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2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3.2有理数的减法课件(27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0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4 20:5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用的三个规律:
1、 一般地,总是先把正数或负数分别结合在一起相加。
2、有相反数的可先把相反数相加,能凑整的可先凑整。
3、有分母相同的,可先把分母相同的数结合相加。
10袋小麦称后记录如下:(单位:kg):
? 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
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如果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10袋小麦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
例2
10袋小麦一共多少千克:91+91+91.5+89+91.2+91.3+88.7+88.8+91.8+91.1=905.4
??????
再计算总计超过多少千克:
905.4-90×10=5.4
?
解法1:
解法2
解:我们以每袋小麦以90千克为标准,则10袋小麦可记为:
1,1,1.5,-1,1.2,1.3,-1.3,-1.2,1.8,1.1
它们的和为:
1+1+1.5+(-1)+1.2+1.3+(-1.3)+(-1.2)+1.8+1.1=5.4
90×10+5.4=905.4
故:10袋小麦一共905.4千克,总计超过5.4千克?
练一练:
 课本P26第7、8、9题
第一章 有理数
1.3.2 有理数的减法
七年级数学组
(2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 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复习计算
(1) 4 + 16 =
(2)(–2)+(–27)=
(3) (–9)+ 10 =
(4) 45 + (–60) =
(5) (–7)+ 7 =
(6) 16 + 0 =
(7) 0 + (–8) =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周日
2 ~ 90C
某市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周三
-1~ 60C
周五
-4 ~ - 30C
周一
0~ 80C
周六
-3 ~ 40C
周二
1 ~ 70C
周四
-2 ~ -50C
0
1
2
3
-1
-2
-3
-4
4
你能从温度计看出40C比 – 30C高多少度吗?
周六
-3 ~ 40C
4 - (-3)=
7
4+(+3)= 7
4 - (-3)=
4+(+3)
4 - (-3)=
4+(+3)=7
0
1
2
3
-1
-2
-3
-4
4
= 0+(+3)=3
=(-1)+(+3)=2
0 - (-3)
(-1) - (-3)
(-5) - (-3)
=(-5)+(+3)=-2
把4换成其他数字,用上面的方法试试看.
4 -(- 3)= 7
4 + ( +3) = 7
变成相反数
结果相同
比较这两个式子,你能发现什么?
不变
减号变加号
4 - (-3)=
4+(+3)
0
1
2
3
-1
-2
-3
-4
4
0 - (-3)=
0+(+3)
(-1) - (-3)=
(-1)+(+3)
(-5) - (-3)=
(-5)+(+3)
4 - (-3)=
4+(+3)
0
1
2
3
-1
-2
-3
-4
4
0 - (-3)=
0+(+3)
(-1) - (-3)=
(-1)+(+3)
(-5) - (-3)=
(-5)+(+3)
这些数减(– 3)的结果与它们____(+3)的结果是相同的.
  观察上面四对算式,对有理数的减法运算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a – b = a + (-b)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注意:减法在运算时有 个要素要发生变化。
1 减 加
2 减 数 相反数
2


(1) 50-20 =
比如:
50+(-20)
=30.
50+(-10)
= 40.
50+ 0
=50.
50+10
=60.
50+20
=70.
(5) 50-(-20)=
(4) 50-(-10)=
(3) 50-0 =
(2) 50-10 =
练一练
(1) ( -3) - ( -5)
(2) 0 - 7
(3) 7.2 - ( - 4.8)
(4)
0减去一个数得到这个数的相反数.
(5) ( -6) - ( -6)
例1 计算下列各题:
(1)(-3) -(-5) (2) 0-7
(3)7.2-(-4.8) (4)
(2)原式=0+(-7)
=-7
解:(1)原式= (-3)+5
=2
减去7等于加上 7 的相反数。
(3)原式 = 7.2+4.8=12
(4)原式 =
减去(-5)等于加上 -5 的相反数。
(5)原式 =(-6)+6=0
试一试
(1) 6 – 9
(2) ( +4 ) – ( – 7 )
(3) (– 5 ) + (– 8 )
(4) 0 – ( – 5 )
(5) ( – 2.5 ) – 5.9
(6) -1.9 - (– 0.6 )
补充:数轴上的点A、B、C、D、E分别
是-4,-1.5,-0.5,1.5,3,回答下列问题:
(1)A与B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2)C与D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3)D与E两点间的距离是多少?
(4)你能发现所得结果与相应两
数的差有什么关系吗?
2.5
2
1.5
可以发现: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
是相应两数差的绝对值.
思考题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
玛峰,其海拔高度大约是8848米,
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155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
高度大约是8848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大约
是-155米,两者的高度相差多少米?
解:
根据题意可得
8848-(-155)
=8848+(+155)
=9003
答:两者的高度相差9003米.
填空:
(1)温度3℃比-8 ℃高 ;
(2)温度-9 ℃比-1 ℃低 ;
(3)海拔-20m比-30m高 ;
(4)从海拔22m到-10m,下降了 ;
你会做吗?
全班学生分为五个组进行游戏,每组的基本分为100分,答对一题加50分,答错一题扣50分。游戏结束时,各组的分数如下: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第五组
100 150 -400 350 -100
(1)第一名超出第二名多少分?
(2)第二名超出第五名多少分?
练一练
小结
1.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
的相反数;
2. 0减去一个数,就得到这个数的
相反数;
3. 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的过程中,
必须同时改变减号和减数的符号.
思考:
两正数的和是________
两负数的和是_________
正数减负数得________
负数减正数得_________
两正数的差_________
两负数的差___________
课堂达标
(1)3-(-3)=___;
(2)(-11)-2=______;
(3)0-(-6)=___;
(4)(-7)-(+8)=_____;
(5)-12-(-5)=______;
(6)3比5大_______;
(7)-8比-2小______;
(8)-4-( )=10;
(9)如果 a>0,b<0,则 a-b 的符号是______;
(10)A地的海拔高度是34米,B地的海拔高度是-10米,A B两地海拔高度相差_______米
同学们,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