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有余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学会用竖式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有余数除法的试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分7个桃,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老师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7÷3=2(盘)……1(个)
2、提出分17个苹果,也准备每盘放3个,能放几盘,还剩几个。师生一起动画演示分的结果,学生说答案并写出算式。
17÷3=5(盘)…………2(个)
3、他们还有80个梨也要这样分,我们也一起来分一分、数一数。老师动画演示分的过程,分到6盘时,问学生分完了没有。如果像这样7盘、8盘、9盘继续分下去?你们觉得怎样?如果不止80个梨,有100个、200个甚至更多呢?(使学生感受具体操作过程太烦琐,感知到用分的方法计算有余数除法很麻烦,产生探索计算方法的需求。)
4、板书课题:有余数除法的计算。
二、以旧促新,探究新知
1、教学例题
⑴回到例题:有7个桃,每盘放3个,放了(??
)盘,还剩(?
)个?
⑵提问:怎样列算式?
⑶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⑷交流反馈下面的问题。
①怎么想到商是2?
②竖式里6、1怎么得来的?
③展示学生错误的做法,并改正。
④为什么商不是1呢?如果商1,还剩几个?可以吗?
⑸小结:今后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可以用竖式计算,在计算时关键要看被除数最多有几个这样的除数。
2、教学“试一试”
师生在准备用气球布置教室情境图,让学生说一说,看到哪些信息?
出示:老师有18个气球,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
①怎么列式?
②用刚学到的试商方法独立计算,学生尝试计算。
③展示学生的竖式,相互评价,并交流如何试商。
④说说怎么想到商是3的?
3、探索余数比除数小的规律
⑴比较例题和“试一试”中每道题是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⑵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余数比除数大,还可以再分下去。)
小结:计算有余数除法,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组织练习,实践应用
1、第2题。
学生做完之后,老师出示答案,学生核对,并说说是怎么想到商几?
比较上下两行题目,发现有什么区别?
2、第3题。
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计算。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你有什么收获?
2、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林林有50个果冻平均分给9个好朋友,想每个朋友分6个,够分吗?为什么?还差几个?每个小朋友最多可分几个?还剩几个?剩下的分给他的2个小弟弟,每人分几个?这时林林还有果冻吗?《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学习目标】
理解“至少”和“最多”的实际意义,正确用“进一法”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学习重点】
正确用“进一法”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
【学习难点】
正确理解“进一法”和“至少”和“最多”的实际意义。
【设计特色】
本节课的设计需要学生真正理解“至少”和“最多”
的意思,正确用“进一法”
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问题,同时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内每个成员既是独立的,同时又是互相依赖的,最终保证合作学习的开展,为解决什么情况下需要用“进一法”
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保证。学生通过最终学习,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学习过程】
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目标
复习问题情境
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师:“至少”是什么意思?怎样坐才可以租最少的船?引导得出:“最多”就是不能再多了,“至少”就是不能再少了。要租最少的船,就要每条船坐最多的人,也就是坐满。
回顾找规律,为探究新知铺垫。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介绍用数的方法得到第10个图形。
以学生已有的找规律只是作为问题情境入手,唤起解决问题的愿望。
独立探究
要求:(1)自己选择一个小于25的总人数(小组内尽量不同)
(2)画一画并圈一圈,再分析计算并完成独立学习任务单。
独立学习任务单
先想好一个自己想探究的位置,然后自主探索,发现至少租船数和总人数(被除数)、每条船限坐人数(除数)、商以及余数的关系。
独立经历应用有余数的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为接下来的协作学习做好准备。
协作学习
1、组内汇集:组内评价每一个同学完成的是否正确,同时把数据记录在协作学习表格中。2、组共同讨论你们的发现。协作学习任务单:观察小组同学的结果,你们有什么发现?教师核心引导:对这种有余数的问题,要保证所有同学都有船坐,就要为余下的不足4人的人也多租一条船,所求的结果要比商大1。
先把独立学习的结果在小组内汇集,接受组内其他同学的评价,发现错误及时改正。然后通过汇集的表格,观察其结果,看有什么发现。
把每个学生探究的结果在组内进行汇集,帮助学生依托多个素材观察结果,进一步深入对比和分析,从而总结出该种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建构模型
“进一法”:商+1
应用拓展
练习;要求:按照步骤独立完成后跟同桌说你的分析过程。2.
拓展题:老师带了21元,每条船租金4元,最多能租多少条船?
在教师引导下独立完成,并及时展示错例。
【板书设计】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租船问题)
○○○○
○○○○
○○○○
○○○○
○○○○
○○
也就是求:(22)人,每4人为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2÷4=5(条)……
2(人)
5+1=6(条)
答:至少要租6条船。
(
)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他们至少要租多少条船?
1.
画一画并圈一圈:
2.
