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元调《内能及其应用》复习题(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物理元调《内能及其应用》复习题(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17 14:1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物理元调《内能及其应用》复习题
分子热运动
1.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分析表格所填写的信息可知,表格中①②处应分别填写(

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
分子和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形状
有无体积
固态
很小

有固定形状
有固定体积
液态
较大
较大
无固定形状

气态
很大
很小
无固定形状
无固定体积
A.很小;有固定体积
B.很小;无固定体积
C.很大;有固定体积
D.很大;无固定体积
2.如图所示,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
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3.扩散现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实例中能说明扩散现象对人们有用的是(
)?
A.利用盐水腌制咸鸭蛋
B.人造木板粘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在空气中?
C.有人吸烟后房屋中的其他人也能闻到烟味?
D.将两个底面干净的铅柱压紧后能够吊起重物?
4.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分子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分子相距最近,分子间的作用力最小?
B.甲图中分子静止,乙、丙两图中分子在做热运动?
C.乙图中分子相距最远,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
D.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分子的排列情况?
5.如图所示是电著显微镜下的一些金原子.下列有关金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们也可以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分辨出它们
B.金是否处于固态可以从其原子的排列方式上进行推断
C.这些金原子是保持静止不动的
D.金原子之间有间隙,说明金原子间只有斥力
6.下列对生活中的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摔碎了的瓷碗很难拼合在一起——分子间存在斥力
B.排骨藕汤热的时候香气四溢——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房间长时间不打扫就会布满灰尘——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大——水的比热容比沙石的比热容大
7.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微观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
物态
微观特性
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固态

很大
液态
较大

气态
很大

内能及其改变
1.关于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越大的物体内能也越大
B.内能越大的物体分子运动越剧烈
C.发生扩散现象时,物质只能从内能大的物体进入内能小的物体
D.热传递过程中,放出热量的物体的内能可能小于吸收热量的物体的内能
2.下列有关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可能会减少?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热量?
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可从内能小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大的物体?
3.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内能减小,一定放出热量?
B.物体内能减小,温度可能不变?
C.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内能增加的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4.关于内能、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B.做功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5.关于内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天用热水袋取暖,热水袋的内能逐渐增大
B.云中形成的冰粒在下落过程中,不断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
C.火箭从地面向上发射过程中,火箭外壳和大气摩擦后内能逐渐增大
D.子弹击中一块木板后温度升高,子弹的内能增大,木板的内能减小
6.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7.如图所示,把图钉按在铅笔的一端,手握铅笔使图钉钉帽在粗糙的硬纸板上来回摩擦,然后用手轻触钉帽,感觉钉帽的温度明显升高了,甚至发烫.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钉的温度升高,内能减小
B.图钉的内能增加,纸板的内能也增加
C.改变图钉内能的方式是热传递
D.图钉内能的大小等于图钉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多少
8.如图所示,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在瓶塞跳出的过程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瓶内气体膨胀对外界做功
B.瓶内气体的内能减小
C.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
D.瓶内的水发生了剧烈的汽化现象
9.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瓶里放一小团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硝化棉会燃烧起来.关于该实验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塞压缩气体做功,筒内气体内能减小?
B.圧缩过程中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C.筒内气体的内能增加主要是因为活塞与筒壁的摩擦造成的?
D.硝化棉燃烧是因为筒内气体温度升高,达到硝化棉的燃点?
10.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通过打气筒压缩瓶内空气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
B.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增大,瓶底的水汽化成白雾
C.瓶内的空气对瓶塞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液化成白雾
D.瓶内的空气膨胀对外做功,空气内能减小,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白雾
11.下图是武汉造“快舟一号甲”火箭于2018年9月29日成功发射时的情景.火箭中的燃料燃烧时,将___________能转化为燃气的__________能,燃气推动火箭和卫星上升时,卫星的机械能会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火箭外壳的温度会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12.冬季你往手上“哈气”时手就会觉得暖和,这主要是因为呼出气体中的__________液化,放出的热量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被手吸收,手的内能增加.你还可以通过跑步来让自己变得暖和,其实跑步时所消耗的能量最终是由食物中的__________能转化而来的.
13.如图所示,在烧瓶内盛少量水,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了__________,说明水蒸气__________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__________,温度__________,内能__________.
比热容
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C.比热容跟物体的质量、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均无关
D.同一种物质在固态和液态下的比热容是相同的
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用铁夹将温度传感器及分别盛有水和食用油的两个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部分与试管内的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两只温度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线与计算机相连接.在计算机上打开与此仪器配套的专用软件,点击“开始记录”,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对盛有水和食用油的试管进行加热,在计算机上可以得到相应的实验图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两个试管中必须盛有质量相同的水和食用油
B.同时打开红外加热器开关的目的是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C.图线b表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1×l03J/(kg?℃)
3.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比较a、b两种液体吸热的情况: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通电后电加热器的内能增加是通过___________(填“做功”或“热传递”)方式改变的.
(2)图乙是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同时加热6
min,a液体吸收的热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液体吸收的热量.分析图象可知:质量相等的液体a和b,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_吸收的热量多.
(3)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物质的吸热能力,由图象可知,a、b液体的比热容之比是_______.
4.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在两只相同的烧杯里装入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比较它们吸热的情况.
(1)为了便于比较,实验中要求在两烧杯中放入_________________的电加热器,并且要使电加热器的发热体__________于液体中.
(2)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质,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3)图乙是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图象,则物质a的比热容是__________J·(kg.℃)-1.
5.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________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液体的量要适当,至少要能________电加热器的发热体,保证液体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热量相同,太多则实验耗时较长.?
(2)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强.?
(3)物理学中用比热容表示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不同,上述实验中,甲和乙的比热容之比为__________.?
6.为了比较水和某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某同学在2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水和某种液体,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放在烧杯中分别对水和某种液体加热,并用相同的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水和某种液体的温度.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实验中用到的电加热器规格相同,这里所说的规格相同主要是指电加热器的_______________相同.?
(2)该实验________(选题“能”或“不能”)得出水的吸热能力比某种液体强,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比热容,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了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200
20
6
45
食用油
200
20
6
70
(1)该实验除了图示中的实验器材以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停表、

