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种子的萌发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1、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2、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自身条件。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经验及实验观察尝试着描述种子萌发的大致过程。
通过探究、实验,加深对影响种子萌发的条件的理解,培养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种子萌发过程”是在生物圈中完成的这一事实,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并通过参与种植、管理植物的活动,增强爱护植物的意识。
教学
重点
重
点:种子萌发的条件。
突破方法:实验探究教学突破。
难
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
突破方法:实验探究和练习巩固突破法。
师导案
生学案
导入新课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是对植物生命周期生动的写照。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这就是第二章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今天我们先来学习种子的萌发。展示本课时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掌握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探究种子的发芽率;
掌握种子萌发过程。
自主预习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安排预习时间。(如果课前已安排学生的预习,并检查了学案的可以直接进入小组讨论,也可以再用3分钟的时间熟悉本课内容;如果事先没有预习的则应该安排10分钟预习。)
教师随堂辅导,抽批学生学案,及时掌握学情。
(一)自主学习(完成以下练习,小组内互相检查)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
,一定的
和充足的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有完整而活的
,且子粒
。
3、测定种子发芽率的计算公式:
。
4、抽样检测:是从检测对象
中抽取
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这种方法叫做
。
5、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收
。
或
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
、
、胚轴。随后,胚根突破种皮,形成
。
伸长,胚芽发育成
和
。
二、小组合作探究
各小组通过讨论完成合作探究题。教师深入各组指导学生的观察完成情况。鼓励各组同学在组内开展小展演。
三、展示提升
学生展示时教师要细心捕捉学生的优点加以表扬鼓励,并对不足之处加以纠正。
四、课堂检测
1、学生写题号及答案,交换批改,汇报成绩。
2、要求学生将错题记录在纠错本上。
七、课堂小结
(二)小组合作探究
1、学生根据本节资料分组设计探究方案,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正式自己设计的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在哪种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
作出假设:种子的萌发小雨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等条件。
制定计划:选择实验材料:菜豆种子、烧杯、吸水纸、汤匙、清水。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探究方案进行探究活动。
讨论题:
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种子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应该将种子分成几组?每一组应当有多少粒种子?每一组只有一粒种子可以吗?
应当为对照组提供什么样的温度、水分、空气等条件?
对每一个对照组的处理,除了所要研究的条件外,其他环境条件是否应当与对照组相同?
每隔多长时间观察一次?对各组实验是否应当同时观察?
几号装置中的装置萌发了?几号装置中的种子没有萌发?请你尝试分析原因。
设置4号装置的原因是什么?
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是否支持你的假设?
8、由此得出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什么?
9、探究完成下表:
种子类型萌发情况原因被昆虫咬坏的种子一般不能因为
干瘪的种子一般不能干瘪的种子,缺少萌发所需的
煮熟或储存时间过长的种子不能
处于休眠期的种子不能植物长期
的结果
结论:种子萌发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有:
等条件。
10、我们平时吃的豆芽菜是种子结构中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三)展示提升
(四)课堂检测
1、种子萌发必须的条件不包括(
)
A、适量的水
B、适宜的温度
C、充足的空气
D、一定的光照
2、播种在水涝地的种子很难萌发,主要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
A、水分
B、适宜的温度
C、空气
D、有生命力的胚
3、下列几种种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能萌发的是(
)
A、煮熟的种子
B、被虫子咬掉胚的种子
C、正处在休眠期的种子
D、保存完好的种子
4、测试800粒小麦种子有720粒萌发,发芽率为(
)
A、95%
B、90%
C、85%
D、80%
5、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
A、胚芽
B、胚根
C、胚轴
D、子叶
课后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