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黄浦区大同高级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黄浦区大同高级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5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1-17 13:2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86180010337800上海市黄浦区大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
2.已知,则的值等于___________.
3.平面向量(-2,3)在(3,4)上的投影为___________.
4.已知复数z满足(i是虚数单位),则z的虚部是___________.
5.如果已知极限,那么极限=________.
6.在报名的名男教师和名女教师中,选取人参加义务献血,要求男、女教师都有,则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________(结果用数值表示).
7.已知双曲线,则以C的右焦点为圆心,且与双曲线C的渐近线相切的圆的方程是____________.
8.已知,若幂函数为奇函数,且在上递减,则____.
9.直线的倾斜角范围为___________.
10.己知函数f(x)=,若011.某中学的汪老师遇见一道解三角形的问题时,因纸张破损缺少一个条件,具体如下:“中,已知,___________,求角A的大小.”经同办公室彭老师推断缺少的条件为三角形一边的长度,且答案提示,试帮助汪老师将所缺的条件补充完整.
12.已知数列是首项为a,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数列满足.若对于任意的,都有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二、单选题
13.若,则的值为( )
A. B. C. D.
14.已知两条直线“”是“直线与直线的夹角为”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5.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它们的横坐标之和等于2,则这样的直线( )
A.有且仅有一条 B.有且仅有三条
C.有无穷多条 D.不存在的
16.已知数列满足,且数列是单调递增的,则首项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三、解答题
17.如图,在四棱锥的底面梯形中,,,又已知平面.
(1)异面直线PB与CD所成角的大小;
(2)四棱锥的体积.
18.已知,函数.
(1)若,用列举法表示;
(2)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以及当函数取得最大值时,和的夹角.
19.有时可用函数
描述学习某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其中x表示某学科知识的学习次数(),表示对该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正实数a与学科知识有关.
证明:当时,掌握程度的增加量总是下降;
(2)根据经验,学科甲、乙、丙对应的a的取值区间分别为,,.当学习某学科知识6次时,掌握程度是85%,请确定相应的学科.
20.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短轴两个端点为,且四边形的边长为的正方形.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分别是椭圆长轴的左,右端点,动点满足,连结,交椭圆于点.证明:的定值;
(Ⅲ)在(Ⅱ)的条件下,试问轴上是否存在异于点,的定点,使得以为直径的圆恒过直线,的交点,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1.设是数列的前项和,对任意都有成立(其中是常数).
(1)当时,求:
(2)当时,
①若,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设数列中任意(不同)两项之和仍是该数列中的一项,则称该数列是“数列”,如果,试问:是否存在数列为“数列”,使得对任意,都有,且,若存在,求数列的首项的所有取值构成的集合;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0,1)
【解析】
【分析】
函数式有意义,二次根式下被开方数不为负,分母不为0,对数的真数大于0。
【详解】
由题意,。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定义域是使函数式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如二次根式下被开方数不为负,分母不为0,0次幂底数不为0,对数的真数大于0,正切函数中变量的要求等等。
2.8
【分析】
令,解得即得。
【详解】
令,,。∴。
故答案为:8。
【点睛】
本题考查反函数的概念,求反函数值时不一定要求出反函数的解析式,如求,方程的解就是。
3.
【解析】
【分析】
根据投影的定义计算.
【详解】
所求投影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向量的投影,掌握投影的定义是解题基础.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投影为.
4.-4
【分析】
由复数除法运算求出复数,即可得其虚部.
【详解】
由题意,
其虚部为-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复数的除法运算,考查复数的概念,属于基础题.
5.
【分析】
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中同时除以,然后利用题中的极限可计算出所求极限的值.
【详解】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极限的计算,对代数式进行合理变形是解题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6.
【分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两男一女和两女一男,然后利用分类计算原理可得出选取的方法种数.
【详解】
由题意可知,所选的人中应为两男一女和两女一男,由分类计数原理可知,不同的选取方式的种数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分类计数原理的应用,对问题合理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属于中等题.
7.
【解析】
【分析】
由题意首先确定焦点坐标和渐近线方程,然后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可得圆的半径,最后由圆心和半径可得圆的方程.
【详解】
双曲线的右焦点为(5,0),
渐近线方程是3x±4y=0,
∴圆心(5,0),半径,
则所求圆的方程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焦点坐标的求解,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
8.-1
【分析】
由幂函数f(x)=xα为奇函数,且在(0,+∞)上递减,得到a是奇数,且a<0,由此能求出a的值.
【详解】
∵α∈{﹣2,﹣1,﹣,1,2,3},
幂函数f(x)=xα为奇函数,且在(0,+∞)上递减,
∴a是奇数,且a<0,
∴a=﹣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值的求法,考查幂函数的性质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是基础题.
9.
【分析】
由的范围得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从而可得倾斜角的范围.
【详解】
∵,∴斜率,
记直线的倾斜角为,
当时,,当时,,
∴直线的倾斜角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在由斜率求倾斜角的范围时,要注意对分类,分和两类.
10.
【分析】
结合函数f(x)=的图象可判断的位置,即可得到的关系,将双变量a+4b转化为单变量,结合函数单调性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作出函数f(x)=的图象,由f(a)=f(b)得,所以,由对勾函数的单调性可知,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故,即a+4b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图象翻折、对数运算及利用函数单调性求值域,属于基础题.
11.
【解析】
【分析】
>,因此用正弦定理求解会出现两解的情形,因此考虑用余弦定理,这样应该已知,这样在已知的情况下去求得即可.
【详解】
由,,得,但若已知去求,有两解,不合题意,再计算,,,,若再已知,可用余弦定理求,再求,这时是唯一解,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解三角形,考查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在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时要注意可能有两解的情形,而用余弦定理只会出现一解.由于题中只有一解,故应该考虑是先用余弦定理求解,这样条件不是,而应该是.
12.(-5,-4)
【分析】
先求得,再得出,对于任意的,都有成立,说明是中的最小项.
【详解】
由题意,∴,
易知函数在和上都是减函数,
且时,,即,
时,,,
由题意对于任意的,都有成立,则是最小项,∴,,即,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的最小项问题,解题时应先求出通项公式,然后可利用函数的性质确定最小项.
13.D
【分析】
结合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求解.
【详解】
,令,,
则,
其中.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解题时可结合两角和的余弦公式求解.
14.B
【分析】
根据两条直线夹角公式可以求出当两条直线夹角为时的值,然后根据充分性、必要性的定义,选出正确答案.
【详解】
两条直线的斜率分别是.当两条直线的夹角为时,则有:或.因此“”是“直线与直线的夹角为”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充分不必要条件的判断,掌握两直线夹角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5.A
【分析】
分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形讨论.
【详解】
抛物线的焦点为
若直线的斜率存在,设其方程为,,
由得,
则,设,,无实数解.因此斜率存在的直线不满足题意,
斜率不存在时,直线方程为,两交点横坐标都是1,和为2,满足题意,这样的直线只有一条.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抛物线的焦点弦性质.解题时可分斜率存在和不存在两种情形讨论是否满足题意.斜率不存在的焦点弦是抛物线的通径,通径长为,是抛物线的焦点弦中最短的一根.
16.D
【分析】
由数列是递增数列,则,此时有或,因此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2.这样可正确地求得的范围.
【详解】
,解得或,
当时,,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数列是递增数列,则从开始必有,
∴,解得或.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数列的单调性,本来只要对任意,成立,数列就是递增数列,但本题中由递推式得出的是或,因此为了使这个不等式始终成立,还必须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注意通项公式与递推公式的区别.
17.(1)(2)
【分析】
(1)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然后计算;
(2)由棱锥的体积公式计算.
【详解】
(1)过作交于,如图,则(或补角)是异面直线和所成的角,
∵,∴是平行四边形,
,,∵,∴,
又平面,∴,,∴,,则是等边三角形,,
∴面直线和所成的角是60°.
(2)由(1),,
∵平面,
∴.
【点睛】
本题考查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求三棱锥的体积.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必须先作出这个角,同时进行证明,最后在三角形中求解.
18.(1)(2)增区间为,,最大值是1,向量夹角为.
【分析】
(1)求出,并化简变形为一个角一个三角函数形式,然后可求得集合,得;
(2)结合正弦函数性质可求得的增区间和最大值,及相应的值,从而向量确定,由向量的夹角公式求夹角.
【详解】
(1)由题意

