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4分,每小题2分
答案
解析:A项下苦工-下苦功,枯躁无味-枯燥无味;B项珍于至善-臻于至瞢,出类拔粹-出
类拔萃,笃实(d);C项迭宕起伏-跌宕起伏,衍化演化,悲怆(cl
答案
解析:望洋兴叹,意思是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量不够
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望其项背,意思是指望见他的颈项和后背,比喻赶得上。常
用于否定式。排除B和D。依然和仍然侧重点不同:依然,侧重于照旧,比如:他依然保
持着老习惯。仍然,侧重于某种情况持续不变。比如:工人们在大伏天仍然坚持工作。排
除
答案
解析:此题考查语句逻辑关系。“爱的阅读”是基础,由此才能有“敬重的知识”,有知
识才会获得理性、教养和素质等其他成长,故排除A和D。但是没有这些不能成为戕害性
灵罪过的全部,故排除C项
答案
解析:《红烛》是闻一多作品,《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诗剧
答案
解析:小学,小的方面学习
答案
解析:A项第一个“焉”为兼词,相当于“于此”,第二个“焉”是语气词,不译;B项
两者都是介词,第一个“于”表比较,译为“比”,第二个“于”引出地点状语,译为
从
项第一个“其”是语气副词,表示揣测,译为“大概、可能”;第二个“其”
是代词,译为“它们”,指不跟从老师学习而遗留下的问题。D项两者都是连词,都表修
饰
解析:A项为定语后置句,C项为被动句,D项为宾语前置句
(8分,每小题2分)
8.答案
解析:名作动,安家
9.答案
解析:A项第一句是讲古代的君子的出仕态度;第二句是议论现代一般人的做法。C项第
句是评价此园能给张氏族人带来的物质享乐方面的满足;第二句紧承上句而来,进一步
写此园林能让其子孙达到古人“不必仕,不必不仕”的效果。D项第一句是讲张氏园林的
优点;第二句是讲两种“一定”态度的弊端
答案
部分区期末练习高一语文答案第1页(共4页)
解析:抒发了作者追求散淡空灵、随缘自适的思想情愫
解析:“今张氏之先君”,是句子的主语应断开。“所以为子孙之计虑者远且周”,表达
个完整的意思,其中“远且周”表达递进关系,不能断开,故排除
计虑者”和
不存在语义停顿,不应断开,故排除C。“汴、泗之间”是一个短语不应断开
而“舟车冠盖之冲”也是一个短语不应断开,故排除
2.(6分
)古代的
定非要做官,也不一定不做官。一定做官就(容易)忘掉自我
定不做官就容易忘掉他的国君。(不必,仕,其,通顺)(4分)
(2)有学问有修养的人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君子,生,假
(2分
(6分)
)答案
解析:应该是突出了劳动繁忙而紧张的特
(2)(4分)
①内容上,末句“句中对”,“红”与“白”的对照,使人感到衰飒之中犹不失清丽
②手法上,拟人。将秋风人格化,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诙谐豁达的同时却也透
种浓重的悲秋情调,蕾意饽理的手法使人读而黯然
③情感上,秋风,成为了整个秋天、甚至永远无情地流逝着的时间的代表,正是无情的
月逼红了枫叶,也催老了诗人,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之意
④结构上,与首句“催”形成呼应,写出诗人年事已高不堪秋寒之苦
(答出两点即给满分
(8分,每
怅伥寥廓②万里悲秋常作客③栗深林兮惊层巅④檣橹灰飞烟灭
⑤泣孤舟之嫠妇⑥惟觉时之枕席⑦传道受业解惑也⑧青青子衿
四、(18分)
)(8分)
答案:(4分)
宿命的味道,既是作者身心崩溃之际找到寄托却又无法解释的一种表达,又是作者对古园
的独特认知。(2分)表达了作者对古园的真挚而深沉的感情。(2分)
答案:(4分)
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2)表达了作者在生命平等意识下对于生命的省悟
3)表现了作者心境的转变过程:作者孤寂伤感的同时又得到生命启示后的宁静。(每点
分,答出两点即给满分)
)(10分)
答案:(2分
侧面描写(1分),通过韩七的惊讶表现布纽扣药物的神奇。(1分)
部分区期末练习高一语文答案第2页(共4页)天津市部分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4下列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高一语文
A.昌耀,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红烛》。
雪莱,英国诗人,代表作有诗歌《西风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考试说明
B.“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出自《诗经·周南》,内容上属于《风》《雅》《颂》中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
的《风》。所谓“风土之音曰风”,这是《诗经》中最有艺术成就和价值的一部分
120分钟。祝同学考试顺利
C.“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此句中的阴阳是指方向,如《愚公移
第卷(共22分)
山》中“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汉阴”指汉水南面。
、(14分,每小题2分)
D.郁达夫,原名郁文,小说家、散文家,代表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因在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南洋从事抗日活动,于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其为烈士。
A.现在中党八股毒太深的人,对于民间的、外国的、古人的语言中有用的东西,不肯
5.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下苦工去学,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躁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蹩(bie)
A.须臾成五采
同“彩”凌万顷之茫然旷远的样子
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B.或师焉,或不焉
同“否”小学而大遗
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
B.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
C.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弟子不必不如师不
没有珍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粹、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
D.亭东自足下接云漫弥漫
下饮黄泉
地下的泉水
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d)实
6.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生命诞生以来,从原核到真核,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海洋到陆地,简单与复杂并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存,繁盛与灭绝交替,奏响了一篇篇迭宕起伏的衍化乐章,其间洋溢着生命诞生与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月出于东山之上
繁盛的欢颂,伴随着物种灭绝与衰落的悲怆(
C.其皆出于此乎?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餐
D.不久,这条线正式营运,人们挤在村口,看见那绿色的长龙一路呼啸,挟(x)
D.吾尝终日而思矣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带着来自山外的陌生、新鲜的清风,擦着台儿沟贫弱的脊(j)背匆匆而过。它走
7.下列句式属于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得那样急忙,连车轮辗轧钢轨时发出的声音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不停不停!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2~3题
B.师不必贤于弟子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
C.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
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
D.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
、(8分,每小题2分)
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心的教养,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
灵璧张氏园亭记
的知识,戕害了性灵,是最严重的罪过
苏轼
2.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天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璧张氏
A.望洋兴叹仍然纵然
B.望其项背依然虽然
国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薪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
C.望洋兴叹依然纵然
D.望其项背仍然虽然
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
3.对文段中划线句子修改正确的一句是
态;华堂厦屋冇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罘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菇可以馈
A.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爱的阅读,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
四方之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輿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
求余文以记之
B.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
C.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殿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璧,而为此园,作兰
皋之亭以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
D.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爱的阅读,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的罪过之一。
木皆十围,岸谷隐然,凡园中之百物,无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部分区期末练习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
部分区期末练习高一语文第2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