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行路难》(其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日期
2020年10月20日
节次
1课时?
?
来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
?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对象
九年级学生
?
设计者
?
目标
确立
依据
课标
分析
【课标摘录】
1.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3.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4.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5.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个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课标分析】
学什么?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正确、流利”要求学生在朗读时拼音正确、不卡壳,能完整顺畅地读完整首诗。“有感情”需要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主旨情感的基础上,读出自己节奏与感悟。
2.明确不同的诗歌有不同的体裁。知晓一定的诗歌格律知识,
3.要学会品析诗歌的方法。了解诗歌内容:“借助注释”识记课下注释,联系诗人写作背景或上下句,大概知道每句诗的译文讲的是什么内容。赏析名句:“推敲重要词句”需要学生知道并能准确找到关键字词是哪个、千古名句是哪句,可以从炼字、意象意境、修辞手法等角度切入,品味出诗歌情感。
学到什么程度?
让全班同学做到当堂熟读成诵。
大部分同学掌握《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的主要内容、名句的赏析及情感。
怎么学:1.采用自由读,同质互读,比赛朗读的方式,达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合作、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指的是教师要依托中考出题方向,比如赏析这两首诗中的名句,探讨李白与刘禹锡生存之难在何处?对比两位诗人的君子修行之道。小组一起讨论得出自己的答案。
?
教材
分析
《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出自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3课,是本册课本中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古诗,前面第一单元已经先接触了现代诗。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的是文言文,单元导语提示更多是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导读强调了要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积累名言警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诵读品析其中的经典名句及诗情。两诗共同之处在于:①对偶用典修辞;②背景相似;③情绪由悲转积极向上。
?
学情
分析
①经过前面学习:学生基本清楚诗歌要读出节奏,课堂上要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探究问题时,学生明确每个人的任务:?稳(整合答案)???冲(展示讲解)???拼(板书辅助)??????同质交流,异质帮扶;
存在的问题:初三的学生经过前面2年的学习,知道要从诗眼、意象等角度切入来品诗。但学生目前对中考古诗词考题诗歌赏析答题方法不系统,缺少实践锻炼,畏惧答题或者出现答题不完整的情况。需要通过教师点拨、反复训练做题的答题模板,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
?
?
学习
目标
1.翻查字典并认读注释拼音,做到不错字、语气连贯地朗读并背诵两首诗。
2.结合诗人写作背景,借助课下字词释义,能看懂两首诗所写的内容及通过比较,细析君子生存之难。
3.小组合作探究,从炼句、意象意境、修辞手法的角度品读诗中字词及名句,感受诗情。
?
评估
任务
1.能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作。(对应目标1)
2.能否结合写作背景,在口头上大致说出诗作内容及区分君子生存之难。(对应目标2)
3.能否正确从炼句、意象意境、修辞手法的角度品读诗作,写出自己对诗作情感的理解。(对应目标3)
?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
?
?
导入
1.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作为华夏炎黄子孙,你的骨血里已然流淌着读诗的血脉。读诗,感受灿烂的文化;读诗,走进诗人的灵魂;读诗,反思我们在逆境中如何挣脱?。今天,就让我们以《行路难》《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二诗为例,学习品诗方法,在文字中穿越千年。(1分钟)
2.齐读导学案【知识链接】,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勾画识记。(3分钟)
?
?
?
预习
检查
1.稳的同学根据层次不同完成相应任务检查同学导学案完成情况,组长收集反馈。(1分钟)
?
?
自主
学习
?
活动?:?????????????????????????????????????
1.个人自由朗读诗歌?????????????????????????????
2.同质互读诗歌,圈出不懂读的字词
3.小组竞赛背诵
?
?
品诗
方法
讲授
1.炼字(词)、名句赏析:抓住关键字词的含义,如:动词、形容词、特殊词、叠词等,再现诗歌情感。
2.感知意象,体会意境:从景物描写入手,发挥联想想象,体会意境之美,把握诗歌情感。
3.关注诗歌的手法运用。常见的有:烘托、用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借古讽今等。(5分钟)
?
?
?
?
小组
合作
探究
文章合作探究问题,采取随机抽选小组方式完成问题的思考。每组有5分的基本分。(合作学习10分钟;展示15分钟)
活动(
???问题1:根据重难字词注释,概括诗作内容。说一说两首诗词创作背景和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似之处?
《行路难》描写了人世间的坎坷,既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愤,也表达了他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表现诗人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
背景相似:都是在政治失意的情况下创作的。
情感相似:都抒发怀才不遇之情;都有一种积极的追求;情感都有波澜,都从茫然、郁闷转向振奋昂扬。
活动((赏析诗句)
问题2:赏析《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句。
明确:运用比喻、用典修辞手法。描写了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彼岸。表达了诗人远大的抱负和坚定的信念。
问题3: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诗句。
明确:运用比喻,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描写了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本意是感叹身世的愤懑之语,客观上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新陈代谢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问题4:余秋雨先生说:“在巨大的政治乱局中,最痛苦的是百姓,最狼狈的是诗人。”诗人为什么最狼狈?用李白的话说,就是“行路难!行路难!”难在何处?谁更难?请结合诗歌的内容说一说。
明确:李太白之难,难在对从供奉翰林的精神贵族到浪迹天涯的普通士人的身份变化,难以接受;
刘禹锡之难,难在与王叔文等一起改革创新,加强中央集权,反对宦官专权,却反遭重重打击,从朝廷的监察御史到巴山楚水的贬谪之人。
问题5:?联系这几种君子之道,谈谈在三位诗人身上都体现了怎样的君子之道?
明确:李白的君子之道就是不为自己的得失而忧愁,而是为大道的沉浮而抉择,做一个豁达敞亮、坦坦荡荡的君子。所以他豪迈向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的君子之道就是蔑视权贵,坚守仁德大义,任何打击都不能使之屈服。所以他乐观唱和: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课堂
检测
1.导学案习题当堂检测。(3分钟)
2.教师抽查,投影批改,当堂纠错。(1分钟)
?
小结
教师小结,作业布置:熟读并背诵两首诗。完成同步练习。(1分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