分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求_________________。用
????______
法计算。
列式计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为还剩(
)人,所以应该再租(
)条船,一共要租(
)条船。
PAGE
1有余数的除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会熟练口算表内除法,刚刚学习了表内除法的笔算,初步掌握笔算除法中各部分的意义。据经验,学生在尝试笔算23÷5时,会出现的错误是将23直接抄下来,导致余数为0。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想、操作、尝试、交流、说理、比较等活动,理解并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发现余数要比除数小的规律。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继续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3.初步渗透比较、类推的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及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教、学具准备:
教具:课件(含主题图、分花的结果等、小组合作卡A、B,及练习)
学具:小组合作卡A、B各8份
教学方法:尝试、发现
教学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揭示问题
大屏幕展示课本主题图(隐去问题),引导学生找数学信息。
根据数学信息,提数学问题,列式并说明理由(求23里有几个5,用除法)。
尝试口算,揭示“最多可以分几组?”,理解问题——一直分到不能再分为止。
操作学具,一生板演,合作用语言表述分的结果。
屏幕揭示“23盆花,每组5盆,最多可以分4组,还剩3盆。”
尝试解决问题,理解算理
(一)认识“余数”及其数学符号
独立尝试将上述结果表示在横式上。
展示学生的写法,可能结果:23÷5=4(组)、23÷5=4(组)还剩3盆、
23÷5≈4(组)、23÷5=4(组)……3(盆)此法若无,可教师介绍。
3、比较、口头小结写法:数学上,用6个点表示“剩余”,多简便啊;不过这6个点在这不读省略号,读作“余”,跟在它后面的这个数就叫做“余数”(板书)。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有余数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余数的除法”(揭示课题)。
(二)尝试用竖式计算,理解算理
1、独立尝试笔算
2、选择有代表性的投影,如:余数为0的错误写法,数位没对齐的错误写法,正确写法。
3、比较,分析,达成共识。强调“23盆花并没刚好分完,所以不能把23直接抄下来”和“20和3的由来”。
4、教师示范板书竖式,师生合作说明:
①先画除号,里面写23,外面写5。
②商是4,写在个位上,表示最多摆4组。
③每组摆5盆,摆了4组,已经摆了20盆。用5×4得到20,20写在23的下面,数位要对齐。
④23盆,摆了20盆,还剩3盆,23-20=3。还能再分下去吗?为什么?(3比5小,不够一组)那么这个3就是余数。
对照圆片图,说出竖式中每个数的意义。再次强调20的意义及由来。
练习:如果只有16盆花,也按5盆为一组,那么最多可以分几组?会有
剩余么?独立笔算16÷5,同桌互查,互相说明算理。
反馈、小结:在解决刚才这两个数学问题时,大家的表现真让老师欣喜。因为你们能通过摆学具,试着解决问题,还能互相说理、互相启发,发现了有余数除法的笔算方法,更了不起的是你们不仅会算,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算。学习就需要这种勇于尝试、探索的精神。
分组合作探究,理解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1、4人小组完成合作卡
合作要求①1、3两组完成合作卡A,2、4两组完成合作卡B。②由组长分配,每人至少完成2道题,能口算的口算,不能口算的笔算。看那组合作得又好又快。
③填好后,观察余数的变化,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合作卡A
合作卡B
花的总盆数
摆法
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剩几盆?(列式计算)
16
每组摆5盆
16÷5=3(组)……1(盆)
17
17÷5=3(组)……2(盆)
18
18÷5=3(组)……3(盆)
19
19÷5=3(组)……4(盆)
20
20÷5=3(组)
21
21÷5=4(组)……1(盆)
22
22÷5=4(组)……2(盆)
23
23÷5=4(组)……3(盆)
24
24÷5=4(组)……4(盆)
25
25÷5=5(组)
我们发现了:余数
1-4
(小于5
)
花的总盆数
摆法
最多可以摆几组,还剩几盆?(列式计算)
16
每组摆3盆
16÷3=5(组)……1(盆)
17
17÷3=5(组)……2(盆)
18
18÷3=6(组)
19
19÷3=6(组)……1(盆)
20
20÷3=6(组)……2(盆)
21
21÷3=7(组)
22
22÷3=7(组)……2(盆)
23
23÷3=7(组)……1(盆)
24
24÷3=8(组)
25
25÷3=8(组)……1(盆)
我们发现了:余数
1或2(小于3
)
分别投影展示,两大组相互质疑解答。(突出:每组摆5盆,余数可能是0-4,不可能等于5或大于5,因为若等于5,则可以接着摆1组,若大于5,同样可以再分组。)
比较两组的结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呢?(因为摆法不同,也就是除数不同,所以结论有所不同。)
5、那如果除数是4呢?是9呢?现在你们又有什么新发现了?(余数比除数小。或:余数
<
除数)
四、指导看书,巩固应用
1、p51做一做
独立完成——投影评讲(重点讲47÷6)——订正反思
2、森林医生(p52
做一做)手势表示,分析说理,总结笔算注意点
①商要写在个位上②余数要小于除数
3、P53.1
独立完成,重点评讲解决问题的方法(把12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
★4、拓展练习:□÷☆=8……7,☆可能是几?(在独立思考、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得出☆>7,根据是“除数比余数大”。)
五、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1、总结:知识、学法、经验
2、作业:P53.
2、3、4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有余数的除法
余数
<
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