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 可能性 北京版(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9 可能性 北京版(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京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4 21:16:36

文档简介







可能性(二)
设计要素




活动背景
可能性属于统计与概率方面的教学内容,涉及到确定事件(一定与不可能两种)和不确定事件。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基本是以试验数据的统计为基础来探讨可能性的大小和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的。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例2(感受可能性有大有小)及例3(用列表法判断可能性的大小),这部分内容重在向学生渗透统计与概率的思想。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统计与概率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并具备了一定的活动经验。但由于学生的概括能力较弱,推理能力还有待发展,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赖具体形象的经验材料来理解抽象逻辑关系。
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使学生能够根据可能性大小合理地确定试验数量的多少,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
经历和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实际操作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教学难点
难点
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决办法
通过小组合作、分组实验、自主探究等方式突破难点
板书设计
可能性(二)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
教学内容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使用预期效果
一、复习旧知二、自主学习
三、合作探究四、过关检测五、全课总结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在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学过的知识。在括号里填上“一定”“可能”或“不可能”。(1)
我知道地球(
)每天在转动。(2)太阳(
)从西边升起。
(3)我从出生到现在(

没有吃过一点东西。
(4)人(
)两年不喝水。
(5)吃饭时,人(
)用左手拿筷子。(6)鱼(
)会游泳。
(7)明天(
)会下雪。
(8)抛硬币时(
)正面朝上,也(
)背面朝上。(9)世界上每天都(
)有人出生,(
)有人死亡。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研究可能性的问题。【板书课题:可能性(二)】自学教学例2(比较两种结果的可能性大小)(1)我通过观察、
知道了课桌上小盒子中
色的棋有
个,
色的棋
个。(2如果请我来摸一个棋,你猜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棋?
,(和同桌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
1、
我会学习例2(完成学案)(1
)活动体验可能性的大小(小组合作完成)
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棋,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摸到红色(  )次。摸到蓝色(  )

