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北京2011课标版
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主
题:小数的初步认识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
计
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相关内容
“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小数;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2.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习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小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部分,是学习小数意义和性质的基础,本节课是小数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是基础中的基础,主要是让学生借助具体的量(元、角、分;米、分米)和几何直观图,直观感受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
学情分析
通过学前调查发现,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小数,以在超市价格标签上见过的居多,还有小部分学生见过用小数表示的成绩、身高等。大部分的学生会读一位小数,小部分学生在两位小数的读法上出现错误。学生能够说出小数表示的价格是几元几角几分,部分学生能写出小数来表示价格,但对于用小数表示的长度比较生疏,也很难用小数表示长度,所以写小数是本节课的难点,应该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借助十进制分数来引导学生学习。
学习重、难点: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小数的含义。
学习目标
通过主题图,学会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借助以元为单位的小数,发现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之间的关系。
借助“米尺”模型,通过以元为单位的小数,能迁移类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加深对小数含义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评价任务
同桌互相读一读课本第94页第1题。
完成作业纸第1题。
完成作业纸第2题、第94页第3题。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引入课题认读写小数
1.课件出示主题图。师:这些数是什么数?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总结:在这些数中,都带有一个小圆点,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圆点叫做小数点,我们这节课来初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和小数概念)老师引导学生思考:①你愿意读哪个小数?让学生多读一读,自主感悟思考小数的读法。②谁来说说小数是怎样读的?让学生概括小数的读法。③课件出示书第94页第1题,同桌互相读一读这些小数。(完成目标一中的认、读小数)3.师: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过小数?
根据生活经验,能说出主题图中的数是小数。能概括出小数的读法,会读课本94页第1题中的小数。(评价目标一)
环节二认识以元为单位的小数
1.复习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意义。老师引导学生思考:①生活中用小数表示价格最常见,1.5元表示几元几角?②追问:你怎么知道是1元5角?2.认识与0.1师:你知道1角该怎样以元为单位表示?生:0.1元。师板书“0.1元”并强调小数点写在个位的右下角并且要写的圆圆的。(目标一中的写小数)追问:为什么用0.1元表示?师:回想分数,1角可以怎样用分数表示?追问:为什么是元?启发学生思考:元和0.1元是什么关系?3.拓展十分之几和“零点几”老师启发学生回答:①3角该怎样以元为单位表示?为什么?②0.5元表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师总结并引导学生思考:几角既可以用十分之几表示,也可以用零点几表示,那么十分之几和零点几之间是什么关系?口头测试:元是()元?元是()元?完成作业1(完成目标二和目标一中的写小数)
能根据生活经验和一年级的知识储备说出1.5元的实际意义。能说出用“0.1元”表示1角,借助课件,能运用分数元表示1角并说出为什么。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发现元和0.1元是想等的关系并能说出为什么。能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几角,四人小组讨论,能在板书中发现十分之几和“零点几”的关系。正确完成作业1(评价目标二)
4.作业1中小数点的位置和写法规范。(评价目标一中的写小数)
环节三迁移类推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迁移与0.1师:1分米该怎样以米为单位用分数表示?追问:你是怎么想的?师:还可以怎样表示?生:0.1米。追问:为什么?迁移十分之几和“零点几”师:3分米可以怎样以米作单位表示?7分米可以怎样以米作单位表示?9分米可以怎样以米作单位表示?观察板书,你有什么发现?师总结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含义、十分之几与零点几之间的关系。完成作业2(完成目标三)
能熟练运用分数表示1分米并说出为什么。在回答“你是怎么想到用0.1米表示1分米?”时能够联想到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能正确完成作业2。(评价目标三)
环节四练习巩固总结拓展
练习课本第94页第3题,同桌互相说一说。谈一谈你的收获?课后思考:课本第95页第4题。
1.90%以上的学生能准确说出第3题,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完成。(评价目标三)2.语言流利,能说出本节课的知识点。
附:板书设计
作业1:
0.4元是(
)角,还可以写成(
)元。
8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作业2:
3米6分米是(
)米。
蜗牛爬竹竿第一课时
认识小数
教学
内容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1、92页例1及相关练习。
主备人
参备人
审
核
课
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把
握
两
头
教材分析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商品价格、气温、体温等问题入手,揭示要研究的主题---小数,再请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小数。在大量生活事例中获得对小数的感性认识,再指出“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学情分析
小学生对小数概念的理解比对小数计算的掌握困难得多,因此安排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十进位值制和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直观感受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关系,初步认识小数。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
结合具体情境和几何直观图,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过程与方法
结合生活经验,在大量生活事例中获得对小数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用小数表示价格、长度。
课题提炼
理解小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媒体选择与资源应用分析表
整合点
学习目标
媒体类型
媒体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所得结论
占用时间
媒体来源
创设问题情境
分析
PPT课件
主题图及信息
B
B
真实的情境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
3分钟
教材截图
探究新知
理解
PPT课件
小数含义的理解,会认、读、写小数。
D
G
醒目、规范的示范,学生认识小数
25分钟
自制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复
备
结合情境—认读小数
谈话导入,引出小数
师:认识数是数学课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从入学以来,同学们认识像1、2、4、10、100这样的整数。(板书:整数)还认识了像、这样的,什么数?
