数据回答问题:
分组
连花清瘟治疗组
单独的常规治疗组
患者人数
142例
142例
治疗天数
14天
14天
总体症状治愈率
91.5%
82.4%
(1)实验设计:研究纳入了284例患者,随机分配接受单独的常规治疗或常规治疗与连花清瘟胶囊的组合治疗(连花清瘟治疗组)。单独的常规治疗组起______作用。
(2)实验变量是______,其他条件都______。
(3)实验结果:治疗14天后,连花清瘟治疗组的总体症状治愈率明显______单独的常规治疗组。
(4)得出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能够有效______总体症状治愈率。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安全用药常识,解题关键是掌握安全用药常识。
【解答】
A.服用处方药时要根据医生的指导服用,A选项错误;
B.滥用抗生素使具有抗药性的细菌种类越来越多,B选项正确;
C.抗生素使用过程中不会损伤人体细胞,而是对致病的细菌发挥作用,C选项错误;
D.抗生素只针对于部分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发挥作用,对病毒引起的疾病无作用,D选项错误。
故选B。
2.【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冠心病患者的注意事项。解答的关键是了解冠心病患者的注意事项。
【解答】
冠心病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除坚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外,还要备好保健盒、氧气等急救药品。(2)如频繁发生心绞痛,要及时卧床休息,并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3)坚持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如户外散步、太极拳、气功等。根据气温变化,及时更换衣服被褥、注意保暖。(4)避免疲劳、紧张、情绪激动,尽量少参加社交活动和长途旅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故选D。
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安全用药的常识。解题关键是熟知安全用药的常识。
【解答】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助理医师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因此,小病小伤可用家庭小药箱解决,服用抗生素等处方药需遵医嘱,要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不能首次用药或症状较重可加大用药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涉及的是安全用药和正确用药的知识.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据此答题.
【解答】
A、用药并非越贵越好,要针对病情,起到好的治疗效果,就是好药.故不符合题意;
B、“是药三分毒”,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没病经常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要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符合题意;
C、用药要针对不同的病情,适当选用,药物一般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过量服用,会危害人体健康.不符合题意;
D、不同的疾病,要选用不同的药物,才能针对性的起到治疗作用.故应按照医嘱,对症用药,服药时详细阅读说明书.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答案】B
【解析】解:110:匪警,112:电话障碍申告,114:电话查号台,117:报时台,119:火警,120:急救中心,121:天气预报,122:道路交通事故报警,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170:通信话费查询,189:通信业务咨询电话,180:通信服务质量投诉电话。999是香港的急救电话,相当于中国大陆的110+119+120.据此可知,当遇到某人突然溺水时,我们应该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采取科学的自救措施。
故选:B。
回答此题要明确各电话的用途,可查阅资料。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急救的方法,一些特殊电话号码的用途要记住,以备急用。
6.【答案】B
【解析】解:我们平时说的外伤出血是指体动脉和体静脉出血。体动脉流的是动脉血,动脉血含氧多、颜色鲜红;而体静脉流的是静脉血,静脉血含氧少、颜色暗红。体动脉是将心脏的血液流向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压力大,血流速度快,因而外伤出血时成喷射状或一股股的流出;而体静脉是将全身各处的血流回心脏的血管,压力小,血流较缓。题中外伤出血,血色鲜红,可以判断流出的是动脉血;再者血液随心跳一股股流出,血流速度快。可以判断这是动脉出血,故应在近心端用止血带或指压法止血。
故选:B。
回答此题要明确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的特点及护理方法。
要先明确出血血管的名称,而后确定止血的位置。
7.【答案】C
【解析】解:关节包括关节面、关节腔、关节囊三部分。关节面又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在关节头和关节窝的表面都覆盖着光滑的关节软骨。所谓的脱臼就是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落出来。
有人大笑时由于用力过猛,使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导致上下颌不能合拢。
故选:C。
脱臼是指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狂笑过猛,上下颌不能合拢,是一种脱臼现象。
关节面: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关节囊: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
关节腔: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掌握脱臼的原因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解答该题的关键是知道抗生素是能治疗细菌性疾病的物质,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解答】
A.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能治疗细菌性疾病的物质,,错误;
B.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能治疗细菌性疾病的物质,正确;
C.抗生素是由真菌产生的,不是细菌,错误。
D.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对病毒不起作用,错误。
故选:B。
9.【答案】C
【解析】解:A、青少年正值青春发育期,应远离烟酒和毒品,正确;
B、OTC是非处方药的简称,可自行到药店购买,正确;
C、小刚上肢受伤,血液呈暗红色并缓慢而连续地从伤口流出,属于静脉出血,可指压伤口的远心端止血,错误;
D、当遇到有人突然晕倒或溺水等情况时,先判断有无呼吸和意识后,立即拨打120,正确;
故选:C。
血管出血时的症状及止血方法:
1、动脉出血时颜色鲜红,血流猛急,呈喷射状.止血时一般在受伤动脉的近心端,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进行止血.
