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念乔治·桑》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悼念乔治·桑》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河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29 19:4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学习目标:
1、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即乔治·桑和雨果两位作家的情况
2、朗读课文,体会悼词的写作特色 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3、揣摩有关语句,品味语言特色
学习重点:理清文章的层次结构,揣摩重要语句
学法指导:自读、识记、引导、感悟
知识链接:
1、了解乔治·桑
乔治·桑,法国女小说家。1804年7月1日生于巴黎,法国七月革命后,发表了第一部长篇小说《安蒂亚娜》(1832),一举成名代表作有《木工小史》(1840)、《康素爱萝》(1843)、《安吉堡的磨工》(1845)等。1876年6月7日逝世。乔治·桑属于最早反映工人和农民生活的欧洲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描绘细腻,文字清丽流畅,风格委婉亲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2、了解雨果
雨果(l802~1885),法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是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民主作家,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要思想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其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等长篇小说,诗集《颂诗集》,剧本《爱尔那尼》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
3、认识文体:本文文体为悼词。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一切形式的悼念性文章,狭义的悼词专指在追悼大会上对死者表示敬意与哀思的宣读式的专用哀悼的文体。
4、本文选自《笑与泪》。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1876年去世,雨果写了这篇悼词歌颂并怀念这位伟大的女性。本文是一位文学大师对另一位文学大师的由衷赞叹,也是一位智者对另一位智者中肯的评价。
自主学习:
1、给加点字注音
钦佩( ) 禀性( ) 强韧( ) 苍穹( ) 屹立( )  
2、解释字词
独一无二:        禀性:      争光载誉: 
屹立:          居高临下:
3、结构分析
第一部分(1—3段)
第二部分(4—16段)
第三部分(17段)
阅读指导:
1、作者为什么说“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
点拨:乔治·桑是这个时代的典范,天使的温柔,男人的才华,伟大的灵魂,杰出的作品
2、第13段“我们都听到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中“强大的振翅搏击的响声”指什么?
点拨:在乔治··桑这样的伟人的精神的指引下,人们一定会振奋精神,顽强拼搏,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3、第13段中“一种事物消失了,另一种事物降临了”这两种“事物”分别指的是什么?
点拨:前者指生命,后者指思想。
4、第14段中“那神秘的吹拂熄灭了虚假的光亮”是指什么?
点拨:是指个体生命的死亡。
合作探究:
1、乔治·桑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为什么雨果在悼文中却说“列举她的作品显然是毫无必要”,只字不提她的作品?
2、文章一开始就悲痛而又虔诚地说:“我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这位不朽者致敬。”通观全文,作者为什么要为之哭泣,向之致敬?
课外知识拓展
1、修改病句
①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我校师生将近四百多人。

②科学发展到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绕着太阳运行的。

2、仿写句子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不超过60个字)
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能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时间       。时间           。
时间           。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