预设:分数(板书:分数)
师:你在生活中还常见到哪种数?
预设:小数(板书:小数)
师:你在哪儿见到小数最多?表示物品价格的时候经常会用到小数,你们知道价签上的小数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吗?
初步体会具体情境中小数每位数字的含义。
课件出示:一本数学书6.74元。
师:6表示什么?7表示什么?4又表示什么?(6元、7角、4分)
(1)中间的点你们知道叫什么吗?(小数点)
(2)在以“元”为单位的时候,小数点左边表示的是什么?(元)小数点右边第一位表示的是什么?(角)第二位呢?(分)
一支铅笔0.85元
师:0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0元、8角、5分)
一支中性笔2.60元。
师: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0表示什么?(2元、6角、0分)
出示小数:5.5、0.65、1.25、5.30、55.90、23.23(试读,发现读法)
师:除了在表示商品价格时经常会用到小数外,你还在哪儿见过小数?
预设:在指路牌上见过,1.5千米;在表示视力的时候,有5.2度;在表示身高的时候用到小数。
师: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会用小数表示吗?
预设:生1身高是1.4米。(板书:1.4米)
(1)1和4表示什么?(1米、4分米)
老师的身高1.61米(板书:1.61米),1、6、1分别表示什么?(1米、5分米、8厘米)
3.读具体情境中的小数。
师:老师也帮你们找了一些生活中的小数,谁来读一下?
一本故事书的价钱是6.08元。
一场电影的时间大约是1.5小时。
最高的动物是长颈鹿,它的身高可达5.8米。
一位三年级同学的体重是37.25千克。
一间会议室的面积是48.48平方米。
(1)48.48平方米,小数点左边怎么读?小数点右边呢?
小数点左边和右边的读法一样吗?
小结:同学们,像1.5、6.74、6.08......这样的数叫做小数。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小数就在我们身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小数。(板书:认识)
探索推理—初步认识含义
师拿出米尺,介绍: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分米。1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
1.3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2.7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多少米?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
想一想:1米3分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呢?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反馈练习
课件出示教材92页“做一做”。
学生观察图片,说说从图上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引导学生明确图意:把1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角。
师提问:1角是1元的几分之几?也就是几分之几元?还可以写成哪种形式?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明确:1角是1元的,也就是元,还可以写成0.1元。
学生独立解答,将答案填写在教材上。全班交流时,指名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追问:0.7元是指哪部分,说说你的想法。
巩固练习—深化对含义的认识
练习二十第3题。
【设计意图】借助面积模型,用分数和小数表示涂色部分,旨在几何直观,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小数含义的理解。
练习二十第4题。
【设计意图】用小数表示出数轴上对应的点,在巩固小数含义的同时,为认识数的顺序提供直观支撑。与面积模型相比,数轴更加抽象,有一定难度。
全课总结—拓展学生的认识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又认识了“数”家族的一个成员—小数。看看板书,我们都了解了什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下课后,你们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查资料,下节课一起继续研究。
分层练习
基础题(必做题)
拓展提高(选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第94页练习二十,第1题、第2题。
94页第4题
板书设计
认识小数
元角分
整数:1、15、100
6.7
4
米
0.1
米
分数:
3.4
5
米
0.3
米
小数:6.74
0.8
5
1米3分米
1.3米
2.6
0
23.2
3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