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二章复习
昼夜的成因
H
(一).H角是太阳高度角,又称太阳高度------太阳光和地面的夹角。
想一想:
太阳高度越大,竿影越长还是越短?
一.地球公转
H
H
杆长
杆长
影长1
影长2
,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_______,光线传播路线越______,气温越______.
2.太阳直射----太阳在竿的正上方射下来,即太阳高度为90度,竿影长度为0。该地方是太阳直射点。
3.太阳高度的变化形成气温的变化。
4.太阳高度角越大,竿影越短。
长
长
低
1.太阳斜射:越斜
(二)竿影
1 .一天中,正午时竿影最短,方向正北,太阳高度最大。
2.同一天,从早到晚,影子由长到短,再到长。
3.同一天中,同一时刻,纬度不同,影子长度不同,纬度越大,影子越长。
4.季节不同,一天中同一时刻影子长短不同,一般北半球同一纬度某地正午的竿影冬天比夏天长。
(三)地球公转周期
1.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2.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是倾斜的,总指向北极星。
3.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66.5 °,赤道平面与黄道面的夹角为23.5 °
地球公转
5.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间隔为地球公转
周期,长度为365.256日
6.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为基础编制的历书称
为公历(或阳历)
7.在公历中,1年=365日(平年),每隔四年有一次闰年,1闰年=366日
4.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沿椭圆轨道绕
太阳运转
8.闰年的2月多一天,即有2月29日。
怎样判定闰年的年份?
1.除世纪年外能被4整除的年份为闰年。
例如:1996年、2004年
2.世纪年能被400整除的为闰年。
例如:2000年
⒓比较地球的公转和自转
公转 自转
相同点
不同点
自西向东
周期为一年
周期为一日
公转中心为太阳
自转中心为地轴
产生四季变化,二十四节气,昼夜长短变化
产生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
冬至时,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春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秋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
夏至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4.二十四节气
1、以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为基础的时间计量单位,叫做“月”。
2、公历中,一年12月份,月的长度有28日,29日,30日, 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