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1平移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10.1平移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5 08:00: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移
教学目标:
1、经历从观察实物到抽象出图形的过程;通过认知观察,认识并初步掌握图形平移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2、理解平移的两个要素,能按要求画出简单的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感受数学之美。
教学重点:
平移的相关概念及平移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利用平移的性质画出简单的平移图形。



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创设情境
多媒体演示实际生活中物体的平移引出课题:平移
学生观察
探究新知
1、平移的概念如果把移门看作长方形围成的图形,那么移门的移动就是将这个图形移动到另一个位置。问题1:观察图形,你能说出平移的定义吗?平移的初始概念:这种将图形按照某个方向作一定距离的位置移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为平移.问题2:如果把门的把手记作点A,那么点A是怎样运动的,它运动到了什么位置?(我们把点A与点A1叫做对应点)如果点A向右移动0.5米到A1,,那么图上的任意两点B和C是怎样移动的
呢?其它部分呢?你对平移的定义有哪些新的认识?问题3:顺次连接点A、B、C和点A1、B1、C1,成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1B1C1,则线段AB与线段A1B1叫做对应线段,∠A与∠A1叫做对应角。问题4:移门在移动的过程中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方面思考,你会产生哪些猜想?(多媒体演示门的移动)问题5:观察并测量三角形ABC和三角形A1B1C1的边、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问题6:连接对应点之间的线段,观察测量对应点之间的距离有什么关系平移的性质:①图形平移后,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变。
②平移后的图形,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③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牛刀小试:1、如图,四边形EFGH是由四边形ABCD平移得到的,已知AD=5,∠B=70°,则
(
)
A.
FG=5,
∠G=70°B.
EH=5,
∠F=70°C.
EF=5,
∠F=70°
D.
EF=5,∠E=70°
2、将线段AB向右平移3cm得到线段CD,
如果AB=5
cm,则CD=
cm.2、画出平移图形例题:画出三角形ABC向右平移4个方格,向下平移3个方格后的图形小结:作平移后的图形的方法与步骤:3、变式练习:变式1:如图,三角形ABC经过平移端点A平移到了点A1,画出三角形ABC平移后的图形。画出平移的方向,量出平移的距离。(精确到0.1厘米)补充:(1)平移定义(2)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看作一次平移)4、数学欣赏观察这些美丽的图案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能否根据其中的一部分绘出整个图案?介绍平移解决的问题(重点:上海音乐厅)欣赏生活中有平移得到的美丽的图案。
观察猜想:向右移动到点A1请学生说出其它的对应点其它部分也向右移动0.5米请学生说出其它的对应线段和对应角移动时门的形状不变,大小不变……学生在练习纸上进行测量,发现对应线段的长度、对应角的大小相等。学生测量操作发现平行且相等师生共同小结归纳出平移的性质学生思考后口答学生先尝试画,再师生交流学生独立完成并投影展示学生说画法欣赏图片找基本图形
课堂小结
1、图形平移的概念2、图形平移的性质3、图形平移的距离4、画平移后的图形谈谈你其它的收获
师生共同小结
布置作业
(1)如图,将Rt△ABC沿AB方向平移得到Rt△DEF,已知BE=6,
EF=8,CG=3,求阴影部分的面积(2)一块长方形草坪,长20米,宽14米,中间有一条宽2米的曲折小路,如图所示,求小路的占地面积?(2)动手动脑创造:利用图形的平移自己尝试设计一幅图画,并配以标题和文字。
学生独立完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