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1-14 17:32: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市部分区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二地理
温馨提示∶
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 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 1-2 题。
1.该图所表达的区域特征是(
A.层次性B.差异性C.动态性D.开放性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多是农耕区,这反映( )
A.地域差异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 B.区域内部农业生产活动必须保持一致
C.降水量是农业区域划分的唯一指标 D.放牧区和农耕区的范围和界线都是明确的
读某村落分布示意图,完成 3-4 题。
3.图示村落的形态特点是(
A.呈多边形B.呈带状C.呈环形D.呈团状
4.该村落按图示分布的原因是( )
A.在山区由于地形的影响,村落顺河谷而建B.平原面积开阔平坦,便于农耕
C.为逃避野兽袭击而建在山口D.为防洪水,村落建在山脊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冬季某时刻天气形势图,图中虚线表示的天气系统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读图完成 5-6 题。
5.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值最大的是( )
A.①B. ②C.③D.④
6.12 小时后,甲地最有可能出现( )
A.雷暴天气 B.晴热天气 C.灰霾天气D.雨雪天气
读"我国甲、乙、丙三条河流流量变化图",完成7-8题。
7.甲、乙、丙三条河流所在地区依次是( )
A.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
B.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
D.南方地区、西北地区、东北地区
8.乙河 12 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 B.气温高,蒸发强
C.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小 D.东南季风难以到达
读印度洋某月局部海域洋流示意图,完成9-10题。
9.形成 M 洋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C.东南信风D.东南季风
10.N 洋流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是(
A.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B.促使沿岸地区形成了荒漠
C.提升了向南行驶海轮的航速 D.加剧了沿岸气候变暖
下图为我国两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高度/米
11.乙山地垂直带谱中,①自然带最有可能是(
A.落叶阔叶林带B.草原带C.荒漠带D.雨林带
12.造成甲、乙两山地自然带基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海拔B.水分 C.热量 D.土壤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下图为沃克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 13-14 题。
13.从沃克环流的形成看,乙处( )
①赤道暖流堆积,形成深厚的暖水层 ②信风驱使表层海水向西流动,冷海水上涌
③上空大气膨胀上升 ④上空大气收缩下沉
A.①② B.②③C. ③④ D.②④
14. 沃克环流变弱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
A.甲海域沿岸暴雨成灾 B.秘鲁寒流势力增强
C. 乙海域附近大渔场歉收 D. 乙海域沿岸气候更加干旱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据此完成 15-16 题。
15. 该地( )
A.位于南半球B.太阳直射北半球的每个月辐射差额为正值
C.7 月辐射能量净收入最大 D. 8 月每天辐射能量收支平衡
16.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这是因为当地( )
A.多阴雨,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B. 纬度较低,太阳辐射较强
C.通过大气环流、洋流净输入能量 D.通过大气环流、洋流净输出能量
自然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要素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要素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完成 17-18 题。
17.图中所示的中心"甲"可能是(
A.森林破坏B.气候变化C.人口数量增多D.围湖造田
18.上图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
A.整体性B.区域性C.综合性 D.差异性
某摄影师准备在一固定位置拍摄北京某建筑物"衔日"的照片,他于d日早晨预先拍摄了一组照片,并据此对太阳的运动轨迹进行了推算(如下图),最后确定拍照时间是不久后的 d+n日早晨,读下图完成 19-20 题。
19.d日摄影时,建筑物位于摄影师的( )
A.东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南方向
20.此次拍摄活动的时间应在( )
A.2月B.5月C.8月D.11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50分)
二、非选择题(共 4 小题,50 分)
21.下面图1和图II为同一时刻地球示意图,图1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读图完成下列问
题。(8 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图1中AB线为_(晨/昏)线。(2分)
(2)图Ⅱ的 a、b、c、d 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_____点,自转线速度最大
的是___点。此日后三个月北半球昼夜变化情况是 。(3分)
(3)此日a、d两地的昼长相差_____小时,b、d 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_。北京时间为___时。(3分)
22.下面两图中,图Ⅰ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图Ⅱ为世界局部气候类型分布示
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图1中A为北半球____季,导致 A、B 两季节气压带和风带微知库不同的原因是
____。(3分)
(2)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其气候类型分布对应图Ⅱ①②③④四地中的______地,该地典型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4分)
(3)图1中B季节时,图I中②气候区此季节受______(填"甲""乙""丙"或"丁")带控制,此季节②海沿岸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3分)
(4)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分布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自然带也有类似①-②-③-④的变化,这体现了____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规律是以_____为基础的。(4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 分)
南迦巴瓦峰是中国西藏林芝市最高的山。地理学家杨逸畴先生这样描述南迦巴瓦峰∶"南迦巴瓦峰历来以陡峭险峻著称……雅鲁藏布江下游绕南峰急拐弯南流,构成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下图为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地层地貌剖面示意图。
(1)图中多雄拉地区的构造地貌类型是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2017年 12月,连接西藏墨脱与派镇的多雄拉公路隧道全线贯通,从地质构造的角
度,说明选择在多雄拉建设隧道的原因。(4分)
(3)分析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高峰耸峙、峡谷幽深的原因。(6 分)
24. 读我国甲、乙两地形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将下面各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数码代号填入表格的相应空格内。(4分)
①外流河 ②内流河 ③放射状水系 ④辐合状水系 ⑤冰川融水补给 ⑥雨水补给
(2)甲、乙两区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区域经济
发展的共同要素有_。(2分)
①多山地 ②气候干旱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C. ①③④ D.②④⑤
(3)从两区域发展的有利因素出发,分析两地区分别成为我国重要的优质棉花生产和天
然橡胶生产基地的自然原因。(8 分)
甲地(优质棉花生产)∶
乙地(天然橡胶生产)∶
天津市部分区 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第I 卷(选择题,共 50分)
1.B 2.A 3.B4.A 5.C 6.D 7.D8.A 9.B10.B 11.A 12.C13.D 14.C 15.C 16.C 17.A 18.A 19.A 20.C
第II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21.(8分)
(1)(23°26'N,45"E)晨(2分)
(2) a d 昼渐短,夜渐长(3 分)
(3)12 23°26' 17(3分)
22.(14分)
(1)夏(1 分) 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2 分)
(2)全年高温多雨(2 分) ④(1分)热带雨林(1分)
(3)丁(1 分) 温和湿润(多雨) (2 分)
(4)纬度(从赤道到两极)(2分) 热量(2 分)
23.(14分)
(1)背斜谷(2 分)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作用,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2分)。
(2)该处为背斜构造,拱形结构,稳定性强(2分);地下水顺岩层向两侧流,(隧道处)
不易汇集地下水,便于施工(2分)。
(3)该地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2 分),岩层受挤压隆起,地壳不断上
升,形成高大的山体(2分);流水不断向下侵蚀,形成幽深的河谷(2分)。
24.(14分)
(1)甲—②④⑤ 乙—①③⑥(4分,选项全部正确才得分)
(2)C(2分)
(3)甲地区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丰富的灌溉水源;土层深厚,利于长绒棉生长(任答两点,4 分);
乙地区夏长冬暖,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气候湿润;土壤发育,适宜橡胶生长(任答两点,4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