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导学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导学案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1-15 09:33: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芣苢》《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导学案
第6课 芣苢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任务群学习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
2.掌握重章叠句、比兴等手法。
3.培养热爱劳动的情怀。
前置性学习

一、作者档案
【简历】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北宋散文家,晚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绍圣元年因上书言事忤逆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
【作品】 文:《新论》《上皇帝书》《上枢密韩太尉书》《黄州快哉亭记》《巢谷传》《老子解》
诗:《墨竹赋》《南斋竹》《秋稼》
【评价】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二、背景链接
1.《芣苢》
《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子时所唱的歌谣。
2.《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公元1107年夏,蚕眠、麦熟时节,文氏外孙入村收麦,苏辙作诗记之。
三、作者逸事
苏洵带苏轼、苏辙去拜谒张方平,张方平与兄弟二人谈论之后颇为惊赏。第二天出了六个题目,让他们拟作,而自己偷偷在壁间窥视他们的反应。两人得题后各自运思。苏辙对某一题意有些疑虑,偷偷指着题目请示哥哥,苏轼也不答话,拿笔倒敲矮桌暗示语出《管子注》,苏辙疑而未决,又指着下一题让苏轼看,苏轼用笔把题目勾去,马上拟作文章。出来交卷给张方平,张方平读了他的文章甚为欣喜,而勾去的一题并无出处,是他故意要测试这对兄弟才学所设的陷阱。第二天,张方平见了苏洵,告诉他说:“两位公子都是天才。大的聪明机敏,特别叫人喜爱;但弟弟谨慎持重,成就可能会超过哥哥。”
四、文化常识
1.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按用途和音乐分“风、雅、颂”三部分,内容上包括:①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②爱情诗,歌颂美丽的爱情;③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④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2.《诗经》“六义”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按用途和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风”又称“国风”,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从内容上说,大多数是民歌。“雅”多数是朝廷官吏及公卿大夫的作品,有一小部分是民歌。其内容几乎都是关于政治方面的。“颂”是贵族在家庙中祭祀鬼神、赞美治者功德的乐曲,在演奏时要配以舞蹈。
“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个事物。
3.四言诗
四言诗:每句四字或以四字句为主的诗歌样式。盛行于西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所录305篇,其形式基本上是整齐的四言体,节奏为每句二拍,这显然是在原始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语言发展的状况。到了西汉时期,五言诗在民间悄然兴起,但文人诗仍以四言为主。东汉以后,五言诗占领了诗坛的主要地位,四言诗渐趋衰落。能继承《诗经》遗风,称得上四言诗的只有曹操、嵇康、陶渊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少数诗作。如曹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可作为当时四言诗的代表。
五、基础知识
(一)认读字音
(1)芣苢 (2)掇
(3)捋 (4)袺
(5)襭 (6)阴霪
(7)场圃 (8)村酤
(9)闭廪
(二)词类活用
1.三夜阴霪败场圃
2.一竿晴日舞比邻
3.赋诗怜汝足精神
(三)积累名句
(1)《诗经》经典名句积累
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鄘风·相鼠》)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4.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5.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6.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诗经·小雅·鹿鸣》)
7.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2)苏辙经典名句积累
1.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
2.政无旧新,以便民为本。
3.君子为国,正其纲纪,治其法度。
4.有能推至诚之心而加以不息之文,则天地可动,金石可移。
5.以法服人,其外若密,以德实疏;以德结人,其外虽疏,其中实密。
6.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冷雪,而死能利栋宇者,与竹柏同,而以直过之。

质疑辩难
芣 苢
1.请用一句话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

3.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吟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1.《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描绘了几幅画面?按照什么顺序组织这几幅画面的?请简要概括。

2.颔联两句很精妙,请简要赏析。

3.诗歌是怎样展现收麦的劳动场面的?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拓展研究
《芣苢》重章叠句
[考点解读]重章叠是诗歌的一种表现手法,即各章的句法基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
作用在于加深印象,渲染气氛,深化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的抒发。叠句就是意义相同的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它常常用于表现人物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叠句运用得好,可以使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对 比 法
【课内挖掘】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最具特色的写法是对比,以对比手法来写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
【技巧指导】
对比法,是将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
1.横比,是将发生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或者有差异的事物进行比较。通过这样的对比,对错误的或者差的事物予以否定,对正确或者好的事物进行肯定。这种对比叫作“横比”。
2.纵比,是将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的不同情况进行比较。这种对比叫作“纵比”。例如《纳谏与止谤》中,通篇都使用对比手法,把虚心纳谏的齐威王和粗暴止谤的周厉王进行对比,古人与今人进行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产生了强烈的效果。
运用对比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第二,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针对训练】
用对比论证法写一段简单的议论文段。
要求:①以“能屈能伸” 为中心。②以刘邦、项羽为素材。③200字左右。

答案解析:
前置性学习
(一)
(1)芣苢(fú)(yǐ)(2)掇(duo)
(3)捋(luō) (4)袺(jié)
(5)襭(xié) (6)阴霪(yín)
(7)场圃(pǔ) (8)村酤(gū)
(9)闭廪(lǐn)
(二)
1. 败 使……毁坏
2. 舞 使……欢欣鼓舞
3. 足 使……充盈

质疑辩难
芣 苢
1. [明确]这首诗写妇女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
2. [明确]妇女们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是在重章叠唱的旋律里,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采”是总体描写,“采采”的反复叠唱,有着音乐美感,也体现着妇女们呼朋引伴、轻松欢乐的情调。“有”唱出了获取的愿望,也似乎传递着发现野菜的信息。接下来四个动词恰好展现一个完整的劳动过程。“掇”,一片片、一棵棵地摘取、拾取;“捋”,由少而多,进而成把地握取;“袺”,把成把握取的野菜放到手持的衣角里;“襭”,再把装满野菜的衣襟掖在腰带间。整个劳动过程描绘得自然流畅。
3. [明确]反复吟咏这首诗,眼前出现了这样的劳动景象:一群妇女在田野上采摘野菜,她们一边采摘,一边唱歌。她们的动作是如此熟练敏捷,她们的歌声那样悠扬欢快。她们就在唱着自己的劳动,有个唱,还有和声。她们的心里也在歌唱吧,歌唱劳动,歌唱自由。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1. [明确] 共四幅:外孙入村图、久雨忽晴图、麦收饮食图、归来慰问图。按时间顺序组织画面。

2. [明确]“三夜阴霪败场圃”是写连绵不断的雨把打麦场圃都冲坏了。“三夜”,多天,不是实指三天。“一竿晴日舞比邻”是写初升的太阳让乡邻欢欣鼓舞。“比邻”,乡邻。这里运用对仗和对比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久雨忽晴、宜事农桑的喜悦之情。
3. [明确] 本诗没有直接详细描写劳动的场面,而是用具有充满乡村气息的“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的饮食场景,来侧面烘托劳动场面的热烈。表现了浓浓的亲情和劳动的欢乐。

拓展研究
[参考示例]谁能在巨大的困境或屈辱面前当孙子或装孙子?不是谁都能行!当项羽四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刘邦装起了孙子,鸿门请罪,蓄积力量,以图东山再起;但是,当项羽四面楚歌时,竟认为“天亡我也”,不能隐忍,乱了大谋,自刎乌江,命丧垓下。可见,刘邦能屈能伸,不乱大谋;而项羽哀叹命运,不能忍受屈辱,以致后人哀叹:“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孰赢孰输,不言而喻!是故大丈夫能屈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