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
第一节 感受信息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主要的信息记录的方式和信息传播的方式。
2.通过学习了解电话和电报。
3.通过学习能够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激发爱国热情。
自主学习
提出问题:当今世界的三大产业是能源、材料和信息,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吗?
你知道古代人们是怎样传递信息的吗?早期的信息传递具有哪些特点?
你知道信息的记录的发展历史吗?中华民族的祖先在信息的记录上作出过哪些杰出的贡献?
现代信息的传播主要采用哪些方式?
电报的发明者是谁?信息是怎样传播的?
电话的发明者是谁?它有哪几部分组成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和学生一起分析电话的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磁波和因特网的相继出现,使人类的信息传播进入了新的时代
1、电话的基本原理:
电话的话筒与对方的听筒组成串联电路。话筒靠电阻与电流的关系,把强度不同的声波变成相应大小的电信号,而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电流大小不同引起磁场强弱不同吸引膜片引起振动。听筒就把电信号变成膜片的强弱振动,把声音还原出来,振动→强弱变化的电流→振动。
2、电话的话筒
由金属盒、碳粒和膜片组成,它的作用是通过碳粒间电阻的变化,将声音转化成强弱按声音振动而变化的电流。
3、电话的听筒
由永磁铁、螺线管和薄铁片组成,它的作用是按声音振动的强弱而变化的电流转化成相应的声音。
小组合作
第一小组1.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 和 ,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
第二小组2.电话的听筒里有 和 ,当对方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听筒将电信号变成
,这样便把 还原出来。
第三小组3.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几句话:
1 膜片忽松忽紧,2 挤压碳粒
3 人对着话筒说话时,4 声波使膜片振动
5 电阻忽大忽小
6 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7 使铁片振动,8 振动情形与说话情形相同9
10 在电路中产生强弱按声音的振动而11 变化的电流
合理的顺序是( )
A.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④③⑤C. ①②③⑤④D. ②①③⑤④
第四小组1、像烽火台这样传递信息的方法,你还发现了哪些?请说出3种以上。
第五小组2、你感到,我们和我们的祖先,传递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六小组3、你认为哪些东西出现,说明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
第七小组1.下列记录信息的文字和材料中,反映的技术最进步的是( )
甲骨文B金文C.木牍D.纸
3.电话由话筒、听筒和 三部分组成。电话的话筒的作用是 ,听筒的作用是 。
第八小组2.电话机话筒里的金属盒、碳粒和膜片构造在一起,它的作用相当于( )
A.开关 B.电源C.变阻器 D.电磁铁
课后延伸 科技活动:走进信息时代——从烽火台到电脑网络
每当我们提到长城,自然会联想到烽火台。烽火台筑在长城沿线的险关和交通要道上。古代士兵一旦发现敌情,便立刻点燃烟火发出警报。相传西周有个腐败的周幽王,他的爱妃褒姒长得非常美丽,只是从来没有笑容。一天傍晚,周幽王带着褒姒登上烽火台,命令士兵点燃烟火。邻近的诸侯们看到烽火,以为敌人来犯,慌忙领兵赶到城下救援。但见到灯火辉煌,鼓乐喧天,一打听才知是周幽王干的荒唐事儿,只好气愤地收兵回营。褒姒见到官兵们狼狈的模样,果然开颜一笑。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它说明早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利用烽火传递信息的方法。
我们今天的探究,就要从烽火台开始,直到发现电脑网络通信的奥秘,寻找人类社会走向信息时代的脚印……
课堂展示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