2、静脉出血对血色暗红,血流较缓和,一般是将受伤静脉的远心端压住而止血.
3、毛细血管出血时血液呈红色,慢慢渗出,血量少,一般会由于血液凝固而自然止血.处理时可先时伤口进行消毒.再用消毒纱布包扎.
考查的知识点是出血的护理.解答时可从动脉、静脉、毛细血管出血的特点和止血方法方面来分析.
10.【答案】D
【解析】解:当你发现中毒昏迷者时,首先切断气源,将中毒者搬到通风处。然后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对中毒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因此“双手用力摇晃昏迷者”是在采取的急救措施中不合理的。
故选:D。
煤气中毒:煤气中含大量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苯、酚、氨等。高炉煤气和发生炉煤气含一氧化碳高,吸入人体后,一氧化碳和氧气可以同时通过肺的通气进入肺,再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氧和一氧化碳都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大得多,就使更多的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结合,又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后分离极慢,而血红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这样,就使氧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而不能被血液运输到组织细胞,造成组织细胞缺氧。引起中枢神经障碍,轻者头疼、晕眩、耳鸣,恶心,呕吐,重者两腿不听指挥、意志障碍、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严重的昏迷以至死亡。
考查了对煤气中毒及其预防的认识,解题关键是掌握煤气中毒时的急救措施和预防煤气中毒的方法。煤气的主要成分一氧化碳有毒,而且具有可燃性,所以发生煤气中毒事故时要注意及时关闭阀门,开窗通风,救人第一,小心遇明火引起爆炸。
11.【答案】C
【解析】解:当你遇到某人因溺水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时,一定要尽快②拨打“120”急救电话,在急救车到达前,根据病情和伤情,采取一些必要的救治措施,做人工呼吸时,使①病人仰卧平躺,头向后仰,有利于气体进入;将病人的衣领解开,腰带放松有利于呼吸道畅通和胸部的扩张;如果口腔内有泥土、血块等异物和污物,必须先④清除干净,使病人保持呼吸道的畅通。然后再进行③口对口的吹气。所以遇到有人因溺水停止呼吸时,应采取的措施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③.
故选:C。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我们要首先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科学的自救办法,人工呼吸以及胸外心脏挤压是常用的两种急救措施。
掌握人工呼吸的方法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C
【解析】解:A、图1是现场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一步,判断意识和畅通呼吸道,A正确;
B、图2是通过试测脉搏判断有无心跳。B正确;
C、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②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C错误;
D、人工呼吸时吹气的次数为每分钟15~20次;而正常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因此胸外心脏挤压的次数是每分钟75次左右。故每做2次人工呼吸,应做4~5次胸外心脏挤压,反复进行,D正确。
故选:C。
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的患者恢复呼吸,人工呼吸时要保证呼吸道畅通,人工呼吸的次数要与人体呼吸次数相同,大约16--18次。
胸外心脏按压术: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以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部位,将另一手的掌根重叠放于其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抬起,使手指脱离胸壁。抢救者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4-5厘米,然后立即放松按压,使胸骨自行复位,但手掌根部不要抬离胸壁以免移位。按压应平稳、有规律地进行,不能间断,不能冲击式的猛压。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大致相同,按压频率成人及儿童均为100次/分。
掌握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是关键
13.【答案】B
【解析】解:血管有三种: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其特点、血流速度如下表
?
血管类型
?????
?功能
????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
?较厚
????
?较小
????
?最快
???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
?慢
?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非常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最慢
血管有三种,出血就有三种,即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由上表可知,动脉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去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应该在近心端用手指紧紧按住或用绷带压迫止血。静脉出血应该在远心端用手指紧紧按住或用绷带压迫止血,毛细血管出血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只要注意局部的清洁即可。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出血的初步护理,可结合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来分析思考解答。
这部分知识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表格中的内容来帮助理解。
14.【答案】C
【解析】解:A、药品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正确;
B、服用药前需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药物的主要成分、适应症、用法用量等,按要求服用,以确保用药安全,正确;
C、唾液腺、肠腺、胰腺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淀粉酶,对淀粉进行消化,错误;
D、从药品说明可以看出,此药品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所以该药有助于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正确。
故选:C。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处方药的使用要遵医嘱,非处方药的使用要认真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服用.