,,,
∴,又,

(2)由(1),
,解得,
∴增区间为,.
,此时,,,


,,
∴.
【点睛】
本题考查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和余弦公式,考查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考查数量积与求向量的夹角.三角函数问题中的函数常常化为形式,然后结合正弦函数性质解题,向量夹角公式为:.
19.(1)见解析(2)乙科
【详解】
⑴中,要证明掌握程度的增加量总是下降,只需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单调递减即可;⑵中,根据题意,建立方程求的估计值,结合给出的范围,进行判断.
⑴证明:当时,,,
函数单调递增,故单调递减,
所以当时,掌握程度的增加量总是下降.
⑵解:由题意知整理可得
所以由此可知,该学科为乙科.
20.(Ⅰ);(Ⅱ)见解析;(Ⅲ)存在,使得以为直径的圆恒过直线,的交点.
【解析】
试题分析:(I)由于四边形为正方形,所以,由此求得椭圆方程为.(II)设出直线的方程,联立直线方程和椭圆方程,求出点坐标,代入可求得值为.(III)设出点的坐标,利用圆的直径所对圆周角为直角的几何性质得到,结合(II)将的坐标代入上式,可求得.
试题解析:(Ⅰ)由题意得,

所以所求的椭圆方程为
(Ⅱ)由(Ⅰ)知,,
由题意可设,.
因为
所以
由整理得:
因为
所以,
所以
(Ⅲ)设,则.
若以为直径的圆恒过,的交点,则,
所以恒成立
由(Ⅱ)可知,
.
所以.
即恒成立.
所以.
所以存在,使得以为直径的圆恒过直线,的交点.
21.(1)(2)①②存在,首项所有取值构成的集合为。
【分析】
(1)当时,得到,进而得到,两式作差,得到数列为等比数列,即可求解.
(2)①时,,进而得到,两式作差,得到数列为等差数列,即可求解.
②确定数列的通项,利用是“数列”,得到是偶数,从而可得,再利用条件,验证,即可求解数列的首项的所有取值.
【详解】
(1)由题意,当时,得到,
用代替,可得,
两式相减,可得,即,即,
令,可得,解答,
所以数列是以1为首项,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
所以.
(2)①当时,,
用代替,可得,
两式相减可得,
用代替,可得,
两式相减,可得,即,
即,所以数列为等差数列,
因为,可得,
又由,解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②由①知数列是等差数列,因为,所以,
又由是“封闭数列”,可得:
对任意,必存在,使得,
解得,所以为偶数,
又由已知,可得,所以,
(i)当时,,
对于任意,都有,
(ii)当时,,则,
则,
取,则,不合题意;
当时,,则,
则,符合题意;
当时,,则,
所以,
又由,
所以或或或,
所以首项所有取值构成的集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列的递推公式的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判定与应用,以及数列的“裂项法”求和的应用,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属于难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