.
(2)实验中,两烧杯内放入
的电加热器,这样可以保证在相同的时间内,水和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
(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比热容约是食用油的
倍.
热机、热值及热机效率
1.关于热值和热机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增大热值?
B.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C.使燃料燃烧更充分,可以提高热机的效率?
D.热机使用的燃料的热值越大,热机的效率就越高?
2.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某个冲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冲程是排气冲程
B.该冲程汽缸内的物质只有空气
C.该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该冲程汽缸内物质的内能在减小
3.下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关于其四个冲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吸气冲程中,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汽缸
B.压缩冲程中,具有明显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C.做功冲程中,燃料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
D.排气冲程中,废气被排出汽缸
4.如图是四冲程内燃机某个冲程的示意图,根出图中活塞和曲轴的位置、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情况,可以判断该冲程是(
)?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
5.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四个冲程的正确顺序是乙→甲→丁→丙
B.靠惯性完成的冲程是甲、乙、丁
C.甲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丁冲程中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6.食物也是一种“燃料”,营养成分在人体细胞里与氧结合,提供细胞组织所需的能量,这种过程没有火焰,但________能同样可以转化为______能,因此人的体温保持在37℃左右.一盒标有“能量:328
kJ/100
mL”的牛奶,其中“能量”的含义跟_______(填
“内能”、“热量”或“热值”)相似.
7.可燃冰是一种固态晶体,在常温常压下会迅速升华为气态.若某次开采出来的可燃冰热值为1.008×1010J/m3,0.01m3的这种可燃冰完全燃烧后会放出????
??J的热量,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后,可以将????
??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可燃冰燃烧时,将???
???能转化为??
????能.??
8.如图是神州十一号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发射升空时的壮观情景.该火箭使用的燃料是偏二甲肼,若火箭中加入质量为2t的偏二甲肼,则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燃烧将________能转化为燃气的内能,燃气推动火箭和飞船上升过程中,飞船的机械能会________(选题“增大”“减小”或“不变”),火箭外壳的温度会________(选题“升高”“降低”或“不变”).(偏二甲肼的热值q=4.25×107J/kg)
9.如图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阳逻火力发电厂.发电厂的总装机容量为600MW,满负荷运行时每天可以提供__________度电.若每发一度电,需要消耗0.5kg标准煤,则发电厂的发电效率是__________.为了提高燃料利用率,请你给发电厂提供一个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煤的热值q=3×107J/kg)
10.如图所示的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中,汽油机正在进行的是
冲程.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20%,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则完全燃烧100
g汽油放出的热量可以转化为
J的有用功.在设计制造时,汽缸外有一个“水套”,利用水吸热降低汽缸温度,这是利用了水的
大的性质.
答案
分子热运动
1~6、DAACBB
7、很小
较大
很小
内能及其改变
1~5、DDBBC
6~10、ABDDD
11、化学

增大
升高
12、水蒸气
热传递
化学
13、白雾
液化
做功
降低
减小
比热容
1、C
2、B
3、做功
等于
a
5∶4
4、规格相同
浸没
质量相等
升高的温度相同
2.1×103
5、质量相等
浸没

2∶1
6、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
不能
没有保证它们的质量相等
7、温度计
天平
相同规格
相同
2
热机、热值及热机效率
1~5、CCCAA
6、化学

热值
7、1.008×108
300
化学

8、8.5×1010
化学
增大
升高
9、1.44×107
24%
利用排出的热气供热
10、做功
9.2×105
比热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