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1中考语文针对性考点专练:文言文阅读训练:礼节簿
对比阅读
阅读【甲】【乙】两文,完成1—6题。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春秋》)
【乙】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①侍坐于前,援②国琴撞之。公披衽③而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④!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选自《韩非子·师旷撞晋平公》)
【注释】①师旷:名旷,字子野,是春秋后期晋国官廷中的盲乐师。??②援:拿。?③衽:衣襟。??④哑:不以为然的惊叹声。??⑤除:除去。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齐之习辞者(???
)
(2)王曰:“何坐?”(???
)
(3)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
(4)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
2.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齐人固善盗乎??
吾尝疑乎是
B.吾欲辱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乃喟然叹曰??
屠乃奔倚其下
D.故撞之??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4.请根据提示,将【甲】文的故事情节依次填写出来。
????????——楚王当堂羞辱????????——楚王自取其辱。
5.请你根据【乙】文内容展开想象,将晋平公躲避师旷“援琴撞之”的场面叙写出来。(要求:续写时要有晋平公的动作和神态描写)
晋平公话音刚落,?????
???????。
6.晏子和师旷都长于辞令,你更欣赏哪一个的说话艺术?为什么?
真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汉中程文矩妻者,同郡李法之姊也,字穆姜。有二男,而前妻四子。文矩为安众①令,丧于官。四子以母非所生,憎毁日积,而穆姜慈爱温仁,抚字②益隆,衣食资供皆兼倍所生。或谓母曰:“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对曰:“吾方以义相导,使其自迁善也。”及前妻长子兴遇疾甚重,母恻隐自然,亲调药膳,恩情笃③密。兴病愈,呼三弟谓曰:“继母慈仁,出自天受。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虽母道益隆,我等过恶亦已深矣!”遂将三弟诣南郑狱,陈母之德,状己之过,乞就刑。县言之于郡,郡守表彰其母,免除徭役,遣散四子,令其修革。自后训导愈明,并为良士。
穆姜年八十余卒。临终敕诸子曰:“吾弟伯度,乃智达之士。所言薄莽,其义至矣。今吾去,令汝等遵承,勿与俗同,增吾之累。”诸子奉行焉。
(选自《后汉书》,有删节)
【注释】①安众:县名。??②字:哺育、
养育。??③笃(dǔ):忠实。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其自迁善也??
迁:改变、变化
B.或谓母曰??
或:或者、或许
C.状己之过??
过:错误、过失
D.临终敕诸子曰????敕:命令、训诫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文矩为安众令??
向吾不为斯役
B.四子以母非所生???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C.而穆姜慈爱温仁??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D.虽母道益隆???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9.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四子不孝甚矣,何不别居以远之?
(2)吾兄弟不识恩养,心如禽兽。
10.在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程文矩妻的美德?
传统文化百花园
翻译秘籍
文言文翻译十法
翻译文言文的原则是“信”“达”“雅”。“信”指译文准确无误,不误解,不漏译,不增译;“达”指译文顺畅,无语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和习惯;“雅”指译文优美自然,符合原文语言特色,文笔优美、生动,富于表现力。?
下面简要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十种方法。
1.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
2.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补足音节的虚词等。
3.补。补出省略的主语、宾语等成分。
4.换。把文言词换成现代词。?
5.调。调整特殊句式的词序,如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等。
6.选。有些多义词,根据语境选取适当的词。
7.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等。?
8.意。对某些字词,直译会不明确,可意译其比喻义、借代义或引申义。?
9.缩。为了增强气势,有些句子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语言可凝练些。?
10.扩。把单音节词扩为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把言简意赅的句子(如《三峡》中的“清荣峻茂”)适当扩展其内容。
积累运用
礼仪用词
认人不清用眼拙,向人表歉用失敬。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
请人帮忙说劳驾,请给方便说借光。
麻烦别人说打扰,不知适宜用冒昧。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用高见,自身意见用拙见。
看望别人用拜访,宾客来到用光临。
陪伴朋友用奉陪,中途先走用失陪。
等待客人用恭候,迎接表歉用失迎。
答人问候用托福,请人不送用留步。
问人年龄用贵庚,老人年龄用高寿。
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
对方字画为墨宝,招待不周说怠慢。
请人收礼用笑纳,辞谢馈赠用心领。
问人姓氏用贵姓,回答询问用免贵。
表演技能用献丑,别人赞扬说过奖。
向人祝贺道恭喜,答人道贺用同喜。
请人担职用屈就,暂时充任说承乏。
古代文化常识
敬
称
敬称是表示尊敬客气的态度,也叫“尊称”。
1.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是受命于天,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请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代为传达,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
2.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是殿下。
3.对将军的敬称是麾下。
4.对有一定地位的人的敬称:对使节称节下;对三公、郡守等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称阁下,现在多用于外交场合,如大使阁下。
5.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仁等。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呼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的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驾(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对方)、贤郎(对方的儿子)、贤弟(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6.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如“子路从而后,遇丈人”(《论语》)。唐朝以后,丈、丈人专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则称丈母或泰水。
7.称谓前面加“先”,表示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如称已死的皇帝为先帝,称已经死去的父亲为先考或先父,称已经死去的母亲为先慈或先妣,称已死去的有才德的人为先贤。称谓前加“太”或“大”表示再长一辈,如称帝王的母亲为太后,称祖父为大(太)父,称祖母为大(太)母。
8.对尊长者和用于朋辈之间的敬称有君、子、公、足下、夫子、先生、大人等。
9.君对臣的敬称是卿或爱卿。
10.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来表敬称,如称孔子为圣人,称孟子为亚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等。
答案
对比阅读
1.(1)熟练、熟悉?(2)犯罪?
(3)喝酒喝得痛快?
(4)这
2.?C
3.圣人不是能同他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4.楚王密谋策划?
晏子巧妙回击
5.示例:晋平公话音刚落,突然发现一张琴向自己飞来,他急忙站起来,衣襟散乱,惊慌失措地躲到一旁。琴撞到墙上,“当”的一声摔成了几片。他吓出了一身冷汗,惊疑不定地望着师旷。
6.示例一:我欣赏晏子的说话艺术,他在无法澄清“齐人坐盗”这一事实的情况下,巧用类比进行扫驳,片言只语间化被动为主动,既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又不失礼节。
示例二:我欣赏师旷的说话艺术,他先直话曲说,巧妙地将不理晋平公说成是“小人”,引起晋平公的重视,再因势利导,让晋平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达到了劝谏的目的。(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人物的说话艺术,言之有理即可。)
真题演练
7.B
8.A
9.(1)四个儿子太不孝顺了,为什么不分开居住来远离他们呢?
(2)我们兄弟不知道孝顺,心就像禽兽一样。
10.?(1)对继子的衣食供给比对亲生儿子优厚;(2)精心照料生病的继子;(3)临终前教导儿子不要厚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