。总结:可能性是有
。2、我能很好的完成P45“做一做”
(1)左图中每种颜色进行了分割,黄色区域占
份,,指针停在
色的可能性大。(2)右图中每种颜色进行了分割,蓝色占
份.指针停在
的可能性小。猜测:可能性的大小与
有关。3、合作学习例3(完成学案)
(1)每小组一个封口不透明袋子,内装红、黄小球几个。(不知数量、颜色)
小组成员轮流摸出一个球,记录它的颜色,再放回去,重复20次。
记录次数
黄:
红:(2)盒子里的红球多还是黄球多?为什么这样猜?(小组内说一说)
总数量有10个球,我估计红球有
个,黄球有
个.
(3)开盒子验证:三
交流总结: 比较后,
我发现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每个棋摸到的可能性是
的,但因两种棋
不同,所以摸到两种棋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样。
越多,可能性越大;
越少,可能性越小。
1、盒子中有6个苹果,1个鸡蛋,摸一摸,摸到什么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2、有4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1,2,3,4,把它们倒扣着混放,每次抽出一张,记录结果后再放回去和其他卡片混合。(1)任意抽出一张卡片,可能有(
)种情况。(2)抽出比4小的可能性(
)。(填“大”或“小”)(3)抽出比2大的卡片有(
)种可能,分别是(
)或(
)。(4)可能抽到比4大的可能吗?(
)3、要在盒子里放4个球,应该怎么放?(1)任意摸出一个球,不可能是黄球。(2)任意摸出一个球,可能是黄球?(3)任意摸出一个球,一定是黄球。4、某商场在国庆节期间为促进消费,设置转盘抽奖活动,指针停在红色部分即为中奖。如果你是商场这次活动的策划者,打算怎么设计这个转盘?如果你是一个顾客,你又想怎样设计这个转盘??可能性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希望我们用发现的眼睛去寻找,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学生同桌讨论,指名汇报,集体订正学生汇报,明确各个题中要填的关键词。明确学习课题学生认真观察,试着从中寻找的有关的信息;思考汇报小组之间分工合作,讨论交流,思考如何实验,并记录。学生汇报,充分发表自己意见。师生共同归纳整理学生独立完成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每种情况的可能性学生分析,并试着用不同的放法解决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
回顾旧知,不仅可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还可以很好的为新知做铺垫,为学生学习新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实际操作中突破重难点,使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长智慧、长才干。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巩固并掌握学习的知识
活动设计评价及反思
可能性(二)导学案
一、体会可能性的大小(正字法记录)
红色
蓝色
通过实验发现:
盒子里有红、蓝两种小球,有可能摸到(
),有可能摸到(
)。摸到(
)可能性大,(
)可能性小。
总结:可能性是(
)的。
二、可能性大小的探究
通过下表,你能知道什么?
红色
黄色
(1)袋子里有(
)种颜色的小球,分别是(
)和(
)。
(2)通过实验结论发现,(
)数量多,(
)数量少。
归纳总结:
比较后,我发现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
),每个棋子摸到的可能性是一样。但由于两种棋子(
)不同,所以摸到两种棋子可能性的大小不一样。(
)越多,可能性越大;(
)越少,可能性越小。课题:可能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统计与概率的知识。在四年级学生们学习过统计图等相关知识,但是概率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以后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以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确定现象和不确定现象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并有一定的简单分析和判断能力,但学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这种不确定事件,对具体的概念还没有深入地理解和运用。学生具有算数、图形以及角的知识基础,有助于理解和学习可能性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竖式、算式的计算探究,让学生初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包括可能、一定和不一定。
2.通过图形、角、单数双数等交流、拓展,让学生理解发生在数与形中的可能性,增加对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的的认识和理解。
3.
呈现由计算到图形再到实物完整的学习过程,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准备:
PPT、学习单
学具准备:
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问题激趣:
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一定知道了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可能性,关于可能性,你们知道些什么,或者说你们还想了解什么?下面,我们就带着对可能性的期待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竖式中的可能性。
57+48是进位加还是不进位加?
47+32是进位加还是不进位加?
思考:
46+3
是进位加还是不进位加?为什么?
小组合作:先独立完成在学习单上,然后小组交流想法。
2.算式中的可能性。
判断下面个算式的对错,并试着举例说明为什么。
(1)4
+4
和可能是两位数。


(2)5
+4
和一定是两位数。


(3)5
+5
和可能是两位数。


每个小组选择一题进行小组交流,然后进行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呈现不同算式、竖式,激发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通过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认识可能性中的三种情况可能、一定、不可能。
三、交流拓展,深入理解:
选择
“一定”“可能”“不可能”进行填空。
1.
图形中的可能性。
(1)一个长方形中剪掉一个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仍然是长方形。(