15.【答案】D
【解析】解:A、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部位,肺泡受损会导致肺内气体交换能力下降,错误;
B、雾化治疗的药物经过口、鼻吸入,通过呼吸道到达肺部,起到治疗的作用,错误;
C、雾化给药是通过呼吸道直接进入肺泡,而不是经过血液循环,错误;
D、人体有两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通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肺泡内大量的氧气进入血液,通过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为组织细胞提供大量的氧气,因此治愈后,血液为组织细胞供氧量恢复正常。正确。
故选:D。
人体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能够使吸入的气体变得清洁、温暖、湿润;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由大量肺泡组成。
明白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16.【答案】D
【解析】解:有的真菌能引起多种疾病,有的真菌却可以产生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这些物质被称为抗生素,抗生素可以用来治疗相应的疾病。如青霉素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它是由真菌中的青霉菌产生的,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细菌性肠炎是由细菌引起的炎症,病毒性感冒是病毒引起的,足癣是真菌感染引起的,疟疾是疟原虫引起的。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青霉素是一种高效、低毒、临床应用广泛的重要抗生素,青霉素是由青霉在生活中产生的,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注意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青霉素的发现、作用,注意知识的拓展.
17.【答案】D
【解析】解:从血常规化验单可以看出,该患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比较正常,血红蛋白壁正常值少.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当血红蛋白的数目少于正常值时,能引发缺铁性贫血,在饮食中应注意多吃一些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通过血常规化验单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血常规化验单中有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的数量,可通过与正常值对比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
正确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是考查的重点,多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18.【答案】B
【解析】解:A、2010年,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在联合制定的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中,将心肺复苏顺序规定为:首先实行胸外按压,再实行开放气道,接着是人工呼吸,A正确
B、听觉的形成途径是:外界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细胞)→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B错误
C、当根毛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一定方式进入根部的导管,然后植物就通过根、茎、叶中的导管把水分和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的全身,通过气孔散失。C正确;
D、种子的萌发过程是: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D正确;
故选:B。
此题考查的是一些生物的生命活动的流程图,涉及心肺复苏、听觉的形成、植物体内水分运输和散失、种子萌发,思考解答。
关键是注意平时知识的积累,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19.【答案】A
【解析】解:A、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静脉,肺静脉内流的是动脉血,A错误;
B、若b处为抽血时针刺入部位,则血液是由c流向a,B正确;
C、如果b处受伤,鲜红血液喷涌而出,即动脉出血,应在近心端止血,则可按压a处止血,C正确;
D、抽血或者输血时,要用橡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这主要是因为让静脉积血膨胀,便于寻找,所以如果在b处静脉注射药物,则可在a处用橡皮管捆扎,D正确。
故选:A。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如图所示:
血管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动脉的血流速度较快,针刺后容易发生危险;毛细血管的管径太小,不利于刺入;静脉分布较浅,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慢,因此输液时常选用静脉血管。
对于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可通过列表比较这三种血管的特点掌握。
20.【答案】A
【解析】解;A、2010年,为提高抢救成功率,国际复苏联合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在联合制定的最新心肺复苏指南中,将心肺复苏顺序规定为:首先实行胸外按压,再实行开放气道,接着是人工呼吸,A错误;
B、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以30:2的比例交替进行,B正确;
C、非处方药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但也要注意用药安全,C正确;
D、发现煤气中毒,立即打开门窗,将其移到通风处,拨打“120”后进行人工呼吸,D正确;
故选:A。
心肺复苏是一种救助心跳突然停止跳动的患者的急救措施,通过人工保持脑功能直到自然呼吸和血液循环回复。
知道心肺复苏的概念和措施。
21.【答案】动脉;b;毛细血管;创可贴
【解析】解:静脉出血,颜色暗红,血流缓慢,用指压法(或止血带)远心端止血,可以用纱布绷带包扎或指压法止血.
动脉出血,颜色鲜红,血流较快,常呈喷射状.在近心端止血,可以用止血带或绷带压迫.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血液慢慢渗出,可以自然止血,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只要局部清洁即可,也可以用创可贴包扎伤口.
(1)图A中伤者的血液从破裂的血管内喷射而出,血液速度快,应是动脉血管破裂,应在近心端止血.
(2)图C中伤者的血液从伤口慢慢渗出,是毛细血管破裂,不需要特殊处理,一般贴上创可贴就能自行止血.
故答案为:(1)动脉;b;(2)毛细血管;创可贴.
血管是血液流经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判断动脉或静脉出血可根据血流速度和血流颜色来判断.
