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堂提优——第3节 升华与凝华

文档属性

名称 学思堂提优——第3节 升华与凝华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9.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1-11-29 20:1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3节升华与凝华
1.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能说明物质升华时要吸收热量,凝时要放出热量。能用升华和凝华解释一些典型现象。
2.能用物态变化观点说明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
基础巩固提优 务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
1.放人衣箱里的卫生球过了几个月没有了,这是由于态的卫生球 气态的萘蒸气跑到空气中去了。
2.物质直接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升华,在升华时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物质直接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叫凝华,在凝华时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寒冷的冬天,公园里的冰雕作品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
现象。
5.江河湖海、土壤植物中的水通过 变成水蒸气,升入天空。水蒸气在高空遇冷 成小水滴,有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水蒸气、小水滴和小冰晶形成千姿百态的云。霜是地表附近的水蒸气遇冷成小冰晶而形成的。
6.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之后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7.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钨丝发生的物态变化是钨丝先 变成 ,然后又遇冷在灯泡壁上 成
的缘故。
8.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
9.下列事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水结冰
B.早晨出现浓雾
C. 擦在皮肤上的酒精不见了
D.二氧化碳变成“干冰”
10.下列四组物态变化中均吸热的一组是( )。
A. 熔化、汽化、凝华
B.熔化、液化、升华
C.熔化、汽化、升华
D.熔化、液化、凝华
11.冬季寒冷的清晨,窗户玻璃上常会出现“冰花”,“冰花”出现的位置及发生的物态变化分别是( )。
A窗户玻璃的内侧 液化
B窗户玻璃的内侧 凝华
C.窗户玻璃的外侧 液化
D.窗户玻璃的外侧 凝华
12.下列物质的变化中,不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用糖水制棒冰
B. 吉林针状雾凇
C.用二氧化碳制干冰
D.冰棍外表长“白粉”
13.寒冷的冬天,晾在室外结了冰的湿衣服仍会干,这种现象属于(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14.下列自然现象中,吸热的是( )。
A.早春河流上的冰消融
B.初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的露
D.初冬砖瓦上霜的生成
15.现在市场上有一种叫“固体清香剂”的产品,把它放在饭店、厕所、汽车等地,能有效地清新空气,让人感觉温馨芳香,这种现象是(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凝华
16.下列物态变化事例中,会放热的是( )。
A.让水蒸气液化而收集蒸馏水
B.冰箱中冷凝剂蒸发而致冷
C.在衣柜内放“卫生球”防止虫蛀
D.冬天将冻梨放入凉水中,梨中的冰融化
17.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有( )。
A.打开暖水瓶盖,从瓶口冒出的“白气”形成的过程
B.放入衣箱中的樟脑球变小的过程
C.冬天,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形成冰花的过程
D.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的过程
18.在烧杯中加入液态氮,液态氮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96℃,在常温下急剧沸腾,这时将会看到烧杯壁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这时由于( )。
A.空气中的水凝固成冰
B.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成水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冰晶
D.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凝华成冰晶
19.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
B.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
C.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
D.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
20.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放热情况。
(1)冬天早晨出去跑步,嘴里往外呼“白气”是 现象, 热。
(2)洗过的衣服晾干了是 现象, 热。
(3)钢水变成钢块是 现象, 热。
(4)冰变成水是 现象, 热。
(5)用久了的灯丝会变细是 现象, 热。
思维拓展提优 课内与课外的桥梁是这样架设的。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云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②雨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③雪是小水珠凝固形成的 ④雾是水汽化形成的⑤露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⑥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⑥
C.①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珠出现,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23.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24.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冷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小水珠
开放探究提优 对未知的探究,你准行!
25.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棒冰,小林发觉硬梆梆的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上就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
26.2010年1月5日,阴天,气温约为-15℃,在新疆罗布泊沙漠的沙丘上覆盖着约5 cm~10 cm厚的积雪,然而过了约20 min雪不见了,而脚下却是干爽的沙地。这一现象令在场的科学考察队员瞠目。请你用所学知识回答
下列问题:
(1)这雪为什么不见了?
(2)简单解释原因。
27.液态的露和固态的霜都是水蒸气形成的。水蒸气有时候会变成露,有时候会变成霜。
(1)是什么因素影响水蒸气变成露还是霜?请提出你的一个猜想。
(2)请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你的猜想(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走进中考前沿 解剖真题,体验情境。
28.(2010,浙江杭州)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汽”,此“白气”是 ( )。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29.(2010.山东济宁)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图中关关山河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春天,雾绕群峰 B. 夏天,雨笼山峦

C.秋天,霜打枝头 D. 冬天,冰封雪飘
参考答案:
1.固 直接变成
2.固 气 吸收
3.气 固 放出
4.升华
5.汽化 液化 凝华 凝华
6.升华 凝华
7.升华 钨蒸气 凝华 固状钨
8.升华 凝华 液化
9.D 10.C 11.B 12.A 13.C 14.A 15.C 16.A 17.B
18.C提示:烧杯中的液态氮在常温下汽化吸热,使烧杯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烧杯凝华成小冰晶。
19.B提示:雪人逐渐变矮说明雪在减少,因气温在0℃以下,所以雪不会融化,而是升华。
20.(1)液化放(2)汽化吸(3)凝固放 (4)熔化吸 (5)升华

21.B 22.C 23.A 24.D
25.(1)棒冰上白花花的“粉”是霜,它是冰柜内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白色固体,是凝华现象。
(2)棒冰上冒“烟”,实际上是大量的小水珠组成的白雾,是由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3)杯壁上的“汗”,实际上是小水珠,它是茶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却了的茶杯变成小水珠,也是液化现象。
26.(1)雪升华了 (2)因沙漠地带气候特别干燥,所以升华得特别快
27.(1)水蒸气变成露或变成霜与当时的环境温度有关。
(2)实验步骤:
①分别设定冰箱的温度,一次在0℃以上,一次在0℃以下;②将一片树叶分两次放进设定好温度的冰箱中,过一会取出;③观察树叶上有露还是有霜出现,即可检验猜想。提示:露与霜和云、雨、冰雹、雪、雾一样,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具体形式,露与霜都是水蒸气遇冷形成的,但最终结果不同,是什么原因呢?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再结合所学科学知识,容易猜想“水蒸气变成露还是变成霜与当时的环境温度有关”。在设计一个实验检验猜想时,要注意在实验中人为的控制温度的变化,这也是科学实验与自然现象的根本区别。而控制温度变化的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利用家中的冰箱或冰柜,它是我们做许多热学实验常用的器材,应注意应用。
28.D 29. C