(2)一个长方形中剪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仍然是长方形。(

2.角中的可能性。
(1)两个锐角拼在一起是锐角。(

(2)100个锐角拼在一起是锐角。(

3.单数、双数中的可能性。
(1)双数+双数=双数


(2)单数+单数=单数


【设计意图】数形结合,回顾旧知,深入认识和理解可能性。
三、首尾呼应,认识可能性的大小
46+3
是进位加法还是不进位加法,谁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四、游戏中的可能性及可能性大小
猜一猜、摸一摸。
(1)盒中放一支红笔,盒中摸出一支笔,会出现什么情况?
(2)盒中放一支黑笔、一支红笔,盒中摸出一支笔,会出现什么情况?哪一种情况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3)盒中放一支黑笔、两支红笔,盒中摸出一支笔,会出现什么情况?哪一种情况的可能性大?为什么?
【设计意图】游戏增加学习的乐趣,同时在游戏中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课堂小结:
你们在课堂中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可能性
一定
策略
举例
操作
(学生作品)可能
会思考
不可能《可能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根据等可能性事件与游戏规则公平性的关系,能设计合理的游戏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3.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观察和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会用分数进行表示。初步感知游戏规则公平性的数学含义。
教学难点:验证抛硬币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为1/2。
教学准备:硬币、写有数字1-6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多煤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那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个经典的成语故事—《守株待兔》,请同学们认真的观看,看完后回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
(出示故事视频:
宋国有一个农民,每天在田地里劳动。
有一天,这个农夫正在地里干活,突然一只野兔从草丛中窜出来.野兔因见到有人而受了惊吓,它拼命地奔跑,不料一下子撞到农夫地头的一截树根上,折断脖子死了,农夫便放下手中的农活,走过去捡起死兔子,他非常庆幸自己的好运气。
晚上回到家,农夫把死免交给妻子,妻子做了香喷喷的野兔肉,两口子有说有笑美美地吃了一领。
第二天,农夫照旧到地里干活,可是他再不像以往那么专心了,他干一会儿就朝草丛里瞄一喵、听一听,希望再有一只兔子审出来撞在树桩上。就这样,他心不在焉地干了一天活,该锄的地也没锄完。直到天黑也没见到有兔子出来,他很不甘心地回家了.
第三天,农夫来到地边,已完全无心锄地。他把农具放在一边,自己则坐在树桩旁边的田埂上,专门等待野兔子窜出来。可是又白白地等了一天。
后来,农夫每天就这样守在树桩边,希望再捡到兔子,然而他始终没有再得到。但农田里的苗固他而枯姜了。农夫因此成了宋国人议论的笑柄。)
师:农夫天天在这里等着捡兔子,他可能会等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生:…
师:农夫“可能等不到兔子”,也“可能会再捡到兔子”,那你们认为哪一种情况的可能性大一些呢?
生:…
师:农夫是否能等到兔子,这是一件不确定的事,生活中许多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发生的可能性也有大有小,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应用可能性来决定输赢或者先后顺序的情况,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研究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
1.设置情景。
师:红队和黄队要进行足球比赛,那到底谁开球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想出了什么办法。(课件出示课本第99页的“足球比赛”,用“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场景图。)
师:他们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开球,你们知道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吗?
生:…
师:你们认为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开球公平吗?为了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来做个试验。
2.合作试验,引导发现。
师:猜猜如果我们抛10次硬币,正面朝上的次数可能是几次?如果抛的次数更多,又会出现什么情况?
(1)试验
试验要求:
①小组成员每人抛10次,并把结果记录下来。
②试验完成后观察试验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2)汇报试验结果(填全班抛硬币情况统计表)。
(3)观察试验结果,交流发现。
师:当试验的次数增大时,正面朝上的频率和反面朝上的频率都越来越接近二分之一为了验证这一点,在概率论的发展历史上,曾有许多著名的数学家也做过这个试验,其结果如下。
投影:数学家试验数据验证发现。
4.小结
通过试验和分析,我们发现在随意抛硬币时出现正面和出现反面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都是1/2。由此可以看出,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谁开球是公平的。
三、游戏活动
1、出示游戏图问:同学们玩过这种游戏吗?游戏规则是通过抛写有数字1-6的盒子,出现数字儿就飞几格,谁先到达终点谁赢。想玩吗?(教师将同学分成红、黄、蓝三个队。)
师:哪个队先走?
生:……
师:为了公平,我们用转盘决定哪个队先走。
2、转转盘猜测
师:用这个转盘决定哪个队先走公平吗?
生:…
师:怎样设计才公平呢?
生:…
3、转转盘决定三个队抛骰子的顺序。
4、选骰子。
要求每个队选出1名组长,教师出示写有数字1到6的长方体和正方体骰子,问:如果让你选1个骰子进行游戏,你会选哪个?为什么?(长方体各个面的大小不同,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不一样,正方体每一个面朝上的可能性都是1/6。)
师:如果再玩一次,每个队赢的可能性是多少?
四、归纳总结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的活动中,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可以用数来表示,如抛硬币时正面、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2,正方体每个面朝上的可能性是1/6,这些知识在数学上是概率的问题,关于概率的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也很广泛,同学们想了解更多有关概率的知识,下课后可以去查阅相关的概率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