22.【答案】(1)保护易感人群;抗原
(2)非处方
(3)病原体;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4)接种卡介苗只能预防结核病,而对其它疾病无效
(5)抗生素是用来杀菌的,对病毒不起任何作用
【解析】
【分析】
(1)传染病是有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病一般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H7N9型禽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3)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人人都有,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
(4)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关键是把传染病的知识与免疫的知识结合起来学习。
【解答】
(1)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可降低流感发病率,这属于传染病顸防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从免疫的角度看,接种的流感疫苗属于抗原,接种流感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提高对流感的免疫力。
(2)非处方的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某些同学自己购买板蓝根冲剂,其包装袋上印有“OTC”字样,这种药属于非处方药。
(3)引起该传染病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4)第三道防线是特异性免疫,是出生后逐渐建立起来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接种卡介苗只能预防结核病,而对其它疾病无效。
(5)因为流行性感冒90%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是用来杀菌的,对病毒不起任何作用,所以效果不明显。
故答案为:(1)保护易感人群;抗原
(2)非处方
(3)病原体;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
(4)接种卡介苗只能预防结核病,而对其它疾病无效
(5)抗生素是用来杀菌的,对病毒不起任何作用
23.【答案】???????(1)药品名称;适应症;用法与用量
(2)西
(3)C
(4)硝酸甘油
(5)静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药物的使用,止血在的方法,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药物的使用原则,止血的方法。
【解答】
(1)非处方药是不需要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简称OTC。这些药物大都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为了保证人民健康,我国非处方药的包装标签、使用说明书中标注了警示语,明确规定药物的使用时间、用法与用量、疗程、适应症等,并强调指出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向医师咨询。
(2)西药即为有机化学药品,无机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看其说明书则有化学名、结构式,剂量上比中药精确,通常以毫克计;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此药属于西药。
(3)红药水是消毒防腐剂,汞离子解离后与蛋白质结合,起杀菌作用;创可贴,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外科用药。创可贴具有止血,护创作用;脑黄金对脑细胞的分裂、增殖、神经传导、突触的生长和发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人类大脑形成和智商开发的必需物质,但外出旅游的小药箱可以不备;感冒清热冲剂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物,属于非处方药。故选C。
(4)硝酸甘油有松弛血管平滑肌,特别是小血管平滑肌,使全身血管扩张,外周阻力减少,静脉回流减少,减轻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解除心肌缺氧。用于心绞痛急性发作,也用于急性左心衰竭的药物,因此,外出旅游时家中有患心脏病的,还需要必备硝酸甘油。
(5)出血就有三种,即动脉出血、静脉出血、毛细血管出血,动脉是指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的血管,动脉出血的特点,血液鲜红、血流速度快,呈喷射状;静脉是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出血时,血液暗红,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像水珠一样慢慢渗出,在远心端用手指压或绷带压迫止血;因此,血液呈暗红色,连续不断的从伤口流出,受损的血管为静脉。
故答案为:
(1)药品名称;适应症;用法与用量
(2)西
(3)C
(4)硝酸甘油
(5)静脉
24.【答案】病原体?
易感人群?
控制传染源?
抗体?
特异性?
非处方药?
①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制定更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②因地制宜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取缔野生动物交易等。
【解析】解:(1)新型冠状病毒能够引起肺炎,属于病原体。随着确诊病例的不断增加,说明大部分人对新型冠状病毒缺乏免疫力,这些人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人群。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和疑似感染者实行隔离,属于控制传染源。
(3)患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人,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刺激人体的淋巴细胞产生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抗体,该抗体只对新型冠状病毒有免疫作用;并在人体内存留。当再有新型冠状病毒侵入时,就会被存留在人体的抗体清除,但其他病原体侵入时,它并不起作用。因此上述免疫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是后天获得的。
(4)双黄连口服液购买不需要医生的处方,属于非处方药,有OTC标志。
(5)很多新型病毒感染人类都是因为食用野生动物造成的,很多野生动物都是新型病毒的中间宿主。所以预防传染病的合理建议:①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制定更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
②因地制宜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取缔野生动物交易等。
故答案为:(1)病原体;易感人群;
(2)控制传染源;
(3)抗体;特异性;
(4)非处方药;
(5)①大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制定更严格的野生动物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
②因地制宜建立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不近距离接触野生动物,取缔野生动物交易等。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
2、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包括人体的第一和第二道防线,对大多数病原体有防御功能的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有防御作用。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5.【答案】对照?
连花清瘟胶囊?
相同?
高于?
提高
【解析】解:(1)实验提出的问题是连花清瘟胶囊用于临床治疗新型冠状肺炎是否有效,要探究连花清瘟胶囊的作用,需要设置常规治疗组作为对照。单独的常规治疗组起对照作用。
(2)设置的对照实验变量是连花清瘟胶囊,为保证变量的惟一,除了此药物外,两对照组其他条件都必须相同。
(3)治疗14天后,观察实验结果,连花清瘟治疗组的总体症状治愈率为91.5%,而常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2.4%,连花清瘟治疗组的总体症状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独的常规治疗组。
(4)根据实验结构可午出结论:连花清瘟胶囊能够有效提高总体症状的治愈率。
故答案为:(1)对照(或对比、比较、作对照);
(2)连花清瘟胶囊;相同(或一致、一样);
(3)高于(或大于);
(4)提高。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又叫单一变量实验,只有一个量不同。其它量皆相同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这就是实验中所有探究的问题,是可以改变的量。
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第10页,共10页
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