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期末复习测试(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化学 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期末复习测试(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1-14 15:4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卷(一)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2019年4月16日,法国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在火灾现场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木质屋顶燃烧 B.消防用水汽化 C.电线拉断 D.拱柱摔碎
2.下列做法中,符合实验室中化学药品取用规则的是( )
A.块状固体药品可以用手取用
B.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C.用药匙取一些蔗糖,尝一尝是否有甜味
D.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药品一般取用1~2mL
3.以下是歌曲《贰叁》中的几句歌词,其中描述的意境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空庭雨飘落 B.花凋零落寞 C.初雪飘过风吹霜 D.雨落下感伤
4.实验室中,药品的存放必须符合一定的规则。下列存放药品时所选择的仪器及存放方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5.化学反应不仅有新物质生成,而且还伴随能量变化。以下能量变化不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
A.鞭炮爆炸发声 B.蜡烛燃烧发光 C.煤燃烧火力发电 D.电水壶通电放热
6.进行化学实验时,下列应急措施正确的是( )
A.若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B.万一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揉揉眼睛缓解一下
C.酒精灯内的酒精不足时,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D.找不到灯帽时,可以用嘴吹灭酒精灯火焰
7.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 结果都非常重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8.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等于9mL B.大于9mL C.小于9mL D.无法确定
9.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如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蜡烛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B.图甲的实验,可以比较出外焰的温度最高
C.图乙的实验,可以看到烧杯内有二氧化碳生成
D.图丙实验中燃着的火柴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
10.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得烧杯的实际质量为( )
A.23.8 g B.27.4 g C.32.3 g D.32.6 g
11.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下列几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2.某同学用的量筒量取一定液体的体积,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表示的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2)该同学若要量取的液体,在上面的基础上,应该用____________再向量筒中加入该液体.
(3)如果该同学在量取该液体时,没有保持视线水平,而是仰视,则量取的实际体积_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
13.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10mL量筒、⑦100mL量筒等仪器,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相应的序号)。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__________;
(2)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
(3)取用粉末状固体的仪器为______________。
(4)量取80ml的水需要用到带刻度的仪器______________。
14.用下列数据和数字填空:
A.45° B.90° C. D. E.0.1g F0.01g
(1)在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准确到 ;
(2)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
(3)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与桌面成 角,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
15.设计实验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呢?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
A.白烟是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
(填序号)。
吹灭蜡烛,立即用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 (填序号) 是错误的。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填序号)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填序号),因为 。
16.某校学生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某些成分的相对含量进行探究(如图)。请你参与探究并完成实验报告。

(1)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收集两瓶空气,按图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四瓶气体都呈 色
外观 同
②分别在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
火焰 的是空气,火
焰 的是呼出的气体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减少
③分别在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并振荡
滴入空气中的现象是 ,滴入呼出气体中的现象是 .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 比空气多,它具有 的性质
④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看到玻璃片上有 出现
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增多
(2)完成报告后,你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请归纳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木质屋顶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汽化、电线拉断、拱柱摔碎的过程中只是物质的状态或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答案:D
解析:块状固体药品用镊子取用,A错误;实验剩余药品应放在指定容器中,B错误;在实验室中不能尝药品的味道,C错误;没有说明用量时,液体药品取最少量,即1~2mL,D正确。
3.答案:B
解析:A、D描述的均是下雨的场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项,花凋零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C项,下雪、风吹霜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4.答案:C
解析:以防漏气,玻璃片打磨面应向下,A错误;块状石灰石应存放在广口瓶内,B错误;稀硫酸可存放在滴瓶内,C正确;稀盐酸应存放在细口瓶内,D错误。
5.答案:D
解析:鞭炮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煤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电水壶通电放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符合题意。
6.答案:A
解析:酒精在桌上燃烧,可用湿抹布盖灭,A正确;药液溅到眼睛里,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不能用手揉眼睛,B错误;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C错误;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D错误。
7.答案:C
解析:使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或俯视读数都会造成误差,A错误;使用酒精灯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不能放在试管夹的短柄上,B错误;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气体进入鼻孔,C正确;连接仪器时,不能将试管放在桌面上按压塞子,否则可能会压破试管底部,D错误。
8.答案:C
解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0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
9.答案:C
解析:蜡烛燃烧过程中,石蜡熔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图甲实验可观察到小木条与外焰接触的部分最先炭化,表明外焰温度最高;图乙实验可观察到烧杯内壁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观察到生成二氧化碳;图丙实验中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固体小颗粒,具有可燃性,燃着的火柴与白烟接触,能使蜡烛复燃。
10.答案:B
解析:先看图中称量方式是左码右物,所称物品质量为砝码-游码,再据图读数,砝码20、10共30g,游码2.6g,所以烧杯质量为10g+20g-2.6g=27.4g
11.答案:D
解析:切不可将试管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橡胶塞,以免压破试管,A错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首先要形成密闭体系,由于装置中长颈漏斗与外界空气相通,不是密闭体系,无法用加热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是:用弹簧夹将胶皮管夹紧,向长颈漏斗中加水,使长颈漏斗下端浸在水中,继续加水,使长颈漏斗中液面高于锥形瓶中液面,一段时间后,如果观察到长颈漏斗中液面高度不变,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B错误;振荡试管时要用手腕的力量左右振荡,不可上下振荡,C错误;洗涤试管常用试管刷,使用方法是转动或上下移动,不要用力过猛,D正确。
12.答案:(1)42mL;(2)胶头滴管; (3)大于
解析:(1)根据图中所示可以知道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42mL
(2)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当液体的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3)仰视读数偏小,所以量取的实际体积大于44mL.
13.答案:(1)④ (2)③ (3)⑤ (4)⑦
14.答案:(1)E(2)C(3)A;D
解析:(1)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为0.1g;
(2)为了防止酒精洒出造成失火,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酒精的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
(3)为了增大受热面积,试管与桌面成45°角,为了防止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5.答案:(1)A(2)B(3)C;A、B;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
解析: (1)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A;
(2)干而冷的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3)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就证明了假设C的正确性;又因为水蒸气和二氧化碳都不能燃烧,所以同时证明了假设A、B是不正确的。
16.答案:(1)①无;相②无明显变化;变小(或熄灭);氧气含量③无明显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水珠;水蒸气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氧气含量减少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解析:(1)①人体呼出的气体和空气都是无色的;②分别在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插入燃着的木条,火焰无明显变化的是空气,火焰变小或熄灭的是呼出的气体,说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③滴入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滴入人体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比空气多,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玻璃片上有水珠出现,说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增多。
(2)根据实验可初步得出的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